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简牍】2024年11月卷(总第150卷)《局外人》
2024-12-10 08:14:24 作者:中诗简牍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正空;本期责任编辑:顾念。赵仁宪、纳兰寻欢、姬予等十四位诗友的作品上榜。
榜单
状元卷
落点 | 赵仁宪
榜眼卷
牛栏江畔 | 纳兰寻欢
生锈的星星 | 姬予
探花卷
角门 | 渡鸦
一个人的旷野 | 白象小鱼
东坡壶 | 三点的海
旧毛衣 | 倪大也
深秋 | 空也静
尘世 | 孤笛横吹1
两只麻雀 | 虫二
归途 | 捣蛋王
仰泳 | 中沙河
爱情 | 太阳升殿
同题卷:
咏鹅 | 张艳君(湖南)
落点 | 赵仁宪
榜眼卷
牛栏江畔 | 纳兰寻欢
生锈的星星 | 姬予
探花卷
角门 | 渡鸦
一个人的旷野 | 白象小鱼
东坡壶 | 三点的海
旧毛衣 | 倪大也
深秋 | 空也静
尘世 | 孤笛横吹1
两只麻雀 | 虫二
归途 | 捣蛋王
仰泳 | 中沙河
爱情 | 太阳升殿
同题卷:
咏鹅 | 张艳君(湖南)
编辑小记
1998年冬天,我在上晚自习的时候读到一个叫张枣的诗人在1984年写的诗《镜中》,后来又读了他的《何人斯》,发觉他最擅长的,是把一些寻常的事物,写得既有国风般的美感,又有他自己独特的浪漫。多年之后,读到韩东的诗,则又是另外一种表达,发现他把一些也是极度寻常的场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之后,极度简单又处处体现他的处世哲学,这也是我认为他作品卓越的起源。
因此,我常常因为这些卓越的作品对文字充满了敬畏。
近两年来,我几乎远离了写作,思想逐渐贫瘠,退出了中诗简牍的编辑,就连编发网刊诗歌月报也是勉力为之。但自远离写作以来,从旁观者的角度再看之前的自己,很轻易的就发现自己当初的偏执和可笑。
二十多岁一事无成的年轻人,往往幻想自己是个作家。但多数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是和我一样一无所成的文学中年,只有极少数人真的成了作家。同样的,四五十岁正在逐渐老去的文学中年,因为会敲几下回车,网上听了几期诗歌课,就经常误以为自己是个诗人。但写诗并不只是断句、分行。个人的修养、生存哲学、高超的写作技艺、情绪的好坏都缺一不可。这个世界上诸如张枣、韩东等天才本来就只是个例,因此对于我们之中的多数人而言,写诗更多的是一种无意义的自娱自乐,既打动不了别人,也打动不了自己。
当下读到的大多诗歌作品,要么越来越艰涩,像是学院派的论文与研究,要么就越来越像讲段子,且多数都是广泛传播的无聊段子。因此,诗歌好像越来越难打动旁观者、广泛的文学爱好者、文学老中青。今年在微博上读到诗人“隔花人”的诗,甚觉陌生,为什么呢?这个诗人的作品,好像完全不像我加的所有诗歌群、参与的所有诗歌论坛以及关注诗歌公众号的作品,但为什么这些圈子里的作品阅读量往往只有两、三位数,而隔花人的诗动辄阅读量数百万计?
文学作品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被发现、被阅读。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无以呈现,不为人所知,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现代诗一直都在失去他的读者吗?您是否在为自己作品寡淡的阅读量忧心呢?或者,觉得曲高和寡也无所谓,后来总会有人发掘您作品的美好?
也许会有引领下一个时代或数个时代的小众诗人,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但这个人又会是你我吗?我无意于时代面前进行宏大叙事,后来者们受到的教育,多半是一代比一代更好的,他们的世界观和视野,也多半高于绝大多数前辈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以上是我作为局外人,对于诗歌的一些表达。
如有冒犯,那就冒犯。
顾念 2024.12.09
状元卷
落点 | 赵仁宪
杨柳,芦苇,蒲公英都是
蓄意
放任孩子的母亲:风去哪儿,就
去哪儿吧。而
我们的母亲:到那儿去吧
妈在这儿呢
顾念读诗:
如同我在编辑小记里的表达,在停止写诗的这段时间里,我常常对现代诗的阅读产生困惑。这困惑不是因为忧心于现代诗的发展和走向(这和我毫无关系),仅在于当我身为一个旁观者,偶然间发现诗歌这个文体,当下于我有一些形式和意义上的荒谬和虚无,我可能不再需要诗歌了,相对于诗歌创作者们复杂的,甚至是晦涩的表达,我更想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
就像我选的这首诗,如果深层次说,无非就是两种教育观念的碰撞,引申到社会现象上,就是国外的放养和我们的“扶”养方式对比。再延伸,则是对我们当下教育后代固有观念的批判。这些内容延伸出来,可以写一篇论文,但那是另外的问题。仅就诗歌阅读而言,这首诗并不难懂,读者很轻易就能感受到诗人的意图,对比非常明显,意图也非常明显,很好,能读得懂。
榜眼卷:
牛栏江畔 | 纳兰寻欢
暮色还在迟疑。
松涛中,蛐蛐终于按捺不住,
一边数着山腰的灯火,
一边用前爪,去试探月色。
我坐在牛栏江畔,和去年的星光一起,慢慢消逝。
黎落读诗:
灵动快闪。而结尾羁押了一条江的春意盎然和意兴阑珊。所选意象简单但有用,我想,对于写诗,元素的有用更重要。以蛐蛐的细节刻画人的心理,很有效率。
生锈的星星 | 姬予
黄昏:在晚风中闭上眼睛
夜色的栅栏——
我站在黑暗中心,风吐出黄蜂的咒语
它暗藏闪电的尖刀刺我弓形的
脊梁。荒野嘈杂
手持火把的人群在寻找秋后的谷仓
稻草人在哭;多病的男人和女工在哭
年轻的火把正在熄灭。灰烬,腊梅色的灰烬
渐渐变冷。我仰望夜空
那生锈的星星,睡得多么深沉
老家梦泉读诗:
这首诗最先吸引我的,是它打造独特意象的能力。比如:“黄昏:在晚风中闭上眼睛”,“风吐出黄蜂的咒语”,“稻草人在哭”,“那生锈的星星,睡得多么深沉”,拟人手法地运用可谓信手沾来,神奇的意象跌宕而出,可谓个个深入人心,当然,这只是小诗的一个方面。另外,关于诗意地打造也颇具匠心:我们来关注这一句——“手持火把的人群在寻找秋后的谷仓”,按常理种庄稼的人哪用寻找谷仓?这样说,只能是庄稼人收入甚微,甚至找不见。所以才有“风吐出黄蜂的咒语/它暗藏闪电的尖刀刺我弓形的/脊梁”,还有,村野场景里出现“多病的男人和女工在哭”也让小诗的所指延伸到更大的区域。“年轻的火把正在熄灭。灰烬,腊梅色的灰烬/渐渐变冷”,这一句很惊心,年轻的火把是年青人的希望,可不能熄灭呀!小诗可谓逐级搭建,最后递出一句醒世警言:“我仰望夜空/那生锈的星星,睡得多么深沉”,可谓余音绕梁,荡至悠远……一个神奇的意象也跃然而出,那就是——“生锈的星星”。
探花卷
角门 | 渡鸦
我浑身尽然是烟草味
悄悄打开窗,让冷空气
进来,它们可以说服
缭绕的云雾重新嫁接到一棵
香椿树上。这时候,我就能看到
母亲,举起的手,试图打掉我
身上微弱的光芒
我羡慕正在奔跑的儿童
在这有限的山脚下骑着木马
元业读诗:
题目为《角门》,却没一个词说角门,而字里行间,都是角门。这首诗写得有角度,会叙述,会牵引,好就好在缓缓引出对母亲的思恋,思路转换自然。
一个人的旷野 | 白象小鱼
一个人站在秋收后的旷野
站成一颗掉光树叶的树
收割后的旷野,如此荒凉
秋风吹过,他虚无的树枝上
歇满了麻雀的欢叫,像安慰
填充一个人内心的空旷
夕阳西下
一个远离城市和人群的人,是孤独的
但此刻,他与荒芜的秸秆和麻雀为伍
却如抵故乡
老家梦泉读诗:
我时常一个人骑行在深山老林,有一份略带怯意的孤独,一旦遇到农田、人家,便一下心安神定。这首小诗虽不完全等同于上述情境,但那种类似的孤独还是一下抓住了我,且又呈现的那么诗意:“一个人站在秋收后的旷野/站成一颗掉光树叶的树”,将一个人化作一棵树(拟物);接着延伸树的细节,继续拟物:“秋风吹过,他虚无的树枝上/歇满了麻雀的欢叫,像安慰/填充一个人内心的空旷”,由物及人;尾部,“夕阳西下/一个远离城市和人群的人,是孤独的”,一个寻常但及情的陈述,突然续出一个拉伸、提升——“但此刻,他与荒芜的秸秆和麻雀为伍/却如抵故乡”,让小诗瞬间抵达一个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东坡壶 | 三点的海
罨画溪的水,泡软了宜兴
三足提梁之势
东山有松研习临风解佩
邀太湖围坐过来
宋朝的茶有草药味
竹炉可醉之
紫砂里江山浮沉
流水展开画卷;海棠垂丝,千年不过一瓣
此时东坡开满鲜花
先生,可披褐衣,来酌下午茶
黎落读诗:
有点古风的调性,有点随性的自在。于文本中穿行的可是苏东坡的风骨与诗情?他种下的那株海棠树,至今还婆娑有致,花香千里。人物的构成与景物描写很相恰,书写老到。
旧毛衣 | 倪大也
褪了色的毛衣,叠在衣橱里
袖口微微翻卷
像多年前我拉住的一只手
每年入冬,我都会伸手去摸一摸
仿佛还残存着
那温暖的线头
老家梦泉读诗:
写诗还是要力求感人,瞬间击中读者的软肋。这里感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情真,一是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呈现。这首诗聚焦寻常的旧毛衣,它抓住人们的怀旧心理,由物及人,首段一个陌生化的比喻,尾段一个貌似悖论的想象,一下把对已故亲人的怀念燃至爆点。
深秋 | 空也静
沿着沣峪口
一直走到秋天深处
枫叶引燃一座又一座山
越烧越旺的火
熏烤着八百里秦川
夕阳递进最后一把柴禾
头顶一片暮色
归隐
月亮点燃一盏灯
挂向枝头
陈湖读诗:
“枫叶”“夕阳”和“月亮”的渲染让秋天越发深入,一幅黄昏的秋景图跃然纸上,美丽而盛大。而“归隐”既是一种心灵向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尘 世 | 孤笛横吹1
北风,刮过旷野
惊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兔子
鹰,开始俯冲
空气发出尖锐的叫声
麻雀惊呼,警报天空
土拨鼠蹿入洞中,又折返洞口
张望追逐与被追逐的战役
鹰,站过的秃枝摇晃如寄
阳光跌落荒草坡,引起初冬一片恓惶
我看见巴西的蝴蝶,也看见尘世和自己
元业读诗:
这首诗,有长焦镜头对准自然界生死角逐的味道。以实景真力出镜,通过鹰,兔子,麻雀,土拨鼠等飞禽走兽在面临生命角力时奔逐躲藏的形态,用自然的叙述带动读者的心理和情感,从而达到用爱和悲悯作为精神向度的目的,这是可点之处。但,最后一行,力图深入升华诗意,却恰恰削弱了诗意的升华。选这首诗,也是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是诗到语言为止,还是诗从语言开始?
两只麻雀 | 虫二
我是远远的围观者之一
让两者麻雀的叫声扩散,舒展的涟漪
——不会飞的雏雀发出呼救的叫声
树上的母亲像灰云,积雨云
没有通道递向树上的叫声
没有胆怯的梯子
像手
我说,我们都离开
我相信离开比搭梯有温度
黎落读诗:
我喜欢它处理起来的冷静和语言的书写习惯,带着棱角与同情,又克制隐忍。也对作者细节观察点的准确和描述的层次充满好感。一件小事,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张力十足。
归途 | 捣蛋王
海拔的冷意袭来,车灯缓缓穿透薄雾
我们挤在一块,耳边是低语与无声的等待
远山隐隐,像往事,一切若有所失
铁栏闪烁,桥上行人稀疏
一张纸巾被风掀起,打着旋,坠入河面
那些触不到的光,漂浮在波澜之上
下一个转弯后,我们将分开
像各自的影子,滑向各自的归处
暮色渐浓,静默如同无解的预言
陈湖读诗:
一些结果是可以预测的,比如短暂的相聚之后必定有离别,有旅途就有归处,有远方的风景,就有现实的生活。但不论是在旅途生活乃至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享受的都是过程的风景。
仰泳 | 中沙河
浮力小于自重,你必须
有策略、或技巧地挣扎
仰面朝上,才避免被水流浸吞
黑夜如一场浩荡,人间
不过漂浮物,或旋涡
而存在,是所有意义的源头
陈湖读诗:
仰泳是需要策略和技巧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果说黑夜是另一种江湖,那么在夜色中游泳的人们也必须仰头向上,避免沉溺。小诗阳光,阐述了向上的生活态度。
爱情 | 太阳升殿
是谁发明了这两个字
在每个人身上,高于吃喝拉撒
在每个石头之上,高于大小高矮
在每个尘埃之上,高于地位财富生命
是谁发明了这两个字
一个矮矮的老太太守着低低的院落,等待
一个矮矮的老头子守着夕阳,慢慢的将她牵入
矮矮的黄土
顾念读诗:
这首诗比较规矩,没有过于惊艳的表达,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撑起宏大的题目。但如果不考虑题目,这首诗的可读性还是不错的,温情脉脉,挺好。
同题卷:
咏鹅 | 张艳君(湖南)
夜半,长江收拢奔腾之心,静静孵化
汤逊湖,东湖,西塞湖
破晓之际娩出张斗湖
涟漪起于春风之末,樱花半醒半梦之间
五楼东,女人半倚阑杆,数鹅
鹅腹紧贴湖面刨水,刨出木质波浪横纹
水纹推动水纹,向左,向右
起身,掸去身上的尘屑,白鹅已上岸
波澜未惊,镜如心湖
顾念读诗:
构思比较巧妙,且宏大与微小之间转换如意,并无滞涩。推荐阅读。
【中诗简牍】2024年12月份征稿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征稿期限:2024年12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或投稿至邮箱:zswzsjd@163.com(十行之内,单次投稿限四首,贴邮件正文即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