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简牍】2019年5月卷(总第84卷)《河辞》
2019-06-12 15:44:32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王海云、车行,本期责任编辑:车行。钱松子、王志彦等9位作者的诗歌作品上榜。
一 、榜单
【状元卷】:空缺
【榜眼卷】
1《蝴蝶》(外一首)………………钱松子
2《大神》……………………………王志彦
【探花卷】
1《河辞》……………………………峻刚行者
2《光头记》…………………………烂柯人
3《无题》……………………………抚湖一柳
4《物欲》(外一首) ……………黎落
5《远》………………………………李治
【同题卷】
《风暴》………………………………袁树雁
【嘉宾卷】
《诗四首》……………………………卞云飞
二、【编辑小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今已入梅雨季,在南方,河水见涨已是必然。本期简牍即以《河辞》为题吧。很欣喜本期简牍有不少好作品。有源于“日常事物的重新发现与再命名”的绝佳构思,以及艺术层面上断崖式的陌生化处理带来的惊奇感。比如钱松子的蝴蝶里手铐之意象的出现,让人陷入沉思。再比如峻刚行者的《河辞》里:“走着走着混入草木,走着走着\被拖进堤岸潜入河底,慢慢学着说话",这实实在在是一种源于日常事物的重新发现以及生命的自省。在此补充说一下迎客松的《蜻蜓》里“十字架”的意象,与钱松子蝴蝶之手铐,本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文本的架构有些单薄,“论”多而呈现不足,最终放弃了入选。还有就是诗者琉璃姬的《诗集》:“书是一棵树的来生\诗是一个人的来生",虽然短短两句,却有一种精神贵族式的积极追求在。只因诗者上期有入选,本期选择了放弃。是为憾!常听圈内人说及诗歌的“小众性”或“大众性”,个人认为过于偏激都必然片面,还是相对而言的好。本期状元卷虚位,期待更好的作品吧!一诗百读,或有遗珠之憾,还请诗者多多包涵!
【状元卷】:空缺
【榜眼卷】
1《蝴蝶》(外一首)………………钱松子
2《大神》……………………………王志彦
【探花卷】
1《河辞》……………………………峻刚行者
2《光头记》…………………………烂柯人
3《无题》……………………………抚湖一柳
4《物欲》(外一首) ……………黎落
5《远》………………………………李治
【同题卷】
《风暴》………………………………袁树雁
【嘉宾卷】
《诗四首》……………………………卞云飞
二、【编辑小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今已入梅雨季,在南方,河水见涨已是必然。本期简牍即以《河辞》为题吧。很欣喜本期简牍有不少好作品。有源于“日常事物的重新发现与再命名”的绝佳构思,以及艺术层面上断崖式的陌生化处理带来的惊奇感。比如钱松子的蝴蝶里手铐之意象的出现,让人陷入沉思。再比如峻刚行者的《河辞》里:“走着走着混入草木,走着走着\被拖进堤岸潜入河底,慢慢学着说话",这实实在在是一种源于日常事物的重新发现以及生命的自省。在此补充说一下迎客松的《蜻蜓》里“十字架”的意象,与钱松子蝴蝶之手铐,本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文本的架构有些单薄,“论”多而呈现不足,最终放弃了入选。还有就是诗者琉璃姬的《诗集》:“书是一棵树的来生\诗是一个人的来生",虽然短短两句,却有一种精神贵族式的积极追求在。只因诗者上期有入选,本期选择了放弃。是为憾!常听圈内人说及诗歌的“小众性”或“大众性”,个人认为过于偏激都必然片面,还是相对而言的好。本期状元卷虚位,期待更好的作品吧!一诗百读,或有遗珠之憾,还请诗者多多包涵!
——车行
三、上榜作品:
【榜眼卷】
《蝴蝶》(外一首)
文/钱松子
像未来一样缄默,
像坏事越干越熟练,从心里认可。
她的生活“一直在表决”,
随时,自反省中掏出手铐。
车行简评:想象,向来都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个诗歌术语:陌生化。简单地说,就是词语从日常到陌生的处理过程。亚里士多德说的“惊奇”,大约就是西方诗学陌生化理论的源头。但其实,中国古代诗学的“比”,即中国式的陌生化的源头。所谓“比”,离不开本体和喻体,也可以看作选择轴与反应轴的纵聚合。而无论“比”或“轴”,都有一个隐秘的通道问题,或者说共性等值问题。回到《蝴蝶》的文本,初读的确有茫然感:蝴蝶为什么有缄默的未来?又为什么像坏事越干越熟练一样有着麻木的惯性?为什么“一直在表决”?手铐又何来?细读之后,不妨尝试通道建立:象未来一样缄默——这个,想想冬天的肃静蝴蝶的短命就不难理解。像坏事越干越熟练,从心里认可——衔接上句来读,指的是一种麻木的惯性。她的生活“一直在表决”,来源于蝴蝶振翅类于举手。而关于手铐的意象源于蝴蝶停歇状态的展翅。当然,这些都是表层的。而深层次的思考源于生命的体验:翩翩蝴蝶本是飘逸之象,而沉重的“缄默”,早已是注定的宿命。“表决”之权与“手铐”之“羁”,于此形成矛盾的糅合,构成悲剧性的包容张力。是为赞!若要说不足,个人认为在补足的通道问题上,还需拓宽一些好。
《上山》
从山脚去云顶,人间越来越薄,
几乎透明。峰峦深陷,
草木摸出钥匙,成为它们中的一员,
我拿错了,至今仍在纠结。
“寂静照亮隔音。”
风换了一茬茬,才把穹顶还给我,
带着抚不平的皱褶;
你俯首,才从底片脱身,
先一步回到明天。
小雪人简评:读钱松子的诗歌,时常会有一种语言魔幻的效果。其实,当读者在惊讶于他对语言上的天赋时,他正是用最朴素天然之心来驾驭这种魔幻。松子的文字是摆脱了历史文化对文字本身的沉淀,试图让文字回归最初的意义。而读者常以经验文化来读其作品。
亦如此诗中出现的“隔音”、“底片“、”明天“,若从历史文化意义上读,会出现与文本若即若离的幻觉;若从单纯文字上读,是“隔着的声音”、“有内心的底色”、“明亮的天空”。
在情景虚实的交织中,文本抒写上山时内心返朴归真的洗礼过程。而我在写这段评语时,更愿意再从诗歌写作者如何处理诗语言的角度再来读读文本,比如“你俯首,才从底片脱身,/先一步回到明天”。
《大神》
文/王志彦
经常去寺庙的
有两种人
向善如烛光者
罪孽如邪僧者
我去过一次寺庙
既不向善,也不赎罪
那一年,我五岁
跟着母亲想看看
宁愿让我饥饿的掉眼泪
也要将一块面包供奉给庙里的那位大神
小雪人简评:文本以“大神”为题,但并未正面写大神,而是侧面写饥饿的我(母亲)对母亲(大神)的一块面包的期盼,即如母亲对大神卑微的期盼。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物质贫乏年代,去求神的第三类者的朴素心态。文本看似无收尾去强调诗歌的意义,但放在现今物质富足年代,与人对神的两类奢求相比,朴素心态具有无法言表的呈现意义。
【探花卷】
《河辞》
文/峻刚行者
几天连阴雨,哗哗水声大作
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你入睡或清醒
絮叨你的人是亲人啊
执着的河,像要把人带走
带到下游再下游……我保持沉默
不起任何念想,一丝风吹草动
会引发危险。默默地和每个走在河滨路的人一样
走着走着混入草木,走着走着
被拖进堤岸潜入河底,慢慢学着说话
车行简评:诗魔洛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了隐喻也就没有了诗。“絮叨你的人是亲人啊”,《河辞》之河,是时光之河,也是生命之河。文本看似平淡无奇,却贵在有了日常事物的重新发现,并渗透了生命的思考:每个走在河滨路的人一样\走着走着混入草木,走着走着\被拖进堤岸潜入河底,慢慢学着说话——人到中年,一切都会沉淀,并沉潜下来“慢慢学着说话”。。。若要说不足,个人认为文本还有些拖沓,张力或戏剧性还不是特别好......
《光头记》
文/烂柯人
那个光头
头发像船一样离开
思想未及长出
夏季的雨水就在他头上
说出收成
和父亲的去处
车行简评:这是一首读来有趣也有痛的诗。即使一个“趣”字,也是难得。关于收成和父亲的去处,看似突兀,却是源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不言痛,而痛在其中.
《无题》
文/抚湖一柳
1.
流星划过,把夜空的一半归于田野
行道树影子幢幢,灯火在里面捉迷藏
父亲把卖麦子的票据递给母亲
月亮就凑过来
拖拉机是奔跑的房子,我和哥哥在房子里做梦
2.
有过那么一把伞。橙色的天空
我们在橘子里相爱
有过那么一棵树。枝丫像手指
没事就拂拂我经过的影子,怕它落上
尘埃。
(论坛编辑推荐:秋野珺雪、陈敬良)
小雪人简评:抚湖一柳的诗,常具有某种天然的灵性,有时因为灵性,而文本出现某种断崖式断裂,而此文本在灵性中融合了自然的情感,有细微之处的独特显性。细微的独特即是诗性之处。
《物欲》(外一首)
文/黎落
詹姆士需要形而上的事物
这个小木匠,用一枚软钉
修正轮毂的偏心
他购买大剂量的芳香
并将葡萄园涂刷成粉色的
车行简评:诗无定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是一首具(事)象的讽刺诗。通读下来突然就有了阅读漫画的体验,也有对文本构思的惊奇。“一枚软钉,修正轮毂的偏心”与“购买大剂量的芳香,并将葡萄园涂刷成粉色的”构成戏剧性张力,诗歌文本也因此足够立起来。。。
《胡同口》
胡同有天生的健忘症
在街口,试图召回可以倾述的人
光浮上来,每团暗影
都有合适的指向
船形盒子,收藏,又吐出
幸福的窗口,比你更看重一朵花的垂怜
五月,提灯的手掀开的古老街市
漫步于此,影子矮下去
(论坛编辑推荐:陈敬良)
老家梦泉简评:这首诗对胡同口的呈现和揭示是形象的、虚实相间的、也是异样、多角度的,引发一种复杂、多汁的现代体味,胡同口,就像一位老人,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一个“幸福的窗口,比你更看重一朵花的垂怜”……
《远》
作者:李治
故乡远,远到我的疼痛
和煤油灯的泪血。
流水远,远到落红被焚。
现在,太阳离开山头
蹲在幕色里,哽咽在喉
我无法把骨头磨成镜子
也不能像石碑,冷冷地说出
一个人的名字
我就是一个走在异乡的空壳…
老家梦泉简评:由市场经济人员流动引发的亲人离别,是当下的一个痛点,作者从 远 这点切入很新颖,呈现也是诗意化的:远到我的疼痛(虚),远到落红被焚(虚实结合),落日“蹲在暮色里,哽咽在喉”,很形象,拟人手法。第二段有跳跃,“我无法把骨头磨成镜子”,很突兀,何以把骨头磨成镜子,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深思空间,我以为应有一种延伸联想,有外观相似联想到月亮,这样家乡的亲人可以看到我,我也可以看到家乡及亲人,当然这只是一种揭示,应有更多的解读,诗的妙处也正在于此……
【同题卷】
《风暴》
文/袁树雁
我在铁砧作的小舟里埋头书写
我可以不按规矩地排列文字
我被允许了可能性,包括针尖上的海洋
和罐子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气旋
私造犁铧的炉子里有多余的春风,我在平原深处醒来
四月明亮
牛羊安静
布谷鸟站在最高的枝头
峰峦上的杜鹃花灼灼不熄
车行简评:读完本期同题,一眼就看好了这一首。只因形而上的“风暴”,文本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那“针尖上的海洋和罐子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气旋”,是风暴。“灼灼不熄的杜鹃花”,又何尝不是风暴?!诗者身处风暴中心感觉如何?我想,具象“铁砧作的小舟”可以说明一切。“四月明亮\牛羊安静\布谷鸟站在最高的枝头”——境由心生,这里有一种关于生命的坦然。是为赞!
【嘉宾卷】
《梦之诗》(四首)
文/卞云飞
江山太大,我穷极一夜
爱了、恨了、厌倦了、被爱了、被恨了、
被厌倦了……
在某个春晨,我倏然醒来,泪流满面,
像个即将皈依的王,赦免着天下
《寂静之地》
门刚打开,有僧人在扫地
其实寺院里也没什么落叶,
只是一些灰尘,被扫帚上的竹枝
一小撮一小撮归拢着
这些灰尘,有点像来自我们心底
一串鸟从风铃跌宕的塔尖飞来,
像珠子落地,又弹起……
在这里,再精致的台词都显多余
在这里,接近自己,就等于接近了佛
《伊娄运河》
从高旻寺到瓜洲,常有行船在右
从瓜洲返回高旻寺,
是一段河的距离,常有江鸥飞过头顶
一段河可装下行船、江鸥、日月星辰,
可容纳鱼的爱情和雨的悲伤
它是禅寺到渡口的距离,
是投江女到负心汉皈依的距离
《钟声》
钟声在雨中响起。所有的雨
瞬间成为钟声的音波,黄昏被一度震颤
一只丧情的狮子,在音波中睁开眼,
目睹光明褪去的无助。——
它失去了一件人间孤品,打破了令它绝望
的记录
雨蹭过臃肿的眼皮,划过白森森的獠牙
滴入黑暗。它没死。它爬起来抖落音波,
向荒原奔去……
元业简评:几年前与云飞在论坛共同做中诗简牍栏目,他很认真,对诗歌的见解也很不错。后来他在微信上弄了个旧时光的群和公众号,做得确实不错。他是武者,却有文人气质,这几首诗,就是他近年写的,有韵有味,让人从字里行间,寓意中,会感受到特别的东西。他喜欢在诗意的呈现上进行向内的浓缩挖掘,与我的不断的陈铺来渲染有着一些区别。诗没有表现手法技巧等上的优劣,就看你能否在写作中触动读者的心弦、让他感受到浓浓的诗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