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歌精神与诗人精神

2010-02-09 作者:田禾 | 来源:文艺报 | 阅读:
  诗歌的关怀也好,诗歌的怜悯也好,诗歌的良知也好,诗歌的道德也好,诗歌的担当也好,说来说去,指的就是一种诗歌精
  诗歌的关怀也好,诗歌的怜悯也好,诗歌的良知也好,诗歌的道德也好,诗歌的担当也好,说来说去,指的就是一种诗歌精神。所谓诗歌精神,我借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一句宣传语可以概括:艺术点亮生命,情感温暖人心。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它告诉我们,任何艺术的表现,都要有对时代生活、百姓疾苦和普通人命运的密切关注,对最底层人生存境遇的密切关注,对人的心灵的密切关注,对民族灵魂的密切关注。诗歌创作也是这样,也就是说,诗歌要有人文关怀,要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要关心人类生存,敢于直面地、大胆地写出社会真实和生活真实,塑造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形象。要有阳光,既温暖人心,又明亮照人,而且不断地发光,这种光芒是持续的,是永远的,是不会被时间的尘土覆盖掩埋的。这种光芒就是人性中的温暖、爱和悲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感染人、感动人、启迪人,才能让大众获得精神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鸣。
  纵观近几年的诗歌创作,中国诗歌正在走出低谷,或者说已经走出低谷,这是因为中国诗人比较自觉地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心灵诉说和情感表达方式,写出了许多有感情和体温的诗歌。据我观察,近几年,关注民生、关注底层、关注社会状况、关注底层百姓生存状态和命运的诗歌尤为受到关注。《星星》诗刊从2006年第1期开始设立的“非常现实”栏目和2008年与深圳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以及《扬子江》诗刊2007年举办的“民生之歌”诗歌大奖赛,等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关注现实、反映现实、反映民情民意民生题材的诗歌,呈现出泉喷式的激情与活力,并且成为一时诗歌的创作热门和关注热点。这大大提升了诗歌应有的一种诗歌精神,也大大提高了诗歌的功能、作用和效率。
  这类题材的诗歌大都是以写农村、写农民、写农民工、写下岗工人、写弱势群体为主,反映社会现实,关怀底层百姓生存状态,揭示社会问题与矛盾,痛斥揭露社会阴暗面,警醒社会,关切社会,充分体现了作为诗人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诗人们创作视野开阔,创作题材广泛,创作风格多样,创作手法新颖,创作个性突出,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诗歌良心和诗歌关怀,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宽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和创作的生机与活力,诗歌精神也充分得到了张扬。
  其实,诗歌精神也就是诗人精神,诗人精神就是诗人用良心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诗歌是诗人心灵的真实写照,一个诗人诗歌中所表现的道德良知也就是诗人自己的道德良知,诗歌的呐喊就是诗人灵魂的呐喊,诗歌的爱与关怀,就是诗人心灵的爱与关怀。要诗歌有阳光,诗人心中首先要有阳光;要诗歌有光亮,诗人心中首先要有光亮。诗歌的力量来自于诗人生命的力量,诗歌品质是诗人气质的表现,诗歌品格是诗人人格的彰显。
  诗歌精神不是说诗人只要诗歌良知,不要诗歌的美学追求。如果诗歌脱离了美学追求,诗歌的艺术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也削弱了诗歌精神的真正意义。所以我说,诗歌精神是诗人的一种责任,诗人必须做到诗歌的艺术尊严、美学主张与人性关怀浑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