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

2019-06-15 作者:姜红伟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这是一册大学生诗人故事档案,一部大学生文学青年史记,一卷大学生诗歌社团家谱,一轴大学生文学刊物画卷,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火热的诗歌运动和高亢的令人振奋的社会思潮,精准地展示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是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最好的侧记。

《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

基本信息

1 书名:诗歌年代:20 世纪80 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

2 类别:诗歌史-研究-中国-当代

3 作者:姜红伟

4 定价:128.00元

5 开本:16开

6 页数:556页

7 ISBN:978-7-5378-5569-3

8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9 上市时间:2019年5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册大学生诗人故事档案,一部大学生文学青年史记,一卷大学生诗歌社团家谱,一轴大学生文学刊物画卷,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火热的诗歌运动和高亢的令人振奋的社会思潮,精准地展示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是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最好的侧记。

媒体推荐

  该书作者姜红伟依托自己创办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珍藏的丰富诗歌史料,利用自己积累的广泛的人脉资源,采取网络访谈的形式,围绕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初期的大学生代表诗人、大学生优秀诗作、大学生诗歌社团、大学生诗歌报刊、大学生诗歌选集、大学生诗人书信、大学生诗会活动、大学生诗歌串联、大学生诗歌特色、大学生诗学价值、大学生诗人近况等一系列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对四十一位参加过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1977级至1978级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亲历者进行了详实的、全面的、生动的访谈,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语言十分诗意,细节十分真实,故事十分精彩,既是一部简写版的中国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史,又是一部散点式的中国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社团史,更是一部微缩型的中国新时期大学生文学刊物史,对于今后研究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今后研究中国新时期大学生诗歌的首选读本,填补了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既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又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感和揭秘性,同时,更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畅销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77级、1978级大学生代表诗人作家陈建功、叶延滨、徐敬亚、汪国真等人为访谈对象,以1978年——1982年发生的大学生诗歌文学重要事件为访谈主题,以文字+图片为访谈载体,对1978年至1982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诗歌文学创作成就、大学生诗歌文学社团创立概况和大学生诗歌文学刊物创办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回顾、描述和揭秘,披露了1978年至1982年间发生在全国各地高校鲜为人知的大学生诗人诗歌活动、大学生文学社团创办故事和大学生文学刊物创刊秘闻,使读者从中全面了解了1978年至1982年间在中国高校涌现的诗歌群体、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的历史真相。

作者简介

  姜红伟,1966年出生,黑龙江海伦县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当代诗歌史学家、八十年代诗歌史研究权威专家、诗歌资料收藏家,中国第一家民营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组织部工作。曾发表《海子年谱》等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学研究文章两百余篇,撰写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料书稿8部300万字,出版诗歌史学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和《大学生诗歌家谱》,填补了中国当代诗歌诗学研究的两项空白。

精彩选读

  徐敬亚《八十年代,被诗浸泡的青春》节选:

  过去,我一直说不准《赤子心》诗社的成立日期。前些天,在吉林大学中文系77班级博客上,“出土”了一封36年前的信,证实了《赤子心》不但与《今天》几乎同步(出刊周期也相似。都是共出九期)。我们甚至成立得比《今天》还早一些天。最早动议的时间是1978年9月。

  那是36年前,几名大二学生,刚刚自认为获得了自由结社权利的人给同班同学王小妮的《特邀电》:

   特邀电

    致326室王

  今有筹备成立诗歌小组事。发起人徐敬亚、吕贵品,参加者张晶、邹进、丁临一、陈晓明,此特邀王君小妮屈驾参加。余有志同者,皆十分欢迎,并请于今天下午16:00整光临207室,共商大计。

即颂大安!

    78.9.21, 10:53

  通过这封信,我才想起诗社是我与吕贵品共同发起的。上大学前我就听说过王小妮,知道她在报刊上发表过诗,但入学后从没有讲过话。我们班是个特大班,一共有80个人。入学刚一个学期,很多男生之间还不认识,男女同学之间更是很少讲话。

  这封信把赤子心诗社成立的时间准确地标印在了1978年9月,也就是我们上大学后的第二个学期刚刚开学之际。那几年,是中国时局最迷离的年代,也是人们心理密度最大的几年。正当北岛、芒克在北京筹办《今天》时,在恢复高考后的高等院校刚刚解禁的《现代文学史》几乎在各大学中文系同期开课。“五四”后的文学社团高潮迭起——这一被长期遮蔽的历史,在大学课堂被正面地公开宣讲后,像示范性的烈火,迅速在77、78级蔓延,民间性的文学结社,也突然大面积兴起!

  当时,仅在我们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一个班内,便诞生了三个文学社团。我记得,我们送给公木老师题字时拿了两个诗社名字:一个《赤子心》,另一个是《崛起》。我们拿不准。一个名字太狠太硬,另一个太平太稳。当时中文系还有一个系刊《红叶》,是综合性文学刊物。由77、78级与76级工农兵学员三届学生会联办。我与王小妮、吕贵品都是编委。最后,公木老师选中了“赤子心”,并且亲手用手笔写了题辞

  这封诗社发起成立的《特邀信》,是丁临一同学写的。32年后,被他找到。

  王小妮自然应允,几天后诗社宣布成立。最多时,《赤子心》成员达到24名。

  今天看,对诗来说,高考简直是一次全国性的诗歌大串连大培训。在遥远的唐代,谁能有那么大能量,把天南海北的无数小李白、小杜甫征集在一起,聚众写诗整整4年!我想,即便没有“五四”的示范,在那个年代,至少我们诗社的出现几乎都不可避免。

  写诗,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主题。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老师的絮语全部变成嗡嗡的画外音。一首首诗在七个人中间频繁传递……毫不掩饰的兴奋赞赏……骂得狗血喷头的贬斥……煞有介事的文学批评……肆无忌惮的直接改写……《赤子心》诗刊每期的稿子就是这样出笼的。我的诗歌评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最先试了身手。

  至1982年毕业,《赤子心》共出版九期。全部为油印。除第二期为打字机打字外,其余八期全是蜡纸钢板刻写。印刷和装订都是诗社自己弄,校印刷厂为我们免费裁切。纸张和油墨方面,也比北岛他们优越,全部由校团委提供。我们还有一间可随时使用的房间。吕贵品是系学生会宣传部长,出刊及聚会都在系学生会办公室,他有钥匙。

  《赤子心》每学期出刊一次,4年一直保持着这个频率,个别学期还出过两期。每一期的诗稿,都经过反复传阅,反复校对。印刷一般在下午或晚自习。油印机被几个人围成一圈。贴蜡纸的,调油墨的,推油滚儿的,添纸计数的……其实办刊物也是一种游戏,煞有介事很美妙,像办《挺进报》。小诗人们常常闹成一团,满手满脸油墨。最好玩的是装订的过程——印好的诗集散页,按页码一叠叠摆放在桌子周边,诗社全体七名成员一个一个排队围成一圈,边走边拿,走完了一圈,一本诗集就在手上了。直到去年,吕贵品还跟我吹:“我那油印技术,一张蜡纸印200张,不皱不破!”

  最有成就感的,是用自行车从印刷厂驮回诗刊。而最有豪气的时候,是往信封上写那些全国诗人的名字。为了催索回信,狂妄的赤子心,在信纸上只写几个大字:“来而不往非礼也”!当时诗人公刘接到我们刊物,马上回了信,没怎么夸,却批评我们狂妄。

  《赤子心》存在的准确时间,其实是整三年。头一个学期空白,最后一个学期一班人都已无心恋战。1981年冬,我写《崛起的诗群》时,《赤子心》基本已休止活动。以至于那篇文章他们在学校时都没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