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丘树宏

丘树宏 / 30年:诗人们都到哪里去了?

2008-12-19 作者:丘树宏 | 来源:中国诗歌网 | 阅读:
虽然一直有人否认诗歌的社会性,但我总以为,只要诗歌要与人发生关系,就存在社会性问题。文学是人学,诗学也是人学,人学中除了人性,还有社会性。 虽然一直有人反对诗歌歌功颂德,但我总以为,只要人类存在正与反、好与

 

虽然一直有人否认诗歌的社会性,但我总以为,只要诗歌要与人发生关系,就存在社会性问题。文学是人学,诗学也是人学,人学中除了人性,还有社会性。

虽然一直有人反对诗歌歌功颂德,但我总以为,只要人类存在正与反、好与坏、善与恶,就存在鞭笞、针砭,当然也就存在礼赞、颂扬;其实,“颂”自古有之,比如《诗经》既有“风”、“雅”,也有“颂”。

中国从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整整 30 年了。我们也知道,一直有极少数人反对改革开放,一直否定改革开放,但绝大多数人对改革开放是肯定、支持的,是拥护、赞成的。如果说,全国解放、结束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是中国的“政治崛起”,那么, 30 年改革开放则是中国的“经济崛起”,而且一直在通过经济崛起,让中国以及中国人民走向更高层面的“政治崛起”以至“文化崛起”。

30 年,沧海桑田、翻天覆地,波澜壮阔、成就空前。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30 年的改革开放,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她的成就,她的影响,她的功勋,是摆在世人面前确确凿凿的事实,有目共睹,无可争议。这种浩大而卓著的社会变革与进步,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甚至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可以不客气地批评,只有这样才会有警醒,才能有鞭策,才能明辨方向。但是,我们也必须有颂歌,这样才能有动力,才会有精神。

这些,我们的社科界、理论界、新闻界包括影视界似乎热闹多了,虽然也有不少差距,但毕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然而,我们的文学界呢?好象一直闷不做声,甚至有点儿讳莫如深,诗歌界几乎可以说是万籁俱寂、万马齐喑。 30 年的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在这个应该出史诗的时代,我们却看不到能任何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历程、歌颂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影响深远的诗歌作品面世,更看不到“歌功颂德”的鸿篇巨著。人们一直期待着,却总是失望、再失望。

从这个角度讲,诗人确实有愧于改革开放,诗歌确实有愧于改革开放。

30 年,诗人们究竟到哪里去了?

也许有人会说,诗人们在啊: 80 年代的时候,不曾经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吗?

是的,八十年代,诗歌确实是天之娇子,风声水起。但那时候作品的主题,主要还是“伤痕”、“反思”。

也许有人会说,诗人们在啊:闹“非典”的时候,诗人们不是站出来了吗?

是的,闹“非典”时,诗歌确实为抗击“非典”起了很好的作用。但那只是对改革开放一种间接的很有限的赞颂。

也许有人会说,诗人们在啊: 2008 年的南方雪灾、四川地震,诗歌界不是出现了自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体行动吗?

是的,南方雪灾、四川地震,诗歌和诗歌界确实体现出了其文体的独特角色及独特作用,体现出了诗人的觉醒和诗歌的社会担当,但其中虽然有战歌与颂歌的成分,多数却只是诗人和诗歌对重大突发灾难的一种人性与良心的一种机能性反应而已。

也许还有人会说,生活过于匆忙,在历史长河中 30 年毕竟太短了,诗人们还来不及消化、反刍,还来不及思考、升华,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们一定会有大作品、好作品出来的。

这也是难于说服人的。与小说、散文这些文体比较,诗歌既需要积累和思考,更重要的是需要现实的感受,需要内心的燃烧,尤其是反映现实的诗歌包括本文所探讨的“颂诗”,更需要一种现场感、亲历感;事过境迁而想再回过来头写,不仅难写,就是写出来也会缺乏激情,也缺乏现实意义。

好在时间还来得及。 30 年的风云阳光, 30 年的酸甜苦辣, 30 年的丰功伟绩,活生生的就在我们眼前。文学还在期待着,历史还在期待着,人民还在期待着,中国还在期待着。

回来吧,诗人们!诗人们,歌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