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
2025-01-25 作者:江南诗社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本公示自发布之日起,为期10个自然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组委会提出申诉。
根据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有关规定,经评委会成员认真评选与讨论,现将本届“江南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金奖
《行星·春季轨道》 王智恒 西澳大学
银奖
《自缚之疼》 李锦林 辽宁师范大学
《蟛蜞村》 沈恒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
铜奖
《沉默于时间叙事中的镇》 李伴锋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在张枣墓前》 曾海鹏 湖南大学
《镇子》 周一翔 福州大学
优秀奖
《第七盏灯》 刘玺 西北大学
《碎词》 陈国睿 郑州大学
《唢呐简史》 周锐涛 成都文理学院
《山村纪年》 刘宇杰 上海政法学院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 余志森 河池学院
获奖作品
行星·春季轨道
王智恒
斯旺河沿岸的船港。
河面是失去太阳信号的雪花屏。
看见北岸,很早就熄灭的灯。
事物自身的匿名术。
所有图像都藏起自己旧的姓名。
乌云吞吐着春季脉搏,
大地在潮湿的讯息中剥去旧的质料。
我像船一样急忙把自己栓进屋内,
家里也下起了雨。
回忆里带着面纱,是否会有人找我玩牌?
雨水细密地敲打玻璃回应,
直到我变得疲惫。
船沿着无名的春季轨道航行,
一切都干枯了起来——
收起幻想时小心在伤口里也迷了路。
月光如刀的银面般骄傲的离去。
空空留下的一片天,而这里的星星竟也不会指路。
它们像语词之外的旅客,
偶尔飘来一丝关于尘世幸福的噪音。
我以为我已经不会在意了。
自缚之疼
李锦林
那时我懂得了你的沉默后面隐藏着什么
但仍然,你希望我抚摸你
——露易丝·格里克
试着复述你的回信,一次次。不倦地写下寓言。
你旧的住址,在我的信封会响起一串昆虫啮音
这总让我想起秋天,不只会是一个虚弱的概念
风柜学静物沉默着,你的晨祷催促颤音的回响
默契在我们周身,透过细小的锁扣,窥伺更多
消耗着更多。身侧的问候远去了,不再有鸽子
衔食后的满足,一切赶回的又匆复离开。元音
和语言暴行,惊动这一段。顽固的事态便愈发
空洞,物无所指。当我再一次,从词语中尝试
隔开偏爱。握紧彼此锋利的一侧,受伤并惊醒。
像在合照里无力的服从:你的妆造,和我日渐
伸长的领结。它的白帜,如今正伏在我来信的
符号中,用作停顿或指引。像是能够因此看穿
油彩后年轻的骨骼。或者在彼此间脆弱的相似
:我着迷于那些片段像瓷,而你把我留在此处
如一个空址。空心,你空的房间。会同你守住
小小的花墟。再看向存折间,那些折叠的城市
看向悲剧内的隐患坠入大幕之末。我们的面具
早已陈旧,衰败,而你要的会是什么?我能够
看到你绯红不再。看着指节在双面镜中渐渐隔
开一道狭小的分径。但你回馈我的错觉却是不
是镀锌的片段至今仍苍白如铁,我已经快忘记
你的眼睛了。忘记层叠的纱如白夜,曾一次次
将我们紧缚,从无名指到泪腺,我们通常分享
这份喜悦。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痛点。悬铃木
关上它的空闺房。这会让我想起秋天,不只为
一个逻辑的虚构。我们的肩并排着,接续熄灭。
看着它沉吟,自疑,哭丧出婚礼。可它又会是
你我之间共同的铜镜,以至于我时常难分先后
抹去痕渍并不会被因此应许更多,你的纂取却
更显忙碌。织线的甲胄透出十月的谜团,接近
一些,再从中瓦解一些。直到,那条连续的线
把我们缚在一起。回声沉吟着隐秘的咒,而我
安静地写着回信,试着踏出笨拙的舞序,等待
在它们之间那些存在的孔隙,会渐次无声焚毁。
蟛蜞村
沈恒健
干涸让诸多小如蟛蜞的村子,沉默
我们日日看护的,门帘下的生计
蟹钳、白瓷碗,正积攒吹进来的风沙
“起先,蟛蜞从雨后泥滩里冒出
我们的竹篓可以满载
再把海中蒸腾的空荡,扔回潮落处”
收拢,它们乱跑,带着我叹息声的余波
跑太远,隐入了海雾,而你也能悉数听见
再带回家中,与我对上泛着浅浪的目光
瞳仁里,多面内陆,提供离去、归来的选项
我们依恋丰茂,但似乎也能接受干枯
卧榻上的老者啊,他们也想去看一看海
岸边多雨的消息,汲水的房客涌出
一齐仰着脸,感受南国的凉意
蟛蜞也入海,让我想着那壳中萧索的器物
有一股充满缥缈鲜味的回忆,抓住找寻欲
成了长大后我们穷极思索的绳扣
为了再尝一次,扒开怪石与残碑
摩挲河床,险些闯不出儿时对远洋的疑问
因为父辈木讷的叹息,告诉我们
“一座山后面也只能是复刻的荒凉
甚至更加不受人所青睐”
所以我们需要揣着瓮中倒映的期待
那些靠攀爬内壁走向流亡的蟛蜞
延续了精神中的我们,游去随意的他乡
曾经,昏黄的地面上,我们互相倚着
看夕阳是怎么驻足,变得愈发壮阔
我们看守灯塔,数着渔夫中的熟面孔
那座似乎可以按时工作的日晷,抹去了
守住堤坝的时间线
“一日,三旬,半个世纪”
礁石堆得越高,越容易被白浪打碎
我们目睹消逝的,不止有空空的捕捞船
还有童年,睡了又醒,踩着纱帐似在摇橹
问要朝哪里震荡自己的鼻息,好确定
合二为一的心,可否奔跑在广袤的水面
而今救渴的愿望,穿过沙子和村庄的空阶
各自抚摸吃剩的蟛蜞壳,道道皲裂的纹路
我们说好,一定要约在涨潮前见上一次
瓮中堆放的壳随风而响,细细的音色中
万顷波光正在变大
从而一点点突出我们的窄小身躯
我们爱着周围,爱着大海的不眠不休
换作平常,村中的呼唤敦促我们与岸作别
可现在雨水降落,我们选择留下了
套上了和蟛蜞一样的保护壳,看远、近
人与村,天与海,就此相融成完整的一块
沉默于时间叙事中的镇
李伴锋
空旷的荒野,滋养着体内荒芜野蛮生长
肋骨囚住颓废的心跳。连日的阴雨
迎头撞上生根在故土里的无法忘怀
我与阴霾为伴。灵魂触碰一座摇曳的绿洲
无言。沉默的抒情,落在纸上撰出一座海市蜃楼
如沙粒般隐逸群山巍峨里,介于表里世界的镇
一半匍匐腼腆的姿态,一半垂悬着衰老面容
反复地拨。记忆试图揭开,山坳层层叠叠
阳光、浓雾与枯井的斑驳
生命的质感在水性笔下发芽,书写一段
风姑娘临时起意,钻入一扇狭窄的窗里
责问明月的影子为何照不进房子的背脊
夜魇催醒门扉下的骨骼呓语,叩响
一个沉睡的异乡人心中的顿挫
尾燕掠过,拾起尘埃夹缝中的时光分割
碎片落在掌上,凿出细密交错的路途短长
细观屋檐、砖瓦、土地、三角梅……
俱如时间长河里,不声不响的一滴水
脱离生存的拘束,躯体在县道上得以升华
离开。抵达。一脚踏入历史正在发霉的巷
狭窄的往事如潮水扑面而来,潜在
骨子里的厚重感瞬间填满所有呼吸道
无路可退。直到——
无数的裂隙沉在底下,身子忽然归回年少
与一匹脱缰的烈马驰骋乡野,捕捉一个
独特的九月,有花开,亦有花败
无畏地遁迹一条未知岔口,一往无前
鸣蝉与热烈的夏,闪电般甩在尾后
尘土包裹一束炊烟、一段梦话,粉饰残阳
与朦胧的江水一并没入巨大的废钢铁厂
徘徊。指尖抚过巷的脉络,“薄弱地跳动着”
一条老巷、一座古镇的隐痛:
茶馆里闲适,面馆里生活,风筝挂树上……
落叶、风雨与乌鸦交织,冲撞着唯一的一片安宁
于是,在此刻,日子向我走来了
在张枣墓前
曾海鹏
公共墓园是静寂筑起来的。图宾根
迷失的雪,也在柏树下肃立
非黄非碧的昏昏,草声呜咽
被祭祀的感官,你泥下涌动的白骨
陪我们,席地而坐。我们读你的诗
充满红丝绒的声音,以观察载玻片的
某种奇异姿势,八月的长沙谢绝抒情
当语言的烟丝燃尽,早已停歇的生命
毫不掩饰,我们的欲望是如此轻灵
墓碑上的照片不是你年轻的那张
还在望向南山吗?终其一生
你都背负那个未完成的约定
在她上马的那霎,束手就擒
我们已知道你是哪一个。镜子里
回音空空,泪痕堆满了水平线
还没到梅花的季候,整个江南的故事
便缓缓走来。你过桥的时候
枕靠的江水,幽昧得将要发蓝
波纹流转的阿芙洛狄忒,是否
会从水面升起?你没有回答
而我们的眼睛,会代替芦苇
镇子
周一翔
好长的路,父亲叙述中
没有线索的年代,他一人离开许厝。
大巴两头隔着山,四十年前
城关和泉州,没有什么不同。
对那个离开山的人,世界外
无处找寻的某点,和山没有什么不同。
他珍藏着“厝”的音节,数十年来,这里的寒冷
仅容得下一次雪。
那还是许厝的土吗?他看见
我看不见山的眼睛时
没有问。从世纪初楼道的暗沉里
带新果回到祖屋,他们会说“遘厝啰①”,
他以后会明白。明白竹林,
明白木板和黏土的形式。
明白金纸和香,山路的盘结(他熟记着)。
明白已死的事物,他装入心中
贫瘠的一切,对离开镇子的人而言,
多像一则寓言。
镇子的人口在生长中萎缩。
座座空置的房屋,只有死去的人
暗暗占用着废弃的空间。
父名牵凝着血的形状,族谱上
山间断开的部分
扦生于他们奋枝探出的半生,
始终未能接连。还是漫漫杂草,
教教我去向祠位的那条路,往哪
割开这片山林,能找到从前的一生:
屋里的木匠,采识中药,尘土
像祖父一样,停在祖母侧旁,
人会结成扫不净的网。
父亲总说,太爷爷抱过我。土始终回忆着
我却什么也不记得。疏离于
他们珍藏的根,
我自陷于那个问题。
直到看不见镇子,世界外的某点
或名为福州。记忆中的位置
永远割裂着,收取与地面离异的时间
作为赁金。回望泉州
才看见山,背后阻隔着所有,所有。
无法不爱的厝啊,我从小听着
听着,但我说得永远不够,
我们的声音,永远不够:
我真诚毋②会知欲讲啥物,
我听着厝里嘅③话,很济④毋别嘅人,
尹⑤知我是阿爸嘅囝仔。
诚生分,遮⑥亓⑦山,细汉时阵伓⑧熟,
在现⑨学点香嘅代志⑩,
我鋷⑪家己⑫嘅肉,予⑬伊⑭留佇⑮山上
是毋是诞⑯兮⑰,我袂⑱晓。
我嘅血未落佇山上,我毋挃⑲
其他声说,也袂忘
许厝也是遘厝⑳。
注释:
①遘:kau,到达,被认为是闽南语“到”的本字,也有认为是“告”
②毋:m,表否定
③嘅:e,多认为是常用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的”
④济:tse,多
⑤尹:ying,被认为是“他们”的本字,也有认为是“因”,“伊侬”
⑥遮:tsia,放句首相当于“这”,表指代
⑦亓:音近“嘅”,相当于“的”,本字有推荐句末用“兮”,句中用“亓”(其)的看法
⑧“细汉”指幼时,“时阵”指“时候,二者一起即用以表达“小的时候”意;”伓,音m,近“毋”,表否定
⑨在现:即“现在”
⑩代志:指“事情”
⑪鋷:割,如“鋷肉”
⑫家己:自己
⑬予:ho,表被动,也有认为本字是“互、度、與”
⑭伊:他/她/它
⑮佇:表示“在”
⑯诞:da,错的
⑰兮:e,见⑦注释
⑱袂:mei,相当于“毋会”,不会
⑲挃:di,“毋挃”表“不要”
⑳在地区闽南语中“许厝”和“遘厝”近音
第七盏灯
刘玺
执拗于深夜的一粒灯光
叙述老街口的影子,佝偻着
拖长流苏一样的尾巴,在拐角处消失
这张脸一一
写着窗口上一丛紫藤的呓语
半卷窗花,从深夜开始跳起鱼龙舞
将一盏灯轻轻扑灭
第二盏灯在房间里悉悉索索
一段泛旧的文字从第三盏灯里读出了声
一个倾斜的茶杯,溢出经年的
暗香。像是淡唇印在指尖的玫瑰色
一束玫瑰从灯火中出走
摇曳着,斜挑在檐上
伤心时,瓦檐上就响起一阵雨声
那是黄昏在肩头啜泣
第四和第五盏灯挂在你的眉梢
一串串雨珠坠下,交付出最后一抹微光
跟你一起陷入黑暗
或是寂静,除了敲在心头的乱曲
一些星光晒落下来,像是
躲在叶片后面浅唱低吟的小东西
第六盏灯挂满汗流浃背的颠沛
握于手心的夏天,怎么可以这样一点点
夺走你的光亮?
让一汪池水从枯黄时开始恸哭
风里藏着一把把刀
在暗处,羸弱的肩膀抵御一大片黑
那只倒地不起的壳虫,翻过身
露出半句安慰词,熄灭最后一丁点温暖
就着最后的光,你用一双茧手
拉下草木的帷幕
在你坟前
一弯孤单的月亮陪着我
捻亮第七盏灯,黑夜,回忆与切肤之痛
碎词
陈国睿
1.
整个下午
我都在打量眼前的这根木头
想象着要如何暴露它的美
一层一层地用斧子削去树皮
还是从中直接劈断
到底哪一种方式更符合自然规律
我受制于这种想法
开始虚构一个寂静的下午
一根圆木和一把斧子
我没有用过多的力气
这简洁的声音令我安心
脱手而出的木屑
钻进我的眼睛、耳朵和嘴巴
直抵我的身体
我同时保持对一首诗的想象
空气中混杂着
汗水与金属的气息
我一时分辨不清手里的工具
它闪着银光朝我扑来
木屑如碎词一般,落得满地都是
2.
写不下去的时候
我会拿来一张木板
把一首诗像锤钉子一样钉上去
那些词的位置没有任何规律
有些就那么平置着
有些笔直地嵌入这层木质结构中
还有些则碎成几块,被磨去了尖锐
我吞下那些柔软光滑的词
喉咙里正喷出几道白色的闪电
3.
走在大街上
大家都在以“我”来议论着事物
仿佛是有一层透明玻璃卡在我们中间
我意识不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
每次外出,我都会直接撞上去
清澈和尖锐的碎裂声后
人与人之间又多了一层薄薄的纱
唢呐简史
周锐涛
气流一振,婚宴
或葬礼,就喊出了料想中的喉结。
拇指宽的哨片,比所有路过的村子
还要厚,很多逝去的亲人和犁
都住在里面。农忙时节,水田滴汗
串串稻穗擅长收割茂盛的精力
把赶来帮忙的乡邻,提前送进黄昏中躺着。
夕阳里,祖父从泛黄的枕套下
捧出掉漆的唢呐,像窃贼撬开藏宝图
擦拭前些年来的灰尘和苦难。八个黝黑的音孔
代表八十个黝黑的春秋,约摸十岁开始
肺部日渐肿胀,一点一点储存了指法、教训、习俗
以及《百鸟朝凤》。年轻时闯北走南
睡过许多哺乳西南边陲的小村子
和女人。而立那年
叛逆的父亲在沸腾的唢呐声中
浮出人世,好几百个亲戚争相搬来满月酒
对锃亮的祖父哈腰、点头。
后来电音响擅自跨过田埂,日头逐渐低沉
村子愈修愈小,唢呐愈吹愈重
打镲敲锣的人散了,学艺的父亲
也跑去了嘉兴。一切又落回了祖父
一个人的肺里。去年除夕夜
父亲开了一辆奔驰返乡
平日嶙峋的山路越走越圆滑。
今年仲夏,两亩稻田熟透,帮忙的人络绎不绝
年迈的祖父,突然记起压箱底的宝贝
奈何他的心哑巴了太久
早已无法吹响《百鸟朝凤》。
山村纪年
刘宇杰
Ⅰ
蓝白彩钢瓦,废弃采石场,一落雨
就降下泥石流,花岗岩;黄土路说断就断
乌藤蔓。拦住红雨衣、披着的旧摩托
爬到半山腰,村口老学校,爷爷辈抽烟
用木质烟枪。锄头犁地,休憩倒歇的空档
再拿树枝画棋局,随手抓碎石子下棋
姚记扑克牌,绿色麻将布,铺在炕上
产出笑与欢声,炕头是最烫的部位
卧着患风湿的阿婆,烧干的年画娃娃
“我家小儿可是聪明,就该到外面去
在城市里上学,讲标准的普通话,小轿车
座椅平坦,少颠簸,三室一厅的早上
窗玻璃照得人更清楚,太阳更明朗”
快步跟上阿公,骑上陌生的宅院后墙
伸手就能摸到整个山村,最好吃的杏果子
用力摇摇晃,跳下来,弯腰拾起满兜兜
院门西侧私种的旱烟叶,夏天农忙
肥料滂臭;更忙的秋天多雨,黄泥稀烂
听爷爷讲起回忆,就是七十个光景
一年一熟的黄土地,一年一松口
到如今,连翻了七十个跟头
Ⅱ
村西一户,小儿艰难出生,山村流传巫蛊
早夭的谶语。妈妈舍不得起贱名∶“难养活就难养活
宝儿将来要到外面去,要出人头地”
满月不饭食,尿了不哭;
白日黑间,从来不开口。
寻了几个乡镇,最会治病的大夫
∶“反正还小,没了也没了”
灾时又逢旱,几亩枣林等不来一场成熟雨
精心织就的柳编篓,和红绳悬挂的蓝色玩具
在无人问津的干燥里,显得更多余
夏天枣儿青,雨水洗壳壳;
秋时枣儿红,长杆打堆堆。
深秋星子明,婆婆在漆黑里,枯柴手
合十又攥紧。求求天公落雨,求求孙儿长命
几个又几个夜过去,终于终于下得绵绵雨
托人从远地买回乳制品,熬煮热。调羹咕咕
喂进肚肚,白炽灯照亮虎头鞋,大“王”字
粗眉毛,翘起的嘴,呼应一家人的好笑脸
小枕头要摆摆好,睡出平脑袋。等天晴
打来的枣子,按个头分好,囤在枣架,塑料膜盖盖实
咥完面条的午睡,下炕,听见黑色摩托引擎嗡嗡
方秤砣,蛇皮袋。腰包鼓鼓,钞票捆成卷
十块、二十、一百、两百,凑整給小儿添个买糖钱
“收下收下,来年收枣,让小儿自己拿。”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
余志森
1.
只有祖父贴着蛛丝的墙。我抬头
才能看见他。他对此没有任何表情
也不会把我抱起催我叫他爷爷。从出生起
他就只有一双褪色的眼睛和一抹
严肃的颧骨。我望着他,希望从旧时代
走出的不只有我。后来他搬到山上,清明时
不再只有黑白。父亲用锄头
拔光他头上的野草,我们烧着冥币
的火焰,映照湿砖里磨损的额头。
看着周围新邻居一个接一个
延伸骨骼上的瓷砖。他还是和生前一样
爱面子。每年清明
他都催长野草,把土坟顶得越来越高
2.
我不知道原来有人天生就只有面孔
我不知道有人的面孔原来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我年少时望着祖父,希望他能告诉我为什么
可他只是抿着一痕嘴唇的木讷和眼神的呆滞
父亲曾说,母亲怀我的时候,祖父
在医院已经说不出任何话。死去的时候
他最小的孙子走出了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
失去好像是一种常态,母亲失去了生命的重量
而祖父,仅剩的相框也越来越模糊
3.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他破败、荒凉
整座瓦屋只剩下一扇窗户
父亲常常从嘴唇吐出一些他过去的青砖和瓦片
但缺少房梁。太阳底下
父亲学着祖父在粉刷墙壁,而我的汗水
掺入水泥。在夜晚,一对父子绕过黎明
从黑暗起身,来到秧苗的族群
用扁担把幼小的生命扛往更遥远的阔田
我们像水稻一样在夏天饱满。日复一日
祖父在父亲的身体里
终于积攒出我需要修缮的房梁
4.
时代越来越胖,父亲越来越瘦
他水泥匠的手已经抱不住时代臃肿的身子
一双农耕的脚也无法穿行宽阔的马路
和所有外出的农民工一样
他背叛了祖父的土地。很多年
他才从身体里挤出足够遏制祖父倔强
的水泥和瓷砖。在清明之前
为他的身体
接上锃亮的新肢
评委会介绍
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评审委员会
初评委:何正国 李婷 王保龄 叶帮义 张思桥
复评委:方文竹 海饼干 李商雨 木叶
终评委:庞培 沈天鸿 杨键
秘书:胡勤行 张公善
初评委简介
何正国:哲学硕士,出版社编审。诗歌爱好者。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左岸春风 右岸芦苇》《坐看云起时》。
李婷: 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诗作散见《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大地文学》等。
王保龄,男,安徽凤台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居北京,供职于某央企。曾在《诗歌月刊》《诗潮》等处发表诗歌,有作品入选《青年诗歌年鉴(2022年卷)》。
叶帮义,文学博士,安师大文学院教授,热爱《诗经》《楚辞》,唐宋诗词,也热爱艾青徐志摩、穆旦余光中,写过古代文学方面的著作,也出过新诗诗集,努力在古与今、创作与研究中寻求融通。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张思桥,男,江苏徐州人,生于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曾出版专著《风雅流觞》《古典诗学与比较诗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诗词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词学》等杂志。
复评委简介
方文竹:60后写作和批评者,安徽怀宁人。先后就读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出版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散文集《我需要痛》、长篇小说《黑影》、多学科论集《自由游戏的时代》等个人各类著作21部。作品入选《中国新诗三百首》《新诗百年诗抄》《中国文学年鉴》等。
海饼干:本名孙艳萍。有诗歌和小说发在《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雨花》《湖南文学》《星星》《福建文学》《作品》《长城》等刊物。著有诗集《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屋顶上的海》。马鞍山画院(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安徽文学艺术院第六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商雨:写诗、小说,从事新诗理论研究。曾在《诗刊》《山花》《十月》《人民文学》《扬子江诗刊》《扬子江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诗歌与论文。现居安徽芜湖。
木叶:本名王永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文学创作。著有诗集《大运》《象:十三辙》《我闻如是》等五部,另有小说以及评论若干。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现为省作协《安徽作家》执行主编。
终评委简介
庞培:诗人,散文家。著作二十余部及诗集五部。作品有《低语》《五种回忆》《乡村肖像》《四分之三雨水》《母子曲集》《西藏生死线》《数行诗》等;曾荣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及孙犁文学奖。现居江苏无锡。
沈天鸿:诗人,评论家,散文家。安徽省作协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著有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另一种阳光》,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散文集《梦的叫喊》等。主编有《当代精品美文》丛书20卷。大陆、港、台4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诗文选如《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当代诗歌经典》、《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等收有其作品。
杨键:1967年生于安徽马鞍山。曾先后获得首届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宇龙诗歌奖、全国十大新锐诗人奖、第六届华语传媒诗人奖、骆一禾诗歌奖、袁可嘉诗歌奖,多次举办过水墨个展及群展,著有诗集《暮晚》《古桥头》《惭愧》《长江水》等。
秘书简介
张公善: 中诗网驻站诗人,长期致力于“生活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著有《生活诗学》《整体诗学》《植物生活》等。
胡勤行:安徽师范大学2022级文学院本科在读,江南诗社现任负责人。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莲池》等。
公示期限
本公示自发布之日起,为期10个自然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组委会提出申诉。
注意事项
最终解释权归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征稿委员会。如有未尽事宜请垂询:3081383939(QQ)
金奖
《行星·春季轨道》 王智恒 西澳大学
银奖
《自缚之疼》 李锦林 辽宁师范大学
《蟛蜞村》 沈恒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
铜奖
《沉默于时间叙事中的镇》 李伴锋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在张枣墓前》 曾海鹏 湖南大学
《镇子》 周一翔 福州大学
优秀奖
《第七盏灯》 刘玺 西北大学
《碎词》 陈国睿 郑州大学
《唢呐简史》 周锐涛 成都文理学院
《山村纪年》 刘宇杰 上海政法学院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 余志森 河池学院
获奖作品
行星·春季轨道
王智恒
斯旺河沿岸的船港。
河面是失去太阳信号的雪花屏。
看见北岸,很早就熄灭的灯。
事物自身的匿名术。
所有图像都藏起自己旧的姓名。
乌云吞吐着春季脉搏,
大地在潮湿的讯息中剥去旧的质料。
我像船一样急忙把自己栓进屋内,
家里也下起了雨。
回忆里带着面纱,是否会有人找我玩牌?
雨水细密地敲打玻璃回应,
直到我变得疲惫。
船沿着无名的春季轨道航行,
一切都干枯了起来——
收起幻想时小心在伤口里也迷了路。
月光如刀的银面般骄傲的离去。
空空留下的一片天,而这里的星星竟也不会指路。
它们像语词之外的旅客,
偶尔飘来一丝关于尘世幸福的噪音。
我以为我已经不会在意了。
自缚之疼
李锦林
那时我懂得了你的沉默后面隐藏着什么
但仍然,你希望我抚摸你
——露易丝·格里克
试着复述你的回信,一次次。不倦地写下寓言。
你旧的住址,在我的信封会响起一串昆虫啮音
这总让我想起秋天,不只会是一个虚弱的概念
风柜学静物沉默着,你的晨祷催促颤音的回响
默契在我们周身,透过细小的锁扣,窥伺更多
消耗着更多。身侧的问候远去了,不再有鸽子
衔食后的满足,一切赶回的又匆复离开。元音
和语言暴行,惊动这一段。顽固的事态便愈发
空洞,物无所指。当我再一次,从词语中尝试
隔开偏爱。握紧彼此锋利的一侧,受伤并惊醒。
像在合照里无力的服从:你的妆造,和我日渐
伸长的领结。它的白帜,如今正伏在我来信的
符号中,用作停顿或指引。像是能够因此看穿
油彩后年轻的骨骼。或者在彼此间脆弱的相似
:我着迷于那些片段像瓷,而你把我留在此处
如一个空址。空心,你空的房间。会同你守住
小小的花墟。再看向存折间,那些折叠的城市
看向悲剧内的隐患坠入大幕之末。我们的面具
早已陈旧,衰败,而你要的会是什么?我能够
看到你绯红不再。看着指节在双面镜中渐渐隔
开一道狭小的分径。但你回馈我的错觉却是不
是镀锌的片段至今仍苍白如铁,我已经快忘记
你的眼睛了。忘记层叠的纱如白夜,曾一次次
将我们紧缚,从无名指到泪腺,我们通常分享
这份喜悦。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痛点。悬铃木
关上它的空闺房。这会让我想起秋天,不只为
一个逻辑的虚构。我们的肩并排着,接续熄灭。
看着它沉吟,自疑,哭丧出婚礼。可它又会是
你我之间共同的铜镜,以至于我时常难分先后
抹去痕渍并不会被因此应许更多,你的纂取却
更显忙碌。织线的甲胄透出十月的谜团,接近
一些,再从中瓦解一些。直到,那条连续的线
把我们缚在一起。回声沉吟着隐秘的咒,而我
安静地写着回信,试着踏出笨拙的舞序,等待
在它们之间那些存在的孔隙,会渐次无声焚毁。
蟛蜞村
沈恒健
干涸让诸多小如蟛蜞的村子,沉默
我们日日看护的,门帘下的生计
蟹钳、白瓷碗,正积攒吹进来的风沙
“起先,蟛蜞从雨后泥滩里冒出
我们的竹篓可以满载
再把海中蒸腾的空荡,扔回潮落处”
收拢,它们乱跑,带着我叹息声的余波
跑太远,隐入了海雾,而你也能悉数听见
再带回家中,与我对上泛着浅浪的目光
瞳仁里,多面内陆,提供离去、归来的选项
我们依恋丰茂,但似乎也能接受干枯
卧榻上的老者啊,他们也想去看一看海
岸边多雨的消息,汲水的房客涌出
一齐仰着脸,感受南国的凉意
蟛蜞也入海,让我想着那壳中萧索的器物
有一股充满缥缈鲜味的回忆,抓住找寻欲
成了长大后我们穷极思索的绳扣
为了再尝一次,扒开怪石与残碑
摩挲河床,险些闯不出儿时对远洋的疑问
因为父辈木讷的叹息,告诉我们
“一座山后面也只能是复刻的荒凉
甚至更加不受人所青睐”
所以我们需要揣着瓮中倒映的期待
那些靠攀爬内壁走向流亡的蟛蜞
延续了精神中的我们,游去随意的他乡
曾经,昏黄的地面上,我们互相倚着
看夕阳是怎么驻足,变得愈发壮阔
我们看守灯塔,数着渔夫中的熟面孔
那座似乎可以按时工作的日晷,抹去了
守住堤坝的时间线
“一日,三旬,半个世纪”
礁石堆得越高,越容易被白浪打碎
我们目睹消逝的,不止有空空的捕捞船
还有童年,睡了又醒,踩着纱帐似在摇橹
问要朝哪里震荡自己的鼻息,好确定
合二为一的心,可否奔跑在广袤的水面
而今救渴的愿望,穿过沙子和村庄的空阶
各自抚摸吃剩的蟛蜞壳,道道皲裂的纹路
我们说好,一定要约在涨潮前见上一次
瓮中堆放的壳随风而响,细细的音色中
万顷波光正在变大
从而一点点突出我们的窄小身躯
我们爱着周围,爱着大海的不眠不休
换作平常,村中的呼唤敦促我们与岸作别
可现在雨水降落,我们选择留下了
套上了和蟛蜞一样的保护壳,看远、近
人与村,天与海,就此相融成完整的一块
沉默于时间叙事中的镇
李伴锋
空旷的荒野,滋养着体内荒芜野蛮生长
肋骨囚住颓废的心跳。连日的阴雨
迎头撞上生根在故土里的无法忘怀
我与阴霾为伴。灵魂触碰一座摇曳的绿洲
无言。沉默的抒情,落在纸上撰出一座海市蜃楼
如沙粒般隐逸群山巍峨里,介于表里世界的镇
一半匍匐腼腆的姿态,一半垂悬着衰老面容
反复地拨。记忆试图揭开,山坳层层叠叠
阳光、浓雾与枯井的斑驳
生命的质感在水性笔下发芽,书写一段
风姑娘临时起意,钻入一扇狭窄的窗里
责问明月的影子为何照不进房子的背脊
夜魇催醒门扉下的骨骼呓语,叩响
一个沉睡的异乡人心中的顿挫
尾燕掠过,拾起尘埃夹缝中的时光分割
碎片落在掌上,凿出细密交错的路途短长
细观屋檐、砖瓦、土地、三角梅……
俱如时间长河里,不声不响的一滴水
脱离生存的拘束,躯体在县道上得以升华
离开。抵达。一脚踏入历史正在发霉的巷
狭窄的往事如潮水扑面而来,潜在
骨子里的厚重感瞬间填满所有呼吸道
无路可退。直到——
无数的裂隙沉在底下,身子忽然归回年少
与一匹脱缰的烈马驰骋乡野,捕捉一个
独特的九月,有花开,亦有花败
无畏地遁迹一条未知岔口,一往无前
鸣蝉与热烈的夏,闪电般甩在尾后
尘土包裹一束炊烟、一段梦话,粉饰残阳
与朦胧的江水一并没入巨大的废钢铁厂
徘徊。指尖抚过巷的脉络,“薄弱地跳动着”
一条老巷、一座古镇的隐痛:
茶馆里闲适,面馆里生活,风筝挂树上……
落叶、风雨与乌鸦交织,冲撞着唯一的一片安宁
于是,在此刻,日子向我走来了
在张枣墓前
曾海鹏
公共墓园是静寂筑起来的。图宾根
迷失的雪,也在柏树下肃立
非黄非碧的昏昏,草声呜咽
被祭祀的感官,你泥下涌动的白骨
陪我们,席地而坐。我们读你的诗
充满红丝绒的声音,以观察载玻片的
某种奇异姿势,八月的长沙谢绝抒情
当语言的烟丝燃尽,早已停歇的生命
毫不掩饰,我们的欲望是如此轻灵
墓碑上的照片不是你年轻的那张
还在望向南山吗?终其一生
你都背负那个未完成的约定
在她上马的那霎,束手就擒
我们已知道你是哪一个。镜子里
回音空空,泪痕堆满了水平线
还没到梅花的季候,整个江南的故事
便缓缓走来。你过桥的时候
枕靠的江水,幽昧得将要发蓝
波纹流转的阿芙洛狄忒,是否
会从水面升起?你没有回答
而我们的眼睛,会代替芦苇
镇子
周一翔
好长的路,父亲叙述中
没有线索的年代,他一人离开许厝。
大巴两头隔着山,四十年前
城关和泉州,没有什么不同。
对那个离开山的人,世界外
无处找寻的某点,和山没有什么不同。
他珍藏着“厝”的音节,数十年来,这里的寒冷
仅容得下一次雪。
那还是许厝的土吗?他看见
我看不见山的眼睛时
没有问。从世纪初楼道的暗沉里
带新果回到祖屋,他们会说“遘厝啰①”,
他以后会明白。明白竹林,
明白木板和黏土的形式。
明白金纸和香,山路的盘结(他熟记着)。
明白已死的事物,他装入心中
贫瘠的一切,对离开镇子的人而言,
多像一则寓言。
镇子的人口在生长中萎缩。
座座空置的房屋,只有死去的人
暗暗占用着废弃的空间。
父名牵凝着血的形状,族谱上
山间断开的部分
扦生于他们奋枝探出的半生,
始终未能接连。还是漫漫杂草,
教教我去向祠位的那条路,往哪
割开这片山林,能找到从前的一生:
屋里的木匠,采识中药,尘土
像祖父一样,停在祖母侧旁,
人会结成扫不净的网。
父亲总说,太爷爷抱过我。土始终回忆着
我却什么也不记得。疏离于
他们珍藏的根,
我自陷于那个问题。
直到看不见镇子,世界外的某点
或名为福州。记忆中的位置
永远割裂着,收取与地面离异的时间
作为赁金。回望泉州
才看见山,背后阻隔着所有,所有。
无法不爱的厝啊,我从小听着
听着,但我说得永远不够,
我们的声音,永远不够:
我真诚毋②会知欲讲啥物,
我听着厝里嘅③话,很济④毋别嘅人,
尹⑤知我是阿爸嘅囝仔。
诚生分,遮⑥亓⑦山,细汉时阵伓⑧熟,
在现⑨学点香嘅代志⑩,
我鋷⑪家己⑫嘅肉,予⑬伊⑭留佇⑮山上
是毋是诞⑯兮⑰,我袂⑱晓。
我嘅血未落佇山上,我毋挃⑲
其他声说,也袂忘
许厝也是遘厝⑳。
注释:
①遘:kau,到达,被认为是闽南语“到”的本字,也有认为是“告”
②毋:m,表否定
③嘅:e,多认为是常用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的”
④济:tse,多
⑤尹:ying,被认为是“他们”的本字,也有认为是“因”,“伊侬”
⑥遮:tsia,放句首相当于“这”,表指代
⑦亓:音近“嘅”,相当于“的”,本字有推荐句末用“兮”,句中用“亓”(其)的看法
⑧“细汉”指幼时,“时阵”指“时候,二者一起即用以表达“小的时候”意;”伓,音m,近“毋”,表否定
⑨在现:即“现在”
⑩代志:指“事情”
⑪鋷:割,如“鋷肉”
⑫家己:自己
⑬予:ho,表被动,也有认为本字是“互、度、與”
⑭伊:他/她/它
⑮佇:表示“在”
⑯诞:da,错的
⑰兮:e,见⑦注释
⑱袂:mei,相当于“毋会”,不会
⑲挃:di,“毋挃”表“不要”
⑳在地区闽南语中“许厝”和“遘厝”近音
第七盏灯
刘玺
执拗于深夜的一粒灯光
叙述老街口的影子,佝偻着
拖长流苏一样的尾巴,在拐角处消失
这张脸一一
写着窗口上一丛紫藤的呓语
半卷窗花,从深夜开始跳起鱼龙舞
将一盏灯轻轻扑灭
第二盏灯在房间里悉悉索索
一段泛旧的文字从第三盏灯里读出了声
一个倾斜的茶杯,溢出经年的
暗香。像是淡唇印在指尖的玫瑰色
一束玫瑰从灯火中出走
摇曳着,斜挑在檐上
伤心时,瓦檐上就响起一阵雨声
那是黄昏在肩头啜泣
第四和第五盏灯挂在你的眉梢
一串串雨珠坠下,交付出最后一抹微光
跟你一起陷入黑暗
或是寂静,除了敲在心头的乱曲
一些星光晒落下来,像是
躲在叶片后面浅唱低吟的小东西
第六盏灯挂满汗流浃背的颠沛
握于手心的夏天,怎么可以这样一点点
夺走你的光亮?
让一汪池水从枯黄时开始恸哭
风里藏着一把把刀
在暗处,羸弱的肩膀抵御一大片黑
那只倒地不起的壳虫,翻过身
露出半句安慰词,熄灭最后一丁点温暖
就着最后的光,你用一双茧手
拉下草木的帷幕
在你坟前
一弯孤单的月亮陪着我
捻亮第七盏灯,黑夜,回忆与切肤之痛
碎词
陈国睿
1.
整个下午
我都在打量眼前的这根木头
想象着要如何暴露它的美
一层一层地用斧子削去树皮
还是从中直接劈断
到底哪一种方式更符合自然规律
我受制于这种想法
开始虚构一个寂静的下午
一根圆木和一把斧子
我没有用过多的力气
这简洁的声音令我安心
脱手而出的木屑
钻进我的眼睛、耳朵和嘴巴
直抵我的身体
我同时保持对一首诗的想象
空气中混杂着
汗水与金属的气息
我一时分辨不清手里的工具
它闪着银光朝我扑来
木屑如碎词一般,落得满地都是
2.
写不下去的时候
我会拿来一张木板
把一首诗像锤钉子一样钉上去
那些词的位置没有任何规律
有些就那么平置着
有些笔直地嵌入这层木质结构中
还有些则碎成几块,被磨去了尖锐
我吞下那些柔软光滑的词
喉咙里正喷出几道白色的闪电
3.
走在大街上
大家都在以“我”来议论着事物
仿佛是有一层透明玻璃卡在我们中间
我意识不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
每次外出,我都会直接撞上去
清澈和尖锐的碎裂声后
人与人之间又多了一层薄薄的纱
唢呐简史
周锐涛
气流一振,婚宴
或葬礼,就喊出了料想中的喉结。
拇指宽的哨片,比所有路过的村子
还要厚,很多逝去的亲人和犁
都住在里面。农忙时节,水田滴汗
串串稻穗擅长收割茂盛的精力
把赶来帮忙的乡邻,提前送进黄昏中躺着。
夕阳里,祖父从泛黄的枕套下
捧出掉漆的唢呐,像窃贼撬开藏宝图
擦拭前些年来的灰尘和苦难。八个黝黑的音孔
代表八十个黝黑的春秋,约摸十岁开始
肺部日渐肿胀,一点一点储存了指法、教训、习俗
以及《百鸟朝凤》。年轻时闯北走南
睡过许多哺乳西南边陲的小村子
和女人。而立那年
叛逆的父亲在沸腾的唢呐声中
浮出人世,好几百个亲戚争相搬来满月酒
对锃亮的祖父哈腰、点头。
后来电音响擅自跨过田埂,日头逐渐低沉
村子愈修愈小,唢呐愈吹愈重
打镲敲锣的人散了,学艺的父亲
也跑去了嘉兴。一切又落回了祖父
一个人的肺里。去年除夕夜
父亲开了一辆奔驰返乡
平日嶙峋的山路越走越圆滑。
今年仲夏,两亩稻田熟透,帮忙的人络绎不绝
年迈的祖父,突然记起压箱底的宝贝
奈何他的心哑巴了太久
早已无法吹响《百鸟朝凤》。
山村纪年
刘宇杰
Ⅰ
蓝白彩钢瓦,废弃采石场,一落雨
就降下泥石流,花岗岩;黄土路说断就断
乌藤蔓。拦住红雨衣、披着的旧摩托
爬到半山腰,村口老学校,爷爷辈抽烟
用木质烟枪。锄头犁地,休憩倒歇的空档
再拿树枝画棋局,随手抓碎石子下棋
姚记扑克牌,绿色麻将布,铺在炕上
产出笑与欢声,炕头是最烫的部位
卧着患风湿的阿婆,烧干的年画娃娃
“我家小儿可是聪明,就该到外面去
在城市里上学,讲标准的普通话,小轿车
座椅平坦,少颠簸,三室一厅的早上
窗玻璃照得人更清楚,太阳更明朗”
快步跟上阿公,骑上陌生的宅院后墙
伸手就能摸到整个山村,最好吃的杏果子
用力摇摇晃,跳下来,弯腰拾起满兜兜
院门西侧私种的旱烟叶,夏天农忙
肥料滂臭;更忙的秋天多雨,黄泥稀烂
听爷爷讲起回忆,就是七十个光景
一年一熟的黄土地,一年一松口
到如今,连翻了七十个跟头
Ⅱ
村西一户,小儿艰难出生,山村流传巫蛊
早夭的谶语。妈妈舍不得起贱名∶“难养活就难养活
宝儿将来要到外面去,要出人头地”
满月不饭食,尿了不哭;
白日黑间,从来不开口。
寻了几个乡镇,最会治病的大夫
∶“反正还小,没了也没了”
灾时又逢旱,几亩枣林等不来一场成熟雨
精心织就的柳编篓,和红绳悬挂的蓝色玩具
在无人问津的干燥里,显得更多余
夏天枣儿青,雨水洗壳壳;
秋时枣儿红,长杆打堆堆。
深秋星子明,婆婆在漆黑里,枯柴手
合十又攥紧。求求天公落雨,求求孙儿长命
几个又几个夜过去,终于终于下得绵绵雨
托人从远地买回乳制品,熬煮热。调羹咕咕
喂进肚肚,白炽灯照亮虎头鞋,大“王”字
粗眉毛,翘起的嘴,呼应一家人的好笑脸
小枕头要摆摆好,睡出平脑袋。等天晴
打来的枣子,按个头分好,囤在枣架,塑料膜盖盖实
咥完面条的午睡,下炕,听见黑色摩托引擎嗡嗡
方秤砣,蛇皮袋。腰包鼓鼓,钞票捆成卷
十块、二十、一百、两百,凑整給小儿添个买糖钱
“收下收下,来年收枣,让小儿自己拿。”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
余志森
1.
只有祖父贴着蛛丝的墙。我抬头
才能看见他。他对此没有任何表情
也不会把我抱起催我叫他爷爷。从出生起
他就只有一双褪色的眼睛和一抹
严肃的颧骨。我望着他,希望从旧时代
走出的不只有我。后来他搬到山上,清明时
不再只有黑白。父亲用锄头
拔光他头上的野草,我们烧着冥币
的火焰,映照湿砖里磨损的额头。
看着周围新邻居一个接一个
延伸骨骼上的瓷砖。他还是和生前一样
爱面子。每年清明
他都催长野草,把土坟顶得越来越高
2.
我不知道原来有人天生就只有面孔
我不知道有人的面孔原来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我年少时望着祖父,希望他能告诉我为什么
可他只是抿着一痕嘴唇的木讷和眼神的呆滞
父亲曾说,母亲怀我的时候,祖父
在医院已经说不出任何话。死去的时候
他最小的孙子走出了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
失去好像是一种常态,母亲失去了生命的重量
而祖父,仅剩的相框也越来越模糊
3.
祖父是一个需要修缮的词。他破败、荒凉
整座瓦屋只剩下一扇窗户
父亲常常从嘴唇吐出一些他过去的青砖和瓦片
但缺少房梁。太阳底下
父亲学着祖父在粉刷墙壁,而我的汗水
掺入水泥。在夜晚,一对父子绕过黎明
从黑暗起身,来到秧苗的族群
用扁担把幼小的生命扛往更遥远的阔田
我们像水稻一样在夏天饱满。日复一日
祖父在父亲的身体里
终于积攒出我需要修缮的房梁
4.
时代越来越胖,父亲越来越瘦
他水泥匠的手已经抱不住时代臃肿的身子
一双农耕的脚也无法穿行宽阔的马路
和所有外出的农民工一样
他背叛了祖父的土地。很多年
他才从身体里挤出足够遏制祖父倔强
的水泥和瓷砖。在清明之前
为他的身体
接上锃亮的新肢
评委会介绍
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评审委员会
初评委:何正国 李婷 王保龄 叶帮义 张思桥
复评委:方文竹 海饼干 李商雨 木叶
终评委:庞培 沈天鸿 杨键
秘书:胡勤行 张公善
初评委简介
何正国:哲学硕士,出版社编审。诗歌爱好者。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左岸春风 右岸芦苇》《坐看云起时》。
李婷: 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诗作散见《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大地文学》等。
王保龄,男,安徽凤台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居北京,供职于某央企。曾在《诗歌月刊》《诗潮》等处发表诗歌,有作品入选《青年诗歌年鉴(2022年卷)》。
叶帮义,文学博士,安师大文学院教授,热爱《诗经》《楚辞》,唐宋诗词,也热爱艾青徐志摩、穆旦余光中,写过古代文学方面的著作,也出过新诗诗集,努力在古与今、创作与研究中寻求融通。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张思桥,男,江苏徐州人,生于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曾出版专著《风雅流觞》《古典诗学与比较诗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诗词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词学》等杂志。
复评委简介
方文竹:60后写作和批评者,安徽怀宁人。先后就读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出版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散文集《我需要痛》、长篇小说《黑影》、多学科论集《自由游戏的时代》等个人各类著作21部。作品入选《中国新诗三百首》《新诗百年诗抄》《中国文学年鉴》等。
海饼干:本名孙艳萍。有诗歌和小说发在《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雨花》《湖南文学》《星星》《福建文学》《作品》《长城》等刊物。著有诗集《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屋顶上的海》。马鞍山画院(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安徽文学艺术院第六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商雨:写诗、小说,从事新诗理论研究。曾在《诗刊》《山花》《十月》《人民文学》《扬子江诗刊》《扬子江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诗歌与论文。现居安徽芜湖。
木叶:本名王永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文学创作。著有诗集《大运》《象:十三辙》《我闻如是》等五部,另有小说以及评论若干。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现为省作协《安徽作家》执行主编。
终评委简介
庞培:诗人,散文家。著作二十余部及诗集五部。作品有《低语》《五种回忆》《乡村肖像》《四分之三雨水》《母子曲集》《西藏生死线》《数行诗》等;曾荣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及孙犁文学奖。现居江苏无锡。
沈天鸿:诗人,评论家,散文家。安徽省作协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著有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另一种阳光》,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散文集《梦的叫喊》等。主编有《当代精品美文》丛书20卷。大陆、港、台4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诗文选如《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当代诗歌经典》、《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等收有其作品。
杨键:1967年生于安徽马鞍山。曾先后获得首届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宇龙诗歌奖、全国十大新锐诗人奖、第六届华语传媒诗人奖、骆一禾诗歌奖、袁可嘉诗歌奖,多次举办过水墨个展及群展,著有诗集《暮晚》《古桥头》《惭愧》《长江水》等。
秘书简介
张公善: 中诗网驻站诗人,长期致力于“生活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著有《生活诗学》《整体诗学》《植物生活》等。
胡勤行:安徽师范大学2022级文学院本科在读,江南诗社现任负责人。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莲池》等。
公示期限
本公示自发布之日起,为期10个自然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组委会提出申诉。
注意事项
最终解释权归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第二届“江南诗歌奖”征稿委员会。如有未尽事宜请垂询:3081383939(QQ)
江南诗社
2025.1.24
2025.1.24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