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饶庆年:乡土诗家的柳山印记

2021-01-27 作者: | 来源: | 阅读:
曾大兴(哲学博士,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系教授、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 饶庆年与女儿及儿子在庐山

 
       在我的家乡湖北赤壁,有两位在全国有影响的当代诗人:一位是叶文福,他的长诗《将军,不能这样做》在20世纪80年代可谓“洛阳纸贵”,风行一时;还有一位就是饶庆年老师,他的《多雨的江南》等乡土诗,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赏爱。

       饶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是我的大学校友。他1965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中文系,13年后作为他的学生,我也考进了这所大学的中文系。

  饶老师本来应该在1969年毕业的,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延迟了一年才毕业。毕业之后,又被派遣到钟祥县的一个军垦农场劳动了两年。1972年回到老家,由蒲圻县(赤壁市前身)教育局分配到柳山中学任教。

  柳山中学坐落在柳山脚下。柳山并不高,但较长,西起赤壁镇的白泥塘,东至陆水河,延绵六七华里。陆水河是长江在鄂南地区的一条支流,因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曾在这一带驻兵而得名。饶老师有一首诗就叫《陆水河》:

陆水河

我蓝色的爱

我浑黄的长江的

蓝色的脉管

我蓝色裙裾的

乳汁流淌的母亲

︽陆水河︾

  柳山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只有一排长长的平房,红砖红瓦,没有围墙。平房对面是一个大操场,操场的跑道铺的是炭渣,跑起来吱吱吱吱地响。操场的西边就是柳山村。农忙的时候,经常有农户在操场上晒谷子、晒棉花。

  学校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但规模不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只有一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教职员工不到20人,其中只有四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教英语,两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饶老师就是那位教语文的大学毕业生。

  我1973年秋季进入柳山中学高中部,饶老师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我印象中,他教语文并不怎么备课,只是拿着课本用一口地道的蒲圻话(赣方言)在那里串讲。一个单元讲完,他就布置一次作业,而所谓作业,就是写一篇作文。饶老师对作文的批改是细心的,每个同学的作文后面,都有他用红色的蘸水笔写的评语,话不多,但切中要害。

  当时的饶老师新婚不久。他的妻子在蒲圻棉纺总厂工作,离柳山中学有50多里路。由于家属不在学校,没有什么家务,他的闲暇时间是比较多的。饶老师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球和散步。他的篮球、排球都打得很好,每当体育老师带队出去参加比赛,就委托他来顶岗。

  饶老师散步跟别的老师不一样,不邀同伴,也不在操场的跑道上慢行,而是一个人去山间、田头和陆水河边转悠,要走很远,夜幕降临之后才回来。

  我在柳山中学时和饶老师交往并不多,除了听他的课,完成他布置的作文,私下里并没有找过他。但是有两件事,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那一年的冬天,他去武汉出差,回校时带给我一本书,书名叫《文学创作之路》,作者的名字我忘了。他对我说:“这书可以看看,我买了两本,一本给你,一本我留着。”这事让我很感动,也很意外。因为我之前并没有托他给我带书,我也没有向他请教过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他怎么知道我对此道有兴趣呢?我后来想,可能是他通过我的作文看出了某些苗头吧。遗憾的是,几十年来,我一直忙于做课题,写论文,写专著,并没有专心从事文学创作,辜负了老师的希望。

▲ 饶庆年诗集

  还有一件事,是在第二年的六月,他带我们去捉鱼。
  一天下午的课余时间,我正在宿舍门前的水槽上洗衣服,他走来对我说:你喜欢捉鱼吗?我说,喜欢。他说好,你叫上几个同学,带上几只脸盆,跟我一块去捉鱼。
  我很快约了六个同学,各带一只脸盆。饶老师则去学校食堂借了一把铲煤用的铁锹,然后带着我们往山里走。师生七人,一律背心短裤。我们沿着一条小路翻过柳山,就看到山下有一片尚未抽穗的稻田,稻田中间有一条水沟,水从山上流下来,有一点小小的落差。水沟大约两百米长,一米多宽。饶老师叫我们往沟里看,果然有许多鲫鱼在里面游动。水不深,也就齐膝盖,水色被鱼儿搅得有些浑黄。
  饶老师先用铁锹挖土,在水沟的中段筑一条小坝,又在坝上铺一层青草,然后站到下游的水里,叉开双腿,弯下腰,用脸盆把水舀起来,对着坝外使劲泼,我们那里的土话叫“戽水”。饶老师戽了一会,我们就请他上岸,然后我们两人一组,轮流下去戽。有个同学力气小,水泼不到坝外,只能泼到坝上。大家就笑。好在饶老师事先在坝上铺了一层青草,坝才没有被水刷垮。

  我们轮流“戽水”,不到一个小时,下游的水就被戽干了,所有的鱼全都成了“涸澈之鱼”,一动不动地趴在沟底,那里用得着去捉?任由你捡。我们一片欢呼地捡鱼,很快就把六只脸盆都装满了。全是青一色的鲫鱼,小的一指多长,大的竟有一根筷子那么长。

  这么多的鱼,去哪里烧呢?这时有一个家在柳山村的同学就说:饶老师,去我家烧吧!我家的佐料都是现成的,我们几个人,今晚正好打个牙祭。饶老师说:不去你家,就在学校的食堂烧;你把脸盆给我端着,你拿铁锹,马上跑步回学校,通知全班同学,先不要吃饭,等我们回来一起改善伙食。饶老师这样一说,大家再度兴奋起来。
  回到学校,饶老师就去食堂交涉,一男一女两个师傅都很乐意帮忙。说饶老师是在做好事啊,伢们餐餐吃家里带来的腌菜萝卜,一点营养都没有,都瘦成猴子了。于是那一天晚上,全班58个同学都吃到了饶老师带我们捉来的红烧鲫鱼。
  我最近重读饶老师的诗集《山雀子衔来的江南》,想看看其中有没有写捉鱼的诗句,没有。只有写“小鱼儿嬉戏”的诗句(《洗地米菜的小姑娘》)。但是饶老师在诗集的“后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故乡的野葛藤细细长长,芬芬芳芳,象是风筝的线,当我飞得越高时,就越是感到这线牵扯得紧,以至当我大学毕业之后,作为“臭知识分子”分回了故乡,派到偏远的乡下改造思想,我也没有感到有多少委屈。
  这“偏远的乡下”,第一处就是柳山中学,然后才是荆泉中学。通过这一段话,可以看出饶老师在柳山中学的心情。
  一年以后,饶老师就调走了,去了荆泉中学。荆泉是饶老师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他的长眠之地。饶老师在诗集的“后记”中接着写道:
  在故乡的小山窝,在不足一百个学生的小小中学里,我教一群同我小时候样子差不多的拖鼻涕、穿大裤子的孩子。朝朝夕夕,风风雨雨,吟吟哦哦,一晃就是十二年。……我的诗在这个人生的季节里孵出,筑巢在故乡的小山窝里。
  饶老师1981年开始写诗,同年在《诗刊》发表处女作,此后在全国许多报刊发表诗作近200首,1985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雀子衔来的江南》。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教授指出:“饶庆年的诗以优美恬静的乡俗描写体现真情”,“写农村而能摆脱习以为常的角度与方式,不作人云亦云的重复,这都是他的可贵之处”。
  饶老师的创作始于荆泉中学。他在柳山中学是没有写诗的,但是柳山的两年对他来讲仍然是重要的,可以说是这位杰出的乡土诗人开笔之前的一个准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