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2024年6月中诗论坛精华帖

2024-07-22 10:51:16 作者:中诗论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中诗论坛精华编辑工作组出品。

指  导:陈敬良
组  长:徐一川
编  辑:茂华、夫唯、冯歌、乐山船公、且行且品且悟(三且)、吴殿平、知了天下
 
1.小水塘的浮萍是满的/余述斌
2.夜色中的山/王海云
3.我写不出鲜亮的诗句/白和平
4.塔黄/于波心
5.寻找过往的口型/王瑞秋
 
1.小水塘的浮萍是满的
文/余述斌

屋后的小水塘
浮萍算是一种小型繁华
并不随风飘散

覆盖久了,仿佛往事
容易缝制在一起

雨中散步,看见的都是干净的
一条木栈道仿佛新的隔阂
隔开成新的人世

水蒿草扦插在它们的身体中
搭建起
另一种没有倒影的乡愁
仿佛裹着一层厚厚的苔藓
 
  【中沙河推荐】:内敛,意蕴,好诗共赏!
  【水里鱼多推荐】:精彩文字,独到的思路。
  【徐一川点评】:述斌的诗善于从微小、不起眼的事物中捕捉并领悟独特的发现,比如覆盖于屋后小水塘里的浮萍,在他眼中这“小型繁华”犹如“往事缝制在一起”,衍生而来的意象和切身感受就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产生静谧而辽远的诗意之美。这些最普通不过的事物,如木栈道、水蒿草扦从诗人的视角透出了别样的情态和神韵,再契合诗人对人世的体悟和眷念,原本简单素净的画面便流溢出新鲜且浓郁的味道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夜色中的山
文/王海云
 
夜,又降临了
星星次第现出身来
在空旷的夜色下,闪烁着电波般的暗语

高高低低的山,隐去了原先的轮廓
它们簇拥在一起,将大地牢牢围困起来
黑夜,让人间拥有了庄严的深度

一座山可以模仿一座山
一座山可以拖动一座山
一座山甚至可以,奋不顾身地扑向另一座山

一座山一直在等候着,心中的另一座山
它甚至相信,自己脚下的河流
从混沌初开时,就流淌在另一座山的心里

这些夜色下的山,仿佛久违的亲人
紧紧地拥抱着,相互取暖,交谈
在无边的黑暗中,找到了互相信赖的诺言

一座孤独的山必将死去
无所惊扰地消融在无尽的黑夜里
 
  【徐一川点评】:海云老师这一首诗是在夜色中对群山观望产生的浮想,第一节从星空下的角度,营造出一种神秘、幻梦般的氛围,“闪烁着电波般的暗语”,紧接着描写黑夜中的群山,“簇拥在一起,将大地牢牢围困起来”,产生庄严神圣敬畏之感,第三、四节,诗人赋予群山以人性化的想象,以复沓和层层递进的手法进行情感的推动与抒发,并直接以明喻“仿佛久违的亲人/紧紧第拥抱着,相互取暖,交谈......”情感温度不断上升,与读者产生共情,这些紧密围绕的群山,多像一个血脉相连的大家庭,多像另一个人世间。而结尾,也巧妙地暗喻了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生命的个体,最终都将孤独地离去,“无所惊扰地消融在无尽的黑夜里”。诗人自然而然地将夜色中的群山和我们人类相互勾连和观照,文字质朴而情怀浓郁,极富感染力。
 
3.我写不出鲜亮的诗句
文/白和平

我写不出鲜亮的诗句
我不会用词语的利器
杀戮白天和黑夜
也不会让词语熠熠生辉
我用口语说出草的绿,小虫的呢喃
婴儿般轻哼说出家乡韵致的河流
我像白居易一样
耐心地给老太婆念出心中的诗句
唯恐她们不懂
像村姑一样用清水洗脸
用野花作服饰
我不会给语言穿上精致的内衣,漂亮的外衣
再涂上鲜亮的色彩
绘上花丽的图案
就像村外质朴的河流
无论拐多少弯
总是紧靠河岸坚实的肩膀
流淌着村民土一样浑黄的泪水
站在村口的皂角树下
叽哩呱啦,皂角豆
用乡音正在述说着
北风的故事

    【龙洋老师点评】:这首诗诗意及其呈现有其独特之处。试作以下分析:
      1.朴素真实的表达: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的细节。如“我用口语说出草的绿,小虫的呢喃,婴儿般轻哼说出家乡韵致的河流”。这种表达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真实、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感受,使读者能感同身受。
      2.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描绘:诗中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如“我用口语说出草的绿”、“用野花作服饰”、“村外质朴的河流”、“村口的皂角树下”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作者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好。
      3.语言的返璞归真:在诗中,作者明确表示“我写不出鲜亮的诗句”、“我不会用词语的利器杀戮白天和黑夜”、“我不会给语言穿上精致的内衣,漂亮的外衣”,这种对语言的自我限制,实际上是对语言的一种返璞归真。作者追求的是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来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这种追求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也更具感染力。
      4.对乡音的珍视: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站在村口的皂角树下,叽哩呱啦,皂角豆,用乡音正在述说着北风的故事”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乡音的珍视和怀念。乡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传统和情感。作者通过对乡音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怀念,也唤起了读者对乡村文化的记忆和共鸣。
      最后,再聚焦探讨诗中一个关键意象“乡音”的运用及呈现作用。
      诗中,“乡音”这个意象具有深刻的呈现作用。 “乡音”是诗歌情感的纽带。诗人用“乡音”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家乡,那个充满质朴和真实的地方。在这里,“乡音”不仅指方言或地方口音,更代表了家乡的情感和文化。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如此的深厚和真挚。也借助联想,勾起读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从而引起心理共鸣。
      “乡音”是诗主题的象征。诗中,“乡音”是质朴和真实的象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像村姑一样用清水洗脸、用野花作服饰,以及像白居易一样给老太婆念出心中的诗句,都表达了对质朴和真实的追求。而“乡音”正是这种质朴和真实的最好体现,它不受任何修饰和伪装,直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乡音”是诗歌结构的点睛之笔。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站在村口的皂角树下/叽哩呱啦,皂角豆/用乡音正在述说着/北风的故事”这样的句子,将“乡音”与北风、皂角树等自然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诗意和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塔黄
文/于波心

在雪线和草甸之间的流石滩上
我看见一片塔黄,神秘,金黄
像一座座佛塔,矗立在高山

像生命的两个极端
有的昂首怒放,有的枯萎凋亡

我感叹一株植物数十年如一日
的坚持,隐忍,执着
只为一生一次的绽放

我目睹它绽放之后的枯萎,死亡
散落的种子
像肉身消失后的舍利

我邂逅了一个
磕长头的朝圣者,面目黢黑
眼神坚定,额头凸出的厚茧
像他的第三只眼睛
清澈,干净,平静,安详
发出慈悲的光芒,是另一株塔黄

     【中沙河、冯歌推荐】
     【徐一川点评】:塔黄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上,生长环境恶劣,一生只开一次花,之后便结束生命,而开花时的外形酷似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是十分珍稀的野生植物,也是藏药的一种。对它有了了解,再来读波心这首诗,就能更深入地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第一节的描写从远视角直观,塔黄的形象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仰,而它迥异于其他植物的特殊性(不再生),“像生命的两个极端/有的昂首怒放,有的枯萎凋亡”,如同一个人顽强又执着的一生。第三、四节,是诗人对塔黄的深刻颖悟,“......它绽放之后的枯萎,死亡/散落的种子/像肉身消失后的舍利”,以舍利的喻意,咏叹塔黄生命逝去之后留下的璀璨光芒,舍利作为佛教文化独特的符号,塔黄一生的历程与舍利的形成竟如此相似,不由得令人称奇。最后一节,“一个磕长头的朝圣者”出现,使整个作品得以完整和升华,以人物具象作为类比,“塔黄”的文化内涵与属性,得到了圆满的诠释。
 
5寻找过往的口型
文/王瑞秋
 
   
宅院的大门紧锁
木门上坚硬的铁钉
被时间涂上满目红颜
一片一片铁锈飘落的守望
砸破了一块过门的石板
 
满园日趋繁茂的枸桃树
踮起脚尖狂长
像我童年、少年的模样
绿色的叶片,红色的果肉
浸染着遥远的倾诉
 
支撑房屋的墙壁依着信念
一处处跌落的斑块
在缺口处,咬紧我的白发
梁脊板上记载年月日的墨迹
噙着离去光阴深处的背影
在宅院的褶皱里
寻找我过往的口型
 
  【中沙河推荐】:诗思凝练,畅达,有厚度!
  【冯歌推荐】:我们这一代人称为房奴、车奴、卡奴,为挣钱而活着,仿佛老去的事物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读这一组诗作,心里沉甸甸的。
  【徐一川点评】:在当下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我们很难停下随波逐流的脚步,遑论回首看看来处,这一首诗以时空穿越的形式,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过往与现代的碰撞,宅院紧锁的大门、锈红的铁钉、支撑房屋的墙壁跌落的斑块......这些陈旧且老朽的事物,是历史的烙印,也是挥之不去的记忆;日趋繁茂的枸桃树还在狂长,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内心不变的那个自我,“像童年、少年的模样”,而今已然遥远;而老宅的残壁断垣,那些跌落的斑块,“在缺口处,咬紧我的白发”,一个“咬”字用得十分传神,将诗人对故土那种刻骨的情感、揪心的想念,以拟人手法凸显出来,含蓄又强烈,紧跟着的“梁脊板上记载年月日的墨迹/噙着离去光阴深处的背影”,一个“噙”字,恰到好处地与之呼应,老宅也在默默地倾诉它的委屈、怨念与不舍,既内敛又宣泄,结尾处“在宅院的褶皱里/寻找我过往的口型”,这是一种无声的诘问,也是灵魂的深省,为何要寻找过往的口型?这和第一节“一片一片铁锈飘落的守望/砸破了一块过门的石板”,也形成了情感上的呼应,这是老宅的守望和坚持,是故土的疼痛和无奈,作品散发的浓浓乡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和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