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行”暨“香港与香山”系列人文活动即将启幕
一、活动宗旨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进一步增进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联谊与来往,增强香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行”暨“香港与香山”系列人文活动启动仪式,同时举办香港香山籍文化名人座谈会,以文化凝聚认同,以交流聚合力量,共叙两地情,共筑中国梦。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政协中山市委员会
协办单位: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新华集团、香港中山社团总会
支持单位:香港中联办宣文部
顾问:杨健
筹委会主任:丘树宏、朱文、蔡冠深、谭锦球
副主任:郭惠冰、彭婕、卢伟国、马浩文、张建华、仇婉萍
执行副主任:刘志巍、郑咏梅、简植航、杨凯山、吴杰庄
三、活动安排
1、时间:2017年7月10日上午10时;
2、地点:洲际酒店
四、内容议程
(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行”暨“香港与香山”系列人文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主持:中山市政协秘书长仇婉萍
(热场:播放中山形象宣传片)
1、播放《香港·香山·香缘》电视散文
2、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介绍活动缘起;
3、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先生致辞;
4、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杨健,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冠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谭锦球,香港书法协会主席施子清,香港中联办宣文部部长朱文,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香港体演文出界立法会议员马逢国,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主席周振基,香港大学原校长郑耀宗,香港中山社团总会主席简植航,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马浩文等共同推杆,宣布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行”暨“香港与香山”系列人文活动正式启动。
5、郭惠冰副主席向香港中联办、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新华集团、香港中山社团总会致送文化交流品。
6、播放歌曲视频《香港中山是我家》。
(二)香港香山籍文化名人座谈会
会议主持: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
1、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谭锦球先生讲话;
2、香港中山社团总会主席简植航先生致辞;
3、座谈交流;
4、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致答谢词。
附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香港与香山”人文交流话题
1、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国家部署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借香港回归20周年契机,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如何向纵深发展?
2、一带一路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动实施,经济实力是一种硬力量,文化则是一种软力量。香港与中山应该怎样为两大战略的实施,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山声音”?
3、香港作为世界窗口,中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两地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更多交流平台,鼓励支持人文交往,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
4、近十年来,中山市致力擦亮“孙中山文化”品牌,丰富城市内涵,提升伟人故里知名度美誉度,中山、香港双方在重大文化活动合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合作等方面如何合作,以携手共推孙中山文化走向世界,全面深化合作推进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等中山重大战略平台项目建设,达到互赢互利?
5、中山与香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深化人文思想层面的交流,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更多实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6、中山(香山)与香港一衣带水、同文同脉,两地交流往来密切,尤其是香港的名字的由来与香山盛产沉香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以及香港还是孙中山赴夏威夷、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香港与中山(香山)应该如何让香港与香山继续“香”飘百年、香播寰宇?
附2:
香港·香山·香缘
丘树宏
香港,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
无论是谁,一听到这个名字,一定会怦然心动,也一定会去猜想,这么美好的名字,一定也会有着一个美好的来历吧?
确实是这样。只不过香港名字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权威的说法,应该是“香港百科”上的记载了。
“香港百科”条目上说:
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
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说法,这是对的。首先,这种说法符合民间的风俗和习惯,因为沉香是吉祥的信物,它可以接通天地人三界;其次,沉香通过香港转口,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只是,这一个历史事实需要有所补白。
在古代,今之香港、深圳、宝安、中山、珠海、澳门及东莞市本土都属古代东莞县范围。东莞自古产沉香,所产之香为莞香,能沉于水底为上品,故称“沉水香”,简称沉香。莞香树,别名牙香树、女儿香。据《中国树木分类学》记载:牙香树,别名女儿香、莞香(广东东莞)。而古代东莞县属下的区域盛产莞香,因而,这些地区在唐宋以前已出现了与香有关的一系列地名,如:香山、香山场、香洲、香港、香港仔、香埠头、香港围等。有资料介绍:隋唐以前,东莞就是沉香的著名产地,每年有大批“莞香”进贡朝廷,或者作为与他国交往的名贵礼品。
这些冠以“香”名的地名都印证了当年沉香种植采收、装船运送以及进贡朝廷、出口国外的说法。因运香贩香而闻名,石排湾这个港口便被外国人称为“香港”,即“香的港口”,后来,“香港”更成为了整个海岛的名称。
当时东莞县属下的香山岛是莞香的主产地,香山因盛产沉香而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香山地区从东莞县独立出来,名香山县,地域包括了今天的中山、珠海和澳门等。行政体制是独立出来了,而香山所产沉香,则未能独立成名,一直依然以莞香之名代替和包含。直至近年,中山人才突然醒悟过来,开始为香山所产沉香正名,名曰“香山香”。今天,全中国的古沉香树仅存八万多棵,其中中山的五桂山就占了四万多棵;中山还新种植了六百多万棵的沉香树,拥有了全国最好的现代结香技术,沉香产业和沉香文化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综上所述,可见香港的名字是因香而生、因香而名的。而这个“香”,说到底应该是香山的香,是香山的沉香。这,就是香港与香山的渊源之所在,就是香山与香港的缘分之所在。
因了这个“香”,香港与香山的情缘,犹如沉香一样,袅袅娜娜,延绵不断;芳香溢远,心有灵犀;天地人间,根脉繁茂。
香港与香山,一衣带水,同文同脉。多少动人故事,在两地发生;多少英雄儿女,在两地成长。从孙中山,到李东海、郑耀宗、郭炳湘、吴思远、谭惠珠、蔡冠深,香山地区为香港培养了经济、政治、文化各界豪杰;从先施百货,到太古洋行、李锦记、新鸿基、英皇集团、雅居乐,香山人为香港做出了多少杰出贡献;从霍英东建设大陆第一间温泉酒店,到投资办企业、捐资兴学建医院、做公益慈善,多少香港人为香山地区的改革开放、繁荣发展铸就了高高的丰碑……香港、香山,珠江、香江,以“香”的名义,以咸淡水的身份,从襁褓相望、两小无猜,到相亲相爱、紧密无间,同舟共济、共筑辉煌。
走过百年风雨沧桑,今天的香港已是晴空万里、满眼阳光。东方之珠,紫荆盛放;狮子山下,百舸远航。而香山,则以伟人故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三个角色各自走出苦难、迈向远方,如今是繁荣昌盛、鸟语花香。香港与香山啊,以“香”的名义,又探寻起“香”的水土人文,钩沉起“香”的无限遐思,托举起“香”的未来梦想。
有诗云:
维多利亚港!
当你扬帆远航,
你是否还记得,
那一片伶仃洋,
那一条大珠江。
香港啊香港!
当你灯火辉煌,
你是否还记得,
那一座大香山,
那一片土沉香。
2017年6月29-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