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张况|序钟振强读书笔记《夜读杜甫》

2024-01-01 作者:张况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张况,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钟振强是我五华中学读高中时高我三届的师兄,我入读高中一年级时,他刚好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航空学院。一进一出,前后脚之间,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彼时,他与考上北京大学的温冰和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的钟君贤一起成为我们入学新生学习的榜样,人气很旺,名气杠杠的。须知北航那是时代骄子们筑梦苍穹的摇篮,我心向往之那是自然。彼时,我就暗下决心要努力拼搏三年,希望将来也能上北航翱翔蓝天。可惜我数理化门门挂红灯,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基本没考过及格,作此不切实际之异想,及今思之仍感天开幼稚,搞笑得紧。上北航只能是年少时的一场春梦一个奢望罢了。梦幻破灭,我最终选择了拥抱汉字。歪打正着,还真适合我。多年以后,我成了煮字疗饥的诗人。

  道路弯弯弯几许,人生兜兜转不停。梦想高挂天边,道路永在脚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工业会计专业侥幸毕业后,我有福来到佛山工作时,心里做好了自己今生将要老死陶瓷厂的准备。在一次乡亲迎春茶话会上碰见了当年缘悭一面却一直被我视为榜样的师兄钟振强。真是大喜过望庆有余焉。彼时我在石湾一家陶瓷厂当厂报编辑混饭,振强则在一家印刷企业坐大班台当老总。读高中时没见上一面,工作时两人都来到了佛山,这可真点“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喟叹啊。

  振强是一名牛叉的理工猛男,数理化样样皆精,没曾想他竟然也是一位资深老文青!上月某日,他来电话问我“得冇得闲”?说是想到我办公室来喝茶叙旧兼讨教。师兄趋前致候岂是怠慢得的?我赶忙说自己内心荒凉得都快长狗尾巴草了,正合你老师兄荷锄来理理荒秽了,粗茶有的是,千万别嫌弃就好。谁知道他一到我办公室便递给我一块厚厚的“砖头”,说是自己多年的读书笔记,想麻烦我把把脉,看看有无出版价值。我接过沉甸甸的“砖头”,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本新出的著作,细聊之下才知道,他近年来一直在夜读杜甫,遂将笔记订成此册,以便请人提意见。准确地说,他是陪“太子”读书读出这本厚厚的读书笔记的。这可真是让人叹服的“疯狂”之举。

  2016年,振强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对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振强在辅导儿子如何读好杜甫作品的同时,暗地里自己也对杜甫上下打量进行了一番望闻问切式的“深挖”。在有限的资料不能满足他儿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发问时。他下狠心买了一套《杜甫全集》和《杜诗详注》回来猛啃。振强边细细研读,边跟儿子讨论关于杜甫的相关话题。较真的两父子你一句来我一句往,不意竟歪打正着玉成了振强这本40万字读书笔记诞生的厚望。

  作为理工猛男的振强,文学储备乏足不足为怪,为了缓解尴尬,能给儿子一个正确的答案,他每天下班回家逮空就抱着杜甫从头到脚猛啃。《杜甫全集》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他研读都快7年了。据说他是一边苦读《杜甫全集》,一边点校《杜诗详注》的。他说,这样读起来就不再费劲了。由此,他全面了解了杜甫的创作年谱、活动路径和生活脉络。日夕研读,晨昏砚耕。煞费恒心,终成正果。

  一个杜甫诗歌的业余爱好者,我想,充其量做根“铁粉”也就够了。但振强喜欢较真,也爱较劲。他一副学人模样,边读边做笔记。几年下来,没成想笔记就做了40万字。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读书人的气质让这个理工男显得与众不同,让我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我觉得,业余有文学爱好,其实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振强知道我是“做鞋”的一枚“芝麻绿豆”,平日里爱捣腾点文字。于是就揣着他的40万发“子弹”“瞄准”我“开火”。“中弹”后的我抚着他幸福的“伤口”非常感慨地粗略地“会诊”了下他的“手术”和“刀法”,映入眼帘的文字“针线活”确实不错,像压根“没缝过线”的肌肤颇有质感。然后就不假思索地给出三“太”“会诊”综合意见:太有才了!太难得了!太有价值了!师兄弟之间,其实要不了许多悦耳话。我心有所惊地告诉他说,这是目今为止我在佛山看过的研究杜甫诗歌最有分量的一本专著。直夸他做学问太认真了,值得我辈学习云云。

  毫无疑问,振强是个有心人,做啥事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往深处钻往细处想。这也反证了我的一个观点:一个人能获得成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个水落石出,直到做出真实成效,自然也就能成事了。

  振强的读书笔记都插柳成荫长出喜人春色了,竟然还谦虚地跟我说这只是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而已。听上去这成绩像是他的“无心之失”似的,实则是他家稻田里的金黄稻穗压弯我腰的惊喜。我笑骂他过分谦虚等于骄傲,对他说,这本作品集不但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是佛山写作者中研究杜甫诗歌难得一见的笔记体文学评论集。很好地填补了佛山向来较缺文学评论家的空白,并当场伸出拇指食指以假枪“要挟”他加入市作协,让他跟我一起“做鞋”发展佛山文学。

  振强闻言乐呵呵搔搔业已“谢顶”的灵光脑袋说“如此甚善”,并顺水推舟反“要挟”我瞅空为他写个序。

  得此殊受,我欣然惶然,甚感压力山大。虽然我也喜欢杜诗,但毕竟没甚心得,更遑论研究一说。振强似乎也看出了我的窘处和内心的某种忐忑,他笑着轻描淡写给了我一颗钟氏“定心丸”:空了再写,不急不急。

  振强说:“直到敲完最后一个字,我依然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够完成这样一本书。一个理工科毕业的人,一头埋入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且不说自己的文学水平有限,单是其中的枯燥无味,能够让自己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奇迹……”我想,这该是他切身感受之后发自肺腑的多余“废话”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奇迹”,居然就这样被他日积月累创造出来了。这可真是一件值得额手称庆的大好事。

  成都杜甫草堂我是去过三四五六回的。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当年读中学时,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印象就很深刻。但要为研究杜甫作品的专辑写序,我内心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一上十四下”。好在振强也是业余杜甫研究“土专家”一枚。念及我与他的校友之谊,于是硬着头皮接受了他指派。事实上我日常忙的屁滚尿流,不仅琐碎工作太多,且一裤裆的高雅“风流债”答应着要还。不会对人说不,就活该只能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去读他的这本笔记了。还好,没有失望,读后的总体感觉是:振强真是一位爱杜甫、懂杜甫的“狠心”人。杜甫这样一位古代写诗的穷酸诗人,能有振强这样的深度“小迷弟”,那是足堪自豪的。设若老夫子泉下有知,也该为自己拥有振强这样一位隔世“知己”而感欣慰。

  我是如假包换的典籍藏书家,说实话,《杜甫全集》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在我的书柜里它们是一直“立正”着的。收藏它们,不轻易让他们“稍息”,目的无他,就是图个面熟,急用时脱掉它们“裤子”,让它们“赤条条”当资料使用,我想这该是大多数藏书家的初衷吧?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祖籍襄阳(今湖北),随其曾祖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杜甫的称谓还有很多,他也常被称人为“老杜”,后世多称其为杜拾遗、杜工部,也有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的。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世人为了与李商隐和杜牧即“小李杜”区分,于是称杜甫与李白为“大李杜”。反正杜老夫子名号不少,满世界知道他和喜欢他诗歌的人忒多。其中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就以著有23卷《杜诗详解》而广为人知。可以说仇兆鳌是十足杜迷,他的研究不可谓不深。但是在钟振强这位理工男无微不至的辩证探求之下,还是发现了仇文中的不少讹误之处。振强的读书笔记详细寻访杜甫生平经历,书中的不少观点,可能会颠覆世人对诗圣的认知,他对杜诗的解读精细入微、鞭辟入里,一些观点也与人们通常的理解有着较大出入,甚至可能大相径庭。我想,他的有些观点有可能会招致非议乃至批判,引来不同的反响也不是不可能的。说到底,社会是个大合唱群体,任何事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一种声音存在。总之,一山总比一山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显然,仇兆鳌和钟振强也在此列。

  杜甫的一生其实并不漫长,大诗人只活了59岁,用我们客家话说“差一年才上寿”。杜甫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奋斗男,他一辈子脑海里总翻腾着人生苦短一定要有一番作为的滚滚波涛。老夫子的跌宕人生,可谓泪点多于雨点,他青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齐赵诸地,遍访贤达,见多识广,然则于科第一途却屡试不中。后来好不容易混了个小官来当,却依然保持着率真个性,难被官场接纳。因此,庙堂失意那是注定了的。

  杜甫生不逢时,他非常失望地亲眼目睹了唐朝世族官宦的奢靡无度、底层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唐廷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现实,满心里都是说不出的郁闷和苦恼。公元755年,唐将安禄山史思明对唐玄宗极度不满,遂联合起来叛唐,发动“安史之乱”争夺统治权。这是唐朝的内战,自此大唐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局,国势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迅即失守,杜甫一介书生意气的小官吏,面对社会动荡局面,也难逃厄运,只能随波逐流,辗转多地图个苟且偷生。公元757年,杜甫从长安冒死逃出,追寻落荒的唐肃宗李亨到了凤翔。李亨念及杜甫的忠诚,遂封以左拾遗之职。杜甫怀着美好的初心,准备报效李亨和唐廷,但因房琬事件牵连,杜甫差点被下狱。好在牢狱之灾在宰相张镐的力保之下得以幸免,但恼羞成怒的唐肃宗还是将杜甫连降两级,从左拾遗贬为司功参军。杜甫算是勉强保住饭碗和“公务员”编制。经历此番打击之后,杜甫身心俱惫,五内“熄火”,及至万念俱灰。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即安史之乱发生四年后,朝廷军队与安史叛军之间的战斗进入了拉锯相持阶段。这一年对于杜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是岁,杜甫亲手掐灭仕途幻想,愤然辞官避战。自此,他沉沦社会最底层,陷入穷困潦倒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辞官离开长安后,杜甫没去洛阳,而是到秦州投奔侄儿杜佐和朋友赞公。途中,他看到中原处处饿殍,一副民不聊生的破败之相。可怜杜甫与苦难百姓一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心怀天下从底层社会走出来当了几年官又重回底层的苦命诗人,杜甫自此更加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由于生计牵迫,杜甫在秦州也待不下去了,后又辗转到同谷暂居了一段时日。同谷名中带“谷”,杜甫却时常仓无余粟,日子同样难捱。于是如丧家之犬的杜甫只好跋山涉水到了成都。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杜甫悲从中来,感慨良多。在此期间,他先后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足堪名世的不朽之作。最堪说道的是他的“三吏”“三别”,那是他的登峰之作、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镜头回放到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交战于邺城,唐军指挥失当招致大败,溃不成军之下,百姓遭罹兵燹战火,其苦可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亲眼目睹了战乱带给百姓灾难记忆黎民百姓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之举,内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记录真实情状的“写实性”史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国文学史上称之为“三吏”“三别”。杜甫是活在诗歌中的人,他的作品给了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回到华州之后,杜甫着手将“三吏”“三别”修改订正并正式脱稿。好东西一定要分享,诗成之后,杜甫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他将之示诸诗友。很快,“三吏”“三别”就在诗友和百姓中传颂开来。杜甫声名由此真正鹊起,让人难望其项背。

  应该说乾元二年是杜甫诗歌的分水岭,此前他的作品确实不及同代诗人这是事实。而此后,杜甫诗歌的质量就开始甩同代诗人不知几条长安街了。虽说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是其作品的主要底色,但作为一位曾经年轻的诗人,杜甫也曾有过青春作赋豪气干云让人鲜见的另一面,这些从他的名作《饮中八仙歌》等篇中不难找到他狂放不羁的缩影。

  成都虽系天府之国,但也不是杜甫的终老之地,老夫子的一生注定都在路上。漂泊是其基本底色。由于求生日艰,杜甫后来又客居湖南一段时日。可以说杜甫大半生都在为生存奔忙,漂泊无依是他此生的关键词,也是他命运的真实写照。大历五年(770年)岁末,孤苦伶仃的杜甫在59岁上罹病仙逝,死因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哀痛之事,不说也罢。
 

  振强的读书笔记正是循着杜老夫子简短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开始的。他是带着夜读杜诗兼读《杜诗详注》时发现的各种疑问作为楔子,试图去厘清杜甫人生每个阶段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况的。振强的写作目的是想还大家一个真实可信的杜甫。这无疑是考人学养的一种学术冒险。比如他在《旅食京华之背井离乡》一文中,就对杜甫漂萍般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带着泪点的煽情叙述:灾害给既不会种田,又没能力赚钱养家的杜甫带来的冲击自然更大,他和家人在老家的生活依然过得极其艰难。杜甫于是借口探望亲朋戚友,经常去别人家串门,说到底其实就是去蹭饭。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有时会眼眶湿润。仔细想想,倘不是遭遇生活困境和命运的不公,一个伟大的诗人何至沦落如此?杜甫太可怜也太让人心痛了。振强在笔记中写道:一天早上,杜甫又骑着小毛驴出门,可是他突然间不知道该去谁家蹭饭。想到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副小人得势的嘴脸,杜甫觉得还是去那些辈分低的亲戚家更合适一些吧。于是杜甫写下“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的无奈诗句。只是那些亲戚也都是些平头百姓,家里也穷得揭不开锅。荒灾岁月他们也没啥事干,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住的地方又很荒凉,于是杜甫就有“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诗句描摹他们的窘态。一次二次蹭饭犹可,大家看在杜甫是亲戚和长辈的份上,可能也就接纳了他,给他点吃的。但是杜甫实在太穷,人穷志短不自觉,去的次数多了,难免会引起那些亲戚的反感。他们虽然不敢在辈份较高的杜甫面前直接说出不满,但行为上已经明显表达出了厌恶之意。每次看到杜甫来蹭饭,他们都装作行色匆匆要离开的样子,走路也是气冲冲的。对此杜甫自己也了然于心,只是人穷志短的杜甫脸皮也慢慢变厚了,他嘴上虽说不是来蹭饭,而是为了宗族事情来的,但那些亲戚都对杜甫的真实目的再清楚不过了。杜甫于是忍痛写下“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的无奈诗句,试图自圆其说。从这些诗句中,人们可以读出穷困潦倒的生存状况对杜甫的打击该有多大。杜甫的所作所为甚至开始引起街坊邻舍的非议,为此他不得不又费一番口舌为自己开脱。杜甫劝告这些亲戚,不要受那些卑鄙无耻小人的粗俗言论的挑拨离间,他们都是外姓人,而我们才是古人推崇的同宗同姓的本家人。杜甫在《示从孙济》中写道:“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就是一例。

  实际上如此牵强的解释不说倒好,说出来反是越描越黑,给人此地无银坐实他是来蹭饭的感觉。唉,说实话,杜老夫子心中的苦,我算是读懂了。

  又比如公元754年的冬,天气严寒。杜甫一家人在南山边种的豆苗因长不起来而荒废,就连种菜的地也被冻裂了。杜诗写下“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的诗句,清楚表述了这一凄惨情形。几天没吃东西的杜甫饿得两眼昏花全身发软,更哪有力气走路?贫贱之家百事哀啊,无奈之下,他只好一动不动躺在破塌上等死,而这样的不堪日子总共持续了十天八天。家人穿的衣服破烂不堪也没法补,只能在破烂的地方打个结继续穿,他的诗句“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表达了这一凄苦惨景。振强对杜甫惨状显然感同身受。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也只有哀伤摇头叹息的份。

  家徒四壁的惨况,令杜甫内心无比痛苦。在无声的哭泣中,他的眼里甚至都快要流出血来了。见杜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再看看那些在京城周边县城做官的朋友,他们一个个穿着松软暖和的裘衣,骑着高头大马在冰天雪地中轻快地行走。杜诗有“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的表述。可是有谁知道在杜曲有一位中年大叔正冒着苦寒,两腿直打哆嗦,独立在寒风中暗自神伤,悲痛欲绝?杜诗“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的表达让人泪目。杜甫的悲苦透过纸墨我们都能强烈感受到个中的辛酸。一无所有的困窘,破罐子破摔的懒惰本性,再加上迟迟没有结果的候选有司,让杜甫渐渐失去了乡里人刚开始时对他的那份尊敬。到后来甚至连那些后生小辈也开始仗势欺人,瞧不起杜甫了。至于那些在朝廷当官的亲朋故旧,则早已和他断绝了人情礼数的来往。杜诗“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就是一种明证。

  振强这样写道:杜甫当然知道,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被世人抛弃属于正常现象,何况自己生性疏懒又固执己见,在处理事情和维持人际关系方面更是笨拙得很?读杜诗“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便知其窘况之甚。孤傲的杜甫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社会现实,他写了一首《贫交行》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愤慨,“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多么希望这个世界上能有多一点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不嫌贫爱富、宽容厚爱的人存在,少一些翻云覆雨、彼此轻视鄙薄之徒。只可惜不以贫富评价人的道理已经被时人弃之如敝履。这让我强烈感受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那种无米下锅强撑面子活受罪的诗人的倔强,真的让人泪目无语。

  就这样,可怜大诗人杜甫最终在自己的故乡也混下去了!公元755年秋,万般无奈的杜甫,只好再次拖家带口凄惨踏上了背井离乡之路亦是伤心一例。

  振强笔下的杜甫接近于真实的素描,他将杜甫的一生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读振强这本读书笔记,我时常被其中的情节感动得不行。直为杜老夫子坎坷的命运感到堵心、郁闷,却又不知计将安出。恨不得支点薪水,买鞋柴米油盐去接济穷困潦倒的同道老前辈。泪滴青阶,才知道“穿越”不易,唐朝已经逝去一千多年了……


  生存的困境一点不影响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存在。杜甫因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拥有巨大影响而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拥有伟大的现实主义悲怆底色而被后世称为“诗史”。在我看来,“诗史”就是“史诗”的片断,它是拒绝伪抒情的有着厚重历史质感的叙事。

  不难看出,杜诗的思想内核所强调和传导的主要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的伟大抱负寄寓在他的诗句之中,足以令他永垂不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杜甫的诗歌理想和人格写照。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唐代伟大诗人,然其在世时名声却并不那么显赫。我想大抵是黎民百姓都穷怕了,不太愿意读到或不愿再去触碰和感受这种哀怨叹惋感时伤逝的悲凉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内心冲击吧。我认为,后世对杜甫作品的尊崇,是杜甫身后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杜甫诗歌对中国文学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但如此,杜诗对日本文学也影响巨深。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前苦日子也过得不少,杜诗对苦日子多有描写,我想,这大概就是感同身受的日本人喜欢杜甫诗歌的基本逻辑吧?

  杜甫穷其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作品,除了业已散佚的之外,现存大约有1500首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个体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已足以支撑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钢筋铁骨。这些作品大多被收入《杜工部集》中,传之万代,影响巨大。

  “穷年忧黎元”是杜诗忧国忧民诗歌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杜甫英雄主义诗歌中畅快表达的献身精神。杜甫是举世公认的伟大诗人,其诗歌地位极为崇高,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其诗风在其中年遭遇坎坷命运和百般挫折之后而逐渐变得沉郁顿挫雄浑大器,其如椽诗笔直指当时的黑暗政治、动荡时局、底层生活,对民间疾苦、百姓艰辛多有真实状写。杜甫为人称道的作品呈现哀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伟大担当,这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杜甫诗歌的缘由所在。

  杜甫以古体诗和律诗见长,其风格稳健而沉重,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史诗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认可其作品主调主要以“沉郁顿挫”凸显写作风格,但我更多的认为他的作品不乏雄浑大器。沉郁中带着哲思,哀伤中夹杂谴责,雄浑中带点愤怒,大器中连结琐碎,大开大合、汪洋恣肆。当然,杜诗有时也以细节胜。比如其“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诸篇就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可以说“三吏”“三别”奠定了杜诗“忧国忧民”的伟大文学基调和深沉底色。杜甫的诗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重重社会矛盾和人民的艰苦生活,客观记录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社会的沧桑巨变,表达了他崇高的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我认为,人们将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是对他恰如其分的公允评价。

 

  杜甫是个脚踏实地、言行一致且道德高尚的大诗人,弃官之后他虽然穷困潦倒,但不坠青云之志,不忘忧国忧民,时常表现出不藏愁闷不隐尴尬不怕露丑的豁达。这在爱面子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杜甫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寄语为官之人同样要有道德规范,承当社会责任。杜甫德行高尚,不忘国难,故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之叹;他不忘草根,哀伤民穷,故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愤;他忧贫爱才,品格高尚,故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望。总之,杜甫是诗人中的楷模,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这是他和他的诗歌最闪光的地方。他以“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点赞元结的高尚德行;他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希望他建功立业,兼济苍生;他赠句严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鼓励他好好为官,莫惧生死;他以“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激励裴虬,希望他以尧舜之德严格要求自己,走正道,谋民生。

  有一年,杜甫从京城回奉先县时途经骊山,当他闻知昏聩的唐玄宗此刻正带着杨贵妃和一众大臣在华清宫享受温泉之乐。这与杜甫大冬天还穿着麻衣短袖的相比简直天壤之别。杜甫由此联想到跟自己一样穷困的黎民百姓,遂愤慨写道:“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读者诸君不妨想象一下,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豪门盛宴,一边是忍饥挨饿流离失所冻死街头的穷苦百姓。当此时,诗人的愤懑当如火山爆发。一墙之隔,左边天堂,右边地狱,可谓“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心中那份惆怅与愤怒,实难一言以蔽之。愈想心情愈激愤的杜甫忍不住呐喊出他留给世人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落魄的杜甫当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还不是他看到的最凄惨的苦难景象。当他风尘仆仆跌跌撞撞踏入自己贫寒家门时,就听到家人们嚎啕大哭的声音,他心里咯噔一下,却原来是自己的幼子被活活饿死在妻子怀中!“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子死妻哭,这该是多大的悲哀?我想,人生大恸莫过于此!我分明看见大诗人杜甫那颗孱弱的心在滴血。哀痛之余,我又看见杜甫也在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无比羞愤:“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那种无助感无力感让人读之肝肠寸断。但我觉得杜甫又是个坚强的诗人,他的自责也就到此为止了,接着他的思维就转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他由此及彼,立马想到那些失去土地饥不果腹的农民,还有那些忍饥受冻卫边戍疆的士兵,他们会不会比自己过得更凄惨呢?于是“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随之脱口而出,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这就是品行高洁的大诗人杜甫,由己及人,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忘记受苦受难的国家和黎民百姓。杜甫的伟大正在于此。

  杜甫从底层走来,作品自然接地气、有温度,他个性鲜明、思想进步,对政治保持热情,对黎庶保持仁爱,在困境中依然不忘吟哦,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支撑着多艰的人生。

  事实上,杜甫的朋友圈是很牛叉的,诗仙李白,大诗人岑参、高适等皆系杜甫好友。李白与杜甫惺惺相惜互有唱酬,他们的友谊更被传为诗坛佳话。杜甫心胸豁达、乐观向上,这些性格在他的作品中凸显出极高的辨识度,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作品具备极强烈政治意识的伟大诗人。

  杜甫一生命途多舛,虽然他的诗歌在同时代诗人中不遑多让,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他个人的思想其实也是有一个渐变过程的。也就是说杜甫也不是一开始就伟大的,他是历经了重重劫难和艰辛磨砺之后,对家国之痛和黎民百姓之苦才有了深刻感受的。事实上有一段时间,杜甫的出世思想是占了上风的,他心心念念想要成为一个隐士,因此他曾痴迷于炼丹术。婚配之后,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想着入世。于是他几近疯狂地追求出仕为官。

  振强的读书笔记对这段也多有描述,字里行间,他对杜甫渴望求仕的痴迷颇有些不屑。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正应了杜甫后来因在求官路上屡遭挫折而产生要出世的想法是相合的。由此证明,做了大量功课之后的振强是懂杜甫的,但不必苛求杜甫一定要求上进,就是与官府“同流合污”。
 

  仇兆鳌也是杜甫的隔世知音,他的《杜诗详解》凡二十三卷,振强无疑是读得很认真,且颇有心得的。振强认为仇兆鳌的编排有一部分是不够合理的,他对其中明显的讹误部分进行了详述,具体在其六篇《存疑》笔记里有详细精当的分析,观点鲜明,且颇有见地。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振强在自己的最后一篇笔记中,大胆对杜甫的诗集进行了重新编排,并标注了每一卷杜诗的创作时间,这很见匠心。为了与仇兆鳌的编排保持一致,振强依然将杜诗分为二十三卷。振强的笔记基本按照杜甫诗集的内容,逐一试图重现杜甫一生中各个时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工作做得很扎实。

  此外,振强还部分参考了《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上的相关记载,务求准确详实,尽力做到杜甫年谱中的每件事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关出处。好家伙,这是专家治史的手笔了,没有半点含糊,当然更来不得半点马虎。

  当然,振强说他越是写到后面就越担心其笔记中所展示出来的杜甫的各种行为会否颠覆诗圣在世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会否给自己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写到这里振强还不忘自谦作为一个工科男文学水平有限,对杜诗的解读不一定准确云云。

  我认为振强的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振强也只是经过多年研读杜诗道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杜甫形象而已。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怎么着,这也只是振强的一孔之见不是?压根就影响不了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大形象。再者说了,要想做到准确评价杜甫似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杜甫是一座高峰、一部大书、一个汪洋!读者只能试图无限接近他,而难以完整拥抱他审视他。对杜甫的同一首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会有不同的解读结果,这也很正常不是?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杜诗以“诗史”为世人所称道,尤以律诗成就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杜甫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咏怀,既写应酬、羁旅,也写宴游、山水,甚至用律诗写时事、臧否政治。

  众所周知,用律诗写时事臧否政治太不容易了,不但字数有规范讲究,格律上也有诸般限制,难度不小,且容易引起唐朝统治阶级的非难,而杜甫驾轻就熟、熟能生巧,多能运用自如。他的律诗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给他带来的束缚,他的诗歌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明显痕迹。杜甫将这种体式写得浑然天成,几乎能做到滴水不漏。比如他在《春夜喜雨》中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的是流水对,愣将淅沥沥的春雨的气质和神韵囊括殆尽,末联述及骤然回首的一抹惊喜,让人读出了细腻心思和宏阔气象,格律严谨,绝无破绽。

  杜甫后半生生命认知发生了质的巨变,他变得非常关心民瘼非常在意家国的安危。这是一种生命自觉,也是他诗歌的伟大之处。

  杜甫的律诗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元稹、白居易诗歌成就很高,离不开杜诗的滋哺。可以说,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先锋、始祖级人物。他的乐府诗几乎直接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成就斐然。

  杜甫的五七古长篇更具有史诗品质,可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重大成就,不可偏废,不能磨灭。即便到了一言难尽的宋代,社会矛盾的重重现实也无碍成为当朝研究学习杜甫的热情,可以说宋代是杜诗研究得以张扬的最兴盛时代,彼时出现的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就是一个明证。

  杜诗在宋后,更被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人所推崇,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我据粗略估算过,后世注释杜集当在百种以上,其中较流行的就有钱谦益的《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杨伦的《杜诗镜铨》、浦起龙所撰的《读杜心解》。另外,新、旧两版本《唐书》都有杜甫本传载录,为研究杜甫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趣闻。

  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更是丰富多样,不一而足。证明杜诗大受欢迎洵非虚言。

  振强确实好样的,他从2017年萌生写杜甫始,到本书完成,历时七个春秋。期间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屏蔽不必要的社交和各种酬酢。他说他的生活虽然忙碌而枯燥,但自己却乐在其中。我想,这就够了。

  人生总得找些有意义的事来做。研究杜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一般人做不来,而振强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振强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我辈学习。

  是为序。

  2023年12月26日—2024年1月1日

  佛山石肯村 南华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