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诗歌之城,这是共识”
12月17日至21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举行。
康伟: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主题
参会诗人、《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在主持完“城市美学的诗意表达——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主题访谈”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对于本届诗歌周主题“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您是怎样解读的?
康伟: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主题。诗歌是处理时间最重要的文体,时间这个概念对于诗歌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世界时间”在当下的环境中,我觉得是有时代性的。去年,有一个特别火的英国纪录片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摄制组采取时间溯流的方式,来中国寻找杜甫,通过时间来呈现他的伟大之处。这就与世界时间里的杜甫产生了强烈的碰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记者:您觉得这个诗歌周在国内的地位怎样?
康伟:首先,我想谈一谈成都在中国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成都从古至今都是诗歌的重镇,成都是诗歌之城,这是一个共识。同时,在呈现当下中国诗歌、中国与世界对话中,以及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让诗歌与百姓生活与这个城市发生联系,在广度和紧度方面,我觉得体现了一个主办者包括我们参与的各方,对诗歌周的重视和努力。
记者: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开展,包括在成都开启的各类诗歌奖项,对于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有怎样的推进作用?
康伟:诗歌奖是诗歌与受众发生紧密联系的有效载体,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优秀的诗歌活动,能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不仅是诗歌之城的形象,因为诗歌是一种能够辐射到各个精神层面的载体,其实可以突破到诗歌领域之外。成都花大力气打造诗歌专业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并且我也注意到,成都在积极和各个机构合作,打造各个艺术领域的重要活动,重要的是,这并非图热闹,而是着力来推动有关领域的创作本身,所以我觉得成都在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中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诗人眼中的诗歌周
耿占春:李杜在世界上,确实独树一帜
“我是觉得本届诗歌周的主题策划非常有意思,因为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世界时间、世界历史的脉络中去观察。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的两座高峰,把唐代的诗歌高峰放在世界的历史中再次解读,它的特性就更突出,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参会诗人、诗歌评论家、河南大学教授耿占春如此认为。
在耿占春看来,诗仙李白一生中写了很多诗,差不多每一首都是写的自己,“他塑造的是自我形象,就这一点来看,又领先了世界。因为西方世界在19世纪才开始抒发自我,李白早于他们一千多年,非常超前。”而诗圣杜甫的诗歌放在现在而言,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来到成都,耿占春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在成都有《星星》诗刊、《草堂》诗刊等享誉全国的刊物,以及众多文学期刊和诗人聚落,同时还有成都国际诗歌周连续五届的举办,他认为对比其他城市而言,这是特别突出的一点。“成都本身就有诗学底蕴和诗歌美感,这对于扩大成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耿占春希望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举办,不仅能吸引来自国内外的诗人参与,将来还能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让大家共同分享当代诗歌的精华。
车延高:毋庸置疑,成都自古就是诗歌之城
参会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认为,这是跨越时代的思考,处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当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唐代应该是鼎盛期,在那个时期,无论是在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度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所以那时候的文化、艺术,特别是诗歌,应该算得上一个高峰。”在他看来,李白和杜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峰,而且都在天府之国成都生活过。他认为,毋庸置疑,成都自古就是诗歌之城。
对于成都正在着力打造诗歌之城,车延高也连连点赞,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到达一定阶段时,就会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纵观成都的发展,一直都将精神文化排在前列,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成都需要通过弘扬自身的文化优势,让全国各地的人到成都后,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城市文化价值。”他说,成都国际诗歌周等具有本土特点的诗歌活动,就是一种无形又高级的文化名片。已经参加了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车延高认为,诗歌周一届更比一届好。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