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荐读|孙思读评:以想象的超越性,启示天地间诗境
——赵丽宏诗集《变形》审美特征
2022-03-03 作者:孙思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诗集《变形》所选的66首诗,都是有筋骨也有清相的。它们有时如同风,看不见,却可以感觉;有时是一幅画和一首乐曲,不仅看得见还听得见;有时又是一潭湖水,有着轻微的涟漪,是可以触摸的;有时又如一块块山石,在从一而终的沉默中,使我们听到隐隐地由远及近的雷声。
诗人为谁写诗,就像为谁行善。这是每位诗人值得思考的一个命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潜规则太多,束缚太多,苦难太多。诗人写诗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有真、有善、有纯,是为了寻找一个与我们世界截然有别的世界。美的第一要素是“真、善”。在媒介过分发达,信息过于喧嚣的当下;在诗坛庞杂很多诗失真失善,美丑不分或言之无物,没有情感亦没有思考和重量的情境下。赵丽宏始终遵循自己的本源之心,对诗歌追求有着难以获得的素心与纯粹。他心怀仁慈和悲悯,为人君子如玉,谦和儒雅,予人温和以暖意。坚持以笔写心,心笔如一,人诗如一。使他的诗显示出有别于当下诗坛喧嚣的内敛与沉静的品质。
《变形》是有灵魂的,这灵魂因了诗人的“大悲心”,诗人对世间事物的包容、接纳与慈悲,诗人将凌乱无序的表象和现实统合起来的共情结构。诗集里的诗几乎都是用名词和动词作题,这些蕴涵了延伸到固定、大到小、高到矮、远到近,盛开到凝固的名词和动词,由诗人深层次的思考引领,进入简约中的深邃。诗人意在笔先,将意味融化在笔墨中,让这本诗集于意味深长中,获得生活与生命意识层面的双重审美。
奇异的视野,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意义
美是一种认识力的内心图像或内心视像。如何将这些图像或视像,放置在一个独特而奇异的视野中,需要诗人有超常的逸出现实的想象力。赵丽宏能深入“物性”的灵魂,以我观物,物我一体。将他所看到的物体升格为一种带有现实主义的体验性空间。他把生活当成试金石,试出有些事物是不可见的,再把这些不可见的从浑浊中析取出来,以此检验着人存在的质感空间。把没有生命的生命化,把感觉移植到它身上,让所看到的表象在想象中进行外射后,再予以表现。如一堵普通的墙,通过诗人的“造境”,从原本的静态变成动态,就成了《墙的变体》。于是这堵墙因其不可复得,而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意义。“犹疑的视线/落在一堵墙上/墙,威严无声/坚定地挡住我的去路//视线闪烁不定/墙也随之移动/依然是威严地阻挡/不会为我开出一丝缝//视线升高/企图越过围墙/墙,随之升高/超过我的视线//蓦然发现/墙在我四周合拢//从所有方向逼近//无处躲藏,无处逃遁/视线终于失去方向/我的肢体被撞击/我的灵魂被挤压/挤压成墙的一部分——《墙的变体》”。
视线找到一个可叙述的载体“墙”后,随着镜头的推进,这堵存储在独属于诗人不断产生结论的思想空间里似乎已经很久的“墙”,在完成诗人想要表现深藏的难以描述的情绪之后。让读者的自我之门突然敞开,想象的画面在文字所描绘的空间里,不断向外伸展和扩充,直到抵达诗人所要表现的,微妙幽深的隐喻所在。
诗中的视线是时间中的个人式,墙是空间里的社会式,视线和墙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是赵丽宏经验、思考、想象和对现实世界的勘探与自我确认,是赵丽宏对外界环境的反映,也是其整个意识和联想的表现。只有当视线与墙相遇,墙与人类情感发生联系,并象征着人类命运时,“墙”才具备了独创性。
想象活动是富有构成性的一种心理能力。下面这首借助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倒立》,诗人想要表现的是人生的综合图景。在诗里,诗人把天地互为置换,形成对照尺度,构成读者视觉上的反转。因为诗人视野的独特性和奇异性,而让这首诗极具感召力。
“手脚倒错时/视野中/是一个翻转的世界//大地成了天花板/悬挂着楼房,树木,群山/行人变成了蝙蝠/不会飞翔/一个个,一群群/吸附在压抑的洞顶//天空变成了海洋/仰望着头上的大地/其间的距离/却无法测量/雨珠成了喷泉/从天空之海中喷涌飞溅/浇湿了大地天花板——《倒立》”。
以“手脚倒错时/视野中/是一个翻转的世界”开始,充溢着现实事物的转化和新鲜感。接下来一种连续的虚幻而又可见的呈现,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直观而又倒错的感觉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地成了天花板、行人变成了蝙蝠、天空变成了海洋、雨珠成了喷泉”。非此非彼而又亦此亦彼的有机交错状态,激活了读者的视角和运动觉,在充满情趣的同时,其肌质在自由不受限制的前提下,表现出富有意味的三度空间意境。让原本的一切在一种无界限的状态中,留下深长的回音。
诗人以气使笔,犹如篆书之笔作画,独特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在细节的画面结构里,获得科幻性效果。同时因其突破了原景的局限,极强的表现力给予我们的视觉冲击,不亚于一部3D电影。
知觉与审美知觉和审美对象的转换
赵丽宏把所看到的事物,从感觉变成知觉,再从知觉中分离出来,让其变为审美知觉,介入现实。为其建立起前后联系,建立起空间和时间的界域。通过观照、联想,使其成为审美对象。譬如下面这首《牵线木偶》,其审美知觉远比日常知觉更单纯。但也正由于它的单纯性,也就更敏感,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小小的舞台上/龇牙咧嘴/手舞足蹈/上蹿下跳/没有心肺的躯壳/比有血有肉的生灵/更活泼,更灵巧//那一根根细线/连着魔幻的手指/黑暗的幕后/牵线人很忙/动静由不得自己/表情被那些手指控制//想哭时被逼着笑/想躺时被牵着跳/想前行时被拉着倒退/想昂首时被迫磕头/灵魂也被无形的线牵拉/在小小的舞台上流亡//总想看看背后牵线人的模样/却怎么也无法回头/当那些绷紧的长线松弛/骨头便瞬时散架/肢体脑袋横瘫在地面/连笑的能力也消失//等着,那些牵线的手/会拾掇地上的玩偶/把曾在台上活蹦乱跳的生灵/扔进暗无天日的箱笼//唯有人能召唤它出来——《牵线木偶》”
赵丽宏以绘画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线条来刻画这个“牵线木偶”。如齿状线“龇牙咧嘴、手舞足蹈、上蹿下跳”,细线条“想哭时被逼着笑、想躺时被牵着跳、想前行时被拉着倒退、想昂首时被迫磕头”,波状线“总想看看背后牵线人的模样、却怎么也无法回头”等等。这些线条交叉在一起,让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存在于我们对它的“看”之中。诗人是在一种心灵的状态中,情感的深刻性和普遍性中“看”,我们在诗人营造的语境里“看”。当诗人和读者的“看”重叠和相溶时,它的悲剧式命运,使日常生活的种种,于瞬间呈现于我们知觉的领域之内。
木偶和牵线人,前者的身不由己,后者的操控,通过诗人细致入微的描绘,两者的界线在诗中尖锐地呈现出来。一明一暗的两种并置,像似一个不调和的和弦,其隐喻空间表现到了极限,增强了命运感,又充溢着迫使我们去看它的力量。
假如描绘一件事,同时它的意义又高于被描绘的事,它就是这件事物的绘画。特别是当一种强烈的感情,润物无声地潜伏在一首诗中,持续不断地扩展我们的感性,领入使我们感动甚至震撼的境界里,这首诗就一定是卓越的。因为语言只对懂它的人吐露自身,并且让你见证它最为充盈的时刻。
“不是虚构的故事/是我亲历的现实/98岁的母亲/在她床边隐秘的角落/搭起一个小小的书架/用精致的画册做支架/用真丝的围巾做门帘//书架上,层层叠叠/陈列着我送给她的书/从第一本年轻的诗集/到老气横秋的散文/还有那些让我返老还童的小说/那些疼痛变形的文字游戏//我的书/是流浪世界凌乱的脚印/我从没有想到为母亲而写/她却一本一本仔细地读/读得泪水涟涟/她从字里行间/知悉我心中所有的秘密/在她眼里,我依旧是/那个羞涩寡言的男孩/站在家门口/进退两难//她当年送我出门/只想我早日回家/我却一意孤行远走天涯/再也无法回到她身边/此刻,在她的书架上/栖息着疲倦的归雁/母亲翻阅我的书/就像在安抚我受伤的翅膀/整理那些破损残缺的羽毛//是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传说/我的98岁的母亲/在她的床头/搭起一个隐秘的书架……——《母亲的书架》”
把普通书架与母爱相勾连,其视角的独一显现,闪烁出多角度的美学光泽。这首诗就像一部电影,抽离了时间,永远不会枯萎和凋零地刻在我们的心壁上,使我们始终站在深沉地接纳和倾听的角度,而不止一次地泪眼模糊。
诗以故事形式开始,随着诗人的叙述和描绘,一个带着悬念和伏笔的书架,精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个精致来自于母亲的独具匠心)。接着诗人开始描述陈列在书架上书的种类。“第一本年轻的诗集、老气横秋的散文、让我返老还童的小说、那些疼痛变形的文字游戏”这些在现今的诗人看来,已经是过去时,甚至还带着青涩的书,母亲却层层叠叠一本不少地放在书架上。诗人开始愧疚,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是诗人写给他母亲的:“我从没有想到为母亲而写/她却一本一本仔细地读/读得泪水涟涟/她从字里行间/知悉我心中所有的秘密/在她眼里,我依旧是/那个羞涩寡言的男孩/站在家门口/进退两难”。母亲无法走出对孩子的日牵夜挂,只能靠读儿子的书来解思念之渴。在母亲心里,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儿子说的话,她从这些话里仔细去辨别和了解儿子过得好不好。她笑了,流泪了,也觉得都是跟儿子在交流,仿佛儿子还是小时候那样,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守候在她身边。诗人将情感借助在客体“书”上,让母爱占有一切时间的维度。当那个少年成为诗人再也回不去的一部分记忆时,这个少年的影像却永远地储存在母亲的心里,并成为母亲晚年的全部。
赵丽宏每晚九点,准时给自己老母亲打电话,即便是在国外也从不曾间断过。且数年如一日。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亏欠母亲。诗的最后一节是第一节的重复,却是情感的叠加:“她当年送我出门/只想我早日回家/我却一意孤行远走天涯/再也无法回到她身边/此刻,在她的书架上/栖息着疲倦的归雁/母亲翻阅我的书/就像在安抚我受伤的翅膀/整理那些破损残缺的羽毛”。或许诗人只有生活在别离中,才能让想象中的母爱衍生出无限。用“孤行、天涯”来抒发自己的年少任性,用“栖息、疲倦的归雁、受伤的翅膀、破损残缺的羽毛”来形容自己如同一只归雁,飞越千山万水后,飞回了故乡,栖息在书架上也是母亲怀抱中。归雁的存在,在这里被施予了一种时间性的关照和救赎。想象的隐喻性,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角度观照世界的方式,显现了时间不再像光滑无垠的镜面那样,而透出了一种现实本质。而文字后面的大量留白则需要读者通过感悟和想象来填补。
读一首诗,除了用眼睛看,还需要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悟。唯有此,才能让自己浸润在诗人的世界,获取与我们想通或相同的经验世界,让诗人笔下的人物交织在我们的交织中。
“在小小的舞台上/龇牙咧嘴/手舞足蹈/上蹿下跳/没有心肺的躯壳/比有血有肉的生灵/更活泼,更灵巧//那一根根细线/连着魔幻的手指/黑暗的幕后/牵线人很忙/动静由不得自己/表情被那些手指控制//想哭时被逼着笑/想躺时被牵着跳/想前行时被拉着倒退/想昂首时被迫磕头/灵魂也被无形的线牵拉/在小小的舞台上流亡//总想看看背后牵线人的模样/却怎么也无法回头/当那些绷紧的长线松弛/骨头便瞬时散架/肢体脑袋横瘫在地面/连笑的能力也消失//等着,那些牵线的手/会拾掇地上的玩偶/把曾在台上活蹦乱跳的生灵/扔进暗无天日的箱笼//唯有人能召唤它出来——《牵线木偶》”
赵丽宏以绘画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线条来刻画这个“牵线木偶”。如齿状线“龇牙咧嘴、手舞足蹈、上蹿下跳”,细线条“想哭时被逼着笑、想躺时被牵着跳、想前行时被拉着倒退、想昂首时被迫磕头”,波状线“总想看看背后牵线人的模样、却怎么也无法回头”等等。这些线条交叉在一起,让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存在于我们对它的“看”之中。诗人是在一种心灵的状态中,情感的深刻性和普遍性中“看”,我们在诗人营造的语境里“看”。当诗人和读者的“看”重叠和相溶时,它的悲剧式命运,使日常生活的种种,于瞬间呈现于我们知觉的领域之内。
木偶和牵线人,前者的身不由己,后者的操控,通过诗人细致入微的描绘,两者的界线在诗中尖锐地呈现出来。一明一暗的两种并置,像似一个不调和的和弦,其隐喻空间表现到了极限,增强了命运感,又充溢着迫使我们去看它的力量。
假如描绘一件事,同时它的意义又高于被描绘的事,它就是这件事物的绘画。特别是当一种强烈的感情,润物无声地潜伏在一首诗中,持续不断地扩展我们的感性,领入使我们感动甚至震撼的境界里,这首诗就一定是卓越的。因为语言只对懂它的人吐露自身,并且让你见证它最为充盈的时刻。
“不是虚构的故事/是我亲历的现实/98岁的母亲/在她床边隐秘的角落/搭起一个小小的书架/用精致的画册做支架/用真丝的围巾做门帘//书架上,层层叠叠/陈列着我送给她的书/从第一本年轻的诗集/到老气横秋的散文/还有那些让我返老还童的小说/那些疼痛变形的文字游戏//我的书/是流浪世界凌乱的脚印/我从没有想到为母亲而写/她却一本一本仔细地读/读得泪水涟涟/她从字里行间/知悉我心中所有的秘密/在她眼里,我依旧是/那个羞涩寡言的男孩/站在家门口/进退两难//她当年送我出门/只想我早日回家/我却一意孤行远走天涯/再也无法回到她身边/此刻,在她的书架上/栖息着疲倦的归雁/母亲翻阅我的书/就像在安抚我受伤的翅膀/整理那些破损残缺的羽毛//是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传说/我的98岁的母亲/在她的床头/搭起一个隐秘的书架……——《母亲的书架》”
把普通书架与母爱相勾连,其视角的独一显现,闪烁出多角度的美学光泽。这首诗就像一部电影,抽离了时间,永远不会枯萎和凋零地刻在我们的心壁上,使我们始终站在深沉地接纳和倾听的角度,而不止一次地泪眼模糊。
诗以故事形式开始,随着诗人的叙述和描绘,一个带着悬念和伏笔的书架,精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个精致来自于母亲的独具匠心)。接着诗人开始描述陈列在书架上书的种类。“第一本年轻的诗集、老气横秋的散文、让我返老还童的小说、那些疼痛变形的文字游戏”这些在现今的诗人看来,已经是过去时,甚至还带着青涩的书,母亲却层层叠叠一本不少地放在书架上。诗人开始愧疚,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是诗人写给他母亲的:“我从没有想到为母亲而写/她却一本一本仔细地读/读得泪水涟涟/她从字里行间/知悉我心中所有的秘密/在她眼里,我依旧是/那个羞涩寡言的男孩/站在家门口/进退两难”。母亲无法走出对孩子的日牵夜挂,只能靠读儿子的书来解思念之渴。在母亲心里,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儿子说的话,她从这些话里仔细去辨别和了解儿子过得好不好。她笑了,流泪了,也觉得都是跟儿子在交流,仿佛儿子还是小时候那样,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守候在她身边。诗人将情感借助在客体“书”上,让母爱占有一切时间的维度。当那个少年成为诗人再也回不去的一部分记忆时,这个少年的影像却永远地储存在母亲的心里,并成为母亲晚年的全部。
赵丽宏每晚九点,准时给自己老母亲打电话,即便是在国外也从不曾间断过。且数年如一日。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亏欠母亲。诗的最后一节是第一节的重复,却是情感的叠加:“她当年送我出门/只想我早日回家/我却一意孤行远走天涯/再也无法回到她身边/此刻,在她的书架上/栖息着疲倦的归雁/母亲翻阅我的书/就像在安抚我受伤的翅膀/整理那些破损残缺的羽毛”。或许诗人只有生活在别离中,才能让想象中的母爱衍生出无限。用“孤行、天涯”来抒发自己的年少任性,用“栖息、疲倦的归雁、受伤的翅膀、破损残缺的羽毛”来形容自己如同一只归雁,飞越千山万水后,飞回了故乡,栖息在书架上也是母亲怀抱中。归雁的存在,在这里被施予了一种时间性的关照和救赎。想象的隐喻性,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角度观照世界的方式,显现了时间不再像光滑无垠的镜面那样,而透出了一种现实本质。而文字后面的大量留白则需要读者通过感悟和想象来填补。
读一首诗,除了用眼睛看,还需要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悟。唯有此,才能让自己浸润在诗人的世界,获取与我们想通或相同的经验世界,让诗人笔下的人物交织在我们的交织中。
以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意识,走向未知世界
赵丽宏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和超前意识同时又怀有忧患意识的诗人、思想家。他会通过昨天认识今天、在今天看到明天。一颗始终处于思考的灵魂,通过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意识走向未知世界。
他说:如果把人类追求的终极真理看做天堂之门,那么,这扇门到底在哪里?到底为谁而开?于是他设立了一个从天堂方向往尘世回望的试点,让一群哲人如同雕塑般,在诗中层层推进与展开。并引入越来越多的容量,直到进入一种更高的审视。
长诗《在天堂门口》超越了平凡的日常性,有着丰富的超现实意象和隐喻性。它是感性和理性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之后的深刻感觉。它把日常生活的平凡,引向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存在的拷问,有效突破了经验边界与想象维度。通过超越的想象,在彼岸性和此岸性之间的领域里,向人类启示了宇宙中的诗境。
“……天堂的门口/并没有武士把守/要想进入的人/却总是在门外徘徊犹豫/天堂的门内/藏着无形的斯芬克斯/一个个简单问题/回荡在虚无中/却使人间最聪明的哲人/闻而止步/一群哲人/说着不同的语言/相逢在天堂门口/面面相觑/举步维艰/徘徊了百年千年”
“把守、进入、徘徊犹疑、闻而止步、面面相觑、举步维艰”这些修辞,克制、朴素、内审。将哲人们是怎样心领神会又各自寂寞的表现,由模糊渐显清晰。既确定了内在玄机,又蕴含了悬念。
“老聃骑着青牛/从夕阳的余晖中走来/在天堂门口/他还在寻觅他的‘道’……”。以遐想展开画面,让原本存在于幽暗中的老聃,献身光亮之中。接下来诗人开始反问:“……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间的悲惨和凄苦/难道是天地的意旨/谁也无力改变这一切/你来到这里/是循着你无法描述的“道”/还是顺着你/清静无为的自由性情/到了天堂门口/你还寻找什么呢……”。人作为宇宙的生物,不可能认识到宇宙的全貌。一切都可以被认识,一切就都是有限的,那有限之后是什么!之后的之后又是什么?不是又陷入了不可知的无限当中。人类对这样的问题永无终了,因为永无终了,诗人越发地要寻找下去,探寻下去:“……他俯下身子检视这一地宝石/竟然忘记了举手敲门/在他身后/蝴蝶正飞出庄子的梦境/在孔子的头顶翩跹/孔子在崎岖的路上颠簸/沿途留下气喘吁吁的叹息……”。
诗人以凝视式的想象,于当下穿越到庄子和孔子时代,将他们形成镜像后,到达深邃的层面。尾处以“金色的锁环上/停栖着那只不知疲倦的蝴蝶/翅膀颤动着/似乎正预示/寻道者诡谲的命运”。这只不知疲倦的蝴蝶,是庄子的归因,也是诗人的内因,在这里是具体可感的,它既是现实层面的,也是心里层面的。而最后两句则给诗人后续的铺设和存在,预留出了空间。
第三节开始:“亚里士多德站在台阶前/自言自语/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能走到这扇门前/应该是无法抗拒的正确/可是,有人在身后拽他/回头看/他的老师们/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已经在漫长的台阶上/等候了很久很久”。这里用一个“拽”字,戏剧性的引出亚里士多德老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如同一部电影的开端,充满了动态感。紧接着师徒三人就 “觉醒和思考的能力、人类的德行、人世的‘理想国’”等。这些关乎人类的生存品格,进行了问和答。这些充满了忧患意识的问答,显示了诗人的智慧和洞识,也显示出其因痛而生的真切。
我们的肉身依然布满微尘,已知和未知模糊,你站立的地方,到底属于世界的哪一头?带着这样的疑问,诗人让屈原在第四节现身,即便年代久远,他还是要扫除岁月沉沙,通过想象完成对屈原的再塑造与其对生命价值的求索,让屈原的精神不死,继续散发着恒久的光辉:“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云岚雾气中踟蹰/屈原的登天之道/是一条不断的疑问之路/是一条无穷无尽的山水之路”。屈原的天问没有尽头,把他引出来,就是再续阔大时空中的叩问。
接着赵丽宏用“远游、飘飞、独行、起伏、寻寻觅觅、消失”等动词牵引着名词“灵魂、肉身、荒野、大地”再融合形容词“漫漫、自由、枯槁、踽踽、空旷、踉踉跄跄、苍茫”来解构着屈原曾经经历的痛。揭示出生活中最隐蔽的东西,让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得以放大和咀嚼,撞击着那些似乎牢不可破的现实弊端与人心卑琐。
当“所有的天地之问/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时,屈原来到了天堂门口:“仍带着一脸迷惘/身上覆盖的尘土/来自起伏的群山/来自无边的大地/身上漫淌的水渍/来自汨罗江/来自万千条奔流的河/人间的山河大地/人间的生死悲欢/和天堂之间/天涯咫尺”。人世间的痛在锥入屈原的灵魂时,也锥入到读者的心。诗人站在历史之外,以回眸的姿态描绘着屈原,让他站在辽阔的风景线上,带着光芒从从文字紧密的缝隙迸溅而出,像日光隐在云后。既带有寂渺和虚无,又真切无比。而诗人的悲悯和同情,让遥远而有深意的人间与天堂有了呼应。
诗人的想象,是诗人的第二个自我,因为诗人要把自己看到感受到,或没看到但设想到的,通过它们言说和表达:
“踽踽独行的但丁/和低头沉吟的屈原擦身而过/你目光中的惊喜/使寻觅者看见希望……”。第五节开始,赵丽宏让但丁和屈原擦身而过,这种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显现的场景,使得想象更具备了传奇色彩。诗人接着往下问但丁:“……一部伟大的《神曲》/难道不能敲开天堂之门/你说天地间有两个太阳/一个烛照卑微的尘世/一个映照走向天堂的大道……”。诗人眼中的但丁与想象中的但丁发生对照时,反问产生了质疑、修正,以及于自我的和解。
接下来诗人仅用“背井离乡、蒺藜丛生”两个修辞,就让视觉比画面先进入阅读,使他的追问具备了可感性。结尾“地狱和天堂/在尘世的梦境中转换/人的地狱/也许是病毒的天堂/而细菌的地狱/也许是人的狂欢节/被地狱之火照亮的眼睛/反射出遥远的天光”。将地狱和天堂互为转换后,剖开、弥合再剖开,直到在想象的空间里,完成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求索,让所有的过去都重新生成为此刻。
诗人在第六节用完成的方式处理正在进行中的,让尼采的形象如水依岸,让我们在阅读的想象中,睹人伤感,而无法不溢出边界:“尼采,一个衰老的年轻人/披头散发/目光迷离/站在天堂门口/检视过来的岁月/像撕碎了一地稿纸……”。紧接着诗人对尼采进行了一系列的设问和反问,这些设问和反问是对人世、人心的考量,是一种关乎生命的根柢,关乎人的在世生存品格、人生幸福的古朴而高贵的智慧和洞识。
日本文艺学理论家滨田正秀说:“精神世界的大部分,是一个无意识的苍茫的大海。”赵丽宏却在这个苍茫的大海里,灵光闪烁,找到他所要表达,所要倾诉的。
第七节从“吱呀一声微响/那扇紧锁的大门悄然开启/云雾缭绕/从门外涌入门内/又从门内飘向门外/此时,已无法分辨/门里和门外……”到“为什么/在看似接近终极的时刻/你们进退两难/你们举步维艰”结束。瞬间想象形成的浪漫主义镜头,恰恰是重中之重,亦是点睛之笔。对他者的存在和反问,融进了更多的饱和度和渗透性。画面和意象的连缀,推动了最后的情节走向。当诗人以诗的方式言说和观看时,所描绘的就会以相互联系和扩展的方式被言说和被观看。
诗人赋予长诗《天堂之门》的哲学深度以及思想构造力,让人间和虚设的天堂二重性,变为存在的本质维度。语言明朗,内射于外射无为依照,让这首长诗在一种传神的呈现中,在一种质朴无华又微妙的语言中,获得再生。
如果说意境是寓情于景,传神则是寓情于人。将中西方诸多名震遐迩的历史人物写得如此传神,诗人除了熟悉、思考和理解他们,还在于能更深刻的感觉他们。唯如此,才能去辨别他们外部的表现中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进行提炼取舍,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些人物予以重新定位,放置在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里,让他们出现的每个瞬间都具备历史感的同时,又因有新的想象元素注入,这些瞬间的绵延和丰富,便强烈地引发着我们的共情,变成可以被感觉,又充满着感觉的镜像。诗人立于传统,审察当下,内源式的原生性和想象互为交换的写法,由内而外地透露出既是本在的又是浪漫的精神意义。
尊重传统并非指盲目的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它的含义远为宽广,它涉及到“历史感”。艾略特认为这种“历史感”对于每一个年过25岁仍打算继续做诗人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它包含着一种感知力,它使得一个诗人同时具有传统和新元素。
诗集《变形》所选的66首诗,都是有筋骨也有清相的。它们有时如同风,看不见,却可以感觉;有时是一幅画和一首乐曲,不仅看得见还听得见;有时又是一潭湖水,有着轻微的涟漪,是可以触摸的;有时又如一块块山石,在从一而终的沉默中,使我们听到隐隐地由远及近的雷声。
66首诗,又如同66扇窗子,每推一扇窗子,我们总能获得内心的敞亮。譬如人性、宗教、生死等等。诗人将其放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里,作为命题或刻度,回忆和召唤那些存在的过程和经验,并对其作出预示。让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与某个事物,以及某些成为隐喻的事物和人,紧密相连。并见证其蜕变。也为此,这本诗集正如奥恩海姆说的那样:在一切知觉中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包含着创造。
用思考和想象预设一个全新的真善美的世界,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像相信无论有雨无雨,每月的农历十五,月亮都在天幕上和天幕外那样的真实。这就是赵丽宏诗集《变形》给予我们的美学启迪。
他说:如果把人类追求的终极真理看做天堂之门,那么,这扇门到底在哪里?到底为谁而开?于是他设立了一个从天堂方向往尘世回望的试点,让一群哲人如同雕塑般,在诗中层层推进与展开。并引入越来越多的容量,直到进入一种更高的审视。
长诗《在天堂门口》超越了平凡的日常性,有着丰富的超现实意象和隐喻性。它是感性和理性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之后的深刻感觉。它把日常生活的平凡,引向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存在的拷问,有效突破了经验边界与想象维度。通过超越的想象,在彼岸性和此岸性之间的领域里,向人类启示了宇宙中的诗境。
“……天堂的门口/并没有武士把守/要想进入的人/却总是在门外徘徊犹豫/天堂的门内/藏着无形的斯芬克斯/一个个简单问题/回荡在虚无中/却使人间最聪明的哲人/闻而止步/一群哲人/说着不同的语言/相逢在天堂门口/面面相觑/举步维艰/徘徊了百年千年”
“把守、进入、徘徊犹疑、闻而止步、面面相觑、举步维艰”这些修辞,克制、朴素、内审。将哲人们是怎样心领神会又各自寂寞的表现,由模糊渐显清晰。既确定了内在玄机,又蕴含了悬念。
“老聃骑着青牛/从夕阳的余晖中走来/在天堂门口/他还在寻觅他的‘道’……”。以遐想展开画面,让原本存在于幽暗中的老聃,献身光亮之中。接下来诗人开始反问:“……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间的悲惨和凄苦/难道是天地的意旨/谁也无力改变这一切/你来到这里/是循着你无法描述的“道”/还是顺着你/清静无为的自由性情/到了天堂门口/你还寻找什么呢……”。人作为宇宙的生物,不可能认识到宇宙的全貌。一切都可以被认识,一切就都是有限的,那有限之后是什么!之后的之后又是什么?不是又陷入了不可知的无限当中。人类对这样的问题永无终了,因为永无终了,诗人越发地要寻找下去,探寻下去:“……他俯下身子检视这一地宝石/竟然忘记了举手敲门/在他身后/蝴蝶正飞出庄子的梦境/在孔子的头顶翩跹/孔子在崎岖的路上颠簸/沿途留下气喘吁吁的叹息……”。
诗人以凝视式的想象,于当下穿越到庄子和孔子时代,将他们形成镜像后,到达深邃的层面。尾处以“金色的锁环上/停栖着那只不知疲倦的蝴蝶/翅膀颤动着/似乎正预示/寻道者诡谲的命运”。这只不知疲倦的蝴蝶,是庄子的归因,也是诗人的内因,在这里是具体可感的,它既是现实层面的,也是心里层面的。而最后两句则给诗人后续的铺设和存在,预留出了空间。
第三节开始:“亚里士多德站在台阶前/自言自语/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能走到这扇门前/应该是无法抗拒的正确/可是,有人在身后拽他/回头看/他的老师们/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已经在漫长的台阶上/等候了很久很久”。这里用一个“拽”字,戏剧性的引出亚里士多德老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如同一部电影的开端,充满了动态感。紧接着师徒三人就 “觉醒和思考的能力、人类的德行、人世的‘理想国’”等。这些关乎人类的生存品格,进行了问和答。这些充满了忧患意识的问答,显示了诗人的智慧和洞识,也显示出其因痛而生的真切。
我们的肉身依然布满微尘,已知和未知模糊,你站立的地方,到底属于世界的哪一头?带着这样的疑问,诗人让屈原在第四节现身,即便年代久远,他还是要扫除岁月沉沙,通过想象完成对屈原的再塑造与其对生命价值的求索,让屈原的精神不死,继续散发着恒久的光辉:“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云岚雾气中踟蹰/屈原的登天之道/是一条不断的疑问之路/是一条无穷无尽的山水之路”。屈原的天问没有尽头,把他引出来,就是再续阔大时空中的叩问。
接着赵丽宏用“远游、飘飞、独行、起伏、寻寻觅觅、消失”等动词牵引着名词“灵魂、肉身、荒野、大地”再融合形容词“漫漫、自由、枯槁、踽踽、空旷、踉踉跄跄、苍茫”来解构着屈原曾经经历的痛。揭示出生活中最隐蔽的东西,让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得以放大和咀嚼,撞击着那些似乎牢不可破的现实弊端与人心卑琐。
当“所有的天地之问/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时,屈原来到了天堂门口:“仍带着一脸迷惘/身上覆盖的尘土/来自起伏的群山/来自无边的大地/身上漫淌的水渍/来自汨罗江/来自万千条奔流的河/人间的山河大地/人间的生死悲欢/和天堂之间/天涯咫尺”。人世间的痛在锥入屈原的灵魂时,也锥入到读者的心。诗人站在历史之外,以回眸的姿态描绘着屈原,让他站在辽阔的风景线上,带着光芒从从文字紧密的缝隙迸溅而出,像日光隐在云后。既带有寂渺和虚无,又真切无比。而诗人的悲悯和同情,让遥远而有深意的人间与天堂有了呼应。
诗人的想象,是诗人的第二个自我,因为诗人要把自己看到感受到,或没看到但设想到的,通过它们言说和表达:
“踽踽独行的但丁/和低头沉吟的屈原擦身而过/你目光中的惊喜/使寻觅者看见希望……”。第五节开始,赵丽宏让但丁和屈原擦身而过,这种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显现的场景,使得想象更具备了传奇色彩。诗人接着往下问但丁:“……一部伟大的《神曲》/难道不能敲开天堂之门/你说天地间有两个太阳/一个烛照卑微的尘世/一个映照走向天堂的大道……”。诗人眼中的但丁与想象中的但丁发生对照时,反问产生了质疑、修正,以及于自我的和解。
接下来诗人仅用“背井离乡、蒺藜丛生”两个修辞,就让视觉比画面先进入阅读,使他的追问具备了可感性。结尾“地狱和天堂/在尘世的梦境中转换/人的地狱/也许是病毒的天堂/而细菌的地狱/也许是人的狂欢节/被地狱之火照亮的眼睛/反射出遥远的天光”。将地狱和天堂互为转换后,剖开、弥合再剖开,直到在想象的空间里,完成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求索,让所有的过去都重新生成为此刻。
诗人在第六节用完成的方式处理正在进行中的,让尼采的形象如水依岸,让我们在阅读的想象中,睹人伤感,而无法不溢出边界:“尼采,一个衰老的年轻人/披头散发/目光迷离/站在天堂门口/检视过来的岁月/像撕碎了一地稿纸……”。紧接着诗人对尼采进行了一系列的设问和反问,这些设问和反问是对人世、人心的考量,是一种关乎生命的根柢,关乎人的在世生存品格、人生幸福的古朴而高贵的智慧和洞识。
日本文艺学理论家滨田正秀说:“精神世界的大部分,是一个无意识的苍茫的大海。”赵丽宏却在这个苍茫的大海里,灵光闪烁,找到他所要表达,所要倾诉的。
第七节从“吱呀一声微响/那扇紧锁的大门悄然开启/云雾缭绕/从门外涌入门内/又从门内飘向门外/此时,已无法分辨/门里和门外……”到“为什么/在看似接近终极的时刻/你们进退两难/你们举步维艰”结束。瞬间想象形成的浪漫主义镜头,恰恰是重中之重,亦是点睛之笔。对他者的存在和反问,融进了更多的饱和度和渗透性。画面和意象的连缀,推动了最后的情节走向。当诗人以诗的方式言说和观看时,所描绘的就会以相互联系和扩展的方式被言说和被观看。
诗人赋予长诗《天堂之门》的哲学深度以及思想构造力,让人间和虚设的天堂二重性,变为存在的本质维度。语言明朗,内射于外射无为依照,让这首长诗在一种传神的呈现中,在一种质朴无华又微妙的语言中,获得再生。
如果说意境是寓情于景,传神则是寓情于人。将中西方诸多名震遐迩的历史人物写得如此传神,诗人除了熟悉、思考和理解他们,还在于能更深刻的感觉他们。唯如此,才能去辨别他们外部的表现中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进行提炼取舍,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些人物予以重新定位,放置在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里,让他们出现的每个瞬间都具备历史感的同时,又因有新的想象元素注入,这些瞬间的绵延和丰富,便强烈地引发着我们的共情,变成可以被感觉,又充满着感觉的镜像。诗人立于传统,审察当下,内源式的原生性和想象互为交换的写法,由内而外地透露出既是本在的又是浪漫的精神意义。
尊重传统并非指盲目的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它的含义远为宽广,它涉及到“历史感”。艾略特认为这种“历史感”对于每一个年过25岁仍打算继续做诗人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它包含着一种感知力,它使得一个诗人同时具有传统和新元素。
诗集《变形》所选的66首诗,都是有筋骨也有清相的。它们有时如同风,看不见,却可以感觉;有时是一幅画和一首乐曲,不仅看得见还听得见;有时又是一潭湖水,有着轻微的涟漪,是可以触摸的;有时又如一块块山石,在从一而终的沉默中,使我们听到隐隐地由远及近的雷声。
66首诗,又如同66扇窗子,每推一扇窗子,我们总能获得内心的敞亮。譬如人性、宗教、生死等等。诗人将其放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里,作为命题或刻度,回忆和召唤那些存在的过程和经验,并对其作出预示。让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与某个事物,以及某些成为隐喻的事物和人,紧密相连。并见证其蜕变。也为此,这本诗集正如奥恩海姆说的那样:在一切知觉中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包含着创造。
用思考和想象预设一个全新的真善美的世界,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像相信无论有雨无雨,每月的农历十五,月亮都在天幕上和天幕外那样的真实。这就是赵丽宏诗集《变形》给予我们的美学启迪。
2021年10月8日于沪
(注:以上评论刊发于2022年《诗歌月刊》第3期,这里的篇幅有增节和补充。)
作者简介
孙思,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诗人》副主编,著有诗集五部。曾获刘章诗歌奖、第二届海燕诗歌奖、中国长诗奖、上海作协年度作品奖。诗收进百种诗歌选本。主编有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诗选集《风从浦江来》,理论专著获上海市高校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由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珍。2017《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诗人,评论曾获上海作协年度评论奖,《诗潮》年度诗歌评论奖,第七届冰心评论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