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陈超:用诗歌与时间和脆弱抗争

2014-11-13 作者:霍俊明 | 来源:北京日报 | 阅读:
  只有去掉那些当今诗歌评论大而无当的虚词,我们才会真正地懂得任何诗人的写作都不能不面对残酷的时间和

  只有去掉那些当今诗歌评论大而无当的虚词,我们才会真正地懂得任何诗人的写作都不能不面对残酷的时间和生命的脆弱,而这就是诗歌写作的根由甚至宿命。时间的指针悄然掠过惊惧的目光,陈超则擦拭和点亮了那个略显老套而又温润萦怀的旧式灯盏:“我站在最冷最暗的旷野/望着你给我展示的家园/今夜啊,让我放下火杖,拿起诗歌”。
  陈超(1958.10-2014.10)个人生存体验的焦灼感与诗学立场的忧患意识在紧张而双向拉开的向度中,以深入向下的勘探姿态夯击、锤打。词语的自足,内心的凝视,想象的舒展,经验的回视,探问的姿态,这都成为对时光中记忆和现场的必要而有效的挽留。在生存和写作背景的转换中,诗人感到写作需要的不只是勇气与坚持,写作的前提是诗人必须对身处的时代有清醒的体认和省察,哪怕他要承担写作和生存的双重责任与奥义。在多年以来的诗歌书写中,陈超的诗葆有了对知性与感性,吟咏与陈述,内心与现场,记忆与当下,独白与盘诘,紧张与调侃融合的能力和活力。在回到日常生活细节的注视中,在干净、朴素、精准的语言开掘中,陈超将记忆的温情苦涩与现实的烦琐抑郁融合起来,当然这并非意味着陈超的诗歌写作简单回到当下,而是诗人在适时的体验和抒写中坚持了“历史的个人化”叙事和“求真意志”的表述。这种更为兼容的姿态包容了更多的话语可能,也更为有效地实现了诗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技艺”。陈超试图在反观时光模糊而强大的影像中,温婉而执着地挽留过往的匆匆行迹,在共时态中抵达人类整体性的共鸣与感怀。
  岁月的光斑不可避免被黄昏和黑夜所消解和遮掩,而茫茫的时间河流上,哪一只船曾经载有我们的生命形迹和诗歌梦想。而那只倒扣的船以及身体深处的黑暗和锈蚀的声音是如此地让人不堪一击,而只有诗歌能够与时间和脆弱对话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