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诗篱笆》作品点评(二十三)

2024-02-07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5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
 
  
身世
梁小斌

 
一颗晶莹的
露珠
滚到我的脚下时
已经
不那么圆了
 
  以露珠写人生,不能不说独特。从叶子滚到脚边,没破裂就应感到庆幸。不那么圆是必然的,有遗憾但无烦恼。既不同于《雪白的墙》中的纯真,也不同于《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的迷惘,有一份过来人的淡定。
 
  梁小斌,安徽合肥人,生于1954年,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青年诗人》顾问。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在一条伟大河流的漩涡里》,随笔集《地主研究》《独自成俑》《翻皮球》《地洞笔记》等。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雪白的墙》选入了《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高中语文教材。1982年 《雪白的墙》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2000年《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入选全国通用的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2005年,梁小斌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桂冠诗人。

 
迷恋
吕德安


有谁像我这样躺卧在天空下,起伏着
像尘土;或起伏着,结合自己的一生
忽然节外生枝地感叹:啊!
如何才能在水上完成一个人的行走
 
  再伟大的人,最后也会化为尘土。诗人超前地看到天空下起伏的自己,就像一撮飞扬的尘土,这是生命的大彻大悟。从“如何才能在水上完成一个人的行走”的感叹,可以体会到诗人积极的生命态度。从地上到水上,从躺卧到行走,环境发生了变化,姿态发生了变化,精神发生了变化,这并非“节外生枝”,而是一种生命洞悟后才有的低调。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但诗人不放弃精神上的努力。生命的结局就是尘土,但诗人不放弃对理想的追逐。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上,展现出一个智者的襟怀。
 
  吕德安,诗人,画家。出版诗集,随笔集多部。绘画作品颇丰。自九十年代起一直游居美国和中国至今。新近出版诗集《傍晚降雨—吕德安四十年诗选》。
 

同河流交谈之后
华万里

 
我同河流交谈之后
这条水
开始
平静下来
 
它听懂了我的意思
老是那么
波浪滔滔,那么汹涌
总是不好
 
  哲学上讲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达不到这个度和超过这个度都是不可取的。河流也一样,没有波浪难以成为河流,如果老是波浪滔滔,恐怕也就泛滥成灾了,这么深刻的思想用一首浅显而形象的诗就完美地表达了出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河流,其思想意义早已超越了河流本身。
 
  华万里,重庆人,中国作协会员。1942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龙王古镇。先后作过工人、社青、小学和师范教师,文工团编剧、《乌江》杂志和《重庆晚报》副刊编辑、文化馆文学创作辅导干部等。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1000余首(篇)。诗歌曾获四川省一、二届文学奖,《星星》诗刊双年度诗歌创作奖,重庆文学奖,2000~2010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2013·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刘伯温诗歌奖、2019一2020中国当代诗歌奖终身成就奖、《中国诗人》杂志社2020年度奖等省市以上奖励40多项,并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1985—1986青年诗选》、2006-2010《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200余种选本,出版诗集《轻轻惊叫》《别碰我的狂澜》《石榴马》《花雀》等多部。小传被收入多种辞典,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散文获首届重庆散文奖。参加《诗刊》首届“青春回眸”诗会。
 


拐弯处
黄礼孩

 
在山道拐弯的地方,一朵花开在沙土上
没有多少人注目它,它也不为多数人盛开
它没有野心,不多情,有一些荒凉
它把小小的坚韧藏好,挽着泥土的手
数着自然的日历,心底一亮,就翻过岁月的山坡
隐秘让一朵花保持着它的纯真
生活没有什么可以炫耀
我保留了拐弯处被遗忘的花朵
 
  拐弯处的花与其他花所处位置不同,被人疏忽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并不感到落寞,因为本身没有什么野心,内心的坚韧让人感佩,因而心底一亮就翻过岁月的山坡。“生活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看淡了一切,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说白了,现实怎样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对待,能不能保持自我?
 
  黄礼孩,广东徐闻人。著有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抵押出去的激情》、《给飞鸟喂食彩虹》(英文版)、《谁跑得比闪电还快》(波兰文版),随笔集《起舞》、《忧伤的美意》、《目遇》,诗歌评论集《午夜的孩子》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曾获2014年凤凰卫视“美动华人·年度艺术家奖”、第八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五届中国赤子诗人奖、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大使等荣誉。1999年创办诗刊《诗歌与人》,2005年创办“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2008年创办“广州新年诗会”。
 


所有事情
余怒

 
当你对所有事情做
全景式鸟瞰时你发现
绝望很重要它是标志。
绝望有浪漫的色彩对于
无所事事的人来说它能
放大数倍且不可控制。
看见两个人在风筝下吵架看见
三匹马排着队走在公路上看见一个
老人游泳一边打哈欠却没有沉没这
都是常见的事情。你不会被
它们伤害也不会马上忘掉它们。
绝望没有别的解释像一条
鱼早上来到纸袋里。
 
  写绝望,如此平静,还浪漫,原因在于还没绝望。对于无所事事的人,绝望有点夸张和矫情。诗人站在宏大的视野,将绝望稀释到无足轻重的时候,结尾才真正揭示出绝望“像一条鱼早上来到纸袋里”,有点自投罗网的意味。只要自由在,就谈不上绝望。对所有事情而言,绝望是标志,自由是界线。诗人表面上写绝望,其实是写自由,可见自由在诗人心中的份量。
 
  余怒,当代诗人,生于1966年,著有诗集《守夜人》(台湾唐山出版社)、《余怒短诗选》(群言出版社)、《主与客》(长江文艺出版社)、《蜗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枝叶·繁花》(北岳文艺出版社),诗论集《诗的混沌和言语化》《诗和反诗:答张后问》等。先后获第三届或者诗歌奖、第二届明天·额尔古纳诗歌奖、第五届《红岩》文学奖·中国诗歌奖、2015年度《十月》诗歌奖、漓江出版社第一届年选文学奖·2017中国年度诗歌特别推荐奖、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等奖项。
 


关系 
吉木狼格

 
只有在山里的夜晚  
你才能感到  
什么东西在慢慢逼近  
什么东西又在慢慢远去  
一些声音毫无由来地响起  
又毫无由来地消失  
如果你睡着了  
你就是它的一部分  
如果你醒着  
并且在听和想  
你就注定要和它作对  
哪怕你很小,它很大 
 
  写人与自然的关系很独特。只有在山里的夜晚,才能真切地感觉到自然的存在。在城市,就另当别论。在山里,嘈杂的白天与宁静的夜晚也不同。在夜晚,睡着与醒来也不同。睡着时,人变成自然的一部分。醒来时,哪怕人很小,也要与很大的自然做对,这是本性使然。范围逐渐缩小,情感逻辑分明。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责任在人。漫不经心的叙述并没有削弱批判的锋芒,大概这就是艺术上的举重若轻。
 
  吉木狼格,彝族,四川凉山人,1963 年生,1981 年开始诗歌写作,“非非”诗派成员,“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著有诗集《静悄悄的左轮》《月光里的豹子》《天知道》《立场》等,2016年发起成立十诗人电影公司,执导纪录片《诵魂》,现居成都。
 


倒着活
 殷龙龙

 
下周我八十岁
下月我四十
明年到你的年龄就能见你了
 
  倒着活,不可能,这是一种年轻的心态。结尾一句让人展开想象,你是谁?不知道。你多大啦?不知道,但一定很年轻。为什么要见你?不知道,但有点激动。抒情抒出故事,故事本身也是抒情,又扑朔迷离,是本诗的特点。
 
  殷龙龙,1962年生于北京,1981年开始写诗,早年曾参加圆明园诗社。1984年发表诗歌作品。1999年参加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旧鼓楼大街》《单门我含着蜜》《我无法为你读诗》《汉语虫洞》《脑风暴》《今生荒寒》。曾获得《诗歌报》临工奖、御鼎诗歌大奖、诗探索年度诗人奖、地下诗歌艺术成就大奖、诗参考十年奖等奖项。
 

《一分钟的快乐》
方文竹


我有一分钟的快乐
那么    一分钟之前呢
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论悲伤    无论苦难
或一万年的沉积层
都是在孕育着快乐的种子
一分钟之后呢    又将要发生什么
哪怕是千年黑暗
都会被这一分钟的灯盏
照亮
 
  一分钟的快乐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诗人既看到之前孕育的不易,又看到之后的价值意义,这短暂的快乐承前启后,贯穿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尽管人类无法摆脱悲伤、苦难、黑暗,但这一分钟的快乐确如灯盏一样,照亮了现实和未来,给人类带来少有的温暖和希望。
 
  方文竹,安徽怀宁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现居安徽宣城。1983年《飞天》发表处女作。80年代起步于校园诗歌。出版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散文集《我需要痛》、长篇小说《黑影》、学术论集《自由游戏的时代》等各类著作21部。1997年6月11日中直三家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方文竹作品暨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研讨会”。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中国当代诗歌奖、2017年度十佳诗人、中国•散文诗大奖、中国长诗奖等。入选《中国新诗三百首》《新诗百年诗抄》《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中国新诗百年精选》等。代表作有《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还乡》等。

 
《美总是安静的》
汪剑钊

 
美总是安静的,
脆弱,就像一片花瓣,
春风刮过,它只是
略微点一下头,
与天真的绿叶妹妹继续
憧憬绚烂的未来。
 
爱情总是动人的,
活泼,就像鲜红的血,
哪怕在脉管里潜伏,
依然有自己隐秘的路径,
流淌,从头颅到手指
神经的末梢。
 
生命总是不朽的,
永恒,就像天空与大地,
太阳与月亮的轮替,
哪怕死亡来临,
也只是变换了
一种存在的方式。
 
  诗人是俄罗斯诗歌的翻译者,深谙俄罗斯诗歌的精妙,自己的诗歌在抒情质地和韵律上不自觉地打上俄罗斯诗歌的烙印。这首诗内容和结构比较传统,但对美、爱情、生命的抒写还是突破了传统,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

  汪剑钊,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专著《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诗歌的乌鸦时代》《俄罗斯现代诗歌二十四讲》,诗集《比永远多一秒》《白雪的隐喻》《汪剑钊诗选》《毫无缘由的独白》和译著《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等数十种。
 
 

王爱民


一加一小于二
我的孤独小于采药人的
十万亩云山
 
吃小菜一碟,过小日子,
大题小做/走小道,学小马过河
住小院,听小雨/写小楷,摸心跳像小顿号
 
书里看遍小江山
我是我的小王
 
  有些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弱不禁风,在诗中却像英雄一样呼风唤雨,其实内心脆弱得不堪一击。爱民在这首短诗里,加上题目一连用了十四个小,漫不经心又暗藏锋芒,津津乐道又不失高雅。他的小是形而下的,小得真实,小得可爱,小得质朴,小得接地气,小得宁静,小得孤独,小得从容,小得超然,小得大气。他的小绝非渺小、弱小,也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一塌糊涂,而能从小中见个性,见情怀,见精神,见思想。一加一,等于二,是数学。一加一,大于二,是哲学。一加一小于二,是情学。小题大做,是虚张声势。大题小作,是智慧。承认小,是有底气、有气魄、有境界。我也喜欢和自信这样的小,也乐于以小示人,甘愿做一个大国的小民。
 
  王爱民,辽宁营口人,中国作协会员,《辽河》文学杂志主编。作品多次获奖。
 

《大师》
李唱白

 
一只受了枪伤的野兔
在苍茫的大雪中奋力画着梅花
 
  对大师这个词,我一直抱谨慎态度,甚至还有些反感。没想到,唱白笔下的大师竟是一只野兔,而且受过枪伤,面对过死亡的威胁,是名符其实的幸存者。苍茫的大雪为它的命运做了最好的铺垫,它的奋力是被迫无奈,它留下的足印是与命运抗争的印证。用梅花作比可谓形神皆备,隐喻抗风寒抗压力的生命承受力。这只野兔被誉为大师,无需大惊小怪,更不是反讽。某些人戴上大师的帽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大师贬值啦,还是在作贱自己,鬼才说得清。这是一首不是反讽的反讽之作,体现了庞德的诗学观念,情感深藏不露,意象耐人琢磨,思想棱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