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特刊 > 中诗简牍

【中诗简牍】2020年1月卷(总第92卷)《敲窗是一只醒着的眼睛》

2020-02-10 22:08:41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王海云、车行、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小雪人,袁树雁等12位作者的作品上榜。
【状元卷】
1、《敕勒川》…………………………袁树雁

【榜眼卷】
1、《回声》…………………………许剑桐
2、《冬至书》………………………养心兰

【探花卷】
1、《迎春花》………………………这里有阳光
2、《天宝寺》………………………黄前
3、《夜晚》…………………………空也静
4、《芦花》…………………………予衣
5、《烟酒嗓》………………………白象小鱼
6、《爬山虎》………………………熊加平
7、《倾听春风》……………………吴殿平

【同题卷】
1、《穿墙术》………………………钱松子

【嘉宾卷】
1、《虎皮面包》(四首)……陈宗华 


【编辑小记】
       在2020年立春前夜,中国大地还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有人说,诗应该在此刻退场,我想说,真正的诗人应该拿起笔,合时合事合情合理地参与当下。
       人是个体的,但应是精神共同体中的自我。真正的诗应是从个体出发包容整个整体的存在。比如“桃花”是娇弱的,但是在多维度下调动人类精神的聚合物是“硬核”,是个体又是整体的“回声”,是“投入冰下捕食的企鹅”在上岸,是荒凉山岗上的“迎春花”。当诗歌摆脱浅薄的抒情,将有限个体融入广大的人类精神中,就会有”一条河流弯下腰身/海,站起来。”
       语言 是苍白的,但是,在“拯救想象力中树立精神”的好诗歌是核。当读者在阅读中达到共鸣时,精神与情感在诗歌的核裂变中爆发能量。
       因为,诗歌是艺术的精神,也是精神的艺术。
                      ———小雪人笔于2020年2月3日深夜


上榜作品:
【状元卷】

《敕勒川》
文/袁树雁


再次见到阏氏的时候,
她已经叫桃花了。
脚下的青石安静地卧着。
过两天就是三月了,她幽幽地说。
两天如何,
你看风从来没有吹低什么。
我想抓她的手,
一伸胳膊摸到了铜槊。
我急忙起身向山下找,
果园的人问,你找哪枝?

小雪人读诗: 
  这首小诗在时空中穿越,在幻境与现实中腾挪。文本看似轻巧,实则有着历史、情感、文化、生命体验之间深层的风暴。  
  诗歌是在理性与直觉之间摆荡,其实不可分解,不过分享下阅读点,会有更佳的悦读体验:  
  1 初探“阏氏”,可以窥探作者的构架基础。历史上王昭君是“阏氏”;“阏氏”原意:女性妆扮用的胭脂古称。“胭脂”会是“桃花”意象的初形吗?  
  2 《刺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深层下的乡愁,与文本“两天如何,/你看风从来没有吹低什么。”,会有精神联系吗?  
  3“我想抓她的手,/一伸胳膊摸到了铜槊。”会只是出幻境的桥段吗?还是“我”寻觅又不可得的灵魂深处的什么?其下又蕴酿多少失落呢?  


【榜眼卷】

《回声》
文/许剑桐


看雪的人
身体里下着更大的雪

像主演一场画面模糊的
黑白电影——
动荡的回声
反复困他于某个情节

他将自己搬到纸上
他动用第三场雪解救自己

老家梦泉读诗:雪是纯洁的象征。人之初,性本善,性本纯。随着岁月的流逝,难免会被污染,清洗、漂白、回归纯我往往成为人们一生须臾不敢忘怀的宿愿。这首小诗似乎就是呈现这样的心理活动。首段有实转虚,是直觉、错觉、幻觉?第二段展开想象,像画面模糊的黑白电影,注意是黑白电影,显然影射过往的岁月。“动荡的回声/反复困他于某个情节”,这里点题:回声,困他于某个刻骨铭心的情节!什么情节?作者无须点明,留下空白,任由读者想象。这自然而然引出第三节“解救”:把自己摁到纸上,搬来第三场雪……


《冬至书》
山西/养心兰


扶桑花开了,蟹爪兰开了
在寒冷的日子,总有那么几天
平常人家也能收到神的礼物
你在清扫卧房
我在洗刚卸下的窗帘
多好,我们共处一个屋檐
每天出去回来
就像把自己投入冰下捕食的企鹅
上岸后,有棉衣穿
有开心的事可谈

小雪人读诗:日常生活看似琐碎,但是作者驾驭文字娴熟且构思巧妙。“就像把自己投入冰下捕食的企鹅”,统摄上下,文本读来情感沉挚:生活的艰难与清贫,因夫妻彼此的存在与相亲相爱而充满温度与感恩。


【探花卷】

《迎春花》
文/这里有阳光


迎春花还是开了
在那山岗上
鄂城荒凉,你找不到
小兽和那个盲眼飞行的鸟
人已回巢穴
黄昏是旋转的骰子
企图解开蛊的密码
那棵水杉正在准备死去
很多亲人的相框
是它做的

顾念读诗:盲眼飞行的鸟,鄂城荒凉,水杉准备死去,可迎春花还是开了。与时局息息相关,用时光的无情凸显人间的有情,读来深觉疼痛。


《天宝寺》
文/黄前


山中茂林若芸芸众生
背负的苦海
寂静来自山外的喧嚣
主事者常常坐于高处
看破一切,不着一语
清风透彻,明月往生
阳光像扫地僧,步出禅房
劈柴,挑水
然后诵一遍大悲经

黎落读诗:一座落于山中的寺庙,总能带来静谧和幽思,总能让一个人从外向内打开自己,譬如这一首。“林木如众生,寂静源自喧闹,看破一切然后甘于淡然,之后重新涅槃”。小诗虽短蕴意深沉,诗人运用虚实相合的手法,把理性的哲思和感性的意象融于一体,在细节的处理上自然贴切,结尾深有余味,风格冷峭,文雅。


《夜晚》
文/空也静


落日摁下按钮
梦一遍一遍复印着往事
月亮是新贴的邮票
风蹬一辆破旧的飞鸽自行车
敲开老屋木门
父亲戴一副老花镜
把灯捻挑了又挑

黎落读诗:空也静老师的诗短小精练,特别擅长赋予平常事物全新的寓意和内核。意象的选取独特而有魅力,往往能在看似素朴的表象下直抵清脆的质地。这首诗所选的落日,梦,月亮,风都是夜晚惯常所见之物,但诗人巧妙的借助自行车来完成文本的切换和后续的拓展,整诗作充满画面感和温暖的情意。诗歌理智,柔和,贴近生活又能打动人心。


《芦花》
贵州/予衣


从诗经里涌出的浪花
口哨里哼着泥土的气息

一条河流弯下腰身
海,站起来

风在高处提着灯笼
寻找唱歌的人

老家梦泉读诗:短短六句,蕴含着无尽的信息。反复品味,试解一二:第一节,长:从时间的长河中走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视觉——浪花,声觉——口哨,味觉——泥土的气息;第二段,宽:“一条河流弯下腰身/海,站起来”——场面宽阔宏大,注意,芦花开在秋季,河流变小,用弯下腰身,很形象!海,站起来,可以是错觉的实写,也可是幻觉的虚写,试想,河水下降,芦苇高挑,一望无际,白浪翻卷,仿佛是站起来的滚滚大海……第三节,高——“风在高处提着灯笼/寻找唱歌的人”,多么动人的风啊!小诗结构严谨,跳跃有秩,仿佛加一字,则肥,减一字,则廋,真乃少有的精品!


《烟酒嗓》
作者:白象小鱼


”悲伤,被酒泡过,被酒熏过,容易喷薄而出“
一条嗓子是深藏着的河流
沿岸的码头,停泊着不同的话语
由沉默各自拴着
“伤心的那一部分,是烟酒在过度发酵”
音乐响起的时候
倾囊而出的腐蚀音,令人迷醉,令人心乱
姐姐,我的悲伤不想感染伤感的人们
只想感动你
我至今等在小镇,不肯迷途知返

小雪人读诗:文本在俗事俗物中拔开新亮点。语言新颖,情节细微独特,抒情浓郁沉挚。


《爬山虎》
江西/熊加平


不知不觉,整面墙就被它们占据
小小的触须向上攀缘,钳子般
嵌进墙体缝隙

这些平常之事仿佛昨天
当我回到牌坊村时,已是冬季

爬山虎的叶子早已落尽
只有一些根系,仍紧紧抓住墙面
像一个个,年关返乡的人

顾念读诗:爬山虎是寻常的事物,人是寻常的人。以物喻人,切入合理自然。


《倾听春风》
河北/吴殿平


需侧耳,她正赶往路上
脚步声被一瓣刚刚发芽的三叶草
怀抱着,一副温柔的表情
冷不丁,钻入你的衣领
一双多管闲事的小手,负责分发
鸟语和虫鸣,还不住地
扒开松软的泥土,给幸福下种
她把新谱的小曲,交给了一枚柳笛
其余的,挂在一串婆娑的枝条上
稍不留神,就会碰一地的听觉

黎落读诗:这是一首灵动婉转的小诗。诗题的虚敞与文本的实拟互为补充,使聆听成为可以扑捉触摸的有形之物。通感曼妙,寓情与景,动态化的描述活泼跳跃。质朴的诗语和伶俐的诗意相辅相成,全诗几无废话,落笔简洁有力,既有传统美又能翻出新意。


【同题卷】

《穿墙术》
江苏/钱松子


我的裁缝走了,
好手艺走了,新衣服也走了,
只有手指间的烟灰,
悬而不落,
没有发自肺腑的那种痛快。
商场里都是人,
我独爱玻璃柜台,
一目了然,
不像在喉咙口憋了整年的话,
说了,跟没说一样

小雪人读诗:“穿墙术”以文中句号为界,经两层的盘旋构建:第一层,在孤单中,剥离外表而内审,有香烟燃烧成灰的灼痛;第二层,在人群中,有欲穿而不可穿的灼痛。“都市中的孤独”,各有难言之处。
  文本在场的构架与物的存在中,蕴藉意识与情感。语言有内收的引力与外放的光芒,在克制中有很强的弥漫性,这种弥漫性与读者的人生体验相呼应。

车行读诗:裁缝与新衣服都是一种符号,源于一代人的记忆。悬而不落的烟灰则是一种现状的缩写。关于熙熙攘攘的人世,太多幕后的阴谋与黑暗,一目了然的东西太少。憋屈因此成为一种必然反应。隐形之墙无处不在,它是时间,也是世俗。所谓穿墙,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余的向往。

【嘉宾卷】

《虎皮面包》(四首)
文 /陈宗华


一片水一片森林
波峰跌宕的山脉
奔跑的早晨

鸣哨的金属被磨利……
小雪空着位置一直到散场
光影的剧情独自撑起票房
继续等待——

退潮的掌声
谁不小心落了三瓣玫瑰
在小雪的空位上冷得直冒火

《一个人的长起桥》

淋湿了桂花树,桥下
淋湿了水泥路,我只想
一辈子当个湿人
就这样,洗一辈子孤独

这晚的月亮就像入窖的瓜果
天空失明,颜色空着
也空着你。没有风掠过围栏
就我一个景在流动……

《万千江河都奔向海》

别过高山,沟谷,丘陵,平原
别过森林,沼泽,草场
别过……亿万年,仍不停息

大海浩淼如星空
却无水可喝。既便被海水淹没
也渴死。残酷就如此,没有为什么

《敲窗是一只醒着的眼睛》

把另一只眼睛也惹醒了
水灵灵的样子
泛着黑黑光明的样子
搓得很皱的纸团子
落地的样子,滚动的样子
象一封迟到的信
信上的字迹都抱着膝不出声
声怕谁错了发音
就离题千里
白白浪费了此情、此景

元业读诗:宗华的诗,清新,明亮。读他的诗,你觉得他什么都没说,就在这没说里,他却什么都告诉你了,他将平凡的日常事物,潜藏在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与物中,而这些事与物,将无须无根的事与物巧妙地串接起来,从而打开了诗意的诠释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