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从石头里牵出狮子的人
2020-12-31 作者: 孤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阅读季风扶贫题材的系列诗歌,会有一种真切的现场感。一种类似粗粝石头般的纹理与质感,且不乏隐秘的灵动与活力。厚实,绵密,具体,甚至稍有扎手感的表述……
扎实的作品,自带不容怠慢的说服力。这也是今年7月中旬,我最先在审选、编辑中国诗歌网“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诗人”作品专辑过程中,从众多的自然来稿里面,一眼看中季风《扶贫心》(组诗八首)的原因所在。
同时,是近段时间以来,从谢宜兴的《宁德故事》、 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到现在的季风的《扶贫心》等文本的陆续脱颖而出,让我看到的,主题写作领域,汉诗对当下生活,非常突出的参与和记录。
阅读季风扶贫题材的系列诗歌,会有一种真切的现场感。一种类似粗粝石头般的纹理与质感,且不乏隐秘的灵动与活力。这种厚实,绵密,具体,甚至稍有扎手感的表述,结晶而成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之所以能频频引起诗界的关注,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无疑,与诗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扶贫工作,掌握一手素材,有效过滤、积累诗歌养分,是分不开的。
同时,是近段时间以来,从谢宜兴的《宁德故事》、 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到现在的季风的《扶贫心》等文本的陆续脱颖而出,让我看到的,主题写作领域,汉诗对当下生活,非常突出的参与和记录。
阅读季风扶贫题材的系列诗歌,会有一种真切的现场感。一种类似粗粝石头般的纹理与质感,且不乏隐秘的灵动与活力。这种厚实,绵密,具体,甚至稍有扎手感的表述,结晶而成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之所以能频频引起诗界的关注,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无疑,与诗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扶贫工作,掌握一手素材,有效过滤、积累诗歌养分,是分不开的。
用“钉钉子”的决心,一锤一锤夯实脱贫的雄心
事物衍变在归根结蒂处的效果呈现,往往取决于,过程中细致入微的程度。季风没有止步于物理意义上的在场,没有停留于空泛的表象和形式。作为一个扶贫工作者,一位诗人,对于贫困,他有自己独到的感受与忧虑,“贫困无疑是一件沉重油腻的破旧棉衣/一只只稻飞蚤跳来蹦去,咬你不安的睡眠。”(《扶贫心》);他亲历并感慨于“在乡下,留守老人的时光经常出现打滑/贫困和病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不可逆转的事件。”,他目睹并洞察到“他们摇晃的晚年/需要一双粗枝大叶般的手把持,才能将他们扶直站稳。”(《去季庵村调研时遇突发事件》)”文字里的责任感,是紧迫的,油然的,切肤的。而在脱贫攻坚的角力中,又尽显坚毅的决心,无畏一切困难的信心。哪怕“在石头上种雪,无疑是世上最笨拙的雕刻手法”(《打石山上的梨园》)。细节,深化可以真切表述的魅力。内心的在场,是做事,为人,著文的关键基础。季风基于季庵村扶贫工作现场的用心,是工作取得进展的保障。也额外为我们提供了,一道扶贫诗歌的风景线。
“一个不能少”,这是国家意志
季风的诗歌底色是亮色的,温暖的。饱含对卑微、弱势的群体的悲悯与怜惜。
每每湿润的眼眶里,自有簇动不熄的火苗:“季庵村小,太小了,远远望去,/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粒米的大小。/一粒米,被国旗上的红抚摸,探出头来。……下雨了,一串雨滴就是一群小小的运动员。/贫困、疾病、伤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你一定要相信,/当有人在黑板上写下这些词时,就会有人/不舍昼夜将这些词儿努力地擦去。”(《季庵村小》)。种果树、草药、火龙果、大棚蔬菜、花卉……一个个脱贫队员,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梳辫子、结对子、找票子、理路子、甩膀子”扶贫法,戏称为“五子登科”。脱贫,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落实“一个不能少”的国家意志,“建档,就是把那些还没开花的土豆,/编上N0.1、N0.2……的序号,让春天重新认领”(《建档立卡》)包括季庵村“软软地斜挂在床头”的病急留守老人老李;档案表格里,“一个个‘无’字,在向夜空吐着一串串鱼泡泡……”的冯二强;“一个“穷”字,被扔进了季庵村很多年,/惊起一群鸟雀扑楞楞地四处飞。”都再也不愿飞回来,也触动不了,石头般晃来晃去,“擦不出钢铁的火花”的十八个光棍汉;已穷得毫无秘密可言的老冯;还有懒人刘大浪;种大棚蔬菜的王二梅;酒鬼大浪媳妇,种芹菜的芹菜;以及张二好李不仁王石头孙酒鬼黄瘸子……“春风浩荡,脱贫路上,她们都替自己重新活了一回。/活出了另一种植物——/自己给自己浇水,自己替自己发光” (《三个女人》)季风抒写着这些扶贫对象的命运起伏与转变,记录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动缩影。没有无根的生花妙笔。于季风而言,季庵村,还有扶贫一线的工作经历,就是他扶贫系列诗歌创作赖以泉涌的根源。走进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土地上摸打滚爬,和乡村融为一体,让季风慢慢学会了“如何站在土地上说话,替土地上的万物说话。”
一群被关在石头里的狮子
对现实素材的提炼、取舍、裁剪,很能考验一个写作者的功力。面对貌似纷繁无状的世事人情,如何在艺术层面,加以有效呈现,是一门很精妙的功课。季风擅于捕捉下笔的切入点,透过看似冷硬、板结的物象浅表,发掘隐秘、幽微的亮光与希翼。想必,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他一定是个行事沉稳,善于分析总结,善于找到突破口,进而妥善解决问题的人。
季风规避了主题诗歌创作,普遍容易流于空泛、空洞、空喊式表述的毛病。他的笔触,沉潜到生活现场,富有带入感,肌理感。同时,又摈弃了流水账式的作而不创。以朴素的叙述为推进,时有妙句灵动,耐人寻味。他以发现的眼光,来显影外部世界在他内心深处的照应成像。在他的诗歌里,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和统一。
有别于平常,他发现:“山上有一群狮子,已被关在石头里多年”,一旦“推土机和挖掘机从不同方向对它们挥舞着拳头/一头头狮子便张着大口,大喊大叫着/从石头的内部狂奔出来。”(《一群被关在石头里的狮子》),如果说,庸常生活是具象的一块磐石。或者说,石头就是囿于贫困的本体,是甘于现状的麻木……显然,就要求扶贫者,必须具备从石头里牵出狮子的本领。狮子是什么,是活力,是生机,是关在石头里的奔头,是激活,是唤醒,也是被遮蔽的蓬勃诗意的发现力。是“山区那块石化已久的心/正在被春风张开的喉咙一次次吹绿一声声喊浓。”(《扶贫心》)。的最初引导者,最终见证人。
季风,一个从石头里牵出狮子的人,揣着一颗滚烫的扶贫心。
2020年11月20日.北京
作者简介:孤城,著名诗人,中国诗歌网编辑部主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