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组诗)
2025-02-17 11:06:47 作者:AI诗评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中诗网“AI诗评”专栏是诗歌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诗歌爱好者提供深度解读与专业评析。专栏涵盖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通过AI分析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象与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创作灵感。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创作指导,“AI诗评”专栏都是您探索诗歌世界的智能伙伴。

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组诗)
作者:何平
版图上,川北旺苍县
仅一枚衬衣纽扣大小
镶在米仓山起伏的胸脯
鼓城山的高度和担当
让它稳稳地生长
头枕秦岭
七里峡掛绶带玉树临风
龙潭子串珠浑然天成
大唐马蹄嘚嘚
千年不绝,月拎清光
自秦垅洒向苍阆
龙脊般的分界线下
东河源头朝南
如阿房宫遗失的一枚玉簪
云岫欲掩山麓
风一个漂亮的响指
龙腰便摆尾
汇入嘉陵江归去东海
身后蜿蜒的影子
育出一条蜀道,沿岸翡翠
2,贡茶
这山水自带灵气
地僻佳壤
一条古道与茶马结缘
刘邦卸甲,兵败离妻岩
百仗关向北骑鹿过溪
汉王把周山坐实
筑仓育茶
便有了贡茶的初孕
帝王气象置于茵茵之壶
赐名 中国茶乡
米仓之域群峰竞秀
茶神封侯拜相
红城儿女一封家书
将陆羽巜茶经》要诀诠释
撷一枚就会溢出华章
山领衔 水团镜
疫灾年不碍布政茶事
嘉川清流如许
虹叶之瓣扇开唐宋之韵
仙女舒袖侍盏
甘露飞翠,唤醒万象
曲水流觞,瑶台笙歌
好个“中国茶乡"大剧目
一场秋雨便百鸟朝凤
3,驿站
神奇的地方一脚踏三省
四川四路天工开物
茶马古道如青铜器铭文
从龙纹云中蝴蝶状款款而至
春风漫坡,提携冬眠的饮烟
洒向马帮点播的绿色
汉王山抖擞的雪花如席
山垅仰视,田畴一 一招安
预约宋代钧窑,收购明清茶几
王维的诗意铺成香茗案
三千茶台倾东河水入壶盏
拴马桩缄言,渴饮来去春秋
米仓,托仓颉的福手
造吉字筑双鼓,屹予天地间
神农尝百草得茶树为饮
赤马嘶鸣,驿道回首牵峰
4,古镇
一条老街在高铁入口处
如一个老人,张望着远方
眼前车水马龙替代了灯影戏
潮水般泛起陌生的人头
山光应接不暇,羌笛拂柳
行者处月色接踵而至
夹杂的不乏星辰与春树
旋涡拖曳,浮云落叶
清明旗幡韵出酒色红晕
吆喝声从细雨中穿过青石板
酸辣粉总是唠唠叨叨诉说
青春的飞扬,古镇素面朝天
山货妹用抖音捋起山村
秋果露出胸肌秀快递
百年老字号伫立于宽窄巷口
微信号扫码匆匆带走乡愁
5,栈道
水生云袖朝南峰拂去作秀
棧道婀娜,着明清黄花梨裙摆
武当派峨嵋派隔空堤柱
一曲八段锦接住急躁的晨曦
这山气如一杯刚沏的香茗
溪涧湿瀑抖开雏羽
藤蔓箭步出鞘一袭佩玉玲珑
精灵们把生活行草成汉简
小县城依山傍水梳妆
奔波与蹉跎的日子得已小憩
米仓山很仗义,让出阔地
浓缩精致束紧春花秋月
巴山夜雨,作情人节之书
沿着米仓山的脊背写意
站立这迴廊亭榭上伊望故人
城廓就是一把太阳伞
6,虹桥
秦岭的阿房宫焚烟成云
顺道传檄,嵌来一阙雕栋
扎在山水间恢弘壮硕
连岗而峙,弧下河水濯柱
桥,扮天上的云
云,饰水中的桥
满天星斗泛开鱼群的甲粼
渔舟压霞霓撒千缕月光
恋人著花轿,金风揭盖头
两岸楼台亭榭举觞而歌
烟火气把倒影含羞纹拉伸
楼群顾盼于中,佩饰摇曳
这地宜居,何止元宵春节
或花灯猜迷或品茗漱月
夜经济着霓裳羽衣曲
商贸升帐,好一幅清明上河图
7,中秋
古人的八月,是一壶老酒
最潇洒哥当算诗仙李白
陶翁勤勉躬耕桑田
今夜扶盏,只等暗香来嗅
月窥万物,也窥世道
它却穿不过人心这层皮囊
影子是生活的馈赠品
乡愁掩卷,唯有月影作媒
地球烟火幻化的狼群
将冷兵器寒光乍洩
居里夫人哪知铀患天下
臭氧层在呻吟,吴刚挥钝斧
人类纷争,把悲伤留给自己
诗笺上游子探半个身子
欲言又止,壬寅疫情仍盛
白口罩封住枫叶吟哦的中秋
8,旗帜
长征轶事,旗帜被炮火灼燃
猎猎的红鬃托起高昂头颅
战白匪殊死扼守,木门军号起
红四方面军勒缰扩充劲旅
风凄雨急六路围剿退潮
雄鹰敛羽,蓄势屯兵
苏维埃红缨枪撩开米仓夜幕
马蹄急促,将帅拍案破晓
贫困被镣铐豢养,沉寂成灰
烽火纵横点亮无望的日子
号声贯空,穷山僻壤列阵
一面大旗呐喊,便覆盖饥饿
群众有了信仰的召唤
要斗争要反抗穷苦人求解放
先烈鲜血染红的主义之旗
擎起后一直插到天安门城墙
(壬寅年中秋写于旺苍县"中国红军城”)

一条东河,拴住历史与乡愁的魂——评何平组诗《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
在何平的组诗《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中,诗人以一条东河为经,以茶马古道为纬,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这组诗不仅是对川北旺苍县地理风貌的诗意呈现,更是对历史、文化、乡愁的深情凝望。
诗歌开篇,诗人以"乡恋"为题,将旺苍县比作"一枚衬衣纽扣",巧妙地将其置于米仓山的宏大背景之下。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既展现了旺苍县的独特地理位置,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东河的描绘,更是如诗如画,仿佛阿房宫遗失的玉簪,流淌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在"贡茶"一节中,诗人将茶马古道与刘邦的历史传说相结合,赋予了贡茶深厚的历史底蕴。茶,不仅是物质的贡品,更是文化的载体。诗人通过茶这一媒介,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金戈铁马、茶香四溢的年代。
"驿站"与"古镇"两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马古道上的生活场景。驿站是历史的见证,古镇是乡愁的寄托。在这里,诗人不仅展现了古道的繁华与喧嚣,更通过现代元素如"高铁"、"抖音"等的融入,巧妙地连接了古今,展现了时代的变迁。
"栈道"与"虹桥"两节,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古道上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栈道如婀娜的少女,虹桥如天上的云,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古道之上。
"中秋"一节,诗人以月为媒,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月是乡愁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月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普世的价值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
最后,"旗帜"一节,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革命历史。旗帜是信仰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旗帜的描绘,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坚定,也表达了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传承。
整组诗,何平以一条东河为线索,串联起了历史、文化、乡愁与革命精神。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既是对旺苍县的诗意呈现,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凝望。这组诗不仅是对故乡的颂歌,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豆包】
地域文化与历史情怀的诗意交融 —— 评何平《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组诗)
何平的《一条东河拴住百里茶马古道》(组诗)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地域文化与历史情怀的佳作。诗人以细腻且磅礴的笔触,将川北旺苍县的山水人文、历史变迁娓娓道来,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沧桑的艺术世界。
在诗歌的意象营造上,诗人独具匠心。如 “版图上,川北旺苍县,仅一枚衬衣纽扣大小,镶在米仓山起伏的胸脯”,将旺苍县比作纽扣,生动地描绘出其在山川间的小巧与独特位置 ,赋予了地域形象以灵动的美感。“东河源头朝南,如阿房宫遗失的一枚玉簪”,把东河源头比作玉簪,不仅展现了东河的婉约柔美,还巧妙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让自然景观与历史记忆相互交织。
组诗情感丰富且深沉,既有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乡恋” 一诗中,借鼓城山、七里峡、龙潭子等自然景观,抒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从 “贡茶” 中刘邦卸甲、汉王筑仓育茶的典故,到 “驿站” 里茶马古道的青铜器铭文般的历史厚重感,诗人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岁月的沉淀。在 “旗帜” 一诗中,诗人回溯长征轶事,红军战白匪、苏维埃的革命历史,字里行间满是对先烈的敬仰与对革命精神的赞颂,情感激昂,振奋人心。
文化内涵是组诗的一大亮点。诗歌融合了茶文化、古道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元素。“贡茶” 一篇详细描绘了旺苍作为 “中国茶乡” 的历史渊源和茶文化底蕴,茶神封侯拜相,红城儿女诠释《茶经》要诀,展现出茶文化的源远流长;“驿站” 和 “古镇” 则生动刻画了茶马古道的驿站和古镇风貌,再现了往昔的商贸繁华与生活气息;“旗帜” 聚焦红色文化,让人们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等信手拈来,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如 “云岫欲掩山麓,风一个漂亮的响指,龙腰便摆尾”,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将自然景象描绘得活泼有趣;“汉王山抖擞的雪花如席”,夸张地写出雪花之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歌的句式长短错落,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
何平的这组诗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川北旺苍的历史文化长卷,让人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同时,也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它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深情礼赞,更是对历史与当下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