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吴传玖

同学时光

2025-07-11 作者:吴传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吴传玖,西藏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诗界》主编。贺鸿滨:湖南人。著名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
走过人生多少岁月,
还是十分留恋同学的那段时光……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我们有幸成为了同窗……

那时我们还多么年轻,
青春的花蕾正含苞欲放……

那时我们还多么年轻,
理想的翅膀正渴望飞翔……

那时我们还多么年轻,
也还有几分自负和张扬……

还记得校园里熟悉的钟声。
还记得课堂上专心的听讲。
还记得高考前备考的辛劳。
还记得书桌上那条男生女生间,胳膊肘不得逾越的 “三八线”。
还记得我们彼此呼唤的小名儿,
还记得作业本上老师们批改的那些红红蓝蓝的勾勾儿差差儿……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岁月可以老去,容颜可以变化,
同学的感情,却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会越品越香……

同学的那段时光啊,
还会把你想象成春天,种植友谊,然后美丽地生长……

同学的那段时光啊,
还会把你想象成春天,沐浴阳光,育出玫瑰的辉煌……

同学的那段时光啊,
还会把你想象成春天,耕耘灿烂,温暖五彩的梦乡……

附:评论

青春刻度尺上的老酒香
——评《同学时光》的纯粹回响
          贺鸿滨


  吴传玖将军的《同学时光》,并非采摘记忆园圃里熟透的果实,而是以一把独特的情感刻刀,在时光长卷上精心雕琢出“青春刻度”。这刻度不是概念符号,它鲜活如昨日:那“胳脖肘不得逾越的三八线”,仿佛此刻仍能嗅到课桌木质的气息;作业本上“红红蓝蓝的勾勾儿差差儿”,宛若老师笔尖的温度尚未褪去;彼此呼唤的“小名儿”,仿佛带着少年气息在耳畔轻轻拂过。这些带着指纹般独特印记的细节,让记忆瞬间有了可触摸的棱角与温度,绝非泛泛的怀旧符号堆砌。
  歌词的韵律跳动如青春脉搏本身。“那时我们还多么年轻”——这滚烫的宣告反复回响,是青春宣言的节拍器,鼓点般催开了“含苞欲放”的花蕾,鼓荡起“渴望飞翔”的羽翼,也包容着少年人特有的“自负与张扬”。语言是未经打磨的璞玉,天然的“小名儿”、“勾勾儿差差儿”,带着课堂的气息与嬉闹的余温,毫无矫饰痕迹,仿佛从同窗嬉笑中自然流淌而出。这种赤诚的表达,让歌词如同少年捧出的日记本,字迹或许潦草,情感却浓烈如酒。
  这份情谊的珍贵,更在于它穿越了时间风沙的检验。歌词以“陈年的老酒”为喻,道出了同窗情独特的窖藏哲学——岁月非但无法冲淡其醇香,反而在沉淀中酿出更深的芬芳。结尾三个“春天”的意象排浪般涌来:“种植友谊”、“育出玫瑰的辉煌”、“温暖五彩的梦乡”。友谊在春天被种下,于春天般永恒的记忆沃土中,最终长成馥郁的玫瑰,温暖一生的梦境。这层层递进,完成了对同窗情最深情也最辉煌的礼赞:它不仅是温暖旧梦,更是生命持续生长的光热之源。
  《同学时光》的珍贵,在于它精准测量了那段黄金岁月独有的情感刻度。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同窗情谊恰如那坛老酒,封存在青春刻度标记的时光深处,待我们启封时,扑面而来的是永不消散的春天——那里面,有我们共同种下的名字,叫作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