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况《赵佗归汉》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2022-04-04 作者:十品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引言:《赵佗归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五卷本,广州出版社2021年11月版。是著名作家张况披沥五载心血奉献出的又一部文学精品力作,将一个轰轰烈烈的辉煌而燃烧的时代画卷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之为“中华民族”那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得以证明的;那是有着统一、完整、系统的文化传承实现的;那是有着共同的精神图腾和民族血脉凝聚而成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连年混战,七雄争霸,民不聊生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秦朝统一以后,为了加强巩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的官僚体制,地方上则实行郡县管理体制。帝国运行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为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以后并没停止扩张的步伐。他一边巩固健全中央集权体制,一边继续组织军力,南征百越,开发经略岭南,向海图强;北伐匈奴,筑长城抵御北方袭扰。使得秦朝的疆域拓展远超前代的任何时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致使大一统的中华帝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赵佗就是出生在这个时期的人物。他很早就在秦王身边做侍卫,沐浴过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并参与过征伐六国的统一战争。又作为副将被派遣南征百越,实质上这依然是秦始皇统一华夏的延续。岭南被征服后,秦设南海郡,南征军转而镇守岭南,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为南海郡守。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大秦帝国,期间赵佗敏感时局的变化,他封关绝道,趁势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番禺建立南越国,并自称“南越王”。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建立大汉王朝。赵佗臣服汉朝,南越国成为大汉藩属国。赵佗被封为“南越王”。刘邦崩后吕后篡权对南越国行令苛责,汉越交恶,赵佗抗礼,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并临朝称制。四年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对赵佗实行怀柔招抚,赵佗大义归汉,被恢复“南越王”封号,南越国重新归属汉朝,为中华民族管理守卫着魅力无限的南海和南疆国土。赵佗一生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他经历过几个时代,与不同时代的帝王君主大都有着深度交集。他来自于北方中原故土,从民间底层走出并成长于精英阶层,他带过兵打过仗,是军人是统帅是将军,他做过文吏、县令、郡守、封过王称过帝,他是封疆大吏,也是闽越岭南之地的“人文初祖”。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励精图治,不畏艰难,团结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雄才大略。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一代民族英雄毫不为过。
作为诗人作家的张况是一位极具中国历史文化情结和素养的作家,他写的长诗就曾覆盖整个中国历史,被称之为“以独标风骨的历史文化长诗写作轰动诗坛,并为当代新诗构建了重要的历史地标”。他创作的《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等多部长诗已成为中国史诗宝库中的重要成果,从而使我们可以用诗歌的眼光解读灿烂多彩的中国历史。也正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特熟悉且有深入研究,对岭南的山水有着真挚的热爱,才有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历时五年,终于著成现在这部煌煌200万字五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当我认真地将《赵佗归汉》读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作家超越历史的家国情怀和期盼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富强的赤子良心。
一、赵佗一生浓缩了民族英雄的特质:热爱家园尊崇中华文化,敬秦忠君坚定团结统一,奋发图强进取向上,审时度势果决英明。
《赵佗归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描写从秦王嬴政扫六合统一全国,到秦灭汉兴,南越归汉这段正式历史的壮丽画卷。在这段历史中,作家张况深入研究,忘我地置身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在作者这里似乎都有过从甚密的关系,因此才将那个远离我们两千多年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呈现出来。在捧读大作的过程中,作者最出色的地方是将那个波澜壮阔的风云时代,推到读者面前,让当代读者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
赵佗在历史上是有着特殊地位和传奇经历的人物,但由于时间久远,战乱毁损,资料散失和遗迹湮没,使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比较模糊,他的“岭南人文初祖”形象也显得单薄。这些在《赵佗归汉》中给出了一个完全和完整的答案。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性格节操、有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的鲜明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评价赵佗的形象:
一是热爱家园,尊崇中华文化。赵佗出生于秦地的钜鹿郡东垣县仙霞村,汉代改为恒山郡真定县(今为河北正定县)。少时聪明好学,“总角之龄,即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通权变,熟识诸子百家,谦恭审慎,应付裕如”。秦王政十六年(前231),九岁的赵佗跟随李斯入京,秦王嬴政不假思索将赵佗延揽为自己的磨墨书童,随侍左右。在秦王的王书房随侍几年,读了与秦王相同的书,包括那个时代的各种经典藏书和春秋以来诸子百家之书。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在秦王嬴政的眼皮底下进行的,许多时候还得到秦王和李斯等人的点拨和指导,在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最高处获得了最丰富的汲取。因此,几年以后赵佗进步非凡,成了有着丰富历史知识和对天下形势有着透彻认识判断的佼佼者。张况小说中的秦王,非常欣赏赵佗的学识和对时事的思考,遇到问题时,经常咨询赵佗,听取他的意见和看法。从这一意义来看,赵佗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和三观的确立是从中原故乡启蒙的,特别是在大秦帝国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身边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耳闻目见和耳听心受中逐渐成熟起来,并实实在在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文武兼备的将军的。
历史上的赵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在小说《赵佗归汉》中,我们可以将赵佗还原成他本来的形象。作家不吝笔墨,对赵佗作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描写,这不仅因为赵佗是一号主人公,每一个分支线索都会牵涉到他,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他的文化根基来源于他的中原故园,是赳赳老秦文化血脉的延续。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历练是需要环境支撑的,是要与那个时代的背景和土壤相匹配的。赵佗生长的那个时代正是战国即将结束,秦王开启统一天下模式的宏伟而精彩的伟大时代。赵佗正是“翩翩少年初长成,鲜衣怒马正芳华”时期,参与、跟随、亲历了秦平定六国的征战,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时代的参与者。因此热爱家园,热爱故土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少小时就深植于心灵深处的。而且,他也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所有这些积淀在以后许多年征伐百越、驻守岭南和开发南海的岁月里,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秦始皇意外驾崩后,秦二世矫诏上位,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建汉,赵佗一直关注着北方的每一个变化,而他为保岭南这方水土的安宁而采取的“封关绝道、闭关自守、南面称王、自成体系”方针至此也就可以理解了,他将自保自尊和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一直保持着从周秦文明带来的文化传统,以及开发岭南、拓荒南海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新技术新思路。张况笔下的赵佗,自小读圣贤书长大,忠君爱国是他的道德底线,当时局混乱,他为了保护南越免受涂炭,割据南方,自立为王、自称为帝的举动实属无奈。但赵佗一直没忘却自己的中原血脉、惦记着自己出生地和镇守岭南、南海的责任。赵佗乃秦将出身,虽然以南越王、南越武帝自居,但他模仿大秦的“咸阳宫”“长乐宫”“未央宫”等在南越国王宫内也设置了长乐宫、未央宫。另还有华音宫、长秋宫、桂宫、光明宫等。其中数“华音宫”最为独特,这些都是赵佗为怀念故园而存念泱泱华夏乡音的寓意,很好地寄寓了赵佗的乡愁与家国情怀。
二是敬秦忠君,坚定团结统一。张况这部小说非常强调中华文脉的传承。而在中华文化理念中忠君爱国、敬孝为先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思想。赵佗也不例外,他跟随秦王多年,受恩于大秦,见识过嬴政的雄才大略,横扫六合,指点江山,气吞万里,前无古人的英雄气概。因此,对秦始皇嬴政敬佩是无与伦比的。嬴政是看着赵佗长大的,为了培养历练他,还亲自安排他到军中挂职。他这是想把赵佗向文武全才、国家栋梁方向上培养的。张况对嬴政与赵佗之间虽为君臣之礼,不乏父子之情的情节安排就很有说服力。在荆轲刺秦王事件中,赵佗是当日第一个奋不顾身直接冲向前阻止荆轲的人,朝中其他人一个个惊愕之际,幸有太医丘发急中生智顺手抓起药罐砸向荆轲,趁荆轲分神,赵佗挺身救驾,瞬间制服荆轲。此后,嬴政便视赵佗为救命恩人和最信任的心腹。以至于嬴政遇到问题一时无法判断时,他总想听听赵佗的看法。他们有时跑马渭水边,沿河散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他们还有君臣免礼,在一起拉家常、明是非、谈见闻,沿未央宫外围走了一圈又一圈的经历。由于赵佗与嬴政关系密切,多种情况下他都能掌握嬴政的心思和想法,大多情况他都能对嬴政的决定猜个八九不离十。秦王扫六合称帝之后,赵佗已经历练成青年将军中的佼佼者,可以大展宏图之时,秦皇遂委以他南征军副帅的重任。对第一次南征因屠睢胡作非为、主副帅不协调而告失败,五十万大军只剩下二十万,秦皇了解实情之后并没有开罪赵佗,第二次南征时依然让他担任副帅,配合主帅任嚣出征,坚信赵佗会完成帝国的南征大业。这一点,充分证明秦皇嬴政多么信任和爱惜赵佗。
张况笔下的赵佗,非常了解秦始皇南征的意图和拥有天下的雄心壮志,对一统中华,天下归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多有描述。为完成秦始皇的重托和大秦王朝统一的需要,赵佗放下儿女情长,义无反顾地踏上二次南征之路。当有了好环境和好上司时,赵佗“和辑百越”的怀柔政策就大有用武之地了,自己戏剧性地率先迎娶“荔女”,嬴得当地人的信任,从此打开了局面。在赵佗掌管岭南以后,不论时局如何纷乱,他的思想中一直固守中华统一概念。哪怕由于种种缘故,不得不主动切断与北方帝国联系,自立为王也好,建政称帝也罢,都只是应付之举。一旦取得北方帝国的音讯和示好,赵佗都会选择归附正统,恢复中华一统。对赵佗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人生的崇高境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这就是一种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之举,需要足够的胸怀。《赵佗归汉》中有一段赵佗上朝时的慷慨陈词就能充分表达他的想法和心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泱泱华夏,必须统一。岭南与中原隔绝再久,它依然是华夏江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山可以易主,但华夏绝不容割裂!归汉,是岭南的必由之路、必然归宿、最终命运。茫茫南海最终必然属于泱泱大中华!”理直气壮,斩钉截铁,义无反顾,毅然决绝。
三是奋发图强,进取向上,审时度势,果决英明。讨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应该把他放到漫长的中华历史中来考量,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审视,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楚这个人物的真实情况,看透这个人物的心灵脉络。赵佗作为南征军副帅完成征伐任务后,大军全部转为“镇南军”。按计划将展开岭南地区的开发,建立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这时秦始皇突然驾崩,短短几年,北方中原便乱成一锅粥。赵佗接任南海郡守后大义收服桂林郡和象郡,使得三郡同心,并无二志。建南越国并称制武帝,陆贾两次来到南越国游说,赵佗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决定去除帝号,以大义为重归复汉朝,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修好如昔,这大大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春秋两季都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册封和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他仍然继续沿用着皇帝的名号。在张况笔下,赵佗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矛盾统一体。
赵佗治理岭南地区,在位八十一年,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永载史册、光耀千秋。
政治政策上,赵佗实行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将有威望的越人首领延揽到南越国的中央来参与政权管理。在越人部落强盛的地方,他还采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赵佗的“和辑百越”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在经济政策上赵佗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较好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文化建设上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跨入了帝制文明时代。赵佗善于学以致用,他综合并仿效秦制汉制,积极推行汉文字的使用,推广汉人的文化礼仪教育,从而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民族政策上,赵佗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张况小说中的赵佗在创建南越国过程中做了许多正确和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特别是他的归附大汉王朝之举,保全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实现了圆满的天下归心和中华一统的大格局。事实上,赵佗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正在于此。
\\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形象光彩照人: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一统华夏彪炳千秋,自信热情个性鲜明,焚坑暴政瑕不掩瑜。
张况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以赵佗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艺术性地将战国末期到秦朝建立、秦末农民起义、楚汉相争、汉朝建立、汉初外戚专权、汉文景之治等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从赵佗身上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睿智的王者形象,也通过赵佗的眼睛和视角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秦始皇的立体形象,以及在那个历史阶段中个性鲜明的众多文臣武将组成的人物群像。这里着重讨论一下秦始皇嬴政在《赵佗归汉》中的形象塑造和历史还原。
秦始皇嬴政,历史上是个话题最多的人物,也是争议最多,褒贬不一的人物,贬者谓之暴君,焚书坑儒,冷酷无情;褒者誉为英雄,扫六合平天下,设郡县开疆土,书同文车同轨,恩泽百代。无论怎样看待这位历史人物,似乎都有各自的理由。现在我们透过张况的《赵佗归汉》,从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谈秦始皇,看看张况给我们塑造了怎样一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始皇帝形象,或者让我们从他这里能否看到一个不标签不偏见不主观且更接近真实的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前是秦国君主,史称秦王。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邯郸,由于质子身份受过磨难,13岁时即位为秦王,21岁冠礼亲政。公元前230年秦王开始平六国的统一战争,这一年秦王29岁,赵佗10岁。历时十年,到前221年,嬴政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218年一征岭南,当时屠睢任主帅,赵佗任副帅,赵佗时年22岁,三年后铩羽而归。前214年秦皇下令二征岭南,任嚣任主帅,赵佗仍为副帅,时龄26岁。三年后南征大捷,所属大军随转而守备岭南。赵佗9岁进王城在嬴政身边听差,到26岁南征百越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秦皇了。从他的眼光看嬴政大致分成两个阶段。我们的评说只有通过张况《赵佗归汉》中的赵佗的眼光来看,才更显合情合理,更符合作者的观点。
一是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光焰四射,功是功,过是过,泾渭分明,无人可比。秦王嬴政的出现是“赳赳老秦”强国霸业的延续,是自秦孝公赢渠梁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强国强兵,谋图霸业起,历经秦惠文王赢驷、秦武王赢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异人等几代君王一百四十余年的努力,到嬴政当政时,统一六国条件已经成熟,且势在必行,这也是历史赋予秦王嬴政的重要使命。在赵佗心里,嬴政雄才大略,志向高远,不畏艰难,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决事果断。
在平定六国的征伐过程中,赵佗目睹了每一场战事的全过程,有些军事行动他作为嬴政下派的“挂职”将军还参与了全过程。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井陉,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王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与郭开因受了秦国贿赂,而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接替李牧、司马尚,李牧后来横死。王翦因此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代郡,自立为代王,六年后被俘。赵灭。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地发兵抵抗,被秦军击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从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献头求和。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乘机出兵平叛,处死了韩王安。前225年,秦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灭。同年,秦派李信、蒙武率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蒙武攻楚的寝地,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秦王嬴政无奈拉下身段亲赴频阳请王翦出山,随后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王翦随后又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置会稽郡,楚灭。张况小说中对秦灭楚之战着墨不少,写得非常精彩、耐读,故事情节迂回曲折,李信、章邯、蒙恬等人物的性格命运刻画精致入微,战争中的心理刻画尤为生动。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前222年,秦派王贲攻打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燕灭。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齐王建,齐灭。秦王嬴政殚精竭虑,细思极恐,承受巨大压力,历经十年余。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制的诸侯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张况写嬴政在山呼万岁中进行了登基大典,其场面气势宏大,细处逼真,层次分明,繁简得当。人物中有庄严肃穆的,也有诙谐生趣的,有喜悦开怀的,也有拘谨小心的。包括秦皇嬴政、李斯、尉缭、赵高、赵佗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跃然而出,如闻其声,惟妙惟肖,如见其人。从此秦王嬴政就改称“秦始皇”了。随后,秦皇两次派赵佗南征百越,派蒙恬北伐匈奴,开疆拓土,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其中,赵佗得秦皇倚重两度率军南征是张况这部小说的重中之重,张况对两次南征不惜笔墨,写得烽烟滚滚,夺人脏腑,情节设置及细节描写很有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让人过目难忘,深心佩服,直呼过瘾。
《赵佗归汉》描写的第二主角无疑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我看来,秦始皇这个人物在张况笔下是极为成功的一个典型塑造。对秦皇创设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的过程描写也很到位。事实上,秦始皇建国称帝,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在这部小说中,张况成功塑造了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在李斯、王绾、冯去疾、尉缭、赵高、赵佗等人的辅佐下,有条不紊地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秦皇初分全国为36郡,[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都城。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之下还设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此为“九卿”。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徙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从事开矿、开盐井等苦役。
秦始皇二十八年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自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张况写到秦始皇自恃功高盖世,幻想着帝国霸业自始而传之百代,希望自己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秦皇听信方士之言,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都很动心。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及海上仙境之事,始皇于是派他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费用巨万,终不得药,亦无音讯。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不死之药。对于始皇这种行动,也有儒生表示劝谏的,博士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仍实行分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臣下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愤然下令焚烧他认为无用的六国之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只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始皇心里深感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对牵连的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将他们活埋。以上为“焚书”“坑儒”过程。张况则用互为视角的叙事方式将这一段历史描写得满纸烟云,富有炫彩。从赵佗这里看,他觉得秦皇当年被天下人误读了,他下令坑杀的四百余名所谓“儒”,大多是些骗吃骗喝、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骗子渣滓。所“焚”的书,多半也是没统一文字前的旧六国的一些无关宏旨的“歪理邪说”。对大秦政体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且有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阴阳五行,循循相因。这种“胜克”观念的“五行说”很符合武力统一天下,顺天意的作为。当时为了巩固政权,宣扬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大秦帝国君臣同德、上下一心,他们皆怒目指斥道:“犬儒该坑!恶书当焚!诸侯当诛!”这也留露出作者对国家、政权、思想有着深入思考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是秦始皇嬴政生活中威严庄重,自信热情,喜怒有度,个性鲜明。《赵佗归汉》是一部大型的全景式表现战国末期至汉朝初期历史风云的文学巨献。这个时代大气开合,英雄辈出,拿出其中的任一位,都可以写出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的。秦始皇嬴政就是这众多英雄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功过历史上都留有深深的印迹,而在赵佗眼里却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赵佗跟随嬴政多年,一直伴随他决策灭六国的征战,伴随他运筹帷幄和决策千里,虽为君臣,犹如父子。
张况主宰着小说的构思和人物性格走向,他以书中人物赵佗看秦皇,这样就会更真实可信。赵佗认为,秦皇嬴政这人活得很真,做事很实在。性格上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一个快意恩仇的人。无论说话做事,待人接物,还是商议国政,颁行诏令,他总喜欢直来直去,从不喜好兜圈子绕弯弯,从不喜欢拿腔拿调,吹胡子瞪眼睛唬人。秦皇性格只表现了他个人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环境下还有着其他情况可以佐证。如伐楚主帅李信在攻击楚国时先胜后负,二十万大军损失大半,军令司马快报来时,嬴政暴怒,三日之内竟连杀三名军令司马。而军令司马在秦皇看来无足轻重,杀了也就杀了,不必往心里去。而心情放松时,秦皇则可与属下高歌一曲,完全放飞自己。作为君王,他胸怀大志,君临天下。非常鄙视其它六国的君王,谈笑中很是鄙夷他们,甚至将他们贬得一钱不值。不过,秦皇其人又非常有体恤怀民之心,为发展种养新路,他竟一竿子插到底,把嘉许状颁到赵佗的老家赵家沟。情节虽属虚构,却非常自然、十分接地气,也很符合秦王的性格逻辑延展,读之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张况高超出神的笔触,水到渠成地引来了赵佗的出场,显得非常轻松自如,真实可信。
秦始皇嬴政既惜“才”也散“财”。惜“才”使他手下猛将如云,文臣如雨,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成为当时战国最富实力的国家。文臣有李斯、尉缭、冯去疾、王绾、赵高、冯劫、姚贾、顿弱……。武将有任嚣、桓齮、麃公、杨端和、羌瘣、内史腾、章邯、李信、屠睢、茅焦、辛胜。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蒙武、蒙恬、蒙毅父子几人。赵佗的选任有一个发展过程,由磨墨书童而贴身侍卫,后又去军中挂职锻练、两次南征,历任军中副帅、转守地方即任县令等等,如此一路走来,就可以看出关于赵佗成长的一条清晰路线图。嬴政不仅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且还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用在节骨眼上。他也经常散“财”给他的臣属和部下,他赏赐出去的有金子、钱币,有珠宝,有美女,还有名贵古玉等。这里正好发挥了张况对玉文化有研究的长项了,小说中对玉文化的知识和故事也给予了考究的铺排,也应和那个时代的上层贵族和仕人们的兴趣,玩玉赏玉乃是时尚,遇上精美的高古玉那可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样的高古玉在秦王嬴政眼里虽是珍贵无比的宝贝,而一但他决定赏赐出去,就一定是遇到非常重要的事需要用“玉”来通神“润滑”。《赵佗归汉》中有两次这样的赏赐场面很有代表性。一次是赏赐给老将军王翦的一块精美高古玉,这是一枚玉镂雕龙形玉佩,传说原是商纣王的珍藏,后来不知怎的就流落到了赵王手里,再后来赵灭,这件宝贝就成了秦王的囊中之物了。其实这件稀世珍宝的来头,秦王自己都不太清楚,他只知道那是件价值连城的宝贝。第二次赏赐赵佗的“螭龙玉扣”,秦皇还为此嘱咐道:“此玉乃上古之物,据云可趋吉避凶,将军佩于腰间,必能逢凶化吉,万事顺遂”。“朕再赠将军赤霄宝剑一柄,随身佩戴,遇妖伏妖,遇魔降魔,上阵杀敌,下马斩贼,无往而不利也!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宝剑赠英雄”。为此我们便理解了秦始皇嬴政的“散财”和“惜才”都是建立在笼络人心,完成帝国征伐和创建大业之上的。这自然也是他个人信念和理想的终极目标。
秦皇嬴政对女人的态度有些偏激。这可能缘于早年他母亲赵姬太后的不检点行为之故。秦皇将母后逐出咸阳城,这在常人看来绝对是悖逆之举。但秦皇贵为天子,自然忍受不了母后的这些放荡行为,他太伤心太难过太无法接受了。赵姬太后的失检行为在当时的秦国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就是造成秦皇心理扭曲的主因。也是秦皇后来几乎不近女色、厌恶女眷、怀疑女流,甚至仇视女性的诱因。历史上秦始皇也拥有过不少后宫佳丽。这些后宫佳丽们来自韩、赵、魏、楚、燕、齐各国,也有漠北、匈奴地区进贡的。秦始皇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女人必须绝对漂亮,品德必须白璧无瑕。嬴政这一苛刻的女人观使他一生都没遇上一个堪称完美的女性,这也导致他终生没有立后,没有立太子,以至于在他沙丘驾崩后,胡亥勾结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登上皇位。其实,秦始皇的后宫也有他依恋的乐趣,那就是他的小公主乐曼。乐曼公主排行第十,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在秦皇的众多子女中,她也是最得父皇宠爱的,敢在秦皇面前撒娇埋怨告状的主,秦皇将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正是因为有十公主乐曼的存在,秦皇才愿意偶尔回甘泉宫待一会儿。原来这时才能见到秦皇最真实最柔情的一面,像常人一样享受天伦之乐的秦皇不乏父亲的慈祥,这一点借乐曼公主赖说事,细节实在太妙、太感人了。张况对秦始皇的情感描写在这里表现非常到位。愣是将一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钢铁意志的男人,从风浪中拽回来,让他也需要一个港湾的庇护。作者有节制地运用笔墨,将一个刚强的人物赋予人情味,极有温度、热度。人性与感性往往具有多面性和多变性,伟大人物也不例外。秦皇嬴政以他的经天纬地之才缔造了大秦帝国,辉煌而绚丽。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千古一帝”,让后人评说。而真正鲜活而有温度有情感的英雄才是永不退场的人物。《赵佗归汉》的人物形象刻画很见功力。类似的描写在“霸王别姬”章节和“灵渠浮沉”章节均有令人击节让人泪目的上佳呈现。
三、《赵佗归汉》聚焦社会精英:群雕式英雄与英雄式群雕。
作为一部描写一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史诗般的长篇巨制,张况在《赵佗归汉》中运用近乎写实的叙事风格,至精至情的倾心表达,写出了那个时代立体的社会构成和真实的人民生活状况,将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人和事附着了新的生命,使他们离我们近一点更近一点,犹如昨日一般的存在。
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尽力创造一个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崭新的历史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为读者成功塑造了一批创造昔日辉煌的历史人物,以实现作品整体的血肉丰满,人事鲜活。这些人物有站在时代潮头的英雄,也有出类拔萃的文坛翘楚、书坛领袖,有出生入死、勇冠三军的将军,也有来自于山野乡村的贫寒人家的孩子。有些是历史上真名实姓的人物,也有个别是因为作品需要而虚构的陪衬性人物。在此历数一下这些人物留在《赵佗归汉》中的形象和魅力。
李斯是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在张况的《赵佗归汉》中塑造得非常成功,并有着浓墨重彩的表现。李斯是楚国汝南上蔡人,早年游历求学,曾拜荀子为师。荀子的思想糅合法家和儒家。李斯取其所长,他的学问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实用主义哲学,即所谓的“帝王之术”。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与比较,他决定到秦国去发挥平生所学。来到秦国以后,得到当时的秦相吕不韦的重视,先当秦国的小官,有接近秦王的机会。随着秦王亲政,被任命为左丞相。他曾写文《谏逐客书》劝导秦王善待各国仕人卿客。张况小说中秦王嬴政决心统一六国的大战,就是在李斯的:“赳赳老秦雄视天下指日可待,君上扫六合定八荒乃水到渠成之事。东方六国已然沦落为郡县级别矣,此时不灭之,更待何时”的慷慨誓词的激励下启动的。这与真实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于是,扫六合的统一战争摧枯拉朽地展开了。
李斯一生精彩鲜亮,其所能为与所作为都被张况拉到了极致。李斯的思想理论得于法家真传。李斯的文章堪称大家风范,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江河奔流。鲁迅曾经给予他很高评价。李斯是我国书法艺术奠基性的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他亲作《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和《仓颉篇》七章,作为摹本传世。
李斯在秦统一天下,为秦始皇嬴政出谋划策,体制建设,行政推行,做过极大的贡献。“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中都有他的功劳。嬴政在治国理政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以至他的野心、疑心、狭心、昧心、私心时不时地暴露出来。在《赵佗归汉》中李斯的人物形象、言行举止和矛盾性格也是十分突出的,他是赵佗的引路人和恩人。在秦国文武大臣中也是出镜和表现最多的人物,因而才有“仓鼠”绰号。“沙丘之变”中李斯为一己之私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使胡亥、赵高阴谋得逞。最后他的横死虽然惨烈,但鲜少同情者。在书中,张况设计通过任嚣老将军之口,给李斯盖棺定论。写得非常精彩:“说李斯过失,窃以为其大者有四,一则主张对业已请降的韩国继续用兵,此举无疑加剧了赵、魏、楚、燕、齐五国对秦王一统天下霸业的心理抗拒与一致抵抗;二则秦皇霸业抵定之后,李斯主导了史上首次‘焚书’‘坑儒’蠢举。李斯本是读书人,然旧六国书籍被焚,帝国私学遭禁,势必造成秦以外的列国史记扭曲失传。春秋战国以降,百家争鸣繁荣大局俱遭湮灭,其浩劫渊薮、为害之大,简直罄竹难书、人神共愤;三则李斯为人量小易妒、自私至极,毒杀同门师弟大才子韩非子;四则忤逆秦皇宠信、贪生怕死,为一己之私,竟糊涂到与赵高、胡亥沆瀣合污,矫诏害死扶苏和蒙恬、蒙毅兄弟,沙丘之变乃其最大污点,亦为其人生下坡路之转折点,他直接挖了大秦帝国墙脚,居然背叛秦皇,违逆道德,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最后居然被赵高字字如刀的精辟谬论所误导,断送了秦皇得来不易的一统霸业”。此番解读,李斯形象从“书中”到“书外”都是一种当事者的眼光和亲历者感受,是较为准确的定位。历史上的李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终会陷入和韩非子相同的遭遇。韩非子死后25年,李斯也面临着同样境遇,被赵高陷害入狱。更让李斯崩溃的是,他和当年的韩非子一样,陷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我们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崛起,商鞅的变法至关重要,但商鞅是被五马分尸的,下场惨烈无比。与商鞅比,处死李斯的刑罚比商鞅还要严酷,过程令人惊骇。《史记》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是这样的“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赵佗不在咸阳,他没看到这一惨况,当他听闻这一噩耗时,自然也感到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赵高是写秦朝故事不可回避的真实反派人物,《赵佗归汉》也是一样,张况在赵高身上花了许多笔墨,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度阴险狡诈、极度自卑内敛、绝顶聪明而又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作品的描写符合这个人物发展逻辑的言行、思想和命运。我主张任何虚构的“人”与“事”存在的理由不是外部的造型决定的,而是基于内部自然规律的可能性塑造的,叙事学艺术概论尤其注重内在规律性。何况赵高是已知的一个客观存在,要想客观表现他的一言一行其实难度很大,但张况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到位,很富想象力,人物塑造很立体、很成功。历史上的赵高身世和背景相对模糊,“沙丘之变”前与后,赵高可谓判若两人。张况在小说中主动选择赵高作为赵国公子一说,似乎更能立体展示赵高的优点和长处,以及他锱铢必较记恨记仇的性格特点。赵高行事坚韧不拔,果断敢行。当年赵高经秦始皇选拔出任中车府令,这里除了他自身优点突出以外,进入秦宫后所展现的过人应变能力和超常才智应是主要因素。赵高的书法堪称一流,偌大帝国除了丞相李斯而外,大概无人能出其右。赵高在文字学方面的造诣也极深,秦帝国后来的文字改革,他也是有贡献的。他著有《爰历篇》六章,是秦帝国官定识字课本之一,也是有名的文字学著作。秦帝国是实用主义的法治国家,书法识字,是用来修习行政文书和刑律狱法的工具。赵高书法精美、文字学独树一帜,这是他修习刑律狱法的准备和结果。在复杂而严格的秦帝国法体系中,赵高堪称精通法律的专业人才、法学名家。秦始皇将少子胡亥的传道受业解惑委托于他,正是看中赵高这方面的高深造诣。小说对此亦多有触及,且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刻画和人物表现。
小说中“沙丘之变”后赵高的反派形象完全暴露无遗,张况对赵高矫诏篡权,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指鹿为马,残害忠良等恶劣之举都有精当生动的描写,很符合人物性格命运。赵高恶行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小说尊重历史事实,指向性很明显,那就是大秦帝国实际上间接亡于赵高这个赵国公子之手。这在《赵佗归汉》中赵高的许多龌龊表现在前半部都通过赵佗独到的眼睛做了多重角度的审视与描写,也充分地将赵高为了报亡国之仇、母死之恨潜伏多年的狡诈和阴坏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他的才华和机智给予比较中肯到位的客观表达。“沙丘之变”后的赵高,其所作所为、祸国殃民的恶行赵佗都不是在场的见证者,赵佗当时还远在岭南征伐,进行“辑和百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秦廷在赵高的把持下,其祸乱朝纲的行径就昭然若揭,从彼时开始就不再服从朝廷辖制,包括抗拒秦二世胡亥的旨令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不助纣为虐,陈胜吴广起义,中原遍地烽烟,赵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不得已封关绝道,抗二世之旨不遵,拒绝勤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赵高倒行逆施的种种劣行进一步加速了秦朝的崩溃,直至灭亡。他恶意唆使胡亥屠杀兄弟姊妹,无故虐杀功臣良将。最后胡亥的价值被利用完了,再顺理成章无情逼死胡亥,实现他作为赵国公子的复仇大计。好在先人左丘明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果不然,被他看中的嬴子婴再复杀之。赵高只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可悲可恨的反派人物。赵高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详述过程并不重要,我已经看到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对赵高的人性揭示,使他不仅仅是个反派人物,而是灵魂深处的那种极度邪恶利己、私欲膨胀的卑鄙小人。小说编织设置的情节和细致描写,对赵高的丑恶灵魂进行了鞭挞,并对其发展脉络作进行批判,还历史以公正。
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的军旅生涯,生死浮沉是小说设置的一条隐蔽型副线。王翦是一位功绩卓著的老将军,他一出场就“避祸归频阳”,回频阳老家颐养天年了。《赵佗归汉》也就从他与秦王嬴政伐楚赌气开始切入。随后,李信果然伐楚失败,折损十余万人马,造成七都尉殒命。秦王携李斯、尉缭、屠睢、赵佗等文武,前往王翦老家频阳敦请老将军出山挂帅再度伐楚。这里张况巧妙地设置了群臣在途中谐趣交流和气氛融洽的场景。这是作家分别介绍个人,展现性格特点的最佳场所。这里的技巧犹如编织中国结,穿插、相交、回溯都用上了,是个很精彩的章节。王翦归朝后替代李信再度伐楚。楚王负刍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顿时吓得冷汗淋淋,不得不派遣项燕项梁父子,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军。王翦大军采取坚壁而守不出战的消耗战计划。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后大破楚军,追至蕲南,楚军大将项燕自杀,秦军借胜势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战场的进退开合有致,层次分明,是作者大局观的过人能力体现,也是故事组织能力和题材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
王翦是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的又一位声誉极高的大将军。王翦的形象在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的十八世孙,他历仕秦国三代国君,戎马倥偬,百战将军。为秦国江山社稷奔忙数十年,忠心耿耿,驰骋沙场,立下无数功勋。到了秦嬴政执政,王翦依然夙兴夜寐、忠公体国,一直以来,秦王对王翦也是信任有加、厚遇有加。他的儿子王贲也是一位出色的大将军,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国之外,东方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作者尊重历史,也凸显了王翦在秦廷中的重要地位,可谓将星闪闪,举足轻重,最为秦皇嬴政的倚重。他打起仗来灵活凶狠,审时度势,既可打规模型运动战,又可打精兵突击战。是老一代将帅中的重要代表,资格老,名声响,说话直,也很幽默诙谐。他行事果决,落地有声,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他与蒙武老将军友谊深笃,他们年轻时就是出生入死的刎颈之交,也常以正副统帅身份征战沙场,屡建奇功。
王贲是王翦的儿子,是秦国新一代战功卓著的将领,小说对王贲的描写也很到位,个别情节令人过目难忘,拍案叫绝。在他的功劳簿上尽是战功:秦王二十一年(前226年),王贲率领军队攻打楚国。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秦王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同年三月,大梁城毁垣塌,魏国国君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杀死魏王假,灭亡魏国 ,取得魏国的全部土地。秦王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与李信率军攻打燕国的辽东,王贲与李信夺取辽东,俘获燕王喜 ,灭亡燕国。 同年,王贲回军攻打代地,俘虏赵国残余势力的代王赵嘉 ,彻底消灭赵国。秦王二十六年(前221年),齐国齐王建派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不与秦国通使往来。于是,王贲与李信率军从燕国的南面攻打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计策,不与秦军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秦军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赵佗归汉》对王贲的描写不少,由于王贲属年轻一辈的将军,年岁比赵佗略大,便以兄带弟,交情深厚。在战事之余倾述友情,彼此相助,偶有走妓馆饮花酒之乐。王贲是个性情中人,豪爽、直率、勇敢。打仗是个英勇无敌的英武将军,冲锋陷阵,刀光剑影都无所畏惧,却独怕父亲王翦,也因此王贲不得不忍痛割爱,与他心爱的女人分道扬镳了。
王离是王贲的儿子、王翦的孙子,也是大秦的“将三代”。作为名门之后的王离没有他父亲和爷爷的辉煌战功,但随蒙恬、扶苏北征匈奴,筑长城守边关也算是尽心尽责,功不可没的。蒙恬、蒙毅兄弟自杀后,军权交与他这个副帅手中。只是最后,在与项羽作战中被俘,走完了自己短暂而悲剧的军旅生涯。
在《赵佗归汉》中,张况对王家祖孙三代和王家军偏爱有加,这无疑是作为正史来写的春秋笔法。王家军几十年为大秦帝国的南征北战,纵横千里,为嬴政打下帝国江山建立了殊勋,朝中无人比肩。而王翦、王贲、王离的个人形象也鲜活而生动地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小说同时对一大批开国将军也是褒奖有加,让人读出了大秦帝国欣欣向荣景象和秦皇麾下文武百官图强为国的蓬勃气象。
蒙武、蒙恬、蒙毅父子是小说中特别侧重的描写对象,张况对他们父子三人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很成功。王翦祖孙三代的命运与大秦帝国的兴衰紧紧串在一起,彰显人物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在战国风云时代,因战争的土壤和环境非常适宜军人与将军的成长。前面谈过王翦祖孙三代,以及本节所述蒙氏父子的形象就是最典型形象。《赵佗归汉》中第一主人公是赵佗,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40年,也正是这年蒙氏第一代战将蒙骜谢幕。也就是说扫六合的统一战争,蒙骜没赶上。没赶上也不影响他作为百胜将军的声誉。蒙骜作为秦国战功赫赫的老将,从齐国来仕秦,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成功实现秦国疆域与齐国接壤,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嬴政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武是蒙骜之子,蒙恬和蒙毅的父亲,也是王翦老将军的世交,同为大秦战将,彼此交情深笃,早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就勇敢顽强,拼死杀敌。多年刀头舔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战争中,他们配合默契,相互支持,战争之余,他们喝酒共乐。蒙武早年跟随父亲蒙骜出征,以后又多次带领儿子出征,他一直都很低调,而且一直在维护着将军的荣誉。蒙武属于那种有涵养,有分寸,有收敛的帝国军中统帅。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率李斯、赵佗他们亲到频阳敦请王翦重新出山,并任命蒙武担任王翦的副将,率领六十万大军征伐楚国。秦军与楚军在蕲地交战,秦军大败楚军,追击到蕲地南部时,斩杀楚国大将项燕,楚军溃败。次年,蒙武再度与王翦携手率军攻楚,秦军再次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君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楚国灭亡。小说对蒙武与王翦二位老将军的超越常人的友谊和情谊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对他们战余斗酒斗嘴,互敬互捧互损,调笑揭短等场面的描写,精彩片片,俯拾皆是。
蒙恬是个很有文化气质的武将。他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秦灭六国期间,蒙恬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执掌都城咸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事务,深得秦皇信任。秦统一六国后的公元前221年,为解决北部边患,秦皇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黄河以南之地,威震匈奴。击败匈奴后,秦皇又命长子扶苏随蒙恬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促进了统一帝国对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沙丘之变”,赵高胁迫李斯,联合胡亥矫诏,不仅除掉了公子扶苏,更最终逼迫蒙恬自尽。《赵佗归汉》中对蒙恬的一项爱好有所表述,就是他在戎马倥偬之余喜爱摆弄毛笔,这也是我们后世传说,毛笔的发明者是蒙恬的源头故事。张况作为圈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人书法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魅力传说,其描写书法用笔故事有不俗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张况笔下的蒙毅,深得秦皇嬴政倚重和青睐。他官拜上卿,辅佐秦皇处理朝廷事务。在秦始皇外出巡游时他常陪同乘一车。“沙丘之变”后蒙毅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最终被秦二世胡亥囚禁杀害。小说对此也有非常到位的情节支撑。
蒙氏父子在《赵佗归汉》中是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文武大臣的重要代表。是那个时代官僚阶层的一个精彩缩影。作者运用非凡的想象力,为这些史册留名的大小人物,设计故事,创造事件,连接关系,描写形象等等,充分展现了作者张况娴熟老练的叙事能力,在他笔下的历史人物身上还倾注了许多属于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和情感,值得回味细品。
尉缭是嬴政霸业绕不过去的人物。《赵佗归汉》中的尉缭是秦王嬴政的股肱大臣,有着任劳任怨的可爱品格。尉缭是魏国人,早年问学鬼谷子,后著有兵书《尉缭子》,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善懂兵家之道的一代高人。秦王嬴政刚亲政时,就有灭六国安天下的远大志向、雄霸目标,但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此等惊天大事,年轻的嬴政当然也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当时秦国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秦军战旗猎猎,猛将如云,而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却没有。靠谁去指挥这群善勇能拼的战将呢?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呢?这是秦王最关心的问题。嬴政出身于王室,虽工于韬略心计,善用驭人之术,有政治抱负远见,但他没有打过仗,缺乏带兵经验。李斯等文臣虽是主意多实干少的奇才,但真要上战场真刀真枪去搏杀,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尉缭懂面相,面见秦王后便觉此人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就会变得极度残暴。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没有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尉缭刚入秦时偶遇将军蒙恬,蒙恬为之亲自牵马坠镫,请回府中。蒙恬曾请尉缭继续著书,尉缭断然回绝,并打算离开蒙府,在蒙恬的苦苦央求下才勉强留下。秦王嬴政多次求教,尉缭多次拒绝,后来干脆一走了之。秦王大怒,本欲杀之,但在当时的廷尉李斯的苦求下同意让李斯将其追回,并在李斯的建议下授以国尉之职。最后终于得到尉缭的首肯,愿意扶助秦王,遂入朝为臣。小说对尉缭的描写很细致、很有层次感。读者能从张况笔下遇见一个个性鲜明、精于谋算而又憨直厚道的尉缭。
尉缭侍秦后便献上一计,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夫差、闵王,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财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的心坎上,秦王觉得此人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寻求的人,于是对他言听计从。不仅如此,为了显示恩宠,秦王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恭礼让。
《尉缭子》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法家,反对孔孟的亲亲原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治国治军。作为兵书,又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吴子》等兵书的军事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主要流派,具有战国后期的时代特点,是当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思潮在军事上反映的产物。在战争观上,它反对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观指导战争,提出“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进步观点;认为战争有正义与不义之分,反对不义之战,支持正义战争。认为“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既要慎战,又不能废战“杂学不为通儒”。尉缭追随秦王后,又根据形势需要,对此《尉缭子》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尉缭最后遭赵高迫害,被腰斩于咸阳闹市,死得很惨也很没道理。随后他的厨子和丫环吓得魂不附体,为了避祸私奔而走。尉缭的两个子女均被赵高以重犯家属的罪名莫名其妙投入牢房。尉缭夫人以绝食了却一生。短短几日便家破人亡。真是可悲可叹!《赵佗归汉》将尉缭这样定位,看来是有深层考虑的。作为战国后期有着丰厚学术著作存世的大家,能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呈于乱世,为建立大一统的秦帝国做出巨大贡献,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冯去疾、冯劫 “二冯”的关系《史记》中父子关系的表述略显模糊,《汉书》记载冯劫和冯去疾属堂兄弟关系,但均无实据可考。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将冯去疾定义为冯劫之父做了不少符合史实极为考究的表述。冯去疾为人低调,才华横溢,他不沾祖荫,勤勤恳恳,自学成才,是一把理政好手,先被秦王任命为御史大夫,后又任右丞相。冯劫则先为御史大夫,后为大将军。小说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但秦廷各种公事、商讨国家大事时他们往往都在场,作为配角,他们父子不可或缺,偶有发声。秦始皇当政时期的许多重大决策和治国理念的贯彻执行,他们都是执行者和见证者,是大秦帝国的股肱之臣。可惜他们的结局很不幸,按史载,身为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在被捕前商定“将相不受辱”,于是父子二人干脆一起自杀,了却了悲壮的一生。张况以点到即止的笔墨,对这父子俩作了惜墨如金一击即中的述说,颇见删繁就简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叙事功力。
王绾在《赵佗归汉》中为人务实低调,存在感一直不高,这是张况作为小说家的高明之处,以身价地位论,王绾无疑比李斯高出半截,但在小说中,作者却刻意压低王绾在李斯面前的高度和出镜率,以彰显李斯的显赫地位、身份作用。历史的真实也许缘于秦皇对李斯的抬爱而有意淡化了王绾的存在。王绾是秦王嬴政在解除吕不韦丞相职务之后任命的右丞相,周边人认为他是官二代,也没有进一步的看法。凡有王绾在的场合,李斯、冯去疾、尉缭、王翦、蒙武、桓齮、麃公、杨端和、羌瘣、内史腾、屠睢等一众人都可能在场。秦二世胡亥登基后,王绾还是被无辜下狱,横遭司狱的严厉管束和残酷迫害。王绾年岁已大,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一辈子锦衣玉食的老相邦最后竟被饿死在冤狱中,人生际遇前后相别天壤的情节安排自有作者意图,将一位基石般的人物摆在凸显的位置,其用意不言自明。在长篇小说人物的形象塑造中,王绾可算是历史上有名姓有地位却脸谱较为淡化模糊的代表。
任嚣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位名将,他是赵佗挂职时的伯乐,二人有师徒之谊。任嚣主要出场是与赵佗联袂南征和镇守岭南。对赵佗来说,任嚣是自己一生的“师傅”。任嚣大赵佗28岁,是个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为人憨厚,有正义感,乐于助人,且又从不求回报的厚道人。他受秦皇嘱托,接纳赵佗到自己军中挂职锻炼时,就已看好赵佗是块将才,尽可能为赵佗提供基层历练的各种必要条件。直到二次南征秦皇下派任务征求他意见时,他依然干净利索地接受并非常愉快地与赵佗一起出任正副帅发兵岭南。在征伐百越战斗中,任老将军与赵佗配合密切,事无巨细,他都与赵佗商议着办,处处表现出虚心包容通力合作的诚意,南征战事屡屡获胜,“和辑百越”顺利开展,背后都有任老将军的贡献。小说着力于两次南征之战,一是凸显赵佗在秦越之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赵佗的精明强干和机智勇敢。二是发挥主副帅同舟共济合力南征的重要作用。公元前214年,秦越之战以秦军彻底征服岭南百越的胜利而告结束。秦始皇旋即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统辖岭南政务军务,任嚣被任命为首任南海郡守,并节制桂林郡和象郡,故被称之为“东南第一郡守”。《赵佗归汉》中的任嚣主要表现都在岭南的南海郡守任上,他对赵佗尽显父执般的仁慈、师徒的教诲、上下级的尊重、战友般的亲密、家人般的爱护,都得到多维度、多角度的描述与表现。作者对任嚣病中的一段描写非常典型、很见功力:“此时,赵佗接过史定递过来的汤羹,缓步走到任嚣病榻前立定,他俯下身子,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气,然后慢慢喂到任老将军嘴里。此等温馨情形,容易让人想起久病床前的孝子。事实上,赵佗与任老将军的关系,虽非父子,却胜似父子。在岭南,他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配合得非常默契。这一对南征老搭档此时的情景,让部将陈文和史定他们看着都很感动。任老将军气息奄奄,微微张嘴,他咽了一半,流质食物便从嘴角溢出,接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又将适才咽下去的汤羹咳出,溅得赵佗脸上、身上到处都是。但赵佗毫不介意,待老将军喘定,他将一条围帕围在老将军脖子上,然后继续慢慢地为老将军喂食。”原文摘录于此,不是因为我写不出关乎任老将军的细事,而是这一段描写太感人,我不忍心忽略这段击中我良心的温暖文字。
陈武、陈文双胞胎兄弟与凤娟、凤媚双胞胎姐妹曲折多舛的爱情故事,以及赵佗祖母、种养能手曹素贞作为普通民妇的民间传奇故事情节设置,是小说家伏脉千里的叙事手法。陈武陈文兄弟与凤娟凤媚姊妹两对有情人最后在岭南的出场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又合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求。张况设置双胞胎姐妹听到朝廷招募告示,竟不顾一切自主报名到岭南抚军的情节结构,用心良苦,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别的女子是被迫无奈才被动去抚军的,而这对情路坎坷的双胞胎姊妹则是主动抢着去的。心情不同,举止自然相别天壤。《赵佗归汉》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历史小说,其插播的情节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和合理性,这是一位小说家成熟和成功的重要标志。从叙事学概论的角度解读,其结构的故事依据历史事实,再通过作家的个人才华进行创造和发挥,完成了宏大叙事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画卷绘制。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人物在历史上既要有可考的真名实姓,同时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虚构一些陪衬式的人物,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丰满可信,更符合故事发展逻辑需求,才更能达到艺术表现的奇特效果。陈武、陈文、凤娟、凤媚、曹素贞等都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出场看似无关紧要,但都是不可或缺,甚至举足轻重的,因为他们与主人公赵佗有着极为密切的连带关系。
陈武、陈文是孪生兄弟,是赵佗的乡党,也是赵佗表妹凤娟凤媚的相好。他的家乡在山野沟渠,还有漫山遍野的花儿弥漫在小村庄周围。陈武、陈文的父亲叫陈三儿,是个乡村铁匠。他们一家是战国时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典型缩影,是社会底层最基本的家庭单元。他俩与父亲在自家铁铺打铁时,突然被一帮军爷抓了壮丁。到军营后,他俩被分开,陈文后来经赵佗推荐被按排到秦王身边担任侍卫,接替在任嚣军中挂职的赵佗。陈武则进入李信所部,成为李将军的侍卫。可惜伐楚大军前线传来军情溃败的噩耗,陈武不幸成为三位军令司马中的最后一员,被暴怒的秦王给杀了。陈文身为秦王贴身侍卫,跟随秦王东征西战,却未能救兄长于非命。这是富有寓意的情节设置,让人徒生伴君如伴虎,在君王面前谁也爱莫能助的喟叹。更见秦皇在面对战争时的威厉决绝与冷酷无情。大秦帝国灭六国设郡县,天下一统。陈文随后加入南征百越的大军,成为副帅赵佗的亲随副将,后在朝廷派来的抚军队伍中戏剧性地与自己的恋人凤媚重逢,之后就在岭南扎下根了。最终陈文做了南越国的右丞相,人生圆满,事业有成,爱情如愿,家庭幸福。
凤娟、凤媚是双胞胎亲姊妹。凤娟是陈武的恋人,在伐楚战败的阴影下,他们的一次痛心吻别,竟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欢欢和乐乐。为寻找挚爱恋人,姊妹二人一同毅然决然地加入抚军队伍,妹妹凤媚如愿见到了陈文,她语言尖刻,性格活泼,心肠火热,有情人最终喜结善果。而姐姐凤娟就没那么幸运了,陈武被秦皇所杀,人生留下莫大遗憾,在赵佗及其夫人荔女的牵线下,凤娟嫁于赵佗部将史定,婚后二人将陈武与凤娟的一双儿子接到岭南,成为新岭南人。曲折多舛的爱情往往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这就需要作家合理的虚构。在陈武、陈文与凤娟、凤媚之间的爱情故事中布满荆棘,最终走出泥泞坎坷,实现另一种“圆满”,这样的情节设置既曲折又感人,是张况精心构思铺陈的结果,也是他心目中美好理想的见证。张况艺高胆大,将古人的生死相依赋予了今人的情感,并能催人泪下,可见其非比寻常的语言穿透力、历史时空感和故事感染力。
曹素贞在小说中是个特殊人物,一个很特别的乡间民妇、劳动人民的代表。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置显然是别有深意的。一个偶然中的必然,就轻松地将赵佗的出场安排妥帖了。张况之所以不吝笔墨记下她,是因为她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的一朵特别靓丽而又不可或缺的浪花。曹素贞本人出身于名门,属大家闺秀,她既是赵佗的祖母,又是凤娟、凤媚的外婆。一个年轻的寡妇,俯下身段一手一脚拉扯大五个子女,使孩子们一个个健康快乐成长起来。她有着深厚的家园情怀,不仅送子从军,还以勿忘初心的朴素信念培育小赵佗,为赵佗最初的人格确立和最终带领南越回归汉朝树立了不可磨灭信仰和榜样。赵家沟人只要说起曹素贞,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人还爱动脑子,喜欢栽植一些跟别人家不同品种的庄稼,这些庄稼长势喜人,每次收获的粮食总要比别人家多得多。不少当地和外乡地主都来她家取经。曹素贞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养能手,发家致富有她自己一套。逐步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养大王”。消息辗转传到秦王耳朵里,秦王说“守节寡妇,懿德流芳,爱卿务请转达寡人敬意”。曹素贞的出场,既很好地表现了秦王对节烈妇女的偏爱,也表现出秦王对民以食为天这一社稷大事的不含糊。秦王派遣李斯大人亲自为一个乡间民妇送“嘉许诏令”,并将秦王赏赐的“一座红沁仙翁寿桃造型和田玉雕”颁发到曹素贞手里,这是罕见的,表现出秦王做人粗中有细的亲民形象。李斯回程时,将顺理成章地将天资聪颖的九龄童赵佗带回王城。至此,赵佗的出场有了合情合理的机缘。赵佗这次出道远飞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原家乡。这也是赵佗后来心心念念执意要归汉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说家张况对陈武、陈文、凤娟、凤媚和曹素贞等一众虚构且又真实生动人物的塑造和描写,特别集中体现了《赵佗归汉》一书关于人民性、国民意识的整体思想,那就是把作品的重点向下移,去俯身关注那个时代下层阶级和人物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只有完整、深入、全面地反映整个时代,反映宫廷,反映战争,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才能代表那个时代发声,才能真正成其为厚重之作。显然,张况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丝丝入扣,不着痕迹。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反映时代生活的,只有关注世俗日常真实的生活场景,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整个时代,关注每一个卑微的生命,才能成其为走心的上乘之作、拔山的扛鼎之作。《赵佗归汉》显然具有这一深沉底色。
史定、董彧、陈凡、陈邦武、甘逸农、姚秀、芈化龙、郑阿弟、陈阿三这一串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不应该只是名字表面的称谓意义,而是他们来自于大秦北方及中原的各个地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跟随赵佗和南征大军走到了一起。平定岭南后,他们在岭南生活的数十年里,命运不同,际遇各异,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籍,更没有忘记自己的乡音、故土和故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与百越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繁衍了后代,并成为新岭南人。但是无论时光如何流变,也改变不了大秦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故国的事实,当年的秦皇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陛下。大汉朝只是移花接木寄生在大秦血脉残躯之上建立起来的帝国而已,并非他们实际意义上的故国。不过,他们每个人的祖坟都在故园老家,他们所有的亲人确实都已成为大汉帝国的子民了,尽管他们的父母姑舅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的兄弟姐妹也许还活着,并的确做着大汉朝的子民,这是血脉相连绵延相续的一种存在。
赵佗回归汉朝,不仅是赵佗的个人行为,也是南越国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南越王及其众臣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抉择、重大决定。赵佗归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汉重在人心的回归,国土的黏合与重塑。南越王赵佗将他们这一大批追随者和岭南各族人民,连同巍巍五岭、茫茫南海一并带回了汉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喜事、好事。实际上,赵佗是将岭南和浸染了中华文化血汗的这片辽阔国土带回了汉朝,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家张况为民族而歌、为祖国而唱,穷五载光阴刻苦创作这部二百万字巨著,实在是用心良苦,是近年来我国小说创作中一个可喜成果,值得褒扬和肯定。至此,该小说已实现了其史料价值和文本意义。
云姑、戚媛媛、荔女这三位女性是赵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男人的成长成熟离不开女性的引领。云姑是赵佗的挚爱,可惜天不假年,二人未能相依到老。戚媛媛是赵佗的正室,平凡而伟大,她为赵佗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最后守得云开见日,她得到了应有的名分,与赵佗相守终生。荔女则是西瓯族首领之女,小说中她是勇敢和美丽的化身,是秦越和解、汉越民族团结的信使与象征。这三位乱世中的美丽女性,在完成赵佗人格品行的塑造确立与事业的成型拓展最终带领南越国回归汉朝的成就中,跟赵佗的祖母曹素贞一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性作用。她们在赵佗思想观念的定位和对家庭伦常、生活阅历的基础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的云姑是赵佗最早接触的女性,是在王翦之子、年轻将军王贲的引领下,在怡红楼遇见的“绝色美人”。他们是一见钟情的情侣,由于不得不顾及原配戚媛媛的感受,赵佗不得不将自己与云姑的特殊关系可以予以隐藏,即使他已经花重金为云姑赎身,但他与云姑一直也只是地下恋人关系。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隐忍”。他们真心相爱,彼此心心相印,相依相偎度过了一段甜蜜而难忘的岁月。战乱年代,由于南征,赵佗不得不离她而去,这给他们二人都留下了难以述说的痛苦与不幸。赵佗的生母魏氏死得早,赵佗小时缺失母爱,心里一直有一种恋母情结,云姑大赵佗三岁,他们之间的“姐弟”恋,实则有“恋母”情结的因素在里面。“爱”与“恋”统一,情到浓时,赵佗与云姑结出了苦涩而甜蜜的“情”果。云姑发现自己怀孕之后,先是一番惊慌失措,继则是一番惊喜。赵佗表现得很够男人味,也很有担当,他随后便花重金将云姑从怡红楼赎出,在登云巷置了房产,配了丫鬟燕子,将云姑养在外宅。赵佗在第一次南征百越临出发时,儿子伯始出生。他是吻别刚出生的儿子的小脸之后就跨马出征的。命运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啊!离开他们母子情非所愿,赵佗得有多么的不舍和无奈,才能做出如此决绝的抉择?赵佗一走就是四年,这四年里,云姑带着孩子艰辛度日,后因儿子伯始意外死亡,云姑也因此抑郁而终。设身处地去想一想那个无序的年代,作者描绘出如此凄苦的一幕人间悲喜和卑微人物的无常际遇,这得具备熟悉时代经验和人物命运嬗变转换的能力。小说对人物命运的细腻描写,很有战国时代的特色。读之感人至深,垂泪凄凄。
戚媛媛是秦王赐给赵佗的一位域外进贡而来的美人。一开始赵佗只是应承秦王并被动接受戚媛媛的到来,这种“拉郎配”式的旧式婚姻,鲜有幸福可言。他们之间自然没有多少感情存在。但随着戚媛媛为赵佗生下儿子仲始,在赵佗第一次南征铩羽而归之后,他们之间因为有儿子的存在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和家庭生活。赵佗第二次南征开拔之后,与戚媛媛之间就成了形影相吊分居两地的“异地”婚姻,只剩下绵绵相思了。德不配位阴险狡诈的秦二世即位后,赵佗及其南征军不听调遣,对秦廷的呼救置若罔闻。赵佗机警地判断时局,及时派陈文、史定潜回皇城,将戚媛媛母子接到岭南。从此后戚媛媛才算与赵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团聚,并被册封为“戚王妃”,幸福地度过了余生。
小说中荔女这个特殊人物的设置是作者的点睛之笔。荔女全名俞馥荔,是南越西瓯族首领俞宋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她与赵佗原是敌对关系,但她大义凛然,为救族人于水火,她不仅勇敢地闯入赵佗的中军帐,对赵佗晓以利害,还不惜用以身相许的“胁迫”手段以求得秦越和解。赵佗为荔女的稚拙善举感动,他顺水推舟,便与这个荔女结为秦晋之好。这当然也符合赵佗镇守岭南“和辑百越”的意愿与政策。正因为有这桩特殊婚姻开了一个好头,使得整个南征大军可以很顺利地与百越各族相融合,实现了团结岭南各部落的目的。秦越和解之后,荔女携手赵佗促进建设,发展生产,为南越国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荔女为赵佗生一女“叔萱”、一子“季始”,荔女成为“俞王妃”,她的命运得以改变,最终实现幸福善终的目标。
纵观整部小说,赵佗一生经历很丰富,从爱情和家庭生活方面看,以上三位女性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成长并得以长寿的基本保证和生命印证,是他青春、爱情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四、《赵佗归汉》的叙事学研究:结构与架构,语言与叙事学。
完整阅读《赵佗归汉》,我认为张况创作的是一部精彩厚重而又充满魅力的历史小说。
通过反复细读,认真比较,重点研判,结构分析和情节寻踪等方式对《赵佗归汉》的叙事学进行研究,这部小说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
1、结构与架构
一条主线:赵佗。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以主人公赵佗为主线,从他进入王城秦宫任王书房磨墨随从开始,与秦王嬴政成为密切亲近关系,这就有很大的几率经历、见证,甚至参与许多重大事件。特别在秦王组织统一六国的战争时期。这也是赵佗有别于其他股肱大臣的地方,他是秦王最贴身的人。统一战争结束后,赵佗参与了国家的体制建设。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赵佗为副帅开始了第一次南征百越的战争。历经四年,由于主将屠睢指挥不当,主副帅失和,最后以损失30万军队的巨大代价失败告终。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赵佗再次出任副帅,第二次攻伐百越,力图征服五岭,实现大秦置郡南海、向海图强的伟大目标,积极推进帝国版图向南扩容。赵佗此番南征与主帅任嚣密切合作,以大秦帝国的最高利益为依归,同舟共济,勇往直前,以赵佗的“和辑百越”之策,开启善待各族,促使百越归顺大秦,接受中原文化的教化,建设岭南家园,最终实现偌大岭南成为大秦帝国一部分的终极愿望。
一条副线伴生主线:嬴政+汉朝。《赵佗归汉》中秦王嬴政出场是在统一六国战争已开始,韩、赵、魏已灭,正在伐楚之际。嬴政派李信为主帅,先是进展顺利,随后报来战败消息,秦王怒杀三个马报。嬴政不得不俯下身段,亲自出面去频阳请老将军王翦出山。秦王嬴政作为副线一直伴生于主线而存在。随后是灭楚、灭燕、灭齐。建立健全体制,郡县体制的逐步推进。落实“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始皇帝登基大典,外出巡游,焚书坑儒,第一次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第二次南征百越,构筑长城,直到嬴政沙丘驾崩。这条伴生副线依然若隐若现延续不断,有时甚至是以他人口述的形式传知赵佗。后来秦廷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再接着就是项羽刘邦楚汉相争,刘邦建汉。这条伴生副线转成汉朝,是他人通过口述和信件往来向赵佗传递情况。接下来是赵佗受封南越王,刘邦殁后,吕后篡权,吕雉逼赵佗走绝路,无奈之际,赵佗建南越国,自称“南越武帝”,与汉朝分庭抗礼。几经周折后,汉文帝上位,才改变汉室对岭南的政策,赵佗及南越国领会汉文帝善意,接受册封,赵佗因此再度大义归汉,完成统一的大汉朝版图。整条副线分几个阶段,一直伴生于赵佗这条主线,嬴政这条线大都属于直面叙述,而其它部分多是代人叙述。
三个群交织运行。使得故事的展开层次分明:第一个群是嬴政群。该群有秦王早期的统一六国,励精图治,雄才大略。中期的千古一帝始皇帝荣耀,帝国体制的设定,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决策,“焚书坑儒”的真相,“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的战略实施。晚期的秦皇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大兴土木和民怨沸腾,寻仙求药和迷信堕落。第二个群是战国末期与大秦帝国精英群。主要是秦朝开国文武百官,侧重点放在二十几位文臣武将身上,秦朝的李斯、冯去疾、王绾、尉缭、王翦、蒙武、任嚣、赵高、冯劫、杨端和、羌瘣、麃公、桓齮、姚贾、辛胜、茅焦、屠睢、蒙恬、蒙毅、王贲、李信、章邯、王离、史禄等。汉朝的刘邦、萧何、韩信、陈平、周勃、彭越、英布、卢绾、陆贾、樊哙、曹参等。第三个群是中下层军人,如陈武、陈文、史定、董彧、陈凡、陈邦武、甘逸农、姚秀、芈化龙、郑阿弟、陈阿三、苟仲、朱季、马三等。普通贫民百姓如曹素贞、凤娟、凤媚、郑三等。岭南西瓯族人,如俞宋、岳龟龄、桀土龙、桀石虎、俞大豹等。妓女仆从如青萍、珊姐、兰芝、蔡波波、芈福、庖三、赵德彪、茜茜、燕子等。
这三群人,以个体为中心的故事,讲得最细腻最生动也最有情感。作者再将这些故事以中国结的方式,穿插缠绕编织起来,包裹在主副线的外围,大胆结构故事,展开叙事情节,绵延缠绕,循环回溯,细致有物,真情可掬。所有故事都能保持着叙事的平稳、节奏的流畅、表达的热情、描述的细腻。几乎所有人的命运和归宿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依归。这是作者驾驭题材和结构故事超强能力的具体体现。
2、语言与叙事学
热度性。文学语言无论赋予多少种意义,毕竟还是叙事的工具。只有充分掌握工具的性能,才能将工具运用到最佳状态。事实上工具自身不带多少优劣与好坏,更多的在于使用者的驾驭能力。小说的叙事是带着作者个性的直接的体现,不带形容词和修饰词语,一般可称之为“零度性”。语言中和修饰词语偏热情,叙事描述热烈而张扬,表达方式热情而明快,一般可称之为“热度性”。在语言上呈现“负度”或以下的状态并不多见,“负度性”或者很少。《赵佗归汉》从头至尾,在叙事语言上一直保持着足够的“热度性”,而且,这些热度在“叙事”的不同场景,显得程度有起有伏,也就是该重热就重热,该轻热就轻热。“热度性”也成为这部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张况的古文字修养和史学功底,这让他很容易就跟普通小说家区别开来。事实上他身上拥有别的小说家不具备的深厚国学底色。这是一般人够不着的高度。
粘连性。我仔细品读过张况的不少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总体感觉是他的语言风格比较成熟,语言表达中常赋予一种“粘”性,阅读起来极具磁力和附着力,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同时,这种“粘”性含有情感,带有湿度和温度,而且绵绵不绝,深入心灵。特别是在故事情节的倒叙、回闪和情感表达上,显得“粘”性十足,张力非凡。看看他的文字是怎样具有“黏”性的吧:
“仗打完了,帝国山河一统,军中一切很快又恢复了旧时的模样。
这些天,军营显得颇为清静,闲来无事之际,赵佗一个人在中军帐里枯坐,回望来路,回想初心,赵佗愈发想念家乡,愈发想念亲人了,心里竟生出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来。
虫声唧唧,枯坐无味,赵佗来到户外仰望蓝天,遥望山川,举目都是失落的残花败柳,赵佗心里一遍遍地问,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一切都好吗?东垣百姓日子过得好吗?生活有所改善了吗?
赵佗问苍天,苍天无语,唯见白云悠悠空自闲;他问大地,大地苍莽依旧,唯有山川依旧笑春风。寂寞无依,心生忧郁,难遣的乡愁迷雾一般罩住赵佗的眼睛,让他看不见来时的路,望不到遥远的童年。
昨夜的梦境里,赵佗凝望着祖母脸上的皱纹,仿佛听见祖母在轻轻呼唤他的名字。从祖母卧室出来,赵佗站在家门前望着户外潺潺流走的逝水,他的心竟飞到了山那边,兴奋地与儿时的玩伴一起放牛割草,门前的果树挂满了累累硕果,那迷人的香飘进他梦里,闻一闻,他的心都醉了。他梦见祖母喊他乳名,父亲在不远处望着他微笑,继母菟裘氏在为他张罗饭菜,弟弟妹妹们在屋门前嬉戏打闹,弯弯的乡道上,赵佗的启蒙老师终黎汉先生手执一卷竹简正朝他慢慢走来……”
像这样具有“粘连性”语言的部分叙事就很典型,集凝思、抒情、依恋、梦境、冥想于一炉,大有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沉稳风格。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的收获。
诗意性。小说家的语言很重要,小说语言升华成诗意表达的作品,在当代小说中并不罕见,有的长篇小说就直接被称之为“史诗性作品”。《赵佗归汉》的叙事表达有节律、有层次、有选择地展现诗意的存在,这是作者对自己这部作品进行智慧地全面把控和整体性设计所决定的。不会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而任意发挥。看看张况笔下的诗意文字吧:
“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一直以来,秦王都在处心积虑孜孜以求,他常年这样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想干成一件令世人惊叹的大事,他誓要将业已龟裂数百年的华夏大地重新捏合成一块完整的版图,使之成为幸福的乐土,万世相传的大秦皇舆,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天下,那是秦国历代先祖寄予他的厚望,他必须接受一切考验与所有挑战,他坚信自己有能力打倒一切、摧毁一切、改变一切、建筑一切。他坚信自己是万能的,他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完成这一旷世宏愿,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是整个战国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君王。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启无休止的攻伐、驱赶、强抢、霸占、掠夺,直至万邦归一天下归秦,秦即天下,寡人即天下。”
“秦王方式,独特而任性,像虎啸山林、狮吼原野,百兽惶恐,千山震颤;秦王力量,强硬而疯狂,像犁铧之于土地,无论井田、旱地、山川、湖泊,必须被他深度翻耕至少一遍;秦王目标,万邦归一,像江河入海,所有的流向必须以大海为趋归、以巨浪为追求、以海啸为目标,一一聚合成时空巨阔的心跳,直接对接秦王的脉动、秦国的步调。”
诗意原本也不是诗歌的专利,诗意表现好的散文、小说有的是,这完全取决于作家的素质和修为。我认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应该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现代性。当我打开《赵佗归汉》第一页的时候,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理性地停顿下来,我要辨别一下自己是否在读一部小说,一部叙事两千多年前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思路清晰,适应情节之后,开始渐入佳境,美不胜收了。小说家用自己最熟练的汉语表达,娓娓道来将遥远的故事徐徐展开在我眼前。原以为发生在古代的事件,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和味道。小说家张况真就不简单,他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有机地糅合,融入长篇历史小说的表达和创造中。这具有不可复制的代表性意义,因为读历史小说的人正是我们当代人。可以例举的好文字比比皆是,这里摘一段让我动容的画面展开吧:
“正午的阳光照在咸阳城里,一幅母亲抱子归家图,此刻无声地投射在帝都的南门大街上。路上的行人不知道,这对母子竟是赵佗赵大将军的家眷,他们正为午餐能不能吃上一只鸡腿而犯愁。仲始趴在娘的肩上,眨巴着大眼睛望着后面拉着老媪慢慢走路的欢欢和乐乐两个小哥哥。他觉得娘的怀抱好温暖,他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多了,小家伙笑得很开心。似懂非懂的小仲始说着,就挣脱娘的怀抱,他站着望一望娘,见娘的眼里有泪,小家伙便不再吭气。看来,这个小男子汉兴许读懂了娘泪水里的含义,他不再吵着、嚷着要吃鸡腿了,他静静地跟着娘,在娘的庇护下,慢慢往回走。”
类似的鲜活文字在小说的许多章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阅读中我常有穿越时空,回到秦汉时期,与历史人物同在,与普通民众共话桑麻的感觉。总有一种张况就是那个时代人的美丽错觉。
五、《赵佗归汉》的讨论结语
西方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我的理解是,这句话点到一个人人都能看见,却人人都不愿承认的事实。西方和美国人最具代表性,他们骨子里其实并不轻易认同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来源于中华文化的形成与丰富,数千年来,中国人无惧任何艰难困苦,不畏任何豺狼虎豹,一直坚定信念,坚持梦想,坚守承诺,坚强胫骨。他们不卑不亢不息自强地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天一定会到来。
《赵佗归汉》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但它的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的。这是一部从历史角度透射中华文明光芒的当代优秀长篇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主张民族团结、国家一统思想的代表性佳作。通过这部作品的启示,在文学和思想认识方面打开了一道以史为鉴,面对未来的大门。
1、中华文明的根基与传承发展。
中华文明从未断裂,它信心满怀地走到今天,一直散发着无限的魅力,一直具有无限的可能。中华文明有三大根基,即“道统”“法统”和“文统”。所谓“道统”是指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采取“王朝正朔”的模式。周朝初年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分封前朝帝王后裔为诸侯。历朝历代都通过“王朝道统”表示自己的正统性、合法性。从夏、商、周、秦、汉一直到元、明、清,无不是用汉家国号作为“道统”的合法性来源。对前朝帝王陵墓,历代王朝都会通过立法予以保护,这也是对朝代更替上道统的认同。至于“法统”也是长期延续而形成“中华法系”。春秋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出台《法经》,后代均修改后颁为法律,即《秦律》《汉律》《唐律》,直到《大明律》《大清律》都是这样形成的。这种层层相因的修改完善,使得中国律法至臻完善。法律不仅仅是统治者意志的集中表现,更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文明中一个重要部分。再就是“文统”,中华文明的“文统”有两个部分组成,即“文”和“史”。从“文”的角度:先秦的“五经”到汉朝“独尊儒术”再到隋唐科举考试,都以儒家经典为主体,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而儒家思想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直被统治者尊崇和践行着,即使出现了重视佛家思想甚至道家思想的朝代,但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正统”的存在。从“史”的角度:中华文化另一个重要载体则是“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典籍。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中国就有了完整的官方正史。《宋史》《元史》《明史》等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每个王朝通过“修史”来肯定前朝的合法性,也证明本朝的合法性。由此“官修正史”的认定,俨然也就成了“正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文明的根基决定了我们的来源、经历和成就,随着现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应该辨析各种成因与优劣,以传承和发展为目的对中华文明进行全面审视,保持优秀,汰去落后,推崇精华思想,张扬精粹传统。特别表现在文化的传承上要有更多更完善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落实。无疑,张况的《赵佗归汉》正应了我们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战略规划要求。这部小说可以毫不逊色地与姚雪垠的《李自成》、熊召政的《张居正》、刘斯奋的《白门柳》比肩。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意义出发,《赵佗归汉》更有着深度的价值揭示和广泛的民族性意义。
2、秦始皇的“千古一帝”与赵佗的“南越归汉”
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结点,影响后世数千年,直到今天依然还有着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就没有“大中华”的概念。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当之无愧。我国史学层面的“陕地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汉唐文明的定鼎地,中华文明在这里奠定基础,中华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这已是可以证明的事实。
中华文明从东方起源以后,发育发祥,成长成熟,辐射外溢,传播扩散。同时不断强化固化,再扩大影响,扩展至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直到整个世界。我要指出的是,当中华文明成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归的一种文化形式传播的时候,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否能让国人更坚定地以拥有中华文明而感到自豪。
历史上的赵佗在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可以视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成功。张况正是沿着这条思路构建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有着大型史诗创作经验,惯于纵横捭阖,登高引颈,在以大量的篇幅展示时代英雄的同时,更深入探讨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成因。其高蹈的格局和宏阔的叙事为作品增加了分量。他同时在延续、传播、推行有关民族政策、抚边政策中都有较多成熟的见解与描述。这里我对作者所具备的宏大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
当然,解读一部文学作品还可以有多种方式,我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2022年3月31日-4月4日
(十品,原名叶江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以后并没停止扩张的步伐。他一边巩固健全中央集权体制,一边继续组织军力,南征百越,开发经略岭南,向海图强;北伐匈奴,筑长城抵御北方袭扰。使得秦朝的疆域拓展远超前代的任何时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致使大一统的中华帝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赵佗就是出生在这个时期的人物。他很早就在秦王身边做侍卫,沐浴过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并参与过征伐六国的统一战争。又作为副将被派遣南征百越,实质上这依然是秦始皇统一华夏的延续。岭南被征服后,秦设南海郡,南征军转而镇守岭南,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为南海郡守。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大秦帝国,期间赵佗敏感时局的变化,他封关绝道,趁势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番禺建立南越国,并自称“南越王”。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建立大汉王朝。赵佗臣服汉朝,南越国成为大汉藩属国。赵佗被封为“南越王”。刘邦崩后吕后篡权对南越国行令苛责,汉越交恶,赵佗抗礼,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并临朝称制。四年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对赵佗实行怀柔招抚,赵佗大义归汉,被恢复“南越王”封号,南越国重新归属汉朝,为中华民族管理守卫着魅力无限的南海和南疆国土。赵佗一生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他经历过几个时代,与不同时代的帝王君主大都有着深度交集。他来自于北方中原故土,从民间底层走出并成长于精英阶层,他带过兵打过仗,是军人是统帅是将军,他做过文吏、县令、郡守、封过王称过帝,他是封疆大吏,也是闽越岭南之地的“人文初祖”。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励精图治,不畏艰难,团结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雄才大略。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一代民族英雄毫不为过。
作为诗人作家的张况是一位极具中国历史文化情结和素养的作家,他写的长诗就曾覆盖整个中国历史,被称之为“以独标风骨的历史文化长诗写作轰动诗坛,并为当代新诗构建了重要的历史地标”。他创作的《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等多部长诗已成为中国史诗宝库中的重要成果,从而使我们可以用诗歌的眼光解读灿烂多彩的中国历史。也正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特熟悉且有深入研究,对岭南的山水有着真挚的热爱,才有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历时五年,终于著成现在这部煌煌200万字五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当我认真地将《赵佗归汉》读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作家超越历史的家国情怀和期盼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富强的赤子良心。
一、赵佗一生浓缩了民族英雄的特质:热爱家园尊崇中华文化,敬秦忠君坚定团结统一,奋发图强进取向上,审时度势果决英明。
《赵佗归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描写从秦王嬴政扫六合统一全国,到秦灭汉兴,南越归汉这段正式历史的壮丽画卷。在这段历史中,作家张况深入研究,忘我地置身于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在作者这里似乎都有过从甚密的关系,因此才将那个远离我们两千多年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呈现出来。在捧读大作的过程中,作者最出色的地方是将那个波澜壮阔的风云时代,推到读者面前,让当代读者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
赵佗在历史上是有着特殊地位和传奇经历的人物,但由于时间久远,战乱毁损,资料散失和遗迹湮没,使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比较模糊,他的“岭南人文初祖”形象也显得单薄。这些在《赵佗归汉》中给出了一个完全和完整的答案。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性格节操、有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的鲜明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评价赵佗的形象:
一是热爱家园,尊崇中华文化。赵佗出生于秦地的钜鹿郡东垣县仙霞村,汉代改为恒山郡真定县(今为河北正定县)。少时聪明好学,“总角之龄,即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通权变,熟识诸子百家,谦恭审慎,应付裕如”。秦王政十六年(前231),九岁的赵佗跟随李斯入京,秦王嬴政不假思索将赵佗延揽为自己的磨墨书童,随侍左右。在秦王的王书房随侍几年,读了与秦王相同的书,包括那个时代的各种经典藏书和春秋以来诸子百家之书。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在秦王嬴政的眼皮底下进行的,许多时候还得到秦王和李斯等人的点拨和指导,在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最高处获得了最丰富的汲取。因此,几年以后赵佗进步非凡,成了有着丰富历史知识和对天下形势有着透彻认识判断的佼佼者。张况小说中的秦王,非常欣赏赵佗的学识和对时事的思考,遇到问题时,经常咨询赵佗,听取他的意见和看法。从这一意义来看,赵佗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和三观的确立是从中原故乡启蒙的,特别是在大秦帝国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身边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耳闻目见和耳听心受中逐渐成熟起来,并实实在在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文武兼备的将军的。
历史上的赵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在小说《赵佗归汉》中,我们可以将赵佗还原成他本来的形象。作家不吝笔墨,对赵佗作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描写,这不仅因为赵佗是一号主人公,每一个分支线索都会牵涉到他,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他的文化根基来源于他的中原故园,是赳赳老秦文化血脉的延续。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历练是需要环境支撑的,是要与那个时代的背景和土壤相匹配的。赵佗生长的那个时代正是战国即将结束,秦王开启统一天下模式的宏伟而精彩的伟大时代。赵佗正是“翩翩少年初长成,鲜衣怒马正芳华”时期,参与、跟随、亲历了秦平定六国的征战,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时代的参与者。因此热爱家园,热爱故土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少小时就深植于心灵深处的。而且,他也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所有这些积淀在以后许多年征伐百越、驻守岭南和开发南海的岁月里,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秦始皇意外驾崩后,秦二世矫诏上位,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建汉,赵佗一直关注着北方的每一个变化,而他为保岭南这方水土的安宁而采取的“封关绝道、闭关自守、南面称王、自成体系”方针至此也就可以理解了,他将自保自尊和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一直保持着从周秦文明带来的文化传统,以及开发岭南、拓荒南海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新技术新思路。张况笔下的赵佗,自小读圣贤书长大,忠君爱国是他的道德底线,当时局混乱,他为了保护南越免受涂炭,割据南方,自立为王、自称为帝的举动实属无奈。但赵佗一直没忘却自己的中原血脉、惦记着自己出生地和镇守岭南、南海的责任。赵佗乃秦将出身,虽然以南越王、南越武帝自居,但他模仿大秦的“咸阳宫”“长乐宫”“未央宫”等在南越国王宫内也设置了长乐宫、未央宫。另还有华音宫、长秋宫、桂宫、光明宫等。其中数“华音宫”最为独特,这些都是赵佗为怀念故园而存念泱泱华夏乡音的寓意,很好地寄寓了赵佗的乡愁与家国情怀。
二是敬秦忠君,坚定团结统一。张况这部小说非常强调中华文脉的传承。而在中华文化理念中忠君爱国、敬孝为先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思想。赵佗也不例外,他跟随秦王多年,受恩于大秦,见识过嬴政的雄才大略,横扫六合,指点江山,气吞万里,前无古人的英雄气概。因此,对秦始皇嬴政敬佩是无与伦比的。嬴政是看着赵佗长大的,为了培养历练他,还亲自安排他到军中挂职。他这是想把赵佗向文武全才、国家栋梁方向上培养的。张况对嬴政与赵佗之间虽为君臣之礼,不乏父子之情的情节安排就很有说服力。在荆轲刺秦王事件中,赵佗是当日第一个奋不顾身直接冲向前阻止荆轲的人,朝中其他人一个个惊愕之际,幸有太医丘发急中生智顺手抓起药罐砸向荆轲,趁荆轲分神,赵佗挺身救驾,瞬间制服荆轲。此后,嬴政便视赵佗为救命恩人和最信任的心腹。以至于嬴政遇到问题一时无法判断时,他总想听听赵佗的看法。他们有时跑马渭水边,沿河散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他们还有君臣免礼,在一起拉家常、明是非、谈见闻,沿未央宫外围走了一圈又一圈的经历。由于赵佗与嬴政关系密切,多种情况下他都能掌握嬴政的心思和想法,大多情况他都能对嬴政的决定猜个八九不离十。秦王扫六合称帝之后,赵佗已经历练成青年将军中的佼佼者,可以大展宏图之时,秦皇遂委以他南征军副帅的重任。对第一次南征因屠睢胡作非为、主副帅不协调而告失败,五十万大军只剩下二十万,秦皇了解实情之后并没有开罪赵佗,第二次南征时依然让他担任副帅,配合主帅任嚣出征,坚信赵佗会完成帝国的南征大业。这一点,充分证明秦皇嬴政多么信任和爱惜赵佗。
张况笔下的赵佗,非常了解秦始皇南征的意图和拥有天下的雄心壮志,对一统中华,天下归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多有描述。为完成秦始皇的重托和大秦王朝统一的需要,赵佗放下儿女情长,义无反顾地踏上二次南征之路。当有了好环境和好上司时,赵佗“和辑百越”的怀柔政策就大有用武之地了,自己戏剧性地率先迎娶“荔女”,嬴得当地人的信任,从此打开了局面。在赵佗掌管岭南以后,不论时局如何纷乱,他的思想中一直固守中华统一概念。哪怕由于种种缘故,不得不主动切断与北方帝国联系,自立为王也好,建政称帝也罢,都只是应付之举。一旦取得北方帝国的音讯和示好,赵佗都会选择归附正统,恢复中华一统。对赵佗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人生的崇高境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这就是一种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之举,需要足够的胸怀。《赵佗归汉》中有一段赵佗上朝时的慷慨陈词就能充分表达他的想法和心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泱泱华夏,必须统一。岭南与中原隔绝再久,它依然是华夏江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山可以易主,但华夏绝不容割裂!归汉,是岭南的必由之路、必然归宿、最终命运。茫茫南海最终必然属于泱泱大中华!”理直气壮,斩钉截铁,义无反顾,毅然决绝。
三是奋发图强,进取向上,审时度势,果决英明。讨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应该把他放到漫长的中华历史中来考量,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审视,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楚这个人物的真实情况,看透这个人物的心灵脉络。赵佗作为南征军副帅完成征伐任务后,大军全部转为“镇南军”。按计划将展开岭南地区的开发,建立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这时秦始皇突然驾崩,短短几年,北方中原便乱成一锅粥。赵佗接任南海郡守后大义收服桂林郡和象郡,使得三郡同心,并无二志。建南越国并称制武帝,陆贾两次来到南越国游说,赵佗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决定去除帝号,以大义为重归复汉朝,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修好如昔,这大大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春秋两季都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册封和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他仍然继续沿用着皇帝的名号。在张况笔下,赵佗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矛盾统一体。
赵佗治理岭南地区,在位八十一年,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永载史册、光耀千秋。
政治政策上,赵佗实行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将有威望的越人首领延揽到南越国的中央来参与政权管理。在越人部落强盛的地方,他还采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赵佗的“和辑百越”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在经济政策上赵佗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较好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文化建设上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跨入了帝制文明时代。赵佗善于学以致用,他综合并仿效秦制汉制,积极推行汉文字的使用,推广汉人的文化礼仪教育,从而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民族政策上,赵佗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张况小说中的赵佗在创建南越国过程中做了许多正确和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特别是他的归附大汉王朝之举,保全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实现了圆满的天下归心和中华一统的大格局。事实上,赵佗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正在于此。
\\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形象光彩照人: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一统华夏彪炳千秋,自信热情个性鲜明,焚坑暴政瑕不掩瑜。
张况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以赵佗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艺术性地将战国末期到秦朝建立、秦末农民起义、楚汉相争、汉朝建立、汉初外戚专权、汉文景之治等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从赵佗身上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睿智的王者形象,也通过赵佗的眼睛和视角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秦始皇的立体形象,以及在那个历史阶段中个性鲜明的众多文臣武将组成的人物群像。这里着重讨论一下秦始皇嬴政在《赵佗归汉》中的形象塑造和历史还原。
秦始皇嬴政,历史上是个话题最多的人物,也是争议最多,褒贬不一的人物,贬者谓之暴君,焚书坑儒,冷酷无情;褒者誉为英雄,扫六合平天下,设郡县开疆土,书同文车同轨,恩泽百代。无论怎样看待这位历史人物,似乎都有各自的理由。现在我们透过张况的《赵佗归汉》,从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谈秦始皇,看看张况给我们塑造了怎样一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始皇帝形象,或者让我们从他这里能否看到一个不标签不偏见不主观且更接近真实的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前是秦国君主,史称秦王。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邯郸,由于质子身份受过磨难,13岁时即位为秦王,21岁冠礼亲政。公元前230年秦王开始平六国的统一战争,这一年秦王29岁,赵佗10岁。历时十年,到前221年,嬴政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218年一征岭南,当时屠睢任主帅,赵佗任副帅,赵佗时年22岁,三年后铩羽而归。前214年秦皇下令二征岭南,任嚣任主帅,赵佗仍为副帅,时龄26岁。三年后南征大捷,所属大军随转而守备岭南。赵佗9岁进王城在嬴政身边听差,到26岁南征百越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秦皇了。从他的眼光看嬴政大致分成两个阶段。我们的评说只有通过张况《赵佗归汉》中的赵佗的眼光来看,才更显合情合理,更符合作者的观点。
一是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光焰四射,功是功,过是过,泾渭分明,无人可比。秦王嬴政的出现是“赳赳老秦”强国霸业的延续,是自秦孝公赢渠梁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强国强兵,谋图霸业起,历经秦惠文王赢驷、秦武王赢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异人等几代君王一百四十余年的努力,到嬴政当政时,统一六国条件已经成熟,且势在必行,这也是历史赋予秦王嬴政的重要使命。在赵佗心里,嬴政雄才大略,志向高远,不畏艰难,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决事果断。
在平定六国的征伐过程中,赵佗目睹了每一场战事的全过程,有些军事行动他作为嬴政下派的“挂职”将军还参与了全过程。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井陉,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王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与郭开因受了秦国贿赂,而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接替李牧、司马尚,李牧后来横死。王翦因此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代郡,自立为代王,六年后被俘。赵灭。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地发兵抵抗,被秦军击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从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献头求和。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乘机出兵平叛,处死了韩王安。前225年,秦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灭。同年,秦派李信、蒙武率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蒙武攻楚的寝地,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秦王嬴政无奈拉下身段亲赴频阳请王翦出山,随后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王翦随后又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置会稽郡,楚灭。张况小说中对秦灭楚之战着墨不少,写得非常精彩、耐读,故事情节迂回曲折,李信、章邯、蒙恬等人物的性格命运刻画精致入微,战争中的心理刻画尤为生动。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前222年,秦派王贲攻打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燕灭。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齐王建,齐灭。秦王嬴政殚精竭虑,细思极恐,承受巨大压力,历经十年余。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制的诸侯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张况写嬴政在山呼万岁中进行了登基大典,其场面气势宏大,细处逼真,层次分明,繁简得当。人物中有庄严肃穆的,也有诙谐生趣的,有喜悦开怀的,也有拘谨小心的。包括秦皇嬴政、李斯、尉缭、赵高、赵佗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跃然而出,如闻其声,惟妙惟肖,如见其人。从此秦王嬴政就改称“秦始皇”了。随后,秦皇两次派赵佗南征百越,派蒙恬北伐匈奴,开疆拓土,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其中,赵佗得秦皇倚重两度率军南征是张况这部小说的重中之重,张况对两次南征不惜笔墨,写得烽烟滚滚,夺人脏腑,情节设置及细节描写很有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让人过目难忘,深心佩服,直呼过瘾。
《赵佗归汉》描写的第二主角无疑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我看来,秦始皇这个人物在张况笔下是极为成功的一个典型塑造。对秦皇创设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的过程描写也很到位。事实上,秦始皇建国称帝,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在这部小说中,张况成功塑造了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在李斯、王绾、冯去疾、尉缭、赵高、赵佗等人的辅佐下,有条不紊地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秦皇初分全国为36郡,[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都城。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之下还设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此为“九卿”。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徙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从事开矿、开盐井等苦役。
秦始皇二十八年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自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张况写到秦始皇自恃功高盖世,幻想着帝国霸业自始而传之百代,希望自己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秦皇听信方士之言,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都很动心。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及海上仙境之事,始皇于是派他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费用巨万,终不得药,亦无音讯。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不死之药。对于始皇这种行动,也有儒生表示劝谏的,博士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仍实行分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臣下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愤然下令焚烧他认为无用的六国之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只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始皇心里深感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对牵连的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将他们活埋。以上为“焚书”“坑儒”过程。张况则用互为视角的叙事方式将这一段历史描写得满纸烟云,富有炫彩。从赵佗这里看,他觉得秦皇当年被天下人误读了,他下令坑杀的四百余名所谓“儒”,大多是些骗吃骗喝、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骗子渣滓。所“焚”的书,多半也是没统一文字前的旧六国的一些无关宏旨的“歪理邪说”。对大秦政体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且有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阴阳五行,循循相因。这种“胜克”观念的“五行说”很符合武力统一天下,顺天意的作为。当时为了巩固政权,宣扬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大秦帝国君臣同德、上下一心,他们皆怒目指斥道:“犬儒该坑!恶书当焚!诸侯当诛!”这也留露出作者对国家、政权、思想有着深入思考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是秦始皇嬴政生活中威严庄重,自信热情,喜怒有度,个性鲜明。《赵佗归汉》是一部大型的全景式表现战国末期至汉朝初期历史风云的文学巨献。这个时代大气开合,英雄辈出,拿出其中的任一位,都可以写出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的。秦始皇嬴政就是这众多英雄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功过历史上都留有深深的印迹,而在赵佗眼里却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赵佗跟随嬴政多年,一直伴随他决策灭六国的征战,伴随他运筹帷幄和决策千里,虽为君臣,犹如父子。
张况主宰着小说的构思和人物性格走向,他以书中人物赵佗看秦皇,这样就会更真实可信。赵佗认为,秦皇嬴政这人活得很真,做事很实在。性格上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一个快意恩仇的人。无论说话做事,待人接物,还是商议国政,颁行诏令,他总喜欢直来直去,从不喜好兜圈子绕弯弯,从不喜欢拿腔拿调,吹胡子瞪眼睛唬人。秦皇性格只表现了他个人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环境下还有着其他情况可以佐证。如伐楚主帅李信在攻击楚国时先胜后负,二十万大军损失大半,军令司马快报来时,嬴政暴怒,三日之内竟连杀三名军令司马。而军令司马在秦皇看来无足轻重,杀了也就杀了,不必往心里去。而心情放松时,秦皇则可与属下高歌一曲,完全放飞自己。作为君王,他胸怀大志,君临天下。非常鄙视其它六国的君王,谈笑中很是鄙夷他们,甚至将他们贬得一钱不值。不过,秦皇其人又非常有体恤怀民之心,为发展种养新路,他竟一竿子插到底,把嘉许状颁到赵佗的老家赵家沟。情节虽属虚构,却非常自然、十分接地气,也很符合秦王的性格逻辑延展,读之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张况高超出神的笔触,水到渠成地引来了赵佗的出场,显得非常轻松自如,真实可信。
秦始皇嬴政既惜“才”也散“财”。惜“才”使他手下猛将如云,文臣如雨,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成为当时战国最富实力的国家。文臣有李斯、尉缭、冯去疾、王绾、赵高、冯劫、姚贾、顿弱……。武将有任嚣、桓齮、麃公、杨端和、羌瘣、内史腾、章邯、李信、屠睢、茅焦、辛胜。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蒙武、蒙恬、蒙毅父子几人。赵佗的选任有一个发展过程,由磨墨书童而贴身侍卫,后又去军中挂职锻练、两次南征,历任军中副帅、转守地方即任县令等等,如此一路走来,就可以看出关于赵佗成长的一条清晰路线图。嬴政不仅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且还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用在节骨眼上。他也经常散“财”给他的臣属和部下,他赏赐出去的有金子、钱币,有珠宝,有美女,还有名贵古玉等。这里正好发挥了张况对玉文化有研究的长项了,小说中对玉文化的知识和故事也给予了考究的铺排,也应和那个时代的上层贵族和仕人们的兴趣,玩玉赏玉乃是时尚,遇上精美的高古玉那可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样的高古玉在秦王嬴政眼里虽是珍贵无比的宝贝,而一但他决定赏赐出去,就一定是遇到非常重要的事需要用“玉”来通神“润滑”。《赵佗归汉》中有两次这样的赏赐场面很有代表性。一次是赏赐给老将军王翦的一块精美高古玉,这是一枚玉镂雕龙形玉佩,传说原是商纣王的珍藏,后来不知怎的就流落到了赵王手里,再后来赵灭,这件宝贝就成了秦王的囊中之物了。其实这件稀世珍宝的来头,秦王自己都不太清楚,他只知道那是件价值连城的宝贝。第二次赏赐赵佗的“螭龙玉扣”,秦皇还为此嘱咐道:“此玉乃上古之物,据云可趋吉避凶,将军佩于腰间,必能逢凶化吉,万事顺遂”。“朕再赠将军赤霄宝剑一柄,随身佩戴,遇妖伏妖,遇魔降魔,上阵杀敌,下马斩贼,无往而不利也!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宝剑赠英雄”。为此我们便理解了秦始皇嬴政的“散财”和“惜才”都是建立在笼络人心,完成帝国征伐和创建大业之上的。这自然也是他个人信念和理想的终极目标。
秦皇嬴政对女人的态度有些偏激。这可能缘于早年他母亲赵姬太后的不检点行为之故。秦皇将母后逐出咸阳城,这在常人看来绝对是悖逆之举。但秦皇贵为天子,自然忍受不了母后的这些放荡行为,他太伤心太难过太无法接受了。赵姬太后的失检行为在当时的秦国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就是造成秦皇心理扭曲的主因。也是秦皇后来几乎不近女色、厌恶女眷、怀疑女流,甚至仇视女性的诱因。历史上秦始皇也拥有过不少后宫佳丽。这些后宫佳丽们来自韩、赵、魏、楚、燕、齐各国,也有漠北、匈奴地区进贡的。秦始皇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女人必须绝对漂亮,品德必须白璧无瑕。嬴政这一苛刻的女人观使他一生都没遇上一个堪称完美的女性,这也导致他终生没有立后,没有立太子,以至于在他沙丘驾崩后,胡亥勾结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登上皇位。其实,秦始皇的后宫也有他依恋的乐趣,那就是他的小公主乐曼。乐曼公主排行第十,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在秦皇的众多子女中,她也是最得父皇宠爱的,敢在秦皇面前撒娇埋怨告状的主,秦皇将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正是因为有十公主乐曼的存在,秦皇才愿意偶尔回甘泉宫待一会儿。原来这时才能见到秦皇最真实最柔情的一面,像常人一样享受天伦之乐的秦皇不乏父亲的慈祥,这一点借乐曼公主赖说事,细节实在太妙、太感人了。张况对秦始皇的情感描写在这里表现非常到位。愣是将一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钢铁意志的男人,从风浪中拽回来,让他也需要一个港湾的庇护。作者有节制地运用笔墨,将一个刚强的人物赋予人情味,极有温度、热度。人性与感性往往具有多面性和多变性,伟大人物也不例外。秦皇嬴政以他的经天纬地之才缔造了大秦帝国,辉煌而绚丽。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千古一帝”,让后人评说。而真正鲜活而有温度有情感的英雄才是永不退场的人物。《赵佗归汉》的人物形象刻画很见功力。类似的描写在“霸王别姬”章节和“灵渠浮沉”章节均有令人击节让人泪目的上佳呈现。
三、《赵佗归汉》聚焦社会精英:群雕式英雄与英雄式群雕。
作为一部描写一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史诗般的长篇巨制,张况在《赵佗归汉》中运用近乎写实的叙事风格,至精至情的倾心表达,写出了那个时代立体的社会构成和真实的人民生活状况,将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人和事附着了新的生命,使他们离我们近一点更近一点,犹如昨日一般的存在。
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尽力创造一个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崭新的历史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为读者成功塑造了一批创造昔日辉煌的历史人物,以实现作品整体的血肉丰满,人事鲜活。这些人物有站在时代潮头的英雄,也有出类拔萃的文坛翘楚、书坛领袖,有出生入死、勇冠三军的将军,也有来自于山野乡村的贫寒人家的孩子。有些是历史上真名实姓的人物,也有个别是因为作品需要而虚构的陪衬性人物。在此历数一下这些人物留在《赵佗归汉》中的形象和魅力。
李斯是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在张况的《赵佗归汉》中塑造得非常成功,并有着浓墨重彩的表现。李斯是楚国汝南上蔡人,早年游历求学,曾拜荀子为师。荀子的思想糅合法家和儒家。李斯取其所长,他的学问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实用主义哲学,即所谓的“帝王之术”。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与比较,他决定到秦国去发挥平生所学。来到秦国以后,得到当时的秦相吕不韦的重视,先当秦国的小官,有接近秦王的机会。随着秦王亲政,被任命为左丞相。他曾写文《谏逐客书》劝导秦王善待各国仕人卿客。张况小说中秦王嬴政决心统一六国的大战,就是在李斯的:“赳赳老秦雄视天下指日可待,君上扫六合定八荒乃水到渠成之事。东方六国已然沦落为郡县级别矣,此时不灭之,更待何时”的慷慨誓词的激励下启动的。这与真实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于是,扫六合的统一战争摧枯拉朽地展开了。
李斯一生精彩鲜亮,其所能为与所作为都被张况拉到了极致。李斯的思想理论得于法家真传。李斯的文章堪称大家风范,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江河奔流。鲁迅曾经给予他很高评价。李斯是我国书法艺术奠基性的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他亲作《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和《仓颉篇》七章,作为摹本传世。
李斯在秦统一天下,为秦始皇嬴政出谋划策,体制建设,行政推行,做过极大的贡献。“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中都有他的功劳。嬴政在治国理政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以至他的野心、疑心、狭心、昧心、私心时不时地暴露出来。在《赵佗归汉》中李斯的人物形象、言行举止和矛盾性格也是十分突出的,他是赵佗的引路人和恩人。在秦国文武大臣中也是出镜和表现最多的人物,因而才有“仓鼠”绰号。“沙丘之变”中李斯为一己之私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使胡亥、赵高阴谋得逞。最后他的横死虽然惨烈,但鲜少同情者。在书中,张况设计通过任嚣老将军之口,给李斯盖棺定论。写得非常精彩:“说李斯过失,窃以为其大者有四,一则主张对业已请降的韩国继续用兵,此举无疑加剧了赵、魏、楚、燕、齐五国对秦王一统天下霸业的心理抗拒与一致抵抗;二则秦皇霸业抵定之后,李斯主导了史上首次‘焚书’‘坑儒’蠢举。李斯本是读书人,然旧六国书籍被焚,帝国私学遭禁,势必造成秦以外的列国史记扭曲失传。春秋战国以降,百家争鸣繁荣大局俱遭湮灭,其浩劫渊薮、为害之大,简直罄竹难书、人神共愤;三则李斯为人量小易妒、自私至极,毒杀同门师弟大才子韩非子;四则忤逆秦皇宠信、贪生怕死,为一己之私,竟糊涂到与赵高、胡亥沆瀣合污,矫诏害死扶苏和蒙恬、蒙毅兄弟,沙丘之变乃其最大污点,亦为其人生下坡路之转折点,他直接挖了大秦帝国墙脚,居然背叛秦皇,违逆道德,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最后居然被赵高字字如刀的精辟谬论所误导,断送了秦皇得来不易的一统霸业”。此番解读,李斯形象从“书中”到“书外”都是一种当事者的眼光和亲历者感受,是较为准确的定位。历史上的李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终会陷入和韩非子相同的遭遇。韩非子死后25年,李斯也面临着同样境遇,被赵高陷害入狱。更让李斯崩溃的是,他和当年的韩非子一样,陷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我们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崛起,商鞅的变法至关重要,但商鞅是被五马分尸的,下场惨烈无比。与商鞅比,处死李斯的刑罚比商鞅还要严酷,过程令人惊骇。《史记》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是这样的“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赵佗不在咸阳,他没看到这一惨况,当他听闻这一噩耗时,自然也感到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赵高是写秦朝故事不可回避的真实反派人物,《赵佗归汉》也是一样,张况在赵高身上花了许多笔墨,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度阴险狡诈、极度自卑内敛、绝顶聪明而又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作品的描写符合这个人物发展逻辑的言行、思想和命运。我主张任何虚构的“人”与“事”存在的理由不是外部的造型决定的,而是基于内部自然规律的可能性塑造的,叙事学艺术概论尤其注重内在规律性。何况赵高是已知的一个客观存在,要想客观表现他的一言一行其实难度很大,但张况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到位,很富想象力,人物塑造很立体、很成功。历史上的赵高身世和背景相对模糊,“沙丘之变”前与后,赵高可谓判若两人。张况在小说中主动选择赵高作为赵国公子一说,似乎更能立体展示赵高的优点和长处,以及他锱铢必较记恨记仇的性格特点。赵高行事坚韧不拔,果断敢行。当年赵高经秦始皇选拔出任中车府令,这里除了他自身优点突出以外,进入秦宫后所展现的过人应变能力和超常才智应是主要因素。赵高的书法堪称一流,偌大帝国除了丞相李斯而外,大概无人能出其右。赵高在文字学方面的造诣也极深,秦帝国后来的文字改革,他也是有贡献的。他著有《爰历篇》六章,是秦帝国官定识字课本之一,也是有名的文字学著作。秦帝国是实用主义的法治国家,书法识字,是用来修习行政文书和刑律狱法的工具。赵高书法精美、文字学独树一帜,这是他修习刑律狱法的准备和结果。在复杂而严格的秦帝国法体系中,赵高堪称精通法律的专业人才、法学名家。秦始皇将少子胡亥的传道受业解惑委托于他,正是看中赵高这方面的高深造诣。小说对此亦多有触及,且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刻画和人物表现。
小说中“沙丘之变”后赵高的反派形象完全暴露无遗,张况对赵高矫诏篡权,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指鹿为马,残害忠良等恶劣之举都有精当生动的描写,很符合人物性格命运。赵高恶行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小说尊重历史事实,指向性很明显,那就是大秦帝国实际上间接亡于赵高这个赵国公子之手。这在《赵佗归汉》中赵高的许多龌龊表现在前半部都通过赵佗独到的眼睛做了多重角度的审视与描写,也充分地将赵高为了报亡国之仇、母死之恨潜伏多年的狡诈和阴坏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他的才华和机智给予比较中肯到位的客观表达。“沙丘之变”后的赵高,其所作所为、祸国殃民的恶行赵佗都不是在场的见证者,赵佗当时还远在岭南征伐,进行“辑和百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秦廷在赵高的把持下,其祸乱朝纲的行径就昭然若揭,从彼时开始就不再服从朝廷辖制,包括抗拒秦二世胡亥的旨令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不助纣为虐,陈胜吴广起义,中原遍地烽烟,赵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不得已封关绝道,抗二世之旨不遵,拒绝勤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赵高倒行逆施的种种劣行进一步加速了秦朝的崩溃,直至灭亡。他恶意唆使胡亥屠杀兄弟姊妹,无故虐杀功臣良将。最后胡亥的价值被利用完了,再顺理成章无情逼死胡亥,实现他作为赵国公子的复仇大计。好在先人左丘明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果不然,被他看中的嬴子婴再复杀之。赵高只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可悲可恨的反派人物。赵高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详述过程并不重要,我已经看到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对赵高的人性揭示,使他不仅仅是个反派人物,而是灵魂深处的那种极度邪恶利己、私欲膨胀的卑鄙小人。小说编织设置的情节和细致描写,对赵高的丑恶灵魂进行了鞭挞,并对其发展脉络作进行批判,还历史以公正。
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的军旅生涯,生死浮沉是小说设置的一条隐蔽型副线。王翦是一位功绩卓著的老将军,他一出场就“避祸归频阳”,回频阳老家颐养天年了。《赵佗归汉》也就从他与秦王嬴政伐楚赌气开始切入。随后,李信果然伐楚失败,折损十余万人马,造成七都尉殒命。秦王携李斯、尉缭、屠睢、赵佗等文武,前往王翦老家频阳敦请老将军出山挂帅再度伐楚。这里张况巧妙地设置了群臣在途中谐趣交流和气氛融洽的场景。这是作家分别介绍个人,展现性格特点的最佳场所。这里的技巧犹如编织中国结,穿插、相交、回溯都用上了,是个很精彩的章节。王翦归朝后替代李信再度伐楚。楚王负刍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顿时吓得冷汗淋淋,不得不派遣项燕项梁父子,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军。王翦大军采取坚壁而守不出战的消耗战计划。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后大破楚军,追至蕲南,楚军大将项燕自杀,秦军借胜势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战场的进退开合有致,层次分明,是作者大局观的过人能力体现,也是故事组织能力和题材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
王翦是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的又一位声誉极高的大将军。王翦的形象在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的十八世孙,他历仕秦国三代国君,戎马倥偬,百战将军。为秦国江山社稷奔忙数十年,忠心耿耿,驰骋沙场,立下无数功勋。到了秦嬴政执政,王翦依然夙兴夜寐、忠公体国,一直以来,秦王对王翦也是信任有加、厚遇有加。他的儿子王贲也是一位出色的大将军,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国之外,东方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作者尊重历史,也凸显了王翦在秦廷中的重要地位,可谓将星闪闪,举足轻重,最为秦皇嬴政的倚重。他打起仗来灵活凶狠,审时度势,既可打规模型运动战,又可打精兵突击战。是老一代将帅中的重要代表,资格老,名声响,说话直,也很幽默诙谐。他行事果决,落地有声,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他与蒙武老将军友谊深笃,他们年轻时就是出生入死的刎颈之交,也常以正副统帅身份征战沙场,屡建奇功。
王贲是王翦的儿子,是秦国新一代战功卓著的将领,小说对王贲的描写也很到位,个别情节令人过目难忘,拍案叫绝。在他的功劳簿上尽是战功:秦王二十一年(前226年),王贲率领军队攻打楚国。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秦王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同年三月,大梁城毁垣塌,魏国国君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杀死魏王假,灭亡魏国 ,取得魏国的全部土地。秦王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与李信率军攻打燕国的辽东,王贲与李信夺取辽东,俘获燕王喜 ,灭亡燕国。 同年,王贲回军攻打代地,俘虏赵国残余势力的代王赵嘉 ,彻底消灭赵国。秦王二十六年(前221年),齐国齐王建派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不与秦国通使往来。于是,王贲与李信率军从燕国的南面攻打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计策,不与秦军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秦军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赵佗归汉》对王贲的描写不少,由于王贲属年轻一辈的将军,年岁比赵佗略大,便以兄带弟,交情深厚。在战事之余倾述友情,彼此相助,偶有走妓馆饮花酒之乐。王贲是个性情中人,豪爽、直率、勇敢。打仗是个英勇无敌的英武将军,冲锋陷阵,刀光剑影都无所畏惧,却独怕父亲王翦,也因此王贲不得不忍痛割爱,与他心爱的女人分道扬镳了。
王离是王贲的儿子、王翦的孙子,也是大秦的“将三代”。作为名门之后的王离没有他父亲和爷爷的辉煌战功,但随蒙恬、扶苏北征匈奴,筑长城守边关也算是尽心尽责,功不可没的。蒙恬、蒙毅兄弟自杀后,军权交与他这个副帅手中。只是最后,在与项羽作战中被俘,走完了自己短暂而悲剧的军旅生涯。
在《赵佗归汉》中,张况对王家祖孙三代和王家军偏爱有加,这无疑是作为正史来写的春秋笔法。王家军几十年为大秦帝国的南征北战,纵横千里,为嬴政打下帝国江山建立了殊勋,朝中无人比肩。而王翦、王贲、王离的个人形象也鲜活而生动地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小说同时对一大批开国将军也是褒奖有加,让人读出了大秦帝国欣欣向荣景象和秦皇麾下文武百官图强为国的蓬勃气象。
蒙武、蒙恬、蒙毅父子是小说中特别侧重的描写对象,张况对他们父子三人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很成功。王翦祖孙三代的命运与大秦帝国的兴衰紧紧串在一起,彰显人物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在战国风云时代,因战争的土壤和环境非常适宜军人与将军的成长。前面谈过王翦祖孙三代,以及本节所述蒙氏父子的形象就是最典型形象。《赵佗归汉》中第一主人公是赵佗,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40年,也正是这年蒙氏第一代战将蒙骜谢幕。也就是说扫六合的统一战争,蒙骜没赶上。没赶上也不影响他作为百胜将军的声誉。蒙骜作为秦国战功赫赫的老将,从齐国来仕秦,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成功实现秦国疆域与齐国接壤,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嬴政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武是蒙骜之子,蒙恬和蒙毅的父亲,也是王翦老将军的世交,同为大秦战将,彼此交情深笃,早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就勇敢顽强,拼死杀敌。多年刀头舔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战争中,他们配合默契,相互支持,战争之余,他们喝酒共乐。蒙武早年跟随父亲蒙骜出征,以后又多次带领儿子出征,他一直都很低调,而且一直在维护着将军的荣誉。蒙武属于那种有涵养,有分寸,有收敛的帝国军中统帅。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率李斯、赵佗他们亲到频阳敦请王翦重新出山,并任命蒙武担任王翦的副将,率领六十万大军征伐楚国。秦军与楚军在蕲地交战,秦军大败楚军,追击到蕲地南部时,斩杀楚国大将项燕,楚军溃败。次年,蒙武再度与王翦携手率军攻楚,秦军再次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君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楚国灭亡。小说对蒙武与王翦二位老将军的超越常人的友谊和情谊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对他们战余斗酒斗嘴,互敬互捧互损,调笑揭短等场面的描写,精彩片片,俯拾皆是。
蒙恬是个很有文化气质的武将。他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秦灭六国期间,蒙恬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执掌都城咸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事务,深得秦皇信任。秦统一六国后的公元前221年,为解决北部边患,秦皇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黄河以南之地,威震匈奴。击败匈奴后,秦皇又命长子扶苏随蒙恬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促进了统一帝国对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沙丘之变”,赵高胁迫李斯,联合胡亥矫诏,不仅除掉了公子扶苏,更最终逼迫蒙恬自尽。《赵佗归汉》中对蒙恬的一项爱好有所表述,就是他在戎马倥偬之余喜爱摆弄毛笔,这也是我们后世传说,毛笔的发明者是蒙恬的源头故事。张况作为圈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人书法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魅力传说,其描写书法用笔故事有不俗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张况笔下的蒙毅,深得秦皇嬴政倚重和青睐。他官拜上卿,辅佐秦皇处理朝廷事务。在秦始皇外出巡游时他常陪同乘一车。“沙丘之变”后蒙毅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最终被秦二世胡亥囚禁杀害。小说对此也有非常到位的情节支撑。
蒙氏父子在《赵佗归汉》中是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文武大臣的重要代表。是那个时代官僚阶层的一个精彩缩影。作者运用非凡的想象力,为这些史册留名的大小人物,设计故事,创造事件,连接关系,描写形象等等,充分展现了作者张况娴熟老练的叙事能力,在他笔下的历史人物身上还倾注了许多属于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和情感,值得回味细品。
尉缭是嬴政霸业绕不过去的人物。《赵佗归汉》中的尉缭是秦王嬴政的股肱大臣,有着任劳任怨的可爱品格。尉缭是魏国人,早年问学鬼谷子,后著有兵书《尉缭子》,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善懂兵家之道的一代高人。秦王嬴政刚亲政时,就有灭六国安天下的远大志向、雄霸目标,但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此等惊天大事,年轻的嬴政当然也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当时秦国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秦军战旗猎猎,猛将如云,而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却没有。靠谁去指挥这群善勇能拼的战将呢?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呢?这是秦王最关心的问题。嬴政出身于王室,虽工于韬略心计,善用驭人之术,有政治抱负远见,但他没有打过仗,缺乏带兵经验。李斯等文臣虽是主意多实干少的奇才,但真要上战场真刀真枪去搏杀,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尉缭懂面相,面见秦王后便觉此人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就会变得极度残暴。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没有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尉缭刚入秦时偶遇将军蒙恬,蒙恬为之亲自牵马坠镫,请回府中。蒙恬曾请尉缭继续著书,尉缭断然回绝,并打算离开蒙府,在蒙恬的苦苦央求下才勉强留下。秦王嬴政多次求教,尉缭多次拒绝,后来干脆一走了之。秦王大怒,本欲杀之,但在当时的廷尉李斯的苦求下同意让李斯将其追回,并在李斯的建议下授以国尉之职。最后终于得到尉缭的首肯,愿意扶助秦王,遂入朝为臣。小说对尉缭的描写很细致、很有层次感。读者能从张况笔下遇见一个个性鲜明、精于谋算而又憨直厚道的尉缭。
尉缭侍秦后便献上一计,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夫差、闵王,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财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的心坎上,秦王觉得此人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寻求的人,于是对他言听计从。不仅如此,为了显示恩宠,秦王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恭礼让。
《尉缭子》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法家,反对孔孟的亲亲原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治国治军。作为兵书,又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吴子》等兵书的军事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主要流派,具有战国后期的时代特点,是当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思潮在军事上反映的产物。在战争观上,它反对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观指导战争,提出“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进步观点;认为战争有正义与不义之分,反对不义之战,支持正义战争。认为“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既要慎战,又不能废战“杂学不为通儒”。尉缭追随秦王后,又根据形势需要,对此《尉缭子》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尉缭最后遭赵高迫害,被腰斩于咸阳闹市,死得很惨也很没道理。随后他的厨子和丫环吓得魂不附体,为了避祸私奔而走。尉缭的两个子女均被赵高以重犯家属的罪名莫名其妙投入牢房。尉缭夫人以绝食了却一生。短短几日便家破人亡。真是可悲可叹!《赵佗归汉》将尉缭这样定位,看来是有深层考虑的。作为战国后期有着丰厚学术著作存世的大家,能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呈于乱世,为建立大一统的秦帝国做出巨大贡献,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冯去疾、冯劫 “二冯”的关系《史记》中父子关系的表述略显模糊,《汉书》记载冯劫和冯去疾属堂兄弟关系,但均无实据可考。张况在《赵佗归汉》中将冯去疾定义为冯劫之父做了不少符合史实极为考究的表述。冯去疾为人低调,才华横溢,他不沾祖荫,勤勤恳恳,自学成才,是一把理政好手,先被秦王任命为御史大夫,后又任右丞相。冯劫则先为御史大夫,后为大将军。小说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但秦廷各种公事、商讨国家大事时他们往往都在场,作为配角,他们父子不可或缺,偶有发声。秦始皇当政时期的许多重大决策和治国理念的贯彻执行,他们都是执行者和见证者,是大秦帝国的股肱之臣。可惜他们的结局很不幸,按史载,身为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在被捕前商定“将相不受辱”,于是父子二人干脆一起自杀,了却了悲壮的一生。张况以点到即止的笔墨,对这父子俩作了惜墨如金一击即中的述说,颇见删繁就简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叙事功力。
王绾在《赵佗归汉》中为人务实低调,存在感一直不高,这是张况作为小说家的高明之处,以身价地位论,王绾无疑比李斯高出半截,但在小说中,作者却刻意压低王绾在李斯面前的高度和出镜率,以彰显李斯的显赫地位、身份作用。历史的真实也许缘于秦皇对李斯的抬爱而有意淡化了王绾的存在。王绾是秦王嬴政在解除吕不韦丞相职务之后任命的右丞相,周边人认为他是官二代,也没有进一步的看法。凡有王绾在的场合,李斯、冯去疾、尉缭、王翦、蒙武、桓齮、麃公、杨端和、羌瘣、内史腾、屠睢等一众人都可能在场。秦二世胡亥登基后,王绾还是被无辜下狱,横遭司狱的严厉管束和残酷迫害。王绾年岁已大,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一辈子锦衣玉食的老相邦最后竟被饿死在冤狱中,人生际遇前后相别天壤的情节安排自有作者意图,将一位基石般的人物摆在凸显的位置,其用意不言自明。在长篇小说人物的形象塑造中,王绾可算是历史上有名姓有地位却脸谱较为淡化模糊的代表。
任嚣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位名将,他是赵佗挂职时的伯乐,二人有师徒之谊。任嚣主要出场是与赵佗联袂南征和镇守岭南。对赵佗来说,任嚣是自己一生的“师傅”。任嚣大赵佗28岁,是个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为人憨厚,有正义感,乐于助人,且又从不求回报的厚道人。他受秦皇嘱托,接纳赵佗到自己军中挂职锻炼时,就已看好赵佗是块将才,尽可能为赵佗提供基层历练的各种必要条件。直到二次南征秦皇下派任务征求他意见时,他依然干净利索地接受并非常愉快地与赵佗一起出任正副帅发兵岭南。在征伐百越战斗中,任老将军与赵佗配合密切,事无巨细,他都与赵佗商议着办,处处表现出虚心包容通力合作的诚意,南征战事屡屡获胜,“和辑百越”顺利开展,背后都有任老将军的贡献。小说着力于两次南征之战,一是凸显赵佗在秦越之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赵佗的精明强干和机智勇敢。二是发挥主副帅同舟共济合力南征的重要作用。公元前214年,秦越之战以秦军彻底征服岭南百越的胜利而告结束。秦始皇旋即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统辖岭南政务军务,任嚣被任命为首任南海郡守,并节制桂林郡和象郡,故被称之为“东南第一郡守”。《赵佗归汉》中的任嚣主要表现都在岭南的南海郡守任上,他对赵佗尽显父执般的仁慈、师徒的教诲、上下级的尊重、战友般的亲密、家人般的爱护,都得到多维度、多角度的描述与表现。作者对任嚣病中的一段描写非常典型、很见功力:“此时,赵佗接过史定递过来的汤羹,缓步走到任嚣病榻前立定,他俯下身子,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气,然后慢慢喂到任老将军嘴里。此等温馨情形,容易让人想起久病床前的孝子。事实上,赵佗与任老将军的关系,虽非父子,却胜似父子。在岭南,他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配合得非常默契。这一对南征老搭档此时的情景,让部将陈文和史定他们看着都很感动。任老将军气息奄奄,微微张嘴,他咽了一半,流质食物便从嘴角溢出,接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又将适才咽下去的汤羹咳出,溅得赵佗脸上、身上到处都是。但赵佗毫不介意,待老将军喘定,他将一条围帕围在老将军脖子上,然后继续慢慢地为老将军喂食。”原文摘录于此,不是因为我写不出关乎任老将军的细事,而是这一段描写太感人,我不忍心忽略这段击中我良心的温暖文字。
陈武、陈文双胞胎兄弟与凤娟、凤媚双胞胎姐妹曲折多舛的爱情故事,以及赵佗祖母、种养能手曹素贞作为普通民妇的民间传奇故事情节设置,是小说家伏脉千里的叙事手法。陈武陈文兄弟与凤娟凤媚姊妹两对有情人最后在岭南的出场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又合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求。张况设置双胞胎姐妹听到朝廷招募告示,竟不顾一切自主报名到岭南抚军的情节结构,用心良苦,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别的女子是被迫无奈才被动去抚军的,而这对情路坎坷的双胞胎姊妹则是主动抢着去的。心情不同,举止自然相别天壤。《赵佗归汉》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历史小说,其插播的情节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和合理性,这是一位小说家成熟和成功的重要标志。从叙事学概论的角度解读,其结构的故事依据历史事实,再通过作家的个人才华进行创造和发挥,完成了宏大叙事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画卷绘制。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人物在历史上既要有可考的真名实姓,同时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虚构一些陪衬式的人物,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丰满可信,更符合故事发展逻辑需求,才更能达到艺术表现的奇特效果。陈武、陈文、凤娟、凤媚、曹素贞等都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出场看似无关紧要,但都是不可或缺,甚至举足轻重的,因为他们与主人公赵佗有着极为密切的连带关系。
陈武、陈文是孪生兄弟,是赵佗的乡党,也是赵佗表妹凤娟凤媚的相好。他的家乡在山野沟渠,还有漫山遍野的花儿弥漫在小村庄周围。陈武、陈文的父亲叫陈三儿,是个乡村铁匠。他们一家是战国时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典型缩影,是社会底层最基本的家庭单元。他俩与父亲在自家铁铺打铁时,突然被一帮军爷抓了壮丁。到军营后,他俩被分开,陈文后来经赵佗推荐被按排到秦王身边担任侍卫,接替在任嚣军中挂职的赵佗。陈武则进入李信所部,成为李将军的侍卫。可惜伐楚大军前线传来军情溃败的噩耗,陈武不幸成为三位军令司马中的最后一员,被暴怒的秦王给杀了。陈文身为秦王贴身侍卫,跟随秦王东征西战,却未能救兄长于非命。这是富有寓意的情节设置,让人徒生伴君如伴虎,在君王面前谁也爱莫能助的喟叹。更见秦皇在面对战争时的威厉决绝与冷酷无情。大秦帝国灭六国设郡县,天下一统。陈文随后加入南征百越的大军,成为副帅赵佗的亲随副将,后在朝廷派来的抚军队伍中戏剧性地与自己的恋人凤媚重逢,之后就在岭南扎下根了。最终陈文做了南越国的右丞相,人生圆满,事业有成,爱情如愿,家庭幸福。
凤娟、凤媚是双胞胎亲姊妹。凤娟是陈武的恋人,在伐楚战败的阴影下,他们的一次痛心吻别,竟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欢欢和乐乐。为寻找挚爱恋人,姊妹二人一同毅然决然地加入抚军队伍,妹妹凤媚如愿见到了陈文,她语言尖刻,性格活泼,心肠火热,有情人最终喜结善果。而姐姐凤娟就没那么幸运了,陈武被秦皇所杀,人生留下莫大遗憾,在赵佗及其夫人荔女的牵线下,凤娟嫁于赵佗部将史定,婚后二人将陈武与凤娟的一双儿子接到岭南,成为新岭南人。曲折多舛的爱情往往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这就需要作家合理的虚构。在陈武、陈文与凤娟、凤媚之间的爱情故事中布满荆棘,最终走出泥泞坎坷,实现另一种“圆满”,这样的情节设置既曲折又感人,是张况精心构思铺陈的结果,也是他心目中美好理想的见证。张况艺高胆大,将古人的生死相依赋予了今人的情感,并能催人泪下,可见其非比寻常的语言穿透力、历史时空感和故事感染力。
曹素贞在小说中是个特殊人物,一个很特别的乡间民妇、劳动人民的代表。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置显然是别有深意的。一个偶然中的必然,就轻松地将赵佗的出场安排妥帖了。张况之所以不吝笔墨记下她,是因为她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的一朵特别靓丽而又不可或缺的浪花。曹素贞本人出身于名门,属大家闺秀,她既是赵佗的祖母,又是凤娟、凤媚的外婆。一个年轻的寡妇,俯下身段一手一脚拉扯大五个子女,使孩子们一个个健康快乐成长起来。她有着深厚的家园情怀,不仅送子从军,还以勿忘初心的朴素信念培育小赵佗,为赵佗最初的人格确立和最终带领南越回归汉朝树立了不可磨灭信仰和榜样。赵家沟人只要说起曹素贞,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人还爱动脑子,喜欢栽植一些跟别人家不同品种的庄稼,这些庄稼长势喜人,每次收获的粮食总要比别人家多得多。不少当地和外乡地主都来她家取经。曹素贞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养能手,发家致富有她自己一套。逐步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养大王”。消息辗转传到秦王耳朵里,秦王说“守节寡妇,懿德流芳,爱卿务请转达寡人敬意”。曹素贞的出场,既很好地表现了秦王对节烈妇女的偏爱,也表现出秦王对民以食为天这一社稷大事的不含糊。秦王派遣李斯大人亲自为一个乡间民妇送“嘉许诏令”,并将秦王赏赐的“一座红沁仙翁寿桃造型和田玉雕”颁发到曹素贞手里,这是罕见的,表现出秦王做人粗中有细的亲民形象。李斯回程时,将顺理成章地将天资聪颖的九龄童赵佗带回王城。至此,赵佗的出场有了合情合理的机缘。赵佗这次出道远飞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原家乡。这也是赵佗后来心心念念执意要归汉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说家张况对陈武、陈文、凤娟、凤媚和曹素贞等一众虚构且又真实生动人物的塑造和描写,特别集中体现了《赵佗归汉》一书关于人民性、国民意识的整体思想,那就是把作品的重点向下移,去俯身关注那个时代下层阶级和人物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只有完整、深入、全面地反映整个时代,反映宫廷,反映战争,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才能代表那个时代发声,才能真正成其为厚重之作。显然,张况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丝丝入扣,不着痕迹。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反映时代生活的,只有关注世俗日常真实的生活场景,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整个时代,关注每一个卑微的生命,才能成其为走心的上乘之作、拔山的扛鼎之作。《赵佗归汉》显然具有这一深沉底色。
史定、董彧、陈凡、陈邦武、甘逸农、姚秀、芈化龙、郑阿弟、陈阿三这一串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不应该只是名字表面的称谓意义,而是他们来自于大秦北方及中原的各个地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跟随赵佗和南征大军走到了一起。平定岭南后,他们在岭南生活的数十年里,命运不同,际遇各异,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籍,更没有忘记自己的乡音、故土和故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与百越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繁衍了后代,并成为新岭南人。但是无论时光如何流变,也改变不了大秦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故国的事实,当年的秦皇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陛下。大汉朝只是移花接木寄生在大秦血脉残躯之上建立起来的帝国而已,并非他们实际意义上的故国。不过,他们每个人的祖坟都在故园老家,他们所有的亲人确实都已成为大汉帝国的子民了,尽管他们的父母姑舅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的兄弟姐妹也许还活着,并的确做着大汉朝的子民,这是血脉相连绵延相续的一种存在。
赵佗回归汉朝,不仅是赵佗的个人行为,也是南越国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南越王及其众臣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抉择、重大决定。赵佗归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汉重在人心的回归,国土的黏合与重塑。南越王赵佗将他们这一大批追随者和岭南各族人民,连同巍巍五岭、茫茫南海一并带回了汉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喜事、好事。实际上,赵佗是将岭南和浸染了中华文化血汗的这片辽阔国土带回了汉朝,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家张况为民族而歌、为祖国而唱,穷五载光阴刻苦创作这部二百万字巨著,实在是用心良苦,是近年来我国小说创作中一个可喜成果,值得褒扬和肯定。至此,该小说已实现了其史料价值和文本意义。
云姑、戚媛媛、荔女这三位女性是赵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男人的成长成熟离不开女性的引领。云姑是赵佗的挚爱,可惜天不假年,二人未能相依到老。戚媛媛是赵佗的正室,平凡而伟大,她为赵佗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最后守得云开见日,她得到了应有的名分,与赵佗相守终生。荔女则是西瓯族首领之女,小说中她是勇敢和美丽的化身,是秦越和解、汉越民族团结的信使与象征。这三位乱世中的美丽女性,在完成赵佗人格品行的塑造确立与事业的成型拓展最终带领南越国回归汉朝的成就中,跟赵佗的祖母曹素贞一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性作用。她们在赵佗思想观念的定位和对家庭伦常、生活阅历的基础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的云姑是赵佗最早接触的女性,是在王翦之子、年轻将军王贲的引领下,在怡红楼遇见的“绝色美人”。他们是一见钟情的情侣,由于不得不顾及原配戚媛媛的感受,赵佗不得不将自己与云姑的特殊关系可以予以隐藏,即使他已经花重金为云姑赎身,但他与云姑一直也只是地下恋人关系。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隐忍”。他们真心相爱,彼此心心相印,相依相偎度过了一段甜蜜而难忘的岁月。战乱年代,由于南征,赵佗不得不离她而去,这给他们二人都留下了难以述说的痛苦与不幸。赵佗的生母魏氏死得早,赵佗小时缺失母爱,心里一直有一种恋母情结,云姑大赵佗三岁,他们之间的“姐弟”恋,实则有“恋母”情结的因素在里面。“爱”与“恋”统一,情到浓时,赵佗与云姑结出了苦涩而甜蜜的“情”果。云姑发现自己怀孕之后,先是一番惊慌失措,继则是一番惊喜。赵佗表现得很够男人味,也很有担当,他随后便花重金将云姑从怡红楼赎出,在登云巷置了房产,配了丫鬟燕子,将云姑养在外宅。赵佗在第一次南征百越临出发时,儿子伯始出生。他是吻别刚出生的儿子的小脸之后就跨马出征的。命运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啊!离开他们母子情非所愿,赵佗得有多么的不舍和无奈,才能做出如此决绝的抉择?赵佗一走就是四年,这四年里,云姑带着孩子艰辛度日,后因儿子伯始意外死亡,云姑也因此抑郁而终。设身处地去想一想那个无序的年代,作者描绘出如此凄苦的一幕人间悲喜和卑微人物的无常际遇,这得具备熟悉时代经验和人物命运嬗变转换的能力。小说对人物命运的细腻描写,很有战国时代的特色。读之感人至深,垂泪凄凄。
戚媛媛是秦王赐给赵佗的一位域外进贡而来的美人。一开始赵佗只是应承秦王并被动接受戚媛媛的到来,这种“拉郎配”式的旧式婚姻,鲜有幸福可言。他们之间自然没有多少感情存在。但随着戚媛媛为赵佗生下儿子仲始,在赵佗第一次南征铩羽而归之后,他们之间因为有儿子的存在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和家庭生活。赵佗第二次南征开拔之后,与戚媛媛之间就成了形影相吊分居两地的“异地”婚姻,只剩下绵绵相思了。德不配位阴险狡诈的秦二世即位后,赵佗及其南征军不听调遣,对秦廷的呼救置若罔闻。赵佗机警地判断时局,及时派陈文、史定潜回皇城,将戚媛媛母子接到岭南。从此后戚媛媛才算与赵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团聚,并被册封为“戚王妃”,幸福地度过了余生。
小说中荔女这个特殊人物的设置是作者的点睛之笔。荔女全名俞馥荔,是南越西瓯族首领俞宋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她与赵佗原是敌对关系,但她大义凛然,为救族人于水火,她不仅勇敢地闯入赵佗的中军帐,对赵佗晓以利害,还不惜用以身相许的“胁迫”手段以求得秦越和解。赵佗为荔女的稚拙善举感动,他顺水推舟,便与这个荔女结为秦晋之好。这当然也符合赵佗镇守岭南“和辑百越”的意愿与政策。正因为有这桩特殊婚姻开了一个好头,使得整个南征大军可以很顺利地与百越各族相融合,实现了团结岭南各部落的目的。秦越和解之后,荔女携手赵佗促进建设,发展生产,为南越国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荔女为赵佗生一女“叔萱”、一子“季始”,荔女成为“俞王妃”,她的命运得以改变,最终实现幸福善终的目标。
纵观整部小说,赵佗一生经历很丰富,从爱情和家庭生活方面看,以上三位女性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成长并得以长寿的基本保证和生命印证,是他青春、爱情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四、《赵佗归汉》的叙事学研究:结构与架构,语言与叙事学。
完整阅读《赵佗归汉》,我认为张况创作的是一部精彩厚重而又充满魅力的历史小说。
通过反复细读,认真比较,重点研判,结构分析和情节寻踪等方式对《赵佗归汉》的叙事学进行研究,这部小说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
1、结构与架构
一条主线:赵佗。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以主人公赵佗为主线,从他进入王城秦宫任王书房磨墨随从开始,与秦王嬴政成为密切亲近关系,这就有很大的几率经历、见证,甚至参与许多重大事件。特别在秦王组织统一六国的战争时期。这也是赵佗有别于其他股肱大臣的地方,他是秦王最贴身的人。统一战争结束后,赵佗参与了国家的体制建设。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赵佗为副帅开始了第一次南征百越的战争。历经四年,由于主将屠睢指挥不当,主副帅失和,最后以损失30万军队的巨大代价失败告终。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赵佗再次出任副帅,第二次攻伐百越,力图征服五岭,实现大秦置郡南海、向海图强的伟大目标,积极推进帝国版图向南扩容。赵佗此番南征与主帅任嚣密切合作,以大秦帝国的最高利益为依归,同舟共济,勇往直前,以赵佗的“和辑百越”之策,开启善待各族,促使百越归顺大秦,接受中原文化的教化,建设岭南家园,最终实现偌大岭南成为大秦帝国一部分的终极愿望。
一条副线伴生主线:嬴政+汉朝。《赵佗归汉》中秦王嬴政出场是在统一六国战争已开始,韩、赵、魏已灭,正在伐楚之际。嬴政派李信为主帅,先是进展顺利,随后报来战败消息,秦王怒杀三个马报。嬴政不得不俯下身段,亲自出面去频阳请老将军王翦出山。秦王嬴政作为副线一直伴生于主线而存在。随后是灭楚、灭燕、灭齐。建立健全体制,郡县体制的逐步推进。落实“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始皇帝登基大典,外出巡游,焚书坑儒,第一次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第二次南征百越,构筑长城,直到嬴政沙丘驾崩。这条伴生副线依然若隐若现延续不断,有时甚至是以他人口述的形式传知赵佗。后来秦廷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再接着就是项羽刘邦楚汉相争,刘邦建汉。这条伴生副线转成汉朝,是他人通过口述和信件往来向赵佗传递情况。接下来是赵佗受封南越王,刘邦殁后,吕后篡权,吕雉逼赵佗走绝路,无奈之际,赵佗建南越国,自称“南越武帝”,与汉朝分庭抗礼。几经周折后,汉文帝上位,才改变汉室对岭南的政策,赵佗及南越国领会汉文帝善意,接受册封,赵佗因此再度大义归汉,完成统一的大汉朝版图。整条副线分几个阶段,一直伴生于赵佗这条主线,嬴政这条线大都属于直面叙述,而其它部分多是代人叙述。
三个群交织运行。使得故事的展开层次分明:第一个群是嬴政群。该群有秦王早期的统一六国,励精图治,雄才大略。中期的千古一帝始皇帝荣耀,帝国体制的设定,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决策,“焚书坑儒”的真相,“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的战略实施。晚期的秦皇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大兴土木和民怨沸腾,寻仙求药和迷信堕落。第二个群是战国末期与大秦帝国精英群。主要是秦朝开国文武百官,侧重点放在二十几位文臣武将身上,秦朝的李斯、冯去疾、王绾、尉缭、王翦、蒙武、任嚣、赵高、冯劫、杨端和、羌瘣、麃公、桓齮、姚贾、辛胜、茅焦、屠睢、蒙恬、蒙毅、王贲、李信、章邯、王离、史禄等。汉朝的刘邦、萧何、韩信、陈平、周勃、彭越、英布、卢绾、陆贾、樊哙、曹参等。第三个群是中下层军人,如陈武、陈文、史定、董彧、陈凡、陈邦武、甘逸农、姚秀、芈化龙、郑阿弟、陈阿三、苟仲、朱季、马三等。普通贫民百姓如曹素贞、凤娟、凤媚、郑三等。岭南西瓯族人,如俞宋、岳龟龄、桀土龙、桀石虎、俞大豹等。妓女仆从如青萍、珊姐、兰芝、蔡波波、芈福、庖三、赵德彪、茜茜、燕子等。
这三群人,以个体为中心的故事,讲得最细腻最生动也最有情感。作者再将这些故事以中国结的方式,穿插缠绕编织起来,包裹在主副线的外围,大胆结构故事,展开叙事情节,绵延缠绕,循环回溯,细致有物,真情可掬。所有故事都能保持着叙事的平稳、节奏的流畅、表达的热情、描述的细腻。几乎所有人的命运和归宿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依归。这是作者驾驭题材和结构故事超强能力的具体体现。
2、语言与叙事学
热度性。文学语言无论赋予多少种意义,毕竟还是叙事的工具。只有充分掌握工具的性能,才能将工具运用到最佳状态。事实上工具自身不带多少优劣与好坏,更多的在于使用者的驾驭能力。小说的叙事是带着作者个性的直接的体现,不带形容词和修饰词语,一般可称之为“零度性”。语言中和修饰词语偏热情,叙事描述热烈而张扬,表达方式热情而明快,一般可称之为“热度性”。在语言上呈现“负度”或以下的状态并不多见,“负度性”或者很少。《赵佗归汉》从头至尾,在叙事语言上一直保持着足够的“热度性”,而且,这些热度在“叙事”的不同场景,显得程度有起有伏,也就是该重热就重热,该轻热就轻热。“热度性”也成为这部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张况的古文字修养和史学功底,这让他很容易就跟普通小说家区别开来。事实上他身上拥有别的小说家不具备的深厚国学底色。这是一般人够不着的高度。
粘连性。我仔细品读过张况的不少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总体感觉是他的语言风格比较成熟,语言表达中常赋予一种“粘”性,阅读起来极具磁力和附着力,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同时,这种“粘”性含有情感,带有湿度和温度,而且绵绵不绝,深入心灵。特别是在故事情节的倒叙、回闪和情感表达上,显得“粘”性十足,张力非凡。看看他的文字是怎样具有“黏”性的吧:
“仗打完了,帝国山河一统,军中一切很快又恢复了旧时的模样。
这些天,军营显得颇为清静,闲来无事之际,赵佗一个人在中军帐里枯坐,回望来路,回想初心,赵佗愈发想念家乡,愈发想念亲人了,心里竟生出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来。
虫声唧唧,枯坐无味,赵佗来到户外仰望蓝天,遥望山川,举目都是失落的残花败柳,赵佗心里一遍遍地问,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一切都好吗?东垣百姓日子过得好吗?生活有所改善了吗?
赵佗问苍天,苍天无语,唯见白云悠悠空自闲;他问大地,大地苍莽依旧,唯有山川依旧笑春风。寂寞无依,心生忧郁,难遣的乡愁迷雾一般罩住赵佗的眼睛,让他看不见来时的路,望不到遥远的童年。
昨夜的梦境里,赵佗凝望着祖母脸上的皱纹,仿佛听见祖母在轻轻呼唤他的名字。从祖母卧室出来,赵佗站在家门前望着户外潺潺流走的逝水,他的心竟飞到了山那边,兴奋地与儿时的玩伴一起放牛割草,门前的果树挂满了累累硕果,那迷人的香飘进他梦里,闻一闻,他的心都醉了。他梦见祖母喊他乳名,父亲在不远处望着他微笑,继母菟裘氏在为他张罗饭菜,弟弟妹妹们在屋门前嬉戏打闹,弯弯的乡道上,赵佗的启蒙老师终黎汉先生手执一卷竹简正朝他慢慢走来……”
像这样具有“粘连性”语言的部分叙事就很典型,集凝思、抒情、依恋、梦境、冥想于一炉,大有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沉稳风格。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的收获。
诗意性。小说家的语言很重要,小说语言升华成诗意表达的作品,在当代小说中并不罕见,有的长篇小说就直接被称之为“史诗性作品”。《赵佗归汉》的叙事表达有节律、有层次、有选择地展现诗意的存在,这是作者对自己这部作品进行智慧地全面把控和整体性设计所决定的。不会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而任意发挥。看看张况笔下的诗意文字吧:
“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一直以来,秦王都在处心积虑孜孜以求,他常年这样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想干成一件令世人惊叹的大事,他誓要将业已龟裂数百年的华夏大地重新捏合成一块完整的版图,使之成为幸福的乐土,万世相传的大秦皇舆,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天下,那是秦国历代先祖寄予他的厚望,他必须接受一切考验与所有挑战,他坚信自己有能力打倒一切、摧毁一切、改变一切、建筑一切。他坚信自己是万能的,他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完成这一旷世宏愿,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是整个战国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君王。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启无休止的攻伐、驱赶、强抢、霸占、掠夺,直至万邦归一天下归秦,秦即天下,寡人即天下。”
“秦王方式,独特而任性,像虎啸山林、狮吼原野,百兽惶恐,千山震颤;秦王力量,强硬而疯狂,像犁铧之于土地,无论井田、旱地、山川、湖泊,必须被他深度翻耕至少一遍;秦王目标,万邦归一,像江河入海,所有的流向必须以大海为趋归、以巨浪为追求、以海啸为目标,一一聚合成时空巨阔的心跳,直接对接秦王的脉动、秦国的步调。”
诗意原本也不是诗歌的专利,诗意表现好的散文、小说有的是,这完全取决于作家的素质和修为。我认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应该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现代性。当我打开《赵佗归汉》第一页的时候,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理性地停顿下来,我要辨别一下自己是否在读一部小说,一部叙事两千多年前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思路清晰,适应情节之后,开始渐入佳境,美不胜收了。小说家用自己最熟练的汉语表达,娓娓道来将遥远的故事徐徐展开在我眼前。原以为发生在古代的事件,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和味道。小说家张况真就不简单,他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有机地糅合,融入长篇历史小说的表达和创造中。这具有不可复制的代表性意义,因为读历史小说的人正是我们当代人。可以例举的好文字比比皆是,这里摘一段让我动容的画面展开吧:
“正午的阳光照在咸阳城里,一幅母亲抱子归家图,此刻无声地投射在帝都的南门大街上。路上的行人不知道,这对母子竟是赵佗赵大将军的家眷,他们正为午餐能不能吃上一只鸡腿而犯愁。仲始趴在娘的肩上,眨巴着大眼睛望着后面拉着老媪慢慢走路的欢欢和乐乐两个小哥哥。他觉得娘的怀抱好温暖,他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多了,小家伙笑得很开心。似懂非懂的小仲始说着,就挣脱娘的怀抱,他站着望一望娘,见娘的眼里有泪,小家伙便不再吭气。看来,这个小男子汉兴许读懂了娘泪水里的含义,他不再吵着、嚷着要吃鸡腿了,他静静地跟着娘,在娘的庇护下,慢慢往回走。”
类似的鲜活文字在小说的许多章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阅读中我常有穿越时空,回到秦汉时期,与历史人物同在,与普通民众共话桑麻的感觉。总有一种张况就是那个时代人的美丽错觉。
五、《赵佗归汉》的讨论结语
西方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我的理解是,这句话点到一个人人都能看见,却人人都不愿承认的事实。西方和美国人最具代表性,他们骨子里其实并不轻易认同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来源于中华文化的形成与丰富,数千年来,中国人无惧任何艰难困苦,不畏任何豺狼虎豹,一直坚定信念,坚持梦想,坚守承诺,坚强胫骨。他们不卑不亢不息自强地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天一定会到来。
《赵佗归汉》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但它的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的。这是一部从历史角度透射中华文明光芒的当代优秀长篇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主张民族团结、国家一统思想的代表性佳作。通过这部作品的启示,在文学和思想认识方面打开了一道以史为鉴,面对未来的大门。
1、中华文明的根基与传承发展。
中华文明从未断裂,它信心满怀地走到今天,一直散发着无限的魅力,一直具有无限的可能。中华文明有三大根基,即“道统”“法统”和“文统”。所谓“道统”是指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采取“王朝正朔”的模式。周朝初年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分封前朝帝王后裔为诸侯。历朝历代都通过“王朝道统”表示自己的正统性、合法性。从夏、商、周、秦、汉一直到元、明、清,无不是用汉家国号作为“道统”的合法性来源。对前朝帝王陵墓,历代王朝都会通过立法予以保护,这也是对朝代更替上道统的认同。至于“法统”也是长期延续而形成“中华法系”。春秋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出台《法经》,后代均修改后颁为法律,即《秦律》《汉律》《唐律》,直到《大明律》《大清律》都是这样形成的。这种层层相因的修改完善,使得中国律法至臻完善。法律不仅仅是统治者意志的集中表现,更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文明中一个重要部分。再就是“文统”,中华文明的“文统”有两个部分组成,即“文”和“史”。从“文”的角度:先秦的“五经”到汉朝“独尊儒术”再到隋唐科举考试,都以儒家经典为主体,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而儒家思想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直被统治者尊崇和践行着,即使出现了重视佛家思想甚至道家思想的朝代,但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正统”的存在。从“史”的角度:中华文化另一个重要载体则是“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典籍。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中国就有了完整的官方正史。《宋史》《元史》《明史》等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每个王朝通过“修史”来肯定前朝的合法性,也证明本朝的合法性。由此“官修正史”的认定,俨然也就成了“正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文明的根基决定了我们的来源、经历和成就,随着现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应该辨析各种成因与优劣,以传承和发展为目的对中华文明进行全面审视,保持优秀,汰去落后,推崇精华思想,张扬精粹传统。特别表现在文化的传承上要有更多更完善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落实。无疑,张况的《赵佗归汉》正应了我们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战略规划要求。这部小说可以毫不逊色地与姚雪垠的《李自成》、熊召政的《张居正》、刘斯奋的《白门柳》比肩。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意义出发,《赵佗归汉》更有着深度的价值揭示和广泛的民族性意义。
2、秦始皇的“千古一帝”与赵佗的“南越归汉”
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结点,影响后世数千年,直到今天依然还有着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就没有“大中华”的概念。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当之无愧。我国史学层面的“陕地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汉唐文明的定鼎地,中华文明在这里奠定基础,中华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这已是可以证明的事实。
中华文明从东方起源以后,发育发祥,成长成熟,辐射外溢,传播扩散。同时不断强化固化,再扩大影响,扩展至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直到整个世界。我要指出的是,当中华文明成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归的一种文化形式传播的时候,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否能让国人更坚定地以拥有中华文明而感到自豪。
历史上的赵佗在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可以视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成功。张况正是沿着这条思路构建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有着大型史诗创作经验,惯于纵横捭阖,登高引颈,在以大量的篇幅展示时代英雄的同时,更深入探讨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成因。其高蹈的格局和宏阔的叙事为作品增加了分量。他同时在延续、传播、推行有关民族政策、抚边政策中都有较多成熟的见解与描述。这里我对作者所具备的宏大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
当然,解读一部文学作品还可以有多种方式,我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2022年3月31日-4月4日
(十品,原名叶江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