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冰虹,使世界绚烂的优雅非凡的天鹅
——读冰虹诗歌《峭崖》
1.
虹坐在那儿
像一个幻象
闪烁不碎的光
而昨夜飘来的爱
仍携桂香悬于她的月亮上
2.
虹低头的姿势像海中的峭崖
无限放大了梦境
躲在梦中的人
无需封锁出口也走不出梦乡
3.
虹低头
你看见了悬崖上的花
花瓣上的梦是盛大的节日
一个吻,盖满夜
于是
寂静压倒所有的声音
4.
收缩夜晚的想象
却无法不看到你
如松杉傲立
如缓缓展开的大海
无法不流泪
泪水冲去心的倦怠
洗去眼中的尘埃
一些被摧折的痛
血淋淋的夜的伤口
繁茂出痛苦的荆冠
5.
一泊柔水上
谁来覆盖这似睡非睡的暗花
谁能看清
李商隐的锦瑟屈原的山鬼?
停留在海光中虹园的迷蒙?
6.
谁曾落入月中的桂香?
永夜有她一片天堂
但
她不得不走向白昼
她的海遂送来一方
淹没滚滚红尘的清凉
7.
生命不过是一瞬
而你我等待时
它永恒
8.
突然间她泪流满面
因为此刻她正从峭崖落下
或曾经落下
峭崖无疑是海的一段记忆
谁看见了峭崖倒塌,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间,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
一片虹花
最奇妙的,令人神魂倒错的九彩
这梦幻般的峭崖
必将被封存于海底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月夜放射光芒
峭崖还在那儿,它没有倒塌
9.
夜晚徘徊进梦的裂缝
不要责怪爱,因为它是爱
不要责怪不爱,因为真的不爱
峭崖在扩张,扩张呵
死也挡不住的最真实的状态
是同一片天空吧
爱,看到了天鹅
不爱,看到了乌鸦
10.
这样的缠绕
一半甜蜜一半涩涩的愁绪
仿若有一条河流载虹远去
仿若有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
遍野盛开着月光清新潮润的气息
漾出恍若隔世的花香
月桂和番石榴的芬芳
静谧轻盈地流淌
而当虹睁开眼
却只见梦神光洁的额
——冰虹的诗《峭崖》
冰虹的诗《峭崖》,诗题“峭崖”,是诗人用拟物手法,把“虹”比拟成大海的一部分“峭崖”。
《峭崖》第一节,“虹坐在那儿,像一个幻象”颇有庄周梦蝶的迷蒙之感。沉浸于回忆中的主人公被驱散不掉的爱所裹挟,用倒叙手法,回味起昨夜的梦与思。
《峭崖》第二节,写出了梦中景象的夸张,暗示爱时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梦中的距离感使爱的形象被夸大,这一细节揭示了恋爱中的一个事实:男女初见时,往往以最好的状态示人,这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伪装,双方对对方的认识偏向于过高估计的理想化处理。
《峭崖》第三节,“虹低头,你看见了悬崖上的花”,大海冲击着峭崖,激起雪样的浪花,这是大海和峭崖碰撞出的盛大婚礼,一吻定情,印章一样刻在了这一画面上,成为这一景色的亮点,也留下了日后寂寞的种子。
《峭崖》第四节,诗中的主人公在梦中也认为这毕竟不是现实,她明白醒来后依然是爱的残酷,爱人如松衫,玉树临风,如大海沉稳浩大,却大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之意。虽流泪,痛苦,但她认为流泪可冲去心中的疲惫,眼中的尘埃,爱的期待与现实的反差造成的伤口竟然可以长出荆冠,这是主人公对爱的义无反顾的坚持。
《峭崖》第五、六节用了三个问句,来暗示主人公的爱之花在被爱人点醒之前,是处于迷蒙状态下的似醒非醒之中的,在爱梦中,她不愿醒来,把爱握在手中,所以她不怕白昼,因为爱人带给她灵魂洗礼的清凉。这两节是一个过渡,主人公在梦中认为应该醒来,踏上真正的寻爱之路。
《峭崖》第七节,诗人用了省略的方法,阐释了主人公对爱的看法,生命不过是一瞬间的爱的真实,而爱的等待、犹豫只能获得永恒的寂寞,不需要生命形式上的延长,而只求生命的火热、张扬、燃烧,虽是一瞬但却真实,这才是生命的伟大意义,生命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而不是踽踽独行的“万古长如夜”。
《峭崖》第八节,主人公被这样的爱感动,,她从峭崖投入大海,扎进大海的心里,她是幸福的,因为她将成为大海的一颗朱砂痣,任沧海桑田,她的爱之花永放光芒,峭崖被淹没又露出来,暗示爱的理想没有消逝。无数后来者依然勇敢地拥抱爱。
《峭崖》第九节,“峭崖在扩张,死也挡不住的最真实的状态”,爱在扩张,显示了爱的强力意志,死了都要爱的勇气,使我们在面对单调沉闷的世界时,看到了非凡优雅的天鹅,使世界绚烂。
《峭崖》第十节,赞美了像大海缠绕峭崖式的爱,这种爱就是诗,就是远方,它超拔于争名夺利的苟且,散发着清新潮润的气息,弥漫着花香的芬芳。“但当虹睁开眼,却只见梦神光洁的额”,则显示了爱的残酷。爱是稀缺的,爱与追逐爱的勇气也许只在梦中才会实现。
冰虹诗歌《峭崖》用倒叙手法,采用了现实-梦境-现实的结构,用梦来解析主人公对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无奈,诗人冰虹化用望夫石的典故,采用李商隐、屈原意象展示了梦境的迷茫,与现实拉开距离,对爱进行静静的审视。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下、嘈杂的大环境中,爱被物语所侵蚀,人与人之间处处充满算计与隔阂,爱也竟然没有立足之地的冰冷现实,人们只有在梦境中才能获得生命的真实,所以人们宁愿像淳于髡一样沉寖梦中,不愿醒来。
(麻飘飘,女,中国古代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