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张况

序李海平诗集《驿路花香》

2020-07-27 作者:张况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评论家张况作品选。

  我与诗人李海平共“公社”、不共“生产队”,全国14亿人,二人老屋相隔几里地,且彼此都写诗,又都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自家人”,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世路多坎,终究沧海波平。历经艰苦生活的百般磨砺,海平靠踏实的努力和一手好文章,冲出了农村的广阔天地,成功改写了自己原本单调的人生路向。

  在我的印象中,海平脸上永远挂着单纯而平和的微笑,那淡然的一脸真诚,一如司空见惯的五华蓝,给人予和美的温煦与平静的晴明。干练的小伙子,当年读的好像是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家乡执教,潜心作育桃李栋梁,据说他还曾担任过我五妹碧玲的班主任,时任潭新中学校长蓝运才则是我读初中时的物理老师,课讲得生动精彩,他对我这个“理智”的所谓“尖子”班长很是器重。家乡就那么个旮旯地,这一串剪不断理还乱的勾连,让我挨年近晚回乡下“过年”时,偶尔也能听到蓝校长等人说起他们百洋村有个叫海平的语文老师也很会写文章。看着老校长一脸的自豪,即使与海平未曾见面,我自然也记住了他安静的名字。

  是的,海平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这是我看过他的部分作品之后的真实感想。直到我真正见着海平,读到他发表在《琴江文艺》上的善良朴实、有灵性的文字时,才发觉谦逊的小伙子,确实是块“写文章”的料,抖擞的精气神除了写在脸上,还裸呈于字里行间,一看就晓得他是个世事洞明的干练之人。

  后来,海平因文章写得好而有幸调到五华县文联工作。多年前,时任五华县文联副主席、作家缪德良有一年大年初三领着一众文友到南华村来叩门。介绍来客时,缪主席问我认不认识与我“共公社”、现担任县文联秘书长的李海平。我笑着问缪主席是否曾在潭下教过书的那位“李海平”。他说“正是”。对上号之后,缪主席扭头拍了拍身后一个年轻人的肩膀,略显羞涩的年轻人趋前两步走到我跟前来与我握手,并自报家门说他就是李海平。话音刚落,就听见我五妹对着海平颇有礼貌地叫了声“李老师好!”。我和缪主席闻言,相视会心一笑。看来当年蓝校长说的“文章好手阿平”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那天天朗气清,寒舍里满满的都是文朋诗友们的节日祝福和舒心笑声。

  写而优则仕。再后来,听缪主席说海平走上“从政”之路,跑到五华郭田当镇委副书记去了。

  任上的海平书记前后该是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的。帮他的诗文集《在文字中穿行》题写书名,推荐他加入省作协,那是我义不容辞的“举手之劳”。

  后来的后来,海平有一次夜晚给我发信息说他已经辞掉公职,准备到五华富翁缪寿良开设的深圳富源学校重执教鞭。具体做什么工作他没提及,我也就不便多问。

  嗟夫,与我等蹭蹬蹉跎之辈相比,来去自如、举重若轻的海平可谓深潮若寐、能量不可小觑啊。

  尔后多年,海平偶尔会与我通通音讯,在微信上隔空握个手、点个赞什么的。因此,彼此自然也就略知状况。

  上周二,海平给我发了条短信,说是最近想出本诗集,希望我能拨冗为他写个短序。他要得急,而我琐务又多,烦得像块“臭熏肉”,耳边整天有嗡嗡嗡的声音响个不停。因此只好见缝插针、断续为他写下这段不着边际的小文。

  夜深人静时,我在电脑上扒拉了一下海平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总体印象不错,文字在我的期望值之内。这部诗集共收录了海平写于各个时期的新诗100多首。这些作品是他在节奏明快的城市现代生活里,满怀着炽热的爱,以亲情、乡情、爱情为主线,描述情感生活,反映现实世界的细致入微的心灵观照。我发现,海平在试图通过诗歌寻找属于他的抒情意象,寻找生活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所在。他信步穿越浮华的精神丛林,以内敛的思考、张弛有度的语言,深情讴歌真善美,抒写真性情。毫无疑问,海平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他以细腻的笔触,将质朴的情感稀释于生活的百味之中,给人以诗意的精神享受。海平的诗作流溢着对生活的挚爱,充满对家乡和祖国的款款深情,字里行间弥漫着山川田野的气息,流溢着草木河流的芬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寻,充满生命的律动感,部分作品颇能彰显人性光辉。他的诗歌取材广泛,不骄不饰,抒写的是他个人至为真实的情感,寄寓了他内心深处至为隐秘的生命密码。读者仔细品味,当有得意。

  絮絮叨叨,不成体系。啰啰嗦嗦,权以为序。

  2020年盛夏

  佛山石垦村 南华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