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三人行,全新解《枕梦》
——郝书许、林群、廖晋文共读北斗新歌
2019-12-02 作者:郝书许、林群、廖晋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年关将近,又是一年一度回乡时,此时此刻,作为经常漂泊在外的您来说,有何感想?11月22日上午,人民网特约评论员苗洪先生就本刊诗友北斗先生的新歌《枕梦》所做的一篇题为《北斗原创歌词〈枕梦〉:你的宽容依然是我前行的动力》评论文章在中诗网等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其中中诗网阅读量在短短几日时间,飙升到53万+。这无疑是又掀起了一个关于春节回家过年的话题热点,一时火热。为此,本刊特约郝书许和林群、廖晋文三位嘉宾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枕梦》进行讨论解读,对回家过年发表看法,现将他们的观点发布如下,同时,也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把
枕 梦
词/北斗
没有一丝责备
没有半句抱怨
放下电话那瞬间
泪湿眼眶
曾经铿锵的誓言
还留在耳边
曾经满怀的梦想
是否依然
花开花落那瞬间
我情何以堪
就要迷失在
大街小巷
听到那声呼唤
漫漫回乡路
几人衣锦还
红尘如有泪
枕梦过年关
总是莫名的躲闪
那些熟悉的脸庞
总是莫名的张望
人来人往
春去冬来那瞬间
我情何以堪
多少次梦过
那些地方
只记得那声呼唤
漫漫回乡路
几人衣锦还
红尘如有泪
枕梦过年关
郝书许:只要梦想在,春天一定来
看到北斗兄这首由他的以春节返乡为主题的五绝扩写而成的《枕梦》,心里是五味杂陈。用他歌词里的一个词就是“情何以堪”。又到年终,作为一个资深漂泊者,不得不说,他歌词的内容,又一次触到了我的痛点(第一次是在这首五绝写成的时候,我曾经就这首五绝写过一篇评论)。
首先来看第一段,这是以和家人通话为背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通话后浮想联翩的场景。这个场景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是多么熟悉啊。其实关于电话的内容,“不抱怨和不责备”也许对于2000年前出来打工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大部分人说的是:“最烦接到家里的电话,不是要钱就是要钱。”那时还在打工的我经常会碰到工友们的这种抱怨,也经常会遇到工友们互相转借当月工资以寄回家里的现象。不得不说,这种现象存在的很普遍。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家庭不富裕,很多人出来打工的目的就是补贴家用。但2000年后,随着新生代加入打工潮流,基本上这种现象很少了,很多新生代外出的目的已经改变了,由于上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家里都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出来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再需要把沉重的家庭生活包袱背在肩上。甚至出现两代人共同打工,或者父母打工,给孩子提供资本,由孩子自主创业的现象。但总体来讲,2000年后的新生代外出,大部分已经实现了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目的。所以这个时候,空闲时间和家人通通电话,聊表思念,已经基本上是互相关心的温暖期待。“没有一丝责备,没有半句抱怨”这个现象很普遍了。但通话后会不会“泪湿眼眶”呢?通常不会,但不代表这个现象不存在。而往往能够“泪湿眼眶”的并非普通麻木的人群,那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这种存在是什么类型的人呢?接下来的歌词给阐述了:“曾经铿锵的誓言,还留在耳边;曾经满怀的梦想,是否依然。”他们是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想想这个通话的时间点,在过年前,过年前通常对于有梦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是要总结一年得失的。这一年,总结起来,胜固欣然。但如果誓言和梦想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甚至相差甚远呢?这样的情况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心情自然不太好,所以家人的安慰让他更加的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花开花落那瞬间”这里的花开花落,可以是一年将尽的寓意,也可以是梦想花开,梦想花落的反差。或许是出于对家人对自己包容的感动,或许是出于对现实与梦想反差突然升起的一时失落,触碰到了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弦,泪水打湿眼眶,但却不是泪流满面,还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时候,人会不会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似乎是可能的。去他的梦想,去他的抱负,不如随波逐流吧。但所幸,在就要迷失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忽然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声关于梦想的呼唤“漫漫回乡路,几人衣锦还。红尘如有泪,枕梦过年关。”这就像玄幻小说里经常说的修为突破,一个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但好在主人公最后保持了一份清醒,坚守自己的内心,没有被万丈红尘中种种的困扰所影响,最终成功突破下一个境界。怀揣着梦想进入下一个挑战。也许,下一年会有更多的磨难和挫折,也许下一年也不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与追求,但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梦,我们努力,我们就会拥抱明天。
再来看第二段,这一段写的乃是一段失落的心路历程。“总是莫名的躲闪,那些熟悉的脸庞,总是莫名的张望,人来人往。”什么人不太愿意见熟人呢?大概是不得意的人吧?同学聚会的发起者,往往是春风得意混得不错的人,不得意者唯恐避之不及。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二人所言大同小异,反正就是人生不得意,我驾起一条小船往江湖的最深处逃窜。不得意时,连堂堂的大诗人们都冒出了逃避的想法,那我们的主人公呢?张望人来人往,是否也会心生逃避的想法?“春去冬来那瞬间,我情何以堪。多少次梦过,那些地方,只记得那声呼唤。”这种失落的心路历程,其实不管是梦想实现的人也好,还是梦想失败的人也好,都会有过,姜子牙80岁才钓到周文王,肯德基创始人算是姜子牙的现代翻版,无非所钓鱼之品种不同而已,一个是帝王鱼,另一个是商业鱼。但这种大器晚成的案例,毕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梦想,有追求,坚持不懈,或许真的梦想成真。所以这首歌的第二段展现一个人的失落心路,乃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不要怕敞开心扉,不要总把一些负面的情绪掩藏在内心深处。如果一直掩藏,它终将成为一个人的心魔,或许在你修为突破之时,一个反击扑来,好危险!把它唱出来,把心魔释放掉,毕竟,我们还有那声呼唤“漫漫回乡路,几人衣锦还。红尘如有泪,枕梦过年关”,这四句歌词中的高潮部分时刻提醒我们,人在万丈红尘,纵有伤心落泪时,只要梦想不灭,春天还会再来。
写到这里,我不禁也想起了我的一首《清平乐•风雨前行》,似乎和这首歌词的意境契合度很高,这里拿出来为北斗兄的这首新歌助兴:
年来又是,风雨无行次,柳外千山酬画意,却见障烟十里。 若非潦草东君,因何旷野无垠。幸有小梅初彻,一枝素蕊迎春。
北斗兄说:红尘如有泪,枕梦过年关。
我说:只要有梦,在这个冬天,你就会幸好遇见一枝梅花报春信。
2019年11月26日于东莞
林群:乡愁是一种特殊的感情
人的一生总在痛苦的矛盾之中纠缠,远行和留恋像一根绳子的两端,互相角力,拼命的撕扯着我们的灵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之为人,总是希望能放飞自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驰骋,但有时或许忘了,走的再远,却总是有一个出发的地方,走的累了,或许似乎到达了旅途中的某个目的地了,坐在树下休息一阵,回望一眼出发的地方,乡愁就来了。
乡愁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是对乡音、乡味、乡土、乡人的一种特殊的眷恋和牵挂。乡愁具体表现为对亲人、对家乡的眷恋,而事实上是对某种文化的依赖,因为,文化代表了一种自我身份的确认。他乡异地,客居的地方时间再长,情景再熟悉,却总有一种隐隐的隔阂感,遍寻不见却又无处不在。
这首歌词,在反复的咏叹中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歌词里写了亲人的宽容和牵挂,也写了当初离乡时所抱有的希望和理想,但是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年关,却再一次涌起了强烈的愁绪。歌词里反复咏叹的“漫漫回乡路,几人衣锦还。红尘如有泪,枕梦过年关。”包含了多少人生的忧愁无奈!在歌词里,第一段作者表达他乡迷失的惆怅,在第二段,表达了回到乡里后却产生的陌生感。全歌词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画面,具体而逼真的把他乡游子的人生窘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游子的尴尬和最深的痛苦,就在于在他乡难以寻找到完全的文化身份认同,而旧有的文化身份却也在久别的时光中显得不再那么清晰!因而,归属感的无所皈依才时时撕扯着他乡游子的灵魂。
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荒诞的,荒诞的表现之一就是人总是不安分的。我们总在时代的大潮中怀有一颗追求未来的梦想,但我们又始终不能摆脱与生俱来的地域文化认同。这就形成了人生痛苦的一个来源。在歌词里,作者用具体的情节展现了这样的痛苦。但这样的痛苦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痛苦的乡愁,反映的是最深的文化眷恋,这种文化眷恋,增加了群体认同和故土情怀,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透过作者的这首歌词,我们更应当看到背后的深刻文化意义。
反复吟唱这首歌词,我们在歌词所抒发的深深的痛苦里感同身受,追求与失落,离乡与回家,熟悉与陌生,这一堆堆矛盾是这样的浓重,这是一个古老的主题,已经吟唱了数千年,而且还会继续呗吟唱下去……
廖晋文:偶向云中露半鳞
吾兄北斗先生,素工音律,兼擅词章,时有佳制,必为风行海内,应者云附而景从也。前有《戏题虎耕图》,几欲纸贵者如是;近有《过了》全国火热上架者如是;目下见寄之《枕梦》者,所料亦当如是也。
若说《戏题虎耕图》为北斗兄茶余之妙手偶得,映射其学养为质,深诣诗心者。则《过了》一章,诚可见其对古典诗词与音乐元素完美结合之驾驭功力。而目下之《枕梦》一章,更体现出作者欲将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与音乐元素此三者完美结合的有益探索与大胆创新。
文釆风流,代有其承。溯其源者,由先秦散文而入汉赋,自唐诗宋词而入元曲,明清以降,小说风行。究其根本,上其倡者,下其行者,遂及遍于社会各界,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耳。虽于形制有异,终于殊途而同归。故曰,艺术之生命土壤当在民间也。
顾我华夏鼎新,斯为盛世,允文允武,继往开来。况于国学经典,势在复兴。然则,无需讳言,观诸当今诗词之属,尤圃之于小众,近于案头文学矣。是故,古典诗词将如何更好之继承与发展,亟为同道诸君所戮力探索之课题。窃以为,北斗兄《枕梦》此作,即为我辈中人开启了一线天窗。
艺术鉴赏,各花各眼,原无定则,况《枕梦》一章之妙,已有林、郝二兄珠玉在前,余不再赘言,仅于其行制创新之意义简叙一二。
一、古典与现代之结合
因着特殊原因,作为国学经典明珠之传统诗词,曾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旗亭赌唱”“凡有饮水处即歌柳词”之盛况,几不可见。纵然时人或有佳作,亦抵不过“曲高和寡”;而“散文诗”“现代诗”等体裁却大行其道。诚然,现代诗歌,其中佳作实多,受众广泛,风行也属正常。然则,钟情于古典诗词之我辈,却未能让其占取一席之地,岂不愧乎?今者北斗兄,独出机杼,将传统诗词与现代诗歌有机结合,既保留有古典诗词之传统审美情趣,又揉进现代诗歌之灵活跳脱形式,使其宽严相济,相得益彰,殊为难得也。
二、诗歌与音乐之结合
传统诗词之难传,或与其传唱功能之日趋式微息息相关也。古人于诗词,多以传唱为尚,于此,则客观上极大促进了诗词之推广传播。而在吟唱之法几近消亡之今时,在各类“金曲”横空出世之当下,我辈当以何种方式去更好的推广传播古典诗词耶?北斗兄之解决之道依然是“传唱”。诚如是也,当韵律之美相遇文辞之美,兼之以意相之美,转而升华为一场视听盛宴之时,当不啻于“金风玉露一相逢”也。
当然,《枕梦》一章,让人回肠荡气处,尤在于其取材之广度与思想之深度。
“梦”者,理想也。谁人无梦,亦谁人无理想?且从作品中可知,作品背景为时近年关。如此,则一种普世情怀的可见,此其为广度也。
梦者即为理想,则不外乎两种结果。其一: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其二,功败垂成,近乡情怯。然若止执著于此两端之间,毕竟多了些许社会的骨感薄凉,少了几分生活的丰腴底色。故而,北斗兄巧置一“枕”字于“梦”前。“枕梦”者,逐梦也,追求也。至此,奋斗者之韧劲,希望之微曦,于不动声色间渐露矣,此其为深度也。
瓦砾妄投,不揣冒昧,漫衍成文,恐妨清鉴。诚祈诸方家指正。
后记
吾兄北斗,才调纵横,音律词章之外,尤擅丹青、书法、摄影诸雅。余之拙笔,百难撷一。值其独家填词谱曲并献唱之歌曲——《过火》上架火暴之际,故取此题——偶向云中露半鳞,是为之贺。
廖晋文2019年11月27日
作者简介:
北斗,本名高胜畅,广东陆丰人,现居深圳。斋号七星斋,书画诗词音乐摄影爱好者。珠江诗社、汕尾诗社、梦笔文学社、中国尘社社员。
点评作者:郝书许,70后。河南省方城县人,客居广东。梦笔文学创办人。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学会、岭南儒商诗会、东莞诗诗词学会会员。担任多家诗社微刊常务理事、评论嘉宾。出版有《梦笔诗人》《当代诗词精选精评》。个人诗集《一枝素蕊迎春》正在出版中。部分诗词被收录入海外孔子学院2019年夏季版教材。
点评作者:林群,古典诗词爱好者。非有昌黎雄才,非有郊岛苦心,涉杂而不精,思近而虑浅。游戏于文字,无雕润之力,醉心于词章,乏沉浸之功。自知为豨苓,不做昌阳之望也。
点评作者: 廖晋文,网名纳兰容若。行云流水,任情任性。不以经济是务,但以花月为心。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