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天上
——简评马喜军的组诗《故乡,灵魂守候的净土》
2022-02-12 14:18:28 作者:布日古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布日古德点评马喜军组诗《故乡,灵魂守候的净土》。
诗人简介:马喜军,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月是故乡明》四部诗集。其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天津诗人》等报刊。
故乡,灵魂守候的净土(组诗)
1、小屯的泥土会埋葬你的魂
老家的小屯靠着山
我也是被山生出来的人
却没有在那里扎根
因为父辈的汗水
把那里的土地泡的太深
陷进去,就拔不出
泥土会埋葬你的魂
这么多年漂泊客居在外
心里总觉得没了根。虽然
积攒了很多写诗的素材,总觉得
比不上家乡小屯的底蕴
布日古德点评:这首诗选择角度新颖别致。一是物象选择的是“山”,“泥土”,“汗水”。二是诗中立起来的人物是“父亲”与“我”的关系。意象元素的自然因素与人物紧紧地啮合在一起。一个简单的动词“泡”起了关键性作用。三是三段式的小诗环环相扣,最终得出了哲理性的结论“虽然积攒了很多写诗的素材,总觉得比不上家乡小屯的底蕴”诗的维度立刻定格于一个根上。没根的人,哪有魂兮?
2,故乡,在白云扎根的地方
故乡,是朵飘荡的云
在远方,也在我心上
村前池塘里那片荷花,笑着对我说
她一直开放在白云的身旁
池塘里的青蛙也告诉我
它长出了一双翅膀
飞到天上用歌声,叫醒了月亮
池塘里的小鱼说
它一直都在白云身上游荡
跟着白云走遍天涯海角
却一直没有离开过那个小村庄
故乡是白云
白云是故乡
荷花盛开的池塘里
就是白云扎根的地方
布日古德点评:自古以来,诗是有意境的,有思想的。意境可以打开想象的空间,展开唯美浪漫抒情的翅膀。思想为诗之核。一首诗意境,思想缺一不可。马喜军的这首诗写得干净利索。能够娴熟地运用比拟解开故乡,白云荷塘三者的情感关系。
3,河边那棵柳
不知你在河边站了多久
一直在那里守候
年轮在你体内一圈一圈地增多
河水都变成血液在你身上流
春天,你最先探出头
把沉睡的河水叫醒
看着一块一块的残冰
在欢声语中流走
夏天,你潜在水里
白天搂着太阳,晚上抱着月亮
满头长发在天空飘荡
和白云一起慢慢地游
秋天,你深深地低下头
亲吻着朝夕相守的亲人
抚摸着那消瘦的身躯
忍不住泪水直往下流
冬天,你坚持站在寒风里
虽然,白发满头
已经渐渐老去
还是不离不弃,静静地守候
布日古德点评:这是一棵老柳树的春夏秋冬么?读了之后,品了又品,嚼了又嚼,舍不得咽下去这酸甜苦辣中的个味儿情感。闭目遐思,这简直是在写我的爷爷奶奶,或者我的老父亲,老母亲。家乡的土地尽管是贫瘠的。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的故乡小屯儿乡愁依旧,依然有那么多不贫瘠感情的老人。直至他们依然痴情地面对土地,大山、小河,以至于那些东西南北的儿女们。
4,秋的脚印
秋,一片金黄
一边是山菊盛开,一边是枯叶飞扬
秋的灵魂在田野里游走
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四季轮回,有悲有喜
有东方日出,有西下夕阳
有夜里的残月,也有清晨的霞光
人们禅悟了人间的世态炎凉
我们在秋天里路过
收获了维持生命的食粮
那一串串深凹的脚印
摇曳着延伸向远方
布日古德点评:一行脚印正是人生轨迹的验证。我路过秋天里,本来就是人生刹车的时光。可是诗中的“我”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句号。恰恰是我“收获了维持生命的食粮”。这一首诗,张力好,韵味通透,特别有嚼头,有滋味儿。
5,故乡的月
故乡的夜晚,天上挂着一盏灯
把山川,田野,照亮
祖祖辈辈背着月光,牵着炊烟
从田地里回到村庄
几声犬吠,
在山间回荡
家家户户亮起的灯
像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
月亮高兴地扬着笑脸
走进农户的家里,坐在炕上
陪乡亲喝上二两高粱酒
吐着酒气进入梦乡
布日古德点评:这首诗一气呵成,没有土语所说的“嵌茬儿”。第一段铺陈中烘托了家乡之月。第二段是行进,依然把家家户户的灯与天上的星星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乡村依然在希望中。第三段,是此诗的经典之段。诗人用乐观主义诠释了:月,灯,星星和酒。只此一个立体的《故乡的月》很饱满地呈现给读者。
6,月亮在天上
月亮在天上,我抬头仰望
仿佛看见了,你那秀美的脸厐
你是否,也躺在床上
痴痴地望着月亮
月亮在湖里,随着波纹揺晃
我们坐在湖边,相依相偎
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一股股电流击打着心房
月亮落进酒杯里,酒更加醇香
我们一口把月亮喝下
把彼此装进心里
共同度过这幸福的时光
月亮落在床上,让我们心海荡漾
我拥着你,你抱着月亮
静静的闻着体香
慢慢地走进梦乡
梦里,月亮变成小船
我们携手并肩,坐在船上
在银河里扬帆,在星海里飘荡
星星拍着小手,欢迎我们来到天堂
布日古德点评:很显然,这是一首情诗。天上的那个“我们里的一个‘们’”是谁?文中很浪漫地用了一个“湖边,相依相偎”。诗人在处理一个天上人间的情感纠葛时,巧妙地运用了“月亮落进酒杯里,酒更加醇香”,“月亮落在床上,让我们心海荡漾”,“月亮变成小船我们携手并肩,坐在船上”。看来诗人真的要去追星逐月了。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手法,一直是毛泽东主席,郭沫若这样的大师提倡的。马喜军至今还秉承这一手法,显然这是一个不可撼动的中华汉语言文化的大民族风。
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于哈尔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