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黄世海

风的复杂性(组诗)

2025-03-25 作者:黄世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黄世海,诗人、作家,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直作家协会副主席。
新枝密码
 
风声在枯枝上,编织网
一种萌动的欲望,跌跌撞撞
拼命往外挤。当枯枝
裂成峡谷的刹那,天空的蓝
瞬间渗入
 
阳光在四面埋伏,鸟鸣声起
断枝的伤口处,渗出几滴汗珠
一只甲壳虫,从睡梦中醒来
以振翅的弧度
完成最初的深呼吸
 
树根,仍在泥土里搬运月光
用腐烂的语法,书写过往
当死亡完成最后一次光合
一枝新芽,刺穿昨日的坟茔
在风中,缓缓站起了稚嫩的腰身
 
 
千年古榕树
 
五通桥边的榕树垂下
一千年的根须
我摸一摸皲裂的树皮
仿佛生命也就硬了一些
 
鸟儿和蚂蚁在枝丫间
搬运风声。我仰望树梢
不过它只是风中的
一道装饰而已
 
根须扎进桥墩
我的影子被拉长又缩短
卑微如桥下的浮萍
随波逐流
 
榕树仍在继续生长
我在它的绿荫下
慢慢枯萎,直到成为另一种
朽去的植物
 
 
风的复杂性
 
风从何处来,还要到什么地方去
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那么简单
 
风的魔法是向万物叩问
还是滋润体温的音符
没有一人能够作出准确的回答
 
它呼啸而来,又缓慢退去
千秋万代,跌宕起伏
白天吹散云朵,夜晚吹散月光星辰
 
我在风的奏折里,倾听风声
躯体有些颤栗。风以持久的方式
散漫地吹着
 
等风把我们吹散了。它依旧是
向死而生,喜恕如常
荡漾于万物之间
 
 
风过龙门山
 
龙门山的每块骨头,在风中生长
花岗石以毫米为单位
撑开褶皱的皮肤
冰川的指纹在石英中滴血
溢满了,三叶虫朝圣的脚印
 
地幔深处,风吹过的音质
在一支羌笛上圆润
那些被剥蚀的褶皱仍在风中
用海拔四千九百米的烟喉
喊出陨石的尖叫
 
山脊在风中携起砾岩的鬃毛
缓慢转身,风蚀的齿痕爬上峭壁
我突然发现
龙门横亘的星辰,都有新的岩层
在风的缝隙里,反复诞生
 
 
风沙与水珠
 
风沙与水珠,凝结在
那些钟乳石上
像一串串音符,等待黎明
 
风沙与一滴水珠的私语
带着盐粒的尾音
在石壁上雕刻下一幅幅图画
 
我听见它们的呼吸声
像一把利刃划过
在贺兰山脉搏上轻轻喘息
 
月光映照着整座山峰
一滴水的倒影,在风中托起
牧民未熄的篝火
 
 
一滴雨在风后诞生
 
闪电在风的内部
你推我搡,或成为一滴雨
或成为阳光背面的盐粒
都是定局
 
而屋檐下,打瞌睡的蚂蚁
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深谙该来的
一定会如期而至
 
风过之后,闪电打了个哈欠
吐出一意孤行的密语
在湖面刻下
无数个同心圆
 
抑或,没有一滴雨水认为
是自己造成了荡漾
唯有涟漪
在风中举起了透明的证词
 
 
风中的海棠
 
风在枝丫上刻下诗句
影子爬上杜甫草堂茅屋时
我们交换过眼神。唐朝的月光
早已被挂在了屋檐上
 
花朵在石碑上的诗句里绽放
谁的皱纹接近平仄
谁就能够率先从韵脚的结尾处
打捞出多情的诗意
 
枝丫伸过屋顶,接住所有
长歌短句。有人把竹简埋入根系
让风反复擦拭
那些正在被吟诵的分行
 
风始终缄默。唯有海棠
泛起红晕,将散佚的平仄
填入诗人的口中,吐出锦绣的句子
追赶一片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