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布日古德

胡茗茗的无限事

——评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

2020-02-18 18:11:57 作者:张黎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胡茗茗的诗歌直接切入主题,直接把自己喜欢的动植物都纳入到诗歌中来。诗人在撷取生命的意象时,常常带着问题,在诗里留出可灿烂的空间。
        
        如果对胡茗茗的诗提到赞美的话,我想说她是一个把一朵花吻过后且开成一百朵的诗人,这一位诗人总是把浪漫隐藏在沧桑的黑暗里,让黑暗继续着黑暗,然后又从黑暗中突然爆发出一个骇世惊俗的光亮。反过来说,胡茗茗非常会愉悦情感,每时每刻都把自己抒写的情感放在自己的手掌上,像一只完成自我而纯洁的蒲公英,等待着一阵风吹来。这一反一正恰恰印证了一个诗人渐行渐远、渐远渐行的生活轨迹。这一个轨迹,用斧锯锛刨构建了一个极为舒适的诗意空间。在这一个空间里我们听到了“爆破音”、看到了“天空之境”,也看到了她的《草莓、草莓》《羊皮鼓》《北纬47°》。此时,我想到了胡茗茗很推崇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的一句话“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像,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尽管还不能用“理形于言,叙理成论。”来武断的为胡茗茗的诗歌下一个结论,但是从她的诗集《爆破音》的艺术手法、成篇的理性,已经足以说明胡茗茗的诗歌是另辟蹊径的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她的风格。

一、写生命,为一个个众生画像

        胡茗茗的诗歌直接切入主题,直接把自己喜欢的动植物都纳入到诗歌中来。诗人在撷取生命的意象时,常常带着问题,在诗里留出可灿烂的空间。像第一辑里的《爆破音》从《舷窗外》开始到《十二夜》结束,基本上是以歌颂生命为主基调。在这一个主基调之中,她把每一个生命具体化、个性化、生活化。实质上是诗人力顶一个透明的主题。那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和大自然一样永远的鲜活下来。就像朱熹谈诗经常告诫的一样“性情之正”。诗有诗道,诗有伦理。这一个诗道就是我们所说的“诗言志”。比如《舷窗外》诗人是通过一次飞机上的旅行发现了“生与死的隔离”是透明的。在这一个透明的空间里,诗人的第一个鲜活的人物是父亲,其次是羊群、豹子、熊、哈达和鸽子。万米高空寒流彻彻,当飞机穿梭在云层的时候,诗人骑着一头豹子认出了父亲;父亲赶着羊群也认出了舷窗内的女儿。当然,这些主体都是相由心生。
        写生命,诗人以小为大。读完《爆破音》第一辑,让我进一步理解了这一个诗人是总想通过一首诗、一件小事给读者留下向善的胸怀。《夜宿国清寺》写的是“暑热时节”凌晨四点木鱼让亡灵早放归蒙山,腾出空间来,借着流水、借着荷花、借着青苔,早早地出来诵经加持。而这一个中间诗人突出的生命就是父亲、松鼠和我。三者之间,突出了“夜宿”的目的。在完成诗的意境空间后,诗人的语境迅速归结到“一些恩情/正让我离开时的石阶/逐个生出露水//”。表面上看,诗很平淡,如果把它看做一碗禅茶,待老父亲饮过,立马诗的抒情空间就达到了极致。以小为大,从很平淡的一件事,很小的一个夜宿,就读出了我们诗人的感情情怀。
        写生命,诗人以植物为大。仅以《爆破音》为例,诗人的第一辑72首诗,《自画像》《银杏》《白白》《我出不来了》《家常菜》《在办公室》等等都有不同的植物。这些植物在诗人的意象中是回馈情愁最有力的爆发点和证据。这一点上在《生病的富贵竹》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在这一首诗里诗人力图用一株富贵竹比喻“我”这一根富贵竹、这一个“我”和竹子通感互换上行文顺畅、比喻贴切。诗人的这一株富贵竹和“我”在一把剪刀下转换的非常娴熟。“上苍在修理我的时候/是否也会手拿一把剪刀/有过放弃的念头/”接着诗人迅速切换了镜头“电视里娱乐至死的人们,他们可真健康/菜市场里卖力吆喝的小贩,他们可真健康/我的一头乌发啊,它们可真美/完整啊,一对野鸽子的乳房//可是父亲,当我抱着不再完整的富贵竹/赤身站在浴室水龙头下我看到你/想帮又帮不上我的目光,我可真想你/我突然就学会了接受/冻在骨头里的疼计算它们的使用期//”诗人切换镜头的目的,旨在进一步精炼出“我”在父亲的怀抱里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无论大千世界如何,我终于成长为一头乌发的野鸽子。为此,诗人笔下的“我”所受的教育是完整的,当我像富贵竹一样需要另一种爱,不再孤独时,我的父亲和我只能是道德伦理上的无奈。于是,诗人笔下的父亲更受女儿的仰望和尊重。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无限的是父爱如山。这一座山如果能让一个女儿在山上永远青翠、葱茏着,那该是生命中多么顽强而伟大的爱。这一点上诗人的自豪感还在于用对比的手法鲜活地刻画了“市场上卖力吆喝的小贩”与“我”的映衬,说明了我的“富贵性”。我非常赞同朱熹“修辞立其诚”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诗品和人品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观点“诗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一样,显然,胡茗茗的诗至少能在诗歌的主题上有一个唯美向上的核心,那就是,一首诗要像一把钥匙,打开它茅塞顿开,不再留有秘密的空间,小与大的通感对接和互换非常成功。
        写生命,诗人笔下提炼出来的意象唯美,意境深远,留出的空间有弹性、有味道,有近有远,三维感舒服、自然。请你读一读“五月的风啊,你让我昏昏又醒醒/细雨不会淋湿我/一层又一层的花瓣/我是心中之芯,囊中之囊/那么饱/那么满足,星星也会低下头/看着我,打呼噜//”— 《出不来了》。
         把沧桑的浪漫藏在黑暗里,在黑暗里爆发希望之光,按着这个思路,你就会发现胡茗茗的诗有无限的“无限事”。她以短诗的方式汲取生活营养,挖掘着、思想着、并从沧桑里居高临下地走出来、快乐着。这样的希望之光在《春日里的哀歌》《黑太阳》《爆破音》等短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于是诗人爆发出“黑太阳,日夜挂在河面上/黑太阳,突然卡住父亲的血管/朝着东方,我喊父亲/”(《黑太阳》)“ 云层里的鼓点一阵紧过一阵/这是十一月的北方,墓园里的麻雀/正啄食地缝上的积水/左右都是荒凉,我拾阶而上/落叶比我更急于到达父亲的新坟//”(《爆破音》)“从殡仪馆出来的路上看见蓝天/群山依旧是群山,/草木依旧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活着/脸蛋通红的孩子欢笑着/在明天的雾霾里玩儿命奔跑//我知道,悲伤,只是开始”(《出来看见蓝天》)等等这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特别有新意、特别有哲理的语境、语句,让每一首诗像一株鲜花、或者小草继续鲜活下来,从而走出颓废,一级级登上格调高雅的顶峰。

二、写生命,为一幅幅斗方点睛

        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以短诗见长。这些短诗处处写身边的生活。这些所见所闻,并不是简单的生活复制,也不是新闻通讯、小消息的回车键分行。而是诗人在这些以生命为核心的主基调上,为一幅幅鲜活唯美的素描、山水画、特写留下了点睛之笔。这一点是一些诗人无法与之相比的。写生命,为一幅幅“斗方”点睛,一是诗人总是以触景生情的角度发现美。像《出来看见蓝天》“从殡仪馆出来的路上看见蓝天/群山依旧是群山,/草木依旧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活着/脸蛋通红的孩子欢笑着/在明天的雾霾里玩儿命奔跑//我知道,悲伤,只是开始//”这一首诗一开始就定格于“殡仪馆。”然后用“出来”穿线,最后用“看见”把最希望的、最美好的、最阳光的生活和今后都聚焦到这里。于是诗人的笔下“群山”、“ 草木”、“ 脸蛋通红的孩子”、用“活着”“欢笑”“玩命奔跑”这样一组极具爆发力的意象让人们希望着、鲜活着、拼搏着、奋斗着。这就是画卷的点睛之笔。从诗的整体框架结构上巡检,啮合紧凑、没有瑕疵。这一点《越来越薄的母亲》《一个人的祖国》《九年》这三首诗足可以佐证。二是诗人在她的诗歌中的确达到了“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境界。诗《九年》里写道“我爱尽了天下锦绣/针的暴力,线的棉柔/这进进出出的重叠多么和谐”;诗人还用一个反衬法写下了这样惊人的诗句“在我最好的时候/我是说身体/没有给了最好的人//”然后只能“现在,遇到了/只是将头深深低垂/去看,你去看/窗外梨花正如雪飘飞”。诗人的笔下“一百个男人的胸膛让我贴在上面很安全”。看到越来越单薄的母亲,诗人立刻触景生情“ 可是,无论何时/一想到你肉嘟嘟的小嘴巴/我就想分泌乳汁”,想到女儿就想到“ 从白天飞到白天,反复计算时间/在西雅图我翻看着北京的天气预报/在北京我数着西雅图的上课铃//”这些诗句,尽管不能称为金句,但是诗人的想象力一定是在生活的砥砺中、苦痛中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金子。因此可以见证诗人在《爆破音》的这一部诗集中处处流露出的真实情感。三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妙就妙在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在生活里汲取的、最为闪光的意象,高度凝炼出高品位、含金量极好的一首首小诗。如果把这些闪光的金粒儿、或者珠子串缀在一起,正好是胡茗茗最为喜欢的项链。所以无论是写父亲、还是写母亲、或者是写自己,她都能够娴熟地进入一条条巷道、走横川、进竖井、贴近掌子面,不予余力的挖出生活的富矿,“美联储”一样的真金白银,这一个富矿目前在国内诗坛仅仅为胡茗茗以个人名义在石家庄注册。
        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朱熹强调“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都是在强调情感一定要饱满,留有含蓄的空间,诗文的形象要有生活气息。这一点胡茗茗的诗歌个性风格正好与其吻合。

三、写生命,为一曲曲禅音弹奏

         生命的伟大在于灵性,灵性的特点在于鲜活。从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里可以看出,诗人处处为鲜活的生命赋予可以崇尚的禅意。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都让它进入佛家净地。
        “心念起,诵经,依然不安/我央求善意的魂灵尽快离去/哪怕是来寻亲的老父亲/父亲,我的手越来越像你”(《寻亲记》)又如《母亲之循环》“孩子你看,天上的飞蛾不但在寻找小雏菊/也在寻找灯火与傻乎乎的牺牲//母亲你看,月亮在起风的时候/也会被光晕抱着,那么圆,那么复杂/白茫茫的,不透风//”再如《在大佛下与孩子们应答》“春日迟缓,野草深入佛掌底部/飞鸟终日聒躁,并无生老病苦/孩子坐在桐树下,正用叶子交换诗句/猛抬头,释迦佛以五印手语/令心安,无畏怖//我们眼眉低垂,而灵魂向上/并于云朵中相逢、交谈/有说有笑,无法无天/在纸上为文字寻找出路/在应答声里,相互练习鸟鸣”;即使《金钗莲花》这样的诗,也留下了禅音、禅意、禅像。如果看她的形象姿势“她的南方,基调是黑。”她“缓慢,盘坐于佛龛垫上”“在菩萨的目光里,她重新看到她爱过的人”。如果诗人真的是一条锦鲤,那一定是“她需要一场潮湿的疯狂”并以此“来饲养体内的锦鲤。”因为“远处的朋友,我把舌尖分成八瓣/越远越安心//””不太好,满心只想着忘记/忘记指尖下的花瓣与线条//”“不是飞鸟,是心空”。读了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如果读进去,不但进入一种曼妙的禅天净土,仅单单从诗行里的意境、文字技巧的处理上就是一种感官上的理性至尊的愉悦享受。“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胡茗茗的诗歌一直是沿着生命的主体核心,把鲜活的精液植入大自然的体内,让每一首诗都具有极强的哲理爆发力,枝繁叶茂,生命永恒。诗人所崇尚的神性思维中一直处在“好山水间住着好人也住着好诗/敬亭山上有你我也有敬亭/两三杯薄酒,四五尺生宣/六七枝梅竹,一抔隐士的出入心出入,……”的禅家境地(《敬亭山饮》)诗人总能用榫头卯眼阴阳互动/智慧的光芒在高低行走//大器,就是高度…… //”这样形象逼真的金句来提高诗的禅味儿,打开阴霾后的光亮“这是一次伟大的纪录/也是一门小心的手艺。”禅心、禅意、禅境曼妙至极,耐人寻味儿。(《手艺帝国》)
 
四、胡茗茗诗歌的优缺点

         任何一个诗歌评论家都不要为诗者一味地唱赞歌。害人害己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风盛行。对于自由诗的发展、乃至诗人自己也是贻害无穷。读了《爆破音》综合起来看,胡茗茗的诗歌既有优点,也有缺缺点。
        《爆破音》两辑142首。优点:一是有生活、有思想、有趣、有意思。这一个四有即是诗人对生活的细心关注,对生活这个富矿的深度挖掘,也是对诗歌的信仰、崇拜和尊重。因此,她的诗歌不晦涩、可读性强。这142首诗百分之八十或者更多一点都带着明显的“我”的烙印。这一个烙印可以验证诗人是一个很地道、不浮躁的生活践行者。二是每一首诗尽管意象撷取非常渺小,但是诗人俯首可得,信手拈来,诗歌没有打磨的痕迹。像一气呵成的《十二夜》,飞机上的《舷窗外》,站在父亲新坟前的《爆破音》《白白》《夜深沉》等等,诗人有时候气势汹汹、有时候又像一个酒精灯下精心打磨金银首饰的匠人,细若蚊足,勾画了了。三是诗人关注生活的底气足。这一点上应该是经历、磨难、历炼、走进去、爬出来的胜利者。所以胡茗茗的诗歌底蕴深厚,人性感极好。一个诗人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再升华到哲理的空间里,很难想象像胡茗茗这样的诗人是怎样瞬间抓住生活中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火花,为黑暗的眼睛、黑暗的人世间举出一支火把。四是胡茗茗的诗歌在生活中提取意象时,回馈了大自然、人性原始的亲近、亲和力。诗有两层,一层是面,就是表象,另一层是“硬核”,也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胡茗茗的诗歌显然是硬核过硬,诗人一直在每一首诗中力图要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既要注重表象,又要顾及硬核,表象要文理顺畅、新奇自然;硬核要主旨鲜明,很难达到天地合一的程度,这一点胡茗茗做得得心应手。
        也不是像有的专家学者对胡茗茗的诗歌评论的那样,好得繁花似锦、美到天涯。读了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至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商榷。一是诗歌受所谓的口语化影响,有的诗破坏了诗人清新自然、一气呵成的语境氛围。像《玫瑰开在刀口上》《乳腺科》《午夜摊开中国地图》《树之窄门》等都是这个毛病。自由诗和口语诗的区别就在于自由诗属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卖炭翁》《长恨歌》的那一种,而不是天南地北的人名、地名、往北往南的宰生杀畜、以及阿谀奉承的的诽谤和罗列。二是胡茗茗的诗歌有时候是一个诗人把感情宣泄到极为自私的程度。这一点可以用《羊皮鼓》《草莓、草莓》《削菠萝》《在大海的桌面上》《老白干》这些诗里找到准确的答案。宣泄情感言之有物,集成意象往往站在社会的另一面,如果不交代一下背景,恐怕很难找到整首诗写作的目的和路径的。如《羊皮鼓》无论诗人与哪一个读者都会产生莫名奇妙的感觉。三是诗歌的意象撷取过于任性。这一点《忽想起》《我已经年轻了这么多年》《代替我》,我读出了一直在我的生活中似乎有过的经历,但是用诗歌去表现,显然力这种手法不从心。
        胡茗茗诗集《爆破音》第二辑的名字是“无限事”。我想,这一个诗人恰恰是抓住了生活中很多、很多可以给人启发、给人难忘的小又小之的琐碎之事。这些事都在身边,都炼化到诗意中来,不但是角度上的技术处理要高难度,而且讲究留白要拿捏得体。可想而知胡茗茗与另一些诗人相比,显然游刃有余、技高一筹。她的这一个秘诀就是热爱生活,根植于生活。无限事是无限个大海的浪花,撷取到永远。
        南宋时期朱熹提出的理学“要求上到帝王,下到平民都必须做到克己禁欲”。这一个观点无疑提高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即使在文学艺术领地也要达到这个“克己禁欲”。使文学艺术的风格具有贴近生活的原始美。从胡茗茗的诗集《爆破音》上看,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诗人的心态是正能量的平和,格调高雅的大气与开阔。总之,不管谁来读胡茗茗的诗都会感觉到胡茗茗的诗还没有西化,还没被转基因。诗人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骨子里的东西锻打、淬火、成文、成诗。快言快语是她诗的风格、以短见长是她诗的风格,回味旋转、弹性的空间大是她诗歌的艺术手段。文以载道,胡茗茗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已经成为她诗歌走向成熟的分水岭和地标。
        因此,給胡茗茗下一个结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那她就是一位有良知的好诗人。

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于哈尔滨)


胡茗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编剧,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三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获201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台湾第四届“叶红诗歌”奖首奖、《诗选刊》年度“杰出诗人”奖等。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钟山》《十月》等刊物及各种诗歌选本。诗集《爆破音》入选“中国好诗 第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