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琴声悠扬 乡愁依旧

——简评郭栋超的长诗《琴声》的艺术特色

2021-01-08 09:56:37 作者:郑海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郑海军,男,1974年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毕业于重庆通信学院。系河南省作协会员,平顶山市文学青年学会名誉会长,出版诗集《梦是一朵飞翔的花》和《以忧伤的名义》。“新文学青年” 微信公众平台主编。
  现今诗歌界山头林立,各种主义和派系喧闹不休。大体而言,不外乎一部分讲究诗歌技艺,在纯文学上精益求精。另一部分讲究要有生活,认为脱离生活与现实的诗歌无异于缘木求鱼,力求在写实与对现实的开拓上入木三分。两者各有偏颇,也各有特色。如果在诗歌技艺与写实之间找一个两者兼具的诗人则很难,就如找一个既知官场进退之道也能深谙民生疾苦的官员一样,不可多得。近期读到郭栋超先生的长诗《琴声》之后,我不禁赞叹,他就是那种能将诗歌技艺与现实写作完美结合的一位优秀诗人。很多偏于技术型的学院派诗人,不懂得诗歌反映现实的重要性,一味沉浸于象牙塔中,诗作大多晦涩难懂,讲究的是技巧与意象的精彩纷呈。而很多民间诗人在写实方面固然给人印象深刻,但是诗歌技术略显笨拙,不是近于顺口溜和口语化,就是成了歌词的变体,或是散文的分行。
  《琴声》就是一首诗歌技艺与写实相得益彰的典型作品,而且题材独具慧眼,是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一首诗。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而外出务工,因各种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说中国现在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人口的总和。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他们是一种弱势群体,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了年幼的孩子,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却把他们留在了农村,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案件也渐有上升趋势,他们不但在情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陪伴,在人身安全上也缺乏有力保障。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关注留守儿童是每一位有良知的诗人所应该做的事情。但事实上,关于留守儿童的诗歌并不多,写得好的更是寥若晨星。《琴声》则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出现的优秀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一篇佳作。
  从技术上讲,诗人并没有就事论事,随意抒情,而是很聪明很节制的开拓诗歌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他用一句唐诗意境的“明月疏影”开头,一下拉近到现代“这静静的夜晚,你闪着灯光的窗台”,把时间的距离拉开了。然后用在这油画般的世界“阿姆斯特丹的街头”,对比映衬着八月的家乡“柿子挂满枝头,山楂串串泛红”,把空间感也拓展了。从古到今,从外到内,短短几句,寥寥数言,这首诗就一下子丰满了起来。接着作者从自己对父母的情感入手,延伸并触摸那些儿童的内心世界。他先是深情怀念自己的母亲,用了一段精彩绝伦的白描:
  
  他是否拉着躺在他身旁的三儿
  给他讲一个久远的故事
  是否还踩着破旧的纺车
  细细的棉线,越拉越长
  是否又在昏暗的灯光下
  缝补着每一个儿女的衣裳
  而自己的破衣却不缝一针一线
  
  这是一段读了令人怆然泪下的句子,虽然时光久远,却日久弥新。令人想起唐朝诗人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现在诗歌当中能达此意境者不多,可以说化的天衣无缝,不露痕迹。而且一句“破旧的纺车”,立刻将人拉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作者进一步用“昏暗的灯光”来强调缝补衣裳的艰难。接着作者把对父母的亲情进一步升华,“她用红薯秧养大的孩子”对她的思念是多么的深刻,虽然阴阳相隔,却至老未忘。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深入骨髓的,把城市游乐场上的少年幻化成自己孩子的模样,这里用“合欢树”一词具有特别的意味,可见作者用心之细。古人说:善言者,仅说要紧的话;善诗者,仅写关键的字。从这一点上来看,诗人的诗歌功底已是炉火纯青。看似散漫随意,其实连接起来,每一句都是环环相扣,每一字都无法动摇。然后诗人用联想的手法写下了留守儿童的期望与怀想:
  
  欠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缺你一顿丰盛的晚餐
  我和你一样,愿他们早日回来
  回到日渐丰满着的村庄
  让他们拉着你的手
  踩着去冬败落的枯叶
  从山脚到山顶
  看那悬在山崖的野草
  闻那野花的芬芳
  
  作者用“欠你一个温暖的拥抱,缺你一顿丰盛的晚餐”。刻意强调这温暖的稀少和缺失。一个,仅仅是一个还没有实现!而且结合上段的 “盈盈数年”,多么令人忧伤的事!用笔之精妙,可见一斑。而所求的并不是像城市孩子那样,逛游乐场、买玩具等。不过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看那悬在山崖的野草,闻那野花的芬芳”。作者在这里以虚写实,言外之意,景内喻情。其实要的仅是父母的陪伴而已。中间作者不由畅想,“愿他们早日回来,回到日渐丰满着的村庄”。日渐丰满暗喻新农村建设的丰收成果,农村富裕,一家团圆,共享美好生活。
  在这首诗中作者很巧妙的从不同角度对琴声所引发的情感进行了铺陈,可以说这是一首用琴声串起来的诗,琴声让这首诗富有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犹如一首忧伤的歌,一曲悠扬的曲调。这首诗还有着很强的画面感,通过各种不同典型画面的穿插与排比,深化并强调了该诗的主题和意境,步步紧逼,渐趋高潮。最为经典的是该诗的最后一段,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隐喻,把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我禁不住这段诗句动人的张力,引用如下:
  
  孩子,可别惊飞那成群的山雀
  它们为了与故乡亲近
  把自己的羽毛蜕化成了土一样的颜色
  从生到死
  都不离开那仅有残谷烂米的麦场
  
  这一段可以说是以上诗句的注解与旁白,也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那些成群的山雀应该是故乡人的精灵啊!仅仅是为了亲近故乡,就“化成了土一样的颜色”。加上“蜕化”一词有着惊心动魄的力量。更具张力的还在于最后一句,这是让人颤抖的一句话,触目惊心的是“从生到死” 和“残谷烂米”,这种对故乡的爱是多么的重,重到可以压断所有的谎言和借口。有这最后一段就把整首诗瞬间激活了,可以说真气回荡,以真意直抵心魄。仅此一首就足以让诗人在乡愁诗的写作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