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志清

鸟鸣涧中(外一章)

2025-03-31 作者:王志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当代作家、诗人,南通大学文学教授王志清作品选。


  我已居闲,也已够闲,便去寻找云溪,据说王维的《鸟鸣涧》写的就是这个地方。
  我不是要用闲来麻痹自己;
  我是要让闲来打开自己。
  于是,便努力摆脱了尘劳和形役,也想培养出真正的闲来。

  我尝试着消融于山的深度里,领略山深如空的意境。
  我也尝试着消融于时空和外物的深度中,无意于时空的存在,也无意于自己的存在。
  然而,我似乎还不能谛听到桂花落地的簌簌音响;
  也不能有因为月光一点点的移动就敏感地惊起。
  虽然我的身上已无事,心中似乎还不能也无事,因此,我仍然不能领此闲趣。
  因此,我虽也置身于春山的空旷中,却还不能有不为物累、不为俗缠的轻松和宁静。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我还不能深谙此闲滋味,更不能倍感余闲的阔绰。
  闲是个很高的人生境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也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能享受的。
  人闲趋静,颖悟发慧,心灵韵律与自然节律也才能高度同步。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闲者不仅是山水的主人,也是自己的主人。

  呵,闲是人生真正的福报。
  人只有在真闲的时候,才是自己的主人。
  人只有在真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最感到庆幸的,我已读懂《鸟鸣涧》,于是心如空山,也闲如月明。
  我与诗同一节律,也与自然同一生态,人生处于无处不闲而无所不闲的恬淡渊泊中也。


  漆园偶寄

  颠踬一生,方才走入漆园,不是蒙城漆园,而是蓝田漆园!
  这是以庄子的名义打造的漆园,隐匿于唐代,隐匿于蓝田辋川。
  这里也成为了诗的摇篮,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灵的栖息地。
  走入漆园,我是想要触摸历史的温度,还是想要探究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我是要感受一代文宗的灵魂呼吸耶!

  苏东坡说“漆园傲吏应无”(《清平乐・秋词》)。
  然而,我分明还是看到了傲吏。
  漫步于这片诗意的园林,恍见远处有一人迎来,从婆娑深处走出。
  肯定不是傲世的庄子再世,这是王摩诘在刻意模仿庄子,自塑成新型的傲吏。
  诗人却以极其谦恭的步态,走出了一种漆园精神,不需要像陶潜那样解印绶而归田园,也没必要像谢灵运那样觅蛮荒而宿山林。

  我来漆园,来追慕漆园高风。
  虽然我未必读得懂《漆园》,大儒朱熹都说他读不懂。
  抑或我将诗意读反,将王摩诘也读作了傲吏。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我连个小吏也不是,充其量也只是一介文人,然而,我却没如古人把漆园或《漆园》作为失意来读,或者将漆园意象来用作表现失意。

  漫步漆园,所见者皆优雅的婆娑,或婆娑的优雅。
  园内都是些具有漆园精神的树耶,也许连一株漆树都没有。
  走在王摩诘打造的漆园里,我也自然很想走出一种高蹈超逸的文人傲来。
  我是想模仿庄子,还是要效法摩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