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郭栋超

陈枫:《诗是燃烧的迷津》

——兼论郭栋超先生的诗

2017-05-11 作者:陈枫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陈枫,莽原杂志社原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出版协会常务理事,获河南省第一届文化创意领军人物奖,著有反映当代女性生存现状的纪实文学《侧影妩媚》,小说集《交叉的十字》,散文集《情人》(合著)及评论、小说、杂文等。

陈枫图片1.png

 
  有人说,诗歌是燃烧的迷津,诗人通过最凝练的语汇拨弄着读者沉睡的心弦,从而进入审美的迷宫,去体会文字和思想的魅力;也有人说,诗歌是一种文字的乌托邦,它以高亢的姿态或精致的格律消解着世人眼中的世态炎凉,许多诗歌中可能涌现出的大量的语义的暧昧和意象,往往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楚经验……诗歌的激情有着一种整合功能,阅读爱好者容易在诗歌的吟唱中调动情感,亲密文字,寻找迷惘和温情,在肯定诗歌的美学价值的同时,拒绝平庸,安抚自我的灵魂。诗歌趣味的文本,还有一个功能是记录个体生命经验的某个片断,这种由个人从生活中搜寻生命乐趣的建构形式,对诗人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那就是诗人把对日常的生活态度转换成了艺术的态度,就此成为诗歌的表情,在激情、信念和想象力的支持下,日常经验通过语言的整合变为诗歌写作的素材,这些创作诗歌的基本要求。
  拜读了郭栋超的诗,首先可以肯定诗的意境性很强,无论是抒情亦或叙事,都有个体的生命经验在其中,这种现实主义诗作,很考验作者的词汇能力,他是有功底的。《不流泪的母亲》和《盛宴》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时事的掌控力,文字真挚朴实,表达力强。后面几首写胡杨和西部的诗,如画的诗境隐含着苍凉。在《足印·草原·花》一诗中,诗人写到:
  
  那一天,我怀揣
  母亲煮熟的地瓜
  太阳,不到清晨
  真的没升起
  远行的响动,满街犬吠
  鸡鸣,啼落月亮
  大雪纷飞,没有冻僵晨起的鸟嘴
  有意无意之间
  洒落了春意
  如酥的细雨,尚无如约而至
  渐起渐近的柔风并不轻浮
  有个念头怂恿着
  圆圆的露珠,打不湿
  似有若无的香艳
  家园,回头不在视线
  踢碎路边的草花
  如踢碎一瓣一瓣的旧情
  夸张的伸了伸走累的懒腰
  魔道上,决不顿挫,打盹
  信马由缰,夸父逐日似的
  古道,烈马昂起生命的朝气
  
  诗人直抒情怀,文字起伏跌宕,可见诗人情绪的强烈。再,他的叙事诗总见淡淡的忧伤,隐含着诗人的悲悯之情,这一点在《琴声》、《羊倌叔来世别再放羊了》中有了完美的展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乌托邦理想与理想主义的价值构建,或许无法在现实诗作中充分表达,这可能是为什么我从他的诗作中总感到某种压抑之感(不一定对呵)。在《人呀不须展示成木乃伊》一诗中:
  
  大风歌穿透过我的耳膜
  宝血汗马雄浑着
  我不知它来自西域
  李广长鞭的抽打我认
  父子的魂灵我多想驮着
  驮过荒漠弃了天水的衣冠冢
  车辚辚马萧萧弓箭在手
  拾不动马嵬坡的发髻
  秦岭横亘别了日月
  则天东归牡丹开了
  石样着洛水西来东去
  
  够了够了 一寸寸心碎了
  别摸我干枯的肌肤
  那不是肌肤那是灵魂
  灵魂失落过吗
  大雁塔飘黄经书一页页翻过
  少林寺的棍棒救过秦王
  那木棒是我壮年的发丝
  你是那个太爷爷的后人吗
  如是 砍了我吧
  只为重生不为超度
  呵呵哈哈不为超度
  朽木不须展示成木乃伊
  这不是古埃及
  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不是呀孩子
  
  读着读着,那种压抑之感又渐渐弥漫开来,又如在《风的形状》一诗中:
  
  田地上的土粒
  外力推动,飞跑起来
  顺着地沟
  跑着跑着,地就绿了
  牛羊走出村口
  昂着蹩屈一冬的头颅
  走过石桥,整个田野都是它们的
  绿色的帽子下的脸脥略显寒冷
  冷着,冷着,就挥起了鞭梢
  鞭梢响着响着,月落日出
  走苦而随情的岁月伴着晃动露珠
  静悄悄地走了
  走着,走着
  天真,纯情再也找不到了
  
  风,吹不干人的良知
  扯不断人的念想
  风,残烈又多情,
  人,也必会浴火重生
  只是你再也看不透
  风的形状
  再也看不淸风的踪影
  再,诗歌的另一个与其他书写不同之处在于诗性的隐喻,如架子车、馍、卖盆等,其实是表现记忆状态中人的状态,是历史的记忆在诗中具象,可见诗人是懂诗的。
  提一点小建议:
  叙事诗尽量避免字意重复,如第一首的“屋檐下”,“掰下”此类,再,诗歌本应是一个“尽”字,不必太拘谨。
  一点拙见,一笑。
  我最近刚给一个朋友诗集写了个序,我不懂诗,说了一点对诗的浅见、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