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低处吟唱出灵魂的高音
——略谈吴作歆诗歌的低处写作
2024-10-19 11:42:58 作者:野松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诗集《低处》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吴作歆在低处写作的诗歌均具有良知与悲悯的品质。
纵观这部诗集里的所有诗作,无一不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宁静地吟唱出他灵魂在高处的真诚声音。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在宁静中重记感情”,我觉得,吴作歆的低处姿态及其所葆有的良知与悲悯,有利于他在宁静之中以澄澈之心去把握自己对现实对生命与生存的观照,让他的理性思考能通过诗性的语言建构他的诗意图像。
纵观这部诗集里的所有诗作,无一不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宁静地吟唱出他灵魂在高处的真诚声音。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在宁静中重记感情”,我觉得,吴作歆的低处姿态及其所葆有的良知与悲悯,有利于他在宁静之中以澄澈之心去把握自己对现实对生命与生存的观照,让他的理性思考能通过诗性的语言建构他的诗意图像。
野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员,自1984年3月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诗作以来,有诗歌作品与评论文章发表于《诗刊》《绿风》《星星》《诗歌月刊》《诗潮》《粤海风》《南方周末》《名作欣赏》《作品》《广东文坛》等各种刊物、报纸和选本,曾出版诗集4部、诗歌评论集2部。
近期,通过认真阅读诗人吴作歆诗集《低处》的所有诗作,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唱出灵魂在高处的声音。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我也觉得,唯有在低处,才能真实的看清现实;唯有在低处,心灵才能与真实对话;唯有在低处,目光才会深邃,才具有穿透力;唯有在低处,才能真正体察到人间的艰难困苦;唯有在低处,才会让自己葆有一颗良知与悲悯之心。然而,诗人仅身在低处还不行,还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放在高处,让保持纯净与高蹈的灵魂发出真诚的声音,并让这些真诚的声音化成诗歌,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完成他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因此,单就这一点来说,我已觉得自己已与诗人吴作歆心灵相通、心性相近了。而且,诗人吴作歆曾前后两次下乡扶贫,总共有4年时间,而我也曾在基层工作多年,曾兼任过村委会书记,我们对农村的认识与认知,也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在阅读这部诗集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诗心是同频共振的。
吴作歆是用他的一首短诗《低处》的题目来命名这部诗集的。而这首诗《低处》,可以说是诗人的(心灵)自画像,形象地诗性地将诗人在现实中的心灵镜像描画了出来:“他坐在低处/而灵魂在高处/他与灵魂之间/隔着稀薄的阳光//阳光打在脸上/让人瑟瑟发抖/他把自己的影子降低/低于飞翔的云雀/低于浓密的树阴/最后,低于神圣的尘土//他在尘土中看到光阴/看到童年那只纸鹞划过/心像一株爬山虚/把触须轻轻地/搭在梦想的前额/甚至,看到无处不在的上帝/透过万物枯荣的背影/向他微笑。”这首诗,已然将诗人的生命姿态与心灵姿态诗意地描画了出来。而且,这首诗也明确地告诉了读者们诗人的处世立场与写作立场,那就是,在低处观世相,在低处写诗,写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诗。而低处与高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低处可能就是高处,而高处可能就是低处。身在低处行走,灵魂在高处高蹈,这并不矛盾,反而应是优秀诗人处世与为诗之道。诗人在这首诗中充分地诗意地说出了自己低调地生活低调地处世,在阳光打在脸上的这种情势下,不断地将自己的影子降低,低于飞翔的云雀,低于浓密的树阴,最后,低于神圣的尘土,而保持这种自甘在低处的低调,可以让诗人能在尘土中看到光阴,看到童年,看到梦想,看到一切的美好,甚至,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上帝透过万物枯荣的背影,向诗人,向像诗人一样处于低处的人微笑。这种处于低处的美好,其实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气度与心灵格局:让眼睛在低处体察现实,让灵魂在高处审视现实。如果灵魂不在高处,不保持高蹈,是无法有效地理性地审视现实的。而诗人要将对现实的这种理性审视,化为比较形象化的诗歌,则更需要诗人在低处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灵魂发出的声音。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诗人以《诗歌的低处》来自序这部诗集。诗歌属于精神艺术范畴,在诗歌的低处,也可以理解为是在精神的低处。而诗歌也来自于现实,而现实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现实也是精神产生的土壤,也影响着精神的发展状态。诗人在自序中说他是选择了一种“低处”的生活和写作方式,在表面上放弃了一种历史性阐述的角度,放弃了对宏大叙事的追求,同时也放弃了与喧嚣的诗坛“把酒言欢”的可能。但在诗歌写作中,诗人却能将诗歌与现实与时代,处理得十分融洽,尽管“放弃了一种历史性阐述的角度,放弃了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但他的诗歌却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历史性,具体一点说,他的诗歌所表现的均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他诗歌写作的主调。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诗人吴作歆自始自终,均以自处低处的本真状态,来写作他的诗歌——灵魂在高处发出的真诚声音。
这部诗集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吴作歆在低处写作的诗歌均具有良知与悲悯的品质。我一直认为,是否具有良知与悲悯之心,是衡量优秀诗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这部诗集里,共分四辑:一、透过门缝的一丝光亮;二、不需要过多的赞美;三、面对苦难我守口如瓶;四、白竹村纪事。单从这些题目就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良知与悲悯之心无不贯穿于这些诗歌作品之中。
其中《砍柴》一诗,就最体现诗人吴作歆的良知与悲悯。此诗由(现)实至虚(空),又由虚(空)回到(现)实,写尽偏僻落后乡村孤寡老人的辛酸生活与生存状态。在这首诗中,有许多细节的刻画,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既形而下,又形而上,象与意紧密相连,让时间性、空间性与时代性、现实性互叠交融:“他在砍柴,黄昏的光线从脚下跳跃/像金色的鲤鱼游动在水草边/斧头举起,木屑纷飞/时间一瓣一瓣飘落地上/乡村小道在砍伐中声中清澈起来/汗珠裹挟着岁月风尘在眉宇凝结/这是一个维持多年的姿势/伴随着时好时坏的类风湿关节炎/他今年82岁,无儿无女,孤独一生”。在描画中进行叙事,在叙事中进行描画,向读者交待了这位老人的生存境况。诗人对农村一位82岁的孤寡老人的诗性描述与刻画,旨在向世人揭示以这位老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拙劣的命运:“在满天星辰即将降临之前/他一直在砍伐,从未停止/直至自己成为深渊的部分/空洞的声音从地壳反弹回来/坚硬得让人耳膜发疼/他早早地耳聋了,听不到外面世界的嘈杂/在一片无声的虚空中,砍伐,砍伐……/他面容清瘦、头发斑白、精神抖擞/仿佛武侠小说中骨骼清奇的高手/他在砍伐,默默回应着命运拙劣的安排”。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与刻画,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这位山区老人,他的一生不仅仅在砍伐柴木了,而是在砍伐自己的命运,既是默默回应着命运拙劣的安排,也是对现实与命运进行一种无奈也无效的抗争。这就让我想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对19世纪初英国贫苦农民的刻画,用诗的形式来塑造贫苦农民的形象。有水平的画家或雕塑家,完全可以根据这首颇具审美震撼力,对乡村孤寡老人生存与生命状态描述的《砍柴》诗,来创作一幅油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但是,诗的最后四行,也是最吸引人最让人印象深刻,表现出诗人的人文主义关悯情怀的四行:“他82岁了,一辈子不打针不吃药不做梦/每周仍然能到县城一趟/在僻静的小旅馆里/花50块钱换来片刻的温存”,却很难在以“老人一生都在砍柴”为主题意象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而这,就是诗歌,特别是这首《砍柴》诗的魅力所在了。
从《砍柴》一诗,我们就可以看出,吴作歆的诗歌写作,既受到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又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有对主观意象的精妙营造与精准塑造,让整首诗作具有艺术的凝炼性和客观性,文字简洁,感情含蓄,意象鲜明具体,给人以较强的雕塑感,线条明晰有力,坚实优美,同时兼有油画的生动色彩;又有对客观社会现象、社会内容的深度揭示和表现,通过诗歌艺术来反映来表现客观世界、客观现实,让诗歌具有强大的气魄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让诗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此外,《苦难》《牛丢了》《一个五保户之死》等诗作,诗人都是通过冷静的述说,来反映来揭示偏远落后贫困山区农民的艰难生存状况与劣拙不堪的命运,来表现诗人对贫困山区农民的同情与悲悯。吴作歆对现实,对生命的诗写,总是那么冷静,这种冷静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对一名五保户生前一次喝醉酒后来村委找诗人说的自我安慰的糊话,诗人对这名五保户的劝说,以及对这名五保户死后的述说,都显得十分冷静,但在这种冷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诗人流不出的眼泪:“他接过我的烟,说:/下个月我要结婚了/有一个28岁的姑娘/我一个电话/她就会开着车来接我//我摸了摸额头,说:/老侯,年纪大了/不要再喝那么多酒了/说不定哪天喝多了/就这样‘过去了’//这句话在空中停留了3秒钟/现在,他死了/群山沉默/飞鸟越过树林/没有异常的天象/生活仍在继续。”
这部诗集的第四辑《白竹村纪事》,仅有一首长诗《白竹村纪事》,而这首长诗,于我看来,却可成为这部诗集的压轴之作沉箱之作。这首诗,是诗人离别所驻的扶贫村白竹村之后,用诗人自己的生命来写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长诗。诗中,诗人如是交待:“更多时候,我安坐在时光里/任由阳光敲醒隔夜的梦想/文大哥说,你要写一首白竹村的诗/我说,要写的/我是用生命在写这首诗”。用生命在写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驻了3年的白竹村的真挚感情,也体现了诗人是冒着某种生命之虞来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白竹村的真实境况的。诗中,诗人通过对老钟、文大哥(应是村委干部)、蔡华、贵哥、小张、新保叔、司机老徐、82岁的老头、老侯、老罗、和哥等12位村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与诗人相处时的一些共同经历与情感交流,还有村里的一些日常事务的描写与述说,来准确地真实地诗写出白竹村的人情风俗,以及最基层也是最低层的农民们极其艰苦的生活与生存状态,还有苦与乐并存、乐与苦同在的精神状态,特别是这些让读者读后会心头隐隐作痛、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和哥为了母鸡生不生鸡蛋发愁”、“老侯死了,死于贫穷和无知”、“三年了,有多少人离开了我们/白竹村,死者的骨头装在瓮里/被置放于山林间/接受阳光雨露的馈赠和抚慰/多少次,夜不能寐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对生者的微笑/但他们的爱流离失所”, 能让人们深入地了解到粤北贫困山村的真实情况,也能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意义。诗能证时代,诗能证现实,长诗《白竹村纪事》是最佳的例子。
如果说第一辑《透过门缝的一丝光亮》,第四辑《白竹村纪事》,其创作源泉与情感体验主要来自诗人曾两次到粤北山区驻村扶贫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反映和表现的主要是农村农民的话,那么,第二辑《不需要过多的赞美》,第三辑《面对苦难我守口如瓶》,则更多的是表现诗人身居城市在精神层面的叩问与反思,当然,这些在精神层面的叩问与反思,同样是源于现实源于生活源于时代,也同样是诗人从低处体察生命、生存与观照社会现实、社会现象所得。第二辑中的《孔乙己》,表现了诗人对中国旧时代文人特性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问题是,“孔乙己”仅仅是中国旧时代低层文人的代表吗?他真的已经远去了吗?诗人并没有在此诗中告诉我们,但是,他写作此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第三辑中的《工地》一诗,其中有一个意象“蚂蚁”,具有双重语义或双重意义。
纵观这部诗集里的所有诗作,无一不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宁静地吟唱出他灵魂在高处的真诚声音。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在宁静中重记感情”,我觉得,吴作歆的低处姿态及其所葆有的良知与悲悯,有利于他在宁静之中以澄澈之心去把握自己对现实对生命与生存的观照,让他的理性思考能通过诗性的语言建构他的诗意图像。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到了坚持低处写作的吴作歆这里,就是“我诗故我在”了。这部诗集并不厚,但是,我觉得它很重。
近期,通过认真阅读诗人吴作歆诗集《低处》的所有诗作,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唱出灵魂在高处的声音。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我也觉得,唯有在低处,才能真实的看清现实;唯有在低处,心灵才能与真实对话;唯有在低处,目光才会深邃,才具有穿透力;唯有在低处,才能真正体察到人间的艰难困苦;唯有在低处,才会让自己葆有一颗良知与悲悯之心。然而,诗人仅身在低处还不行,还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放在高处,让保持纯净与高蹈的灵魂发出真诚的声音,并让这些真诚的声音化成诗歌,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完成他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因此,单就这一点来说,我已觉得自己已与诗人吴作歆心灵相通、心性相近了。而且,诗人吴作歆曾前后两次下乡扶贫,总共有4年时间,而我也曾在基层工作多年,曾兼任过村委会书记,我们对农村的认识与认知,也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在阅读这部诗集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诗心是同频共振的。
吴作歆是用他的一首短诗《低处》的题目来命名这部诗集的。而这首诗《低处》,可以说是诗人的(心灵)自画像,形象地诗性地将诗人在现实中的心灵镜像描画了出来:“他坐在低处/而灵魂在高处/他与灵魂之间/隔着稀薄的阳光//阳光打在脸上/让人瑟瑟发抖/他把自己的影子降低/低于飞翔的云雀/低于浓密的树阴/最后,低于神圣的尘土//他在尘土中看到光阴/看到童年那只纸鹞划过/心像一株爬山虚/把触须轻轻地/搭在梦想的前额/甚至,看到无处不在的上帝/透过万物枯荣的背影/向他微笑。”这首诗,已然将诗人的生命姿态与心灵姿态诗意地描画了出来。而且,这首诗也明确地告诉了读者们诗人的处世立场与写作立场,那就是,在低处观世相,在低处写诗,写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诗。而低处与高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低处可能就是高处,而高处可能就是低处。身在低处行走,灵魂在高处高蹈,这并不矛盾,反而应是优秀诗人处世与为诗之道。诗人在这首诗中充分地诗意地说出了自己低调地生活低调地处世,在阳光打在脸上的这种情势下,不断地将自己的影子降低,低于飞翔的云雀,低于浓密的树阴,最后,低于神圣的尘土,而保持这种自甘在低处的低调,可以让诗人能在尘土中看到光阴,看到童年,看到梦想,看到一切的美好,甚至,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上帝透过万物枯荣的背影,向诗人,向像诗人一样处于低处的人微笑。这种处于低处的美好,其实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气度与心灵格局:让眼睛在低处体察现实,让灵魂在高处审视现实。如果灵魂不在高处,不保持高蹈,是无法有效地理性地审视现实的。而诗人要将对现实的这种理性审视,化为比较形象化的诗歌,则更需要诗人在低处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灵魂发出的声音。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诗人以《诗歌的低处》来自序这部诗集。诗歌属于精神艺术范畴,在诗歌的低处,也可以理解为是在精神的低处。而诗歌也来自于现实,而现实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现实也是精神产生的土壤,也影响着精神的发展状态。诗人在自序中说他是选择了一种“低处”的生活和写作方式,在表面上放弃了一种历史性阐述的角度,放弃了对宏大叙事的追求,同时也放弃了与喧嚣的诗坛“把酒言欢”的可能。但在诗歌写作中,诗人却能将诗歌与现实与时代,处理得十分融洽,尽管“放弃了一种历史性阐述的角度,放弃了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但他的诗歌却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历史性,具体一点说,他的诗歌所表现的均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他诗歌写作的主调。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诗人吴作歆自始自终,均以自处低处的本真状态,来写作他的诗歌——灵魂在高处发出的真诚声音。
这部诗集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吴作歆在低处写作的诗歌均具有良知与悲悯的品质。我一直认为,是否具有良知与悲悯之心,是衡量优秀诗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这部诗集里,共分四辑:一、透过门缝的一丝光亮;二、不需要过多的赞美;三、面对苦难我守口如瓶;四、白竹村纪事。单从这些题目就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良知与悲悯之心无不贯穿于这些诗歌作品之中。
其中《砍柴》一诗,就最体现诗人吴作歆的良知与悲悯。此诗由(现)实至虚(空),又由虚(空)回到(现)实,写尽偏僻落后乡村孤寡老人的辛酸生活与生存状态。在这首诗中,有许多细节的刻画,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既形而下,又形而上,象与意紧密相连,让时间性、空间性与时代性、现实性互叠交融:“他在砍柴,黄昏的光线从脚下跳跃/像金色的鲤鱼游动在水草边/斧头举起,木屑纷飞/时间一瓣一瓣飘落地上/乡村小道在砍伐中声中清澈起来/汗珠裹挟着岁月风尘在眉宇凝结/这是一个维持多年的姿势/伴随着时好时坏的类风湿关节炎/他今年82岁,无儿无女,孤独一生”。在描画中进行叙事,在叙事中进行描画,向读者交待了这位老人的生存境况。诗人对农村一位82岁的孤寡老人的诗性描述与刻画,旨在向世人揭示以这位老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拙劣的命运:“在满天星辰即将降临之前/他一直在砍伐,从未停止/直至自己成为深渊的部分/空洞的声音从地壳反弹回来/坚硬得让人耳膜发疼/他早早地耳聋了,听不到外面世界的嘈杂/在一片无声的虚空中,砍伐,砍伐……/他面容清瘦、头发斑白、精神抖擞/仿佛武侠小说中骨骼清奇的高手/他在砍伐,默默回应着命运拙劣的安排”。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与刻画,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这位山区老人,他的一生不仅仅在砍伐柴木了,而是在砍伐自己的命运,既是默默回应着命运拙劣的安排,也是对现实与命运进行一种无奈也无效的抗争。这就让我想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对19世纪初英国贫苦农民的刻画,用诗的形式来塑造贫苦农民的形象。有水平的画家或雕塑家,完全可以根据这首颇具审美震撼力,对乡村孤寡老人生存与生命状态描述的《砍柴》诗,来创作一幅油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但是,诗的最后四行,也是最吸引人最让人印象深刻,表现出诗人的人文主义关悯情怀的四行:“他82岁了,一辈子不打针不吃药不做梦/每周仍然能到县城一趟/在僻静的小旅馆里/花50块钱换来片刻的温存”,却很难在以“老人一生都在砍柴”为主题意象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而这,就是诗歌,特别是这首《砍柴》诗的魅力所在了。
从《砍柴》一诗,我们就可以看出,吴作歆的诗歌写作,既受到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又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有对主观意象的精妙营造与精准塑造,让整首诗作具有艺术的凝炼性和客观性,文字简洁,感情含蓄,意象鲜明具体,给人以较强的雕塑感,线条明晰有力,坚实优美,同时兼有油画的生动色彩;又有对客观社会现象、社会内容的深度揭示和表现,通过诗歌艺术来反映来表现客观世界、客观现实,让诗歌具有强大的气魄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让诗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此外,《苦难》《牛丢了》《一个五保户之死》等诗作,诗人都是通过冷静的述说,来反映来揭示偏远落后贫困山区农民的艰难生存状况与劣拙不堪的命运,来表现诗人对贫困山区农民的同情与悲悯。吴作歆对现实,对生命的诗写,总是那么冷静,这种冷静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对一名五保户生前一次喝醉酒后来村委找诗人说的自我安慰的糊话,诗人对这名五保户的劝说,以及对这名五保户死后的述说,都显得十分冷静,但在这种冷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诗人流不出的眼泪:“他接过我的烟,说:/下个月我要结婚了/有一个28岁的姑娘/我一个电话/她就会开着车来接我//我摸了摸额头,说:/老侯,年纪大了/不要再喝那么多酒了/说不定哪天喝多了/就这样‘过去了’//这句话在空中停留了3秒钟/现在,他死了/群山沉默/飞鸟越过树林/没有异常的天象/生活仍在继续。”
这部诗集的第四辑《白竹村纪事》,仅有一首长诗《白竹村纪事》,而这首长诗,于我看来,却可成为这部诗集的压轴之作沉箱之作。这首诗,是诗人离别所驻的扶贫村白竹村之后,用诗人自己的生命来写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长诗。诗中,诗人如是交待:“更多时候,我安坐在时光里/任由阳光敲醒隔夜的梦想/文大哥说,你要写一首白竹村的诗/我说,要写的/我是用生命在写这首诗”。用生命在写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驻了3年的白竹村的真挚感情,也体现了诗人是冒着某种生命之虞来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白竹村的真实境况的。诗中,诗人通过对老钟、文大哥(应是村委干部)、蔡华、贵哥、小张、新保叔、司机老徐、82岁的老头、老侯、老罗、和哥等12位村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与诗人相处时的一些共同经历与情感交流,还有村里的一些日常事务的描写与述说,来准确地真实地诗写出白竹村的人情风俗,以及最基层也是最低层的农民们极其艰苦的生活与生存状态,还有苦与乐并存、乐与苦同在的精神状态,特别是这些让读者读后会心头隐隐作痛、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和哥为了母鸡生不生鸡蛋发愁”、“老侯死了,死于贫穷和无知”、“三年了,有多少人离开了我们/白竹村,死者的骨头装在瓮里/被置放于山林间/接受阳光雨露的馈赠和抚慰/多少次,夜不能寐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对生者的微笑/但他们的爱流离失所”, 能让人们深入地了解到粤北贫困山村的真实情况,也能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意义。诗能证时代,诗能证现实,长诗《白竹村纪事》是最佳的例子。
如果说第一辑《透过门缝的一丝光亮》,第四辑《白竹村纪事》,其创作源泉与情感体验主要来自诗人曾两次到粤北山区驻村扶贫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反映和表现的主要是农村农民的话,那么,第二辑《不需要过多的赞美》,第三辑《面对苦难我守口如瓶》,则更多的是表现诗人身居城市在精神层面的叩问与反思,当然,这些在精神层面的叩问与反思,同样是源于现实源于生活源于时代,也同样是诗人从低处体察生命、生存与观照社会现实、社会现象所得。第二辑中的《孔乙己》,表现了诗人对中国旧时代文人特性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问题是,“孔乙己”仅仅是中国旧时代低层文人的代表吗?他真的已经远去了吗?诗人并没有在此诗中告诉我们,但是,他写作此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第三辑中的《工地》一诗,其中有一个意象“蚂蚁”,具有双重语义或双重意义。
纵观这部诗集里的所有诗作,无一不是诗人在现实的低处,宁静地吟唱出他灵魂在高处的真诚声音。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在宁静中重记感情”,我觉得,吴作歆的低处姿态及其所葆有的良知与悲悯,有利于他在宁静之中以澄澈之心去把握自己对现实对生命与生存的观照,让他的理性思考能通过诗性的语言建构他的诗意图像。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到了坚持低处写作的吴作歆这里,就是“我诗故我在”了。这部诗集并不厚,但是,我觉得它很重。
2024.05.16
注:本文已于2024年10月11日发表于《潮州日报》,因版面略有节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