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办

2019-11-26 作者:刘江伟 | 来源:光明日报 | 阅读:
2019年11月23日下午,“《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办。
  2019年11月23日下午,“《施浩诗选》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诗探索》主编、诗歌理论家吴思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凡华,《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刘笑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曹宇翔,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书记夏花,《十月》杂志社事业部主任谷禾,《中国作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方文,《文艺报》总编室主任李墨波,作家网总编辑冰峰,诗人、评论家李瑾等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网主办,会议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
  施浩现任深圳电子装备产业协会会长、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诗歌》主编。20世纪90年代,他就曾在《人民文学》《十月》《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后来下海经商。尽管搁笔二十年,却没有忘记初心,再次回归诗坛。《施浩诗选》集结了诗人近三十年的创作精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分享会围绕此书以及施浩的创作历程展开。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诗歌发展态势很好,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以及中国诗歌网有责任对当下的优秀诗歌,特别是一些活跃的诗人给予推荐。作为施浩最早的一批读者和《施浩诗选》序言的作者,吉狄马加认为,施浩的诗真实记录了他创作多年的心路历程,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很强的生命体验和诗人情怀。施浩把“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可贵的在场感,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发展的影子。施浩是一个有追求的诗人,他的诗歌不断有突破,不断有创新。
  颜梅在欢迎辞中说,感谢诗歌让远在深圳的诗人和北京的朋友相聚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文学院和诗歌走得很近,历史上人大文学院与华北大学文艺教研室一脉相承,当时文艺教研室的主任是艾青。欢迎诗歌爱好者们来到人大文学院,一起探讨诗歌如何回答好人民与时代之问,畅谈诗与远方、技术与情怀、形式与内核等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33
  因出差未能到场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发来贺词,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施浩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感恩诗歌让他从江西九江的偏僻山村走出来,诗歌改变了他的命运。“我最早的那首诗是《致大山》,从小我就有牛劲,我们家养了一头非常壮、非常野的牛,谁都不怕,用很粗的绳子把它捆住它都会挣断,从这头牛身上我体会到,我要挣断我的绳索,我要走出大山。”他将自己的诗歌和人生轨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家乡,第二个是北京,第三个是海南,第四个是深圳。他以流血来比喻自己贴近灵魂的诗歌创作,“20年前我用流血的方式写诗,每写一首,我身上就好像放一次血,我的创作也是给自己的血液做循环,让我有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吴思敬通过解读诗歌文本指出,施浩在反思人生命运和书写生命体验上有独创性。吴思敬最欣赏其中体现人生本色的诗歌,尽管在天南地北闯荡,施浩从没忘记自己的平凡出身,他的故乡、亲人和梦想。其次,吴思敬欣赏施浩寄托着深情的诗,如《稻草人的故事》,相较于叶圣陶的著名童话《稻草人》,施浩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用稻草人的意象和妹妹的一生联系起来,他的诗歌是发自内心的,来自他的童年记忆”。
44
  曾凡华对诗集中写到大山、碾房等经历感同身受,他评价施浩的诗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写出了新意,不论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创新,都有他的特点,并且他在诗歌语言结构上做了很多尝试。“他是一个真正写诗的人,真正具有诗歌情怀,他的个性、经历、观念,包括他的内心,都与诗融为一体。”
55
  邓凯评价施浩的作品是“有激情的诗歌,真诚的诗歌,有思想的诗歌”。他惊讶于施浩经历长达20多年的沉寂之后,依然保持旺盛的激情,从这本诗集可以感到诗意的喷发,“他的诗贴近现实,贴近内心,贴近情感”。施浩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时代过渡时期的抒情诗人,他的诗“葆有一种情感的浓度,不矫饰,也不炫技”。施浩的诗直面生死,探讨真实和虚伪、离去和归来、海洋和陆地、消失和重生、希望和幻灭,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发。
66
  刘笑伟认为,施浩可作为诗坛新回归诗人的一个代表,对于当今诗坛具有启示意义:其一,施浩很好地处理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既维持了他的主体性,又能带给读者共鸣和感悟;其二,施浩很好地处理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从古典诗歌汲取了营养,他的不少诗歌有一种宋词式的舒缓唯美;其三,他的诗歌基调是明亮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其中的人生感悟和格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77
  曹宇翔读施浩写故乡、土地、童年的诗,犹如聆听约翰·丹佛的乡村音乐,有一种怦然心动的亲切。施浩的诗写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而在人生经验和语言层面提供了自己新鲜独到的东西。“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物质文明如何丰富,某些情感具有千年不变的永恒属性,譬如说他的诗里洋溢着友情、爱情、亲情,以及对故乡的感恩之心,这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他说。
88
  夏花认为,施浩首先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真正的诗人不在于他的技巧,而在于他的赤子之心”;其次,施浩的诗有一种悲悯之心和对痛苦的挖掘,“痛苦是因为内心深处怀着更多人的痛苦,关乎生死,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关乎对国家、民族、时代发展的反思。”他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一个理想的构造者、一个真诚的记录者,像电影画面般诚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家族史,塑造了含辛茹苦的母亲、早夭的妹妹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99
  谷禾认为,诗歌也好,小说也好,到最后真正打动人的不是用了多少独具匠心的词语,而表现在小的细节和情节。施浩的诗有激情,昂扬、饱满,富有感染力。他建议诗人在长诗写作中,“在激昂的抒情里,在宏大高迈的的空间里,在飞扬的想象里,更多融入叙述的元素,通过叙述,让情感在饱满的同时更富有弹性,让诗句和书写更有张力,让艺术的真实更好地显现”。
111
  方文说,写诗是文人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情感宣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喝酒,可以交友,写诗是在种种言论和行为之后面对自己、面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和自省。他认为,施浩的诗歌贵在真诚,他在宣泄之外还能带给读者一种陶冶和升华。
222
  在李墨波看来,施浩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诗性,充满了情感的浓度,是一种至真至纯、秉持赤子之心的写作,他很少写日常性的事物,而是写一种精神的、纯粹的事物。他的写作是一种燃烧性的写作,呈现出高纯度的情感体验,他不会抖激灵,或玩弄语言上的文字游戏,他的诗歌完全从心底蓬勃而出。他的诗歌具有思想内涵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表达了对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冲突的切身感受。
333
  作家网总编辑冰峰认为,施浩的诗展现了未来诗歌写作可能最好的一种走向,他的作品综合了当前主流的两种写作方式,既没有回避修辞和意象,同时在语意上表达得特别朴实。“我觉得这样的诗是一种未来诗歌的写作方向,就像我前几年提出的,我们要放下诗歌语言的架子,让我们的诗歌接地气。”
  李瑾作为最早接触《施浩诗选》的读者,谈到对施浩作品的三个突出印象。首先,施浩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诗歌不是一种修饰物,也不是即兴消遣或一时灵感,而是和生命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其次,施浩是一个成熟的诗人,诗歌是施浩寻找生活答案的唯一方式;再者,施浩是一个精致的诗人,他的精致表现在语言和情感上。这个言语木讷的男人通过越野活动向外扩张生命的限度,通过诗歌向内挖掘生命的纵深,他践行着一个朴素真理:活在自己之中,溢出自我之外。
444
  中科院喀斯玛公司副总吴宜亚是施浩32年的兄弟,他眼中的施浩“步伐是坚定的,心灵是纯净的,声音是铿锵的”,他的写作是一种“苦难的诗歌,幸福的诗歌,快乐的诗歌”。
  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设计工作室主任、副教授黄春茂尽管不太懂诗歌,却从这次分享会感受到无论是设计还是写诗,其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深入到这个时代,诗人用诗歌的方式介入现实、介入时代,反过来时代也会给作品带来力量。
  李少君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施浩不论在早期创作的时候,还是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他一直保持着诗性,保持着一贯的诗人本色,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诗人。施浩的写作功底非常好,他诗歌写作面非常宽广,这与他视野的宽广是有关系的,经过时间的沉淀再回到诗歌,相信他的诗歌会越来越好。施浩在“立德”上,人品得到公认。他的事业也做得很好,这是“立功”。现在他回归诗歌恰是时候,让自己的德和功最后变为言,“立言”使他的精神得到升华。
555
  参加此次分享会的嘉宾还有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秘书长、《智造》杂志常务副社长、新智传媒(深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刘勇,《深圳诗歌》副主编、《智造》杂志总编辑、诗人彭戈,校园诗人施展,中国诗歌网事业发展部总监祝雪侠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