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中国诗歌的未来必定是光明的
28日下午,85岁的当代阿拉伯诗人、思想家阿多尼斯同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薛庆国教授、诗人树才共聚北京,为现场的上百名外国文学和阿拉伯文化爱好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对话。
时隔两年,阿多尼斯再度来到中国。他此次是从巴黎先到台北参加诗歌节,又因为心系在中国大陆的诸多读者,专程到北京做短暂停留。对话现场他仍系着标志性的红色围巾,神采奕奕。
当天的对话主题是“与阿多尼斯一起,寻找世界的诗意”。诗人树才的发问颇具深度,阿多尼斯则由这些问题展开独特而深入的思考与回答,嘉宾围绕生命、诗歌、旅行等多个意向展开探讨,内容引人思索。
谈及生命、旅行和诗歌的关系,阿多尼斯认为,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来自未知,又去向死亡这个未知;而诗歌也是一场旅行,在想象、个人的经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旅行。他说,自己的个人生活和诗歌生活是建立在旅行之上,只有旅行使我们有机会以不断变化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旅行反映了世界变化的本质。
阿多尼斯精通法语等语言,但至今只用阿拉伯语写作。他说:“我仍坚持用母语写作,而且是用巅峰时的阿拉伯语写作,是为了向阿拉伯语的美丽与曾经有过的辉煌表示忠诚。”
提到自己的故乡叙利亚,阿多尼斯想起前不久曾震惊世界的叙利亚难民儿童的遇难。他说,那个淹死在海边的男童的画面,正浓缩了叙利亚当今的一切苦难。他借用阿拉伯古语说:“我把身体分割成许多部分,与叙利亚无数的生者与逝者同在。”
阿多尼斯提出,写诗要先理性地去理解世界,再把这种理性忘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梦、想象和身体,诗歌传达的正是不同、有差异的世界,是要让人的认知更加丰富。
当被问及对中国的印象时,阿多尼斯说:“1980年我首次访华时见到的中国,与2015年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巨变,堪称当代世界发生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把中国,从一个世界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毫无疑问,这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问题,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巨变着实令人惊奇”。
阿多尼斯看好中国诗歌的未来,他认为“如果把诗歌理解为一股不断改变当前世界现实的力量,那中国诗歌的未来,就跟中国的未来一样,必定是光明而伟大的”。
阿多尼斯原名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比尔,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一个海滨村庄,1956年移居黎巴嫩,开始文学生涯,后定居法国巴黎。他是阿拉伯著名的诗人、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曾连续多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在世界诗坛享有盛誉。
阿多尼斯与中国颇有渊源,早在1980年,他便作为黎巴嫩作家代表团成员首次访问中国,时隔近30年后,他又于2009年因其首部中文版诗集的出版两次来到中国,并在其后4年内3次来访,足迹遍及杭州、上海、北京、西宁等城市。
2013年8月,阿多尼斯再度来到中国,他与美国诗人西蒙·欧迪斯共同获得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并与中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展开交流。(周潼潼、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