用诗歌的力量扛起精神的大旗
——葛诗谦战疫诗歌的一些启示
2020-05-05 作者:孙东伟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曾经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纵观葛诗谦老师的战“疫”系列诗歌作品,无处不给人一种我为苍生而言、我为时代而歌的思想高度。
作者简介
孙东伟,著名青年企业家。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山东省齐鲁光彩奖章,山东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奖项。
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在每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舍生忘死的人们,伸出手臂,大声疾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这个民族的自强自立付诸于行动,贡献力量,才使得这个民族永远阔步前行,生生不息。
在读诗人葛诗谦的战疫诗歌系列作品,突然间有了这样的想法。
认识诗人葛诗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因工作的需要,葛诗谦来到了鲁花集团,他先后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企业挖掘鲁花的企业文化。我们也因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庚子春头,新“冠”来袭/荆楚大地,甚嚣障雾/两江阴涌,噩耗绕梁/三镇如泣,悲歌如诉/秦时明月不复见/楚韵离骚犹在耳/箫剑刃血,海棠叹春怒//一阅过千年,且看竹牍/大溪、屈岭熠熠照天烛/乘飘幔的橘香和橘魂/一袭雄烈峽峽,贯通今古/在全民战“疫”的阵前/在新时代战“敌"的锐部/哦,那位挺颈致远/那位柄剑长啸,立直脊梁/襟怀敞向民生,奋鏖瞪目/不惧来风的那个身影/真真切切,切切真真是你/衣袂飘飘兮秋兰为佩/一一忧国济民的三闾大夫……(摘自《在荆楚,犹见屈原》)
这是新近读到的葛诗谦老师的诗歌作品。庚子春天的这场灾难,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都是一次阵痛和长久的沉思。这首诗歌甫一开始,就直入主题,结合当下疫情的现状,把我们的思绪带入到雄阔的历史纵深,借助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影子,让我们对现实进行反思。同时用浪漫主义的诗歌笔调的手法,和沉雄昂扬情感基调,反衬和彰显时代精神的伟大力量。这些意向和思想的后面,折射出的,是诗人热爱祖国、和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一道和衷共济、抗疫到底的坚定信心。
沉雄豪迈是葛诗谦老师诗歌作品的基本特色,而细致入微的探寻精神世界,更是他诗歌作品的独到之处。疫情现场就是战场。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付出,我们都必须铭记。这场战疫对我们大多数人员来说,只能于家宅居,诗人葛诗谦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他的思想,早已随着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奔赴到了战疫的前沿阵地,仿佛在告诉大家:我们的前面,是灾难是困难是责任,而我们的身后,是支持是鼓励是祖国人民在做坚强的后盾。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抗疫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确诊、被隔离、被死神带走,一个国家和全国人民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诗人葛诗谦没有急不可耐的高唱凯歌,而是把笔端转向了另一个场景。“……小鸟从汉文字的动词里/掀翻不屑或者不安份的定义/跃上铁褐的枝/翅尖,抖落大片大片的晴雪/沁血之梅/不哭/挤岀韧性的条蔓/在武汉城蒙尘的坐标上……(《武汉日记:晴雪香梅》)。这些诗性的文字,传送到我的眼前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武汉,我们和你在一起,战胜困难的决心,我们从来都是如此坚定。
是的,抗击疫情,我们终将会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和平年代,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对英雄的赞颂。这些英雄就是我们的医护人员。诗人用一种独到的目光去关注她们。“不贪恋季节慨然的馈赠/不报怨暴虐也不漫骂冬天/呐喊,忘我担承风的仗义/静好,喜怒下沉容当寸敛/多余的祈祷尽可腾烟而去/赞歌呀颂辞呀梵语呀/永远不会在皱纹里盘旋打结/俏也不争宠,心正地不偏/呵!大觉寺的白玉兰……(《大觉寺的白玉兰》)”诗人没有人云亦云的直接讴歌这些医护人员,而是别出心裁,把她们比作“白玉兰”。白玉兰,多么形象、贴切。那些“白玉兰”无怨无悔,用奉献精神甚至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安然无恙,这是何等高尚的认知和救死扶伤的情操精神。“凡传世之作,先有传世之心。文字唯有触动灵魂,才能抵达心灵。”这大概就是诗人葛诗谦的战疫诗,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曾经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纵观葛诗谦老师的战“疫”系列诗歌作品,无处不给人一种我为苍生而言、我为时代而歌的思想高度。记得在一篇访谈录中,葛诗谦老师谈到他和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吴思敬先生的一次谈话。先生再三叮嘱我,“欲为诗,先修德。在创作中一定要坚持呼人民之声,讲人民的话,为英雄代言,为历史负责。”这些文艺创作的真知灼见,显然成了葛诗谦诗歌创作精神指向。
是为所言,献给葛诗谦老师也献给伟大的中国诗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