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集(组诗)
雷声滚过天穹
当雷声滚过天穹
谁会在意池塘边一只青蛙的喊叫
风的呼啸,掩盖了草木弱小的声息
下雨前,你正在读一段历史书中的
饥荒、疫病和战争
从中寻找一些失踪的名字
一场暴雨来临,失巢的鸟
和丛林中的断枝残叶
都是被汹涌的山洪呑没的细节
你也是,仿佛下一刻
将会消失在浩大声音中
这首诗,仅是雨后追忆唤醒的文字
你从窗玻璃上留下的水滴
发现自己的眼睛——隐藏在事件背后
2022年4月2日
荒原梦
——读托马斯•哈代《还乡》
在黑夜来临之前,荒原梦
释放出阴影部分
收拢了日光最后的余辉
古冢上晃动的人影
篝火,又归于岑寂
目睹这影像变幻的眼睛
你在猎猎的风中离去
马车声响,一点暗红
“莫非那隐隐悲剧,已在
一场雷雨中昭示?”
奔跑的人,陷入更深的
泥泞,还乡的灵魂
却在今夜失明,没有人
挣脱的荒野,终于在此长眠
2020年4月28日
春夜
薄暮时分,仰望一棵树
密密匝匝新叶在平静中滋生
天色惭暗,时间悄然置换
模糊的影像,虚化为天空背景板的一部分
而他们,在事物之外奔跑和喊叫
一些破裂的声音在花园的甬道落下
“词与词的摩擦,在积雨云
庸常的堆积中,潮湿的戾气也在聚拢”
天更黑的时候,一阵风呼应内心深处
的落寞与涌动,你再看那棵树
瞬间已被激活,枝叶翻卷燃烧
许多花草、灌木也像大地上躬腰负重的人
突然抬头,一起向天穹
释放出深藏一个冬天的闪电和惊雷
2023年3月29日
骤然而至的一场雷雨
雷鸣、电闪,和接踵而至的豪雨
冲激真实的山石,抑或虚幻的感觉
唤醒的经验,类似于超验的盲动力量
女性的冲动和狂热,生命里潜藏的无意识
当它们突然迸发,如岩层下的溶浆
仿佛能把所有的记忆燃烧、融化
“这是我所理解的另一种自然,作为阴柔之美的
对立面,正把月光和花影瞬间颠覆并揉碎”
而你却看到阴阳相交中的循环变易
如果换成静福山的视野和冥想
所有尖锐冲突,甚至搏杀,都将归于
更博大的宁静、安详
顺着树叶滑落的雨滴,已是低缓的音符
让一首安魂曲进入尾声,最后休止符
在夜的深处,微微波动,近乎人的沉思
2023年3月26日
雷霆记
连环响雷,震荡的不安
巨大而细小,在每一个身体内部
引发的颤栗,从夜的旷野扩散
一个人仿佛置身时间中心,时代台风眼
坍塌的废墟上矗立新的塔吊
你不得不面对向下滑落的滚石
所有的事物,都在滚动、碰撞,发出雷鸣
2023年4月1日
在罗山, 雨下了一夜
一场雨下了一夜。也许把罗山人想说的话
说了出来,委屈的人说不出的委屈
生计艰难的人说不出的为难
都付与一场雨水
关闭一扇门,打开另一扇门
被黑夜幽闭的声音从胸腔里溜出来
去山口摇动那棵凤凰木
一树火红的花,将溪水在风中引燃
那是前年,野地里赤脚奔跑的身影
还倚在避雨的壳树下张望
有一种怜惜,是鸟雀淋湿的羽毛
和嘶叫——一团瑟缩的浮影
季节的清冷和木讷,隔着窗玻璃
雨滴透明的小脑袋不停撞击,发出响声
2023年6月6日
春天,雨水太多
雨,在甲辰龙年春天
提早唤醒沉睡的洪流,百年一遇的浪涛
在记忆的低洼处泛滥成灾
不是所有的云都有温柔的名字
龙卷风与冰雹,是春天叛逆的笔触
涂鸦在四月的原野上
音符飞溅出不安的五线谱
与世界的嘈杂,碰撞在混乱的频率
我们踩在不确定的泥泞中
新闻如潮,淹没在屏幕的光晕里
人们,困在各自的岛屿,摇晃,不安
曾以为,时间的坡道一直向上
却不料,转角处,却滑向未知的陡峭
或许,是某个维度的螺丝松动
让一切秩序悄然错位
本该温柔的春风拂过绿色山岭
却成了雪亮刀刃,不经意间
切割开自然与人心的宁静
露出生活的塌陷,无助而脆弱
我们在变形的哈哈镜前攀爬
虚构的软梯,伸向遥不可及的天际
每一级,却跌落欲望与疯狂的边缘
这个春天,雨水太多,足以淹没一切
却浇不熄内心一束祈求的烛火
2024年4月28日
这个早晨,我只关心天气
这是今年下的一场真正的雨
从冬至到雨水,都没有落几滴
在急速升温,快接近初夏的
临界点突然逆转,响雷,下冰雹
然后把积攒了许久的情绪
从云层放下,泼洒给焦渴的泥土
没有理由,似乎也不可捉摸
唯有潮湿从回南天的墙缝里
渗出,还原为水珠的流动痕迹
最早爬行的黑甲虫,试图
辨析其中原委,桃花李花茶花
早已争先恐后,遇到昨晚寒流来袭
并无退路,而我们,也跟随天气
2025年3月4日晨
DS评点:
诗人建构了双重声部:天穹的轰鸣与草叶的震颤,构成史诗与哀歌的复调交响。当春夜的树木突然释放"深藏一个冬天的闪电",当罗山的雨滴成为"说不出的委屈"的液态符号,自然物象在隐喻的炼金术中嬗变为精神图谱。这种转化并非简单的拟人化,而是万物有灵的现代性觉醒——每一片淋湿的羽毛都在重述奥维德的变形记。
在雷霆的震荡波里,哈代荒原上的还乡者与信息洪流中的困岛人形成跨时空对话。华海揭示的终极困境,是自然暴力与文明暴力在存在维度上的同构:台风眼里的静寂与屏幕光晕中的窒息,都在解构线性时间的幻觉。那些"滑向未知陡峭"的雨滴,最终在玻璃上凝结为存在的透镜——透过潮湿的语法,我们得以窥见历史暗房中显影的人性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