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成功探索
——评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
2019-01-19 作者:王珂琳 | 来源:南方日报 | 阅读: 次
《咸水歌》既扎根民间传统,又具时代新意,它通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诉说咸水歌的历史,歌颂新时代的进步。在音乐创作方面,《咸水歌》不仅抓住了民歌的传统和精华,保留了咸水歌本有的韵律,同时运用创新手法与现代舞美展现,富有新意。
咸水歌是岭南水乡人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艺术精华,是一方水土的文化象征。咸水歌又称疍歌、蜓歌、蛮歌、咸水叹、白话鱼歌、后船歌等,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水上人家的民歌。咸水歌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即兴创作,音调婉转、通俗易懂,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态度、情趣、愿望以及审美观念,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活泼鲜亮的艺术特色,被称为“疍家人的《诗经》”。
广东中山是咸水歌的中心地区。2006年,中山咸水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咸水歌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018年12月,一场融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于一体的“新咸水歌”——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以下简称《咸水歌》)在广东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盛大上演,在著名指挥夏小汤的执棒下,广州交响乐团会同中山本土歌唱家、合唱团的精彩演绎,让1200多名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在总编导、总撰稿丘树宏看来,咸水歌文化是在中山特有的人文环境中孕育而生,它的调式旋律浸透着疍家人的生活与情感,中山作为广东省咸水歌文化的中心地区,必须肩负传承咸水歌的责任,由中山人演绎出自己的文化风韵,这种指导思想一直贯穿在《咸水歌》的创作和表演中。《咸水歌》是一部完全意义的广东中山本土原创舞台作品,从文本创作、乐曲编排、主创团队到表演风格、舞台呈现都紧扣着丰富的“中山元素”。以中山人的视角和情感唱出中山故事,这无论是对观众或是演员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和洗礼。
《咸水歌》创作的最大特色,在于守正和创新。首先在语言上,全剧采用了粤语、客家话、普通话来进行演唱;其次在演唱方法上,独唱、重唱部分基本采用原生态的民间唱法,而合唱采用的则是美声唱法。同时,在《咸水歌》中包含了高堂歌、对花、大缯歌、姑妹、搭棚歌等,甚至与咸水歌有特殊关系的客家白口莲山歌,也在剧中有所体现。浓郁的咸水歌音乐主题始终贯穿全剧,整部清唱剧的音乐优美大气、辉煌震撼。可以说,清唱剧《咸水歌》使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歌曲与西方交响乐有机结合,实现了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语言交相辉映的融合发展。
《咸水歌》的创作,彰显了深刻的文学剧本、丰富的交响乐音响、层次分明的人声、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地域特点浓郁的民族器乐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与创新,为我们展示了岭南传统民间音乐所具有的广阔的艺术空间。
《咸水歌》既扎根民间传统,又具时代新意,它通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诉说咸水歌的历史,歌颂新时代的进步。在音乐创作方面,《咸水歌》不仅抓住了民歌的传统和精华,保留了咸水歌本有的韵律,同时运用创新手法与现代舞美展现,富有新意。
蓝程宝作为《咸水歌》的艺术总监,同时负责整部作品的音乐创作。音乐由五个乐章组成,每个部分各具特色。此次谱曲耗时三个月,根据前期采风,他选取了有贯穿性、代表性、与《咸水歌》文本相匹配的音乐素材。原生态的咸水歌给予他创作的灵感,他最大限度保留了咸水歌原有的调式和旋律,同时把握好它与西方交响乐的平衡和融合,让民族音乐与西洋风格“不失原味”地巧妙结合。整部作品的十几首曲子各具特色,歌词朴实富有生活气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第五乐章第一首女声合唱高堂歌《打扮细姑作新娘》,弦乐美妙,女声甜美,曲调改编等独具岭南风情。
《咸水歌》的创作和演出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更让受邀观演的咸水歌传承人十分惊喜。当清唱剧旋律响起,熟悉的咸水歌韵律回荡在舞台,与交响乐交相呼应时,传承人们就放下了原本的担忧。《咸水歌》很好地保留了本土音乐的原有风韵,但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突破了民间音乐传承较难的问题,也使整个演绎水平极大提升。另外,民间音乐的创新要为大众所接受、为大众所喜爱,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创新的“度”,不能过度创新而失其本真。《咸水歌》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蓝本,也是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
《咸水歌》的成功,让人再一次看到,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处理好守正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要在文化内涵上以岭南音乐的风韵为根基的前提下,让传统民歌与现代审美实现接轨。创新原生态音乐的编排、表演,不单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与时俱进,还能扩大传统音乐的传播范围,推动新形式的传统音乐突破区域局限,使传统的民间音乐瑰宝真正得以传承和发展。《咸水歌》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是广东艺术界的一个重要收获,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广泛宣传推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