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特刊 > 非虚构

端午怀古与粽子二三事

2022-06-03 08:32:41 作者:朱乐尧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朱乐尧,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先后在中诗网、枸杞文学发表随笔、散文等作品30多篇。纪实文学《故乡记忆——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致力写作《饮马长城——导六师记事》一书。

端午是龙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有达二十多个。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云:“端,物初生之题也”,就是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

  又《岁时广记》曰:“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重午”,因午日为“阳辰”,故端午又称“端阳”。

  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在北半球,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是一年最当中的一天,故又名“天中节”。

  对此,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写道:“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的天象有关,是龙飞天的日子。

  《易经·乾卦》第五爻之爻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即龙星。端午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包括赣南土著在内的南方百越(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各部族之间,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南方百越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龙飞天”的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就是龙的节日。

  后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诗人屈原于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于是,人们即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另,也有为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和介子推等历史人物的说法。但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据主导。此说最早见载于南北朝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两书。

  

端午与粽子
 

  端午裹粽子、吃粽子,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传统习惯,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并广泛流传到南北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子,又作“角黍”,始见于北,后重于南,一种米制的传统凉食,具有独特色、香、味、形的时令佳品,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为丰富、最为典型的艺术特型食品。

  按照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粽”本作“糉”。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葼,敛足也,意为鸟飞时收敛腿爪。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的历史发展,在中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也就是后来所称的粽子;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入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用料,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代,出现“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杨梅粽”等,诗人苏东坡就写下了“时于粽里见杨梅”的不朽诗句。这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则有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发展到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中国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黏性的大米(糯米)或黍(小黄米),但花色内涵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北方多枣粽、豆沙粽,南方则包括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为什么吃粽子
 

  粽子被正式确定为端午节食品始于晋代。由此,端午食粽遂成为全国性风俗。

  西晋周处在其撰写的地方风俗名著《风土记》中说:“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俗以菰叶裹黏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风土记》的这一记载,被认为是对“端午食粽”习俗的最早记载。

  关于端午节及粽子由来,最普通的说法是祭祀屈原说。

  这一说法,始见于南朝刘宋时代东阳无疑所著《齐谐记》一书。该书记述的不少故事都曾广为流传,其中就包括五月五日作粽祭祀屈原的故事,常为人引作典故。

  据此,南朝宋·刘敬叔撰写的《异苑》断定:“粽,屈原姐所作也。”

  后南朝萧梁时代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对此也有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即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屈原生前即为楚国三闾大夫——引者注)。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绿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皆汨罗之遗风也。”

  对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所述则是:“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以上就是有关于端午节及粽子由来的主流说法。

  但据汉邯郸淳《曹娥碑记》“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景沉,爰来适居。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时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伊惟孝女……”

  这里“五月五日,迎五君”,伍君乃伍子胥。端午节的由来与祭伍子胥相关,是为祭伍子胥说。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吴王阖闾重臣,姑苏(今苏州)的营造着。吴国倚重五子胥等人之谋,整军经武,国势日盛,后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国,成为诸侯一霸。

  吴国夫差为王时,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伐齐而应先灭越,遭拒。

  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于是,赐剑一把于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民间传说,伍子胥死于农历五月五日,被抛尸于江,化为涛神。

  

最好吃的粽子
 

  赣西南山乡也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历史传统。以往,每年到农历四月末五月初,家家户户即开始备糯米、采箬叶、制“灰水”,为制作粽子作准备。

  以往赣西南山乡粽子的突出之点:

  一是使用新近采摘的当年生新鲜箬竹叶裹米(箬竹,竹的一种,在赣西南山乡多有种植,或野生野长于溪河的岸边上和山脚下);

  二是采用由黄荆树根、鲜黄竹叶和早稻稻草烧制的灰熬制的“灰水”浸米,继承了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制作碱水粽的传统做法。

  如此制成的粽子,不但箬竹叶的特有天然清香及灰水的碱香、药香味浓郁,食之香气袭人,柔韧爽口,而且具有清热降火的养生保健功效。

  据《本草纲目》:箬竹叶味甘、性寒、无毒,具有通小便、利肺气、消臃肿、清热止血之功效。在高温蒸制过程中,箬叶的天然香气与药性易释放为米粿所吸收。

  遗憾的是,如今故乡赣西南农家裹的粽子,使用“灰水”浸米的已不多见,而是如同外地一样,以从市场上购买的食用碱取而代之。由此,如今赣西南山乡农家裹的此粽子,也已不再是以往赣西南山乡的彼粽子了。自然其味道和功效也远不如以往的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