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首届大湾区端午诗会在珠海成功举办

2024-06-16 作者:王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由广东省作协诗歌委员会、珠海市作家协会指导,由珠海南国凤凰诗社主办的首届大湾区端午诗会在珠海市香洲区北山大院里想空间隆重举行。

  悠悠艾草香,端午诗意长。2024年6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作协诗歌委员会、珠海市作家协会指导,由珠海南国凤凰诗社主办的首届大湾区端午诗会在珠海市香洲区北山大院里想空间隆重举行。谭五昌、丘树宏、蔡新华、周野、刘春潮、蔡旭、吴光琛、黄永健、秀实、林琳、老刀、谭畅、刘合军、郑智兴、野松、安地、王发强、林志山、庞清明、方羡洲、叶紫、刘鹏凯、郭道荣、马毅钢、曾继文、姚海涛、席地、紫紫、高兴、周肖、谢方生、李进、史鑫、月边、杨军、张明中、周小茗、刘倩、吴硕等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及香港、澳门等地的五十余位诗人、评论家出席,齐聚一堂。据悉,这是珠海南国凤凰诗社成立以后在大湾区范围内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性诗会。

  首届大湾区端午诗会由澳门大学博士生、青年诗人王珊珊主持,诗会由诗歌论坛和诗歌朗诵两个部分组成。诗会伊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珠海南国凤凰诗社社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评论家谭五昌先生致辞,谭五昌教授首先对诗人与评论家朋友们冒着大雨从四面八方赶到珠海北山大院参加端午诗会表达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随后强调,珠海南国凤凰诗社在珠海市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24年5月份正式成立,挂靠在珠海市作家协会底下的珠海南国凤凰诗社应该开展一些有质量、有水准的学术性诗歌活动,以此来大力推动珠海及大湾区的诗歌理论建设与诗歌创作,为珠海及整个大湾区的诗歌事业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谭五昌教授接着进一步指出,目前诗歌评价的标准问题有些混乱,甚至对立严重,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新审视中国诗歌传统,围绕这一话题,在座诗人与评论家们展开讨论,非常有必要。

  诗歌论坛题目为“中国诗歌传统之我见”,广东作协副主席、广东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山政协原主席、著名诗人丘树宏先生首先上台发言。他以“我所感知的中国古代诗歌优秀传统”为题做了重点发言。丘树宏主席简要梳理了一下中国诗歌史的发展历程,继而强调诗歌既要讲业界影响,更要讲社会影响;诗歌可以“颂”,但不是唯一;诗歌可以“讽”“贬”,但不是唯一;从一般意义上讲,最好的诗是所有人都看得懂,所有人都认为好,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也能写,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写得出来。他强调经典诗歌的雅俗共赏性与时空超越性,指出许多当代诗人毫不注重诗歌形式,对此现象表达了深刻的忧虑。

  香港诗歌协会会长秀实先生接着丘树宏主席发言,他个人认为一首诗歌能否成为经典,不是由群众说了算,而是更看重诗歌专家的意见。与丘树宏主席意见相接近,珠海社科联原主席、著名诗人蔡新华先生在发言中对当代诗歌中的平面化写作、“口水化”写作、低俗化写作现象持批评态度,同时对新诗的成就与价值提出某种质疑,明确表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推崇态度。

  针对丘树宏、秀实、蔡新华三位诗人的发言与观点,本次诗会总策划之一谭五昌教授现场进行了回应,他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与层面,以学理性的思维与语言,谈到了他对于中国新诗(中国现当代诗歌)创作价值的肯定与维护之意,提出了自己鲜明的学术观点,将现场的诗学争鸣与探讨氛围推向一个高潮。

  接下来,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家、诗人刘春潮先生,广东顺德界外诗社社长、新江西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著名诗人吴光琛先生,深圳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诗人黄永健先生陆续上台发言。他们认为当代诗歌创作应有严肃、自觉的美学原则,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是追求思想情感的表达,不用刻意追求外在形式。当然,在追求艺术表现效果的基础上,主动追求形式建构,发掘汉语视听觉美感,让现代汉诗从无序走向有序,也是有其积极性意义的。

  关于中国诗歌传统,发言嘉宾有各自的关注重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珠西诗歌》主编野松先生认为中国新诗传统,有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的基因,也有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白话诗以及以后一些诗歌流派的基因。中国新诗要发展,必须靠创新,创新主要体现于形式的创新与内容也就是思想的创新,但创新不是建立在完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的,因为传统与继承是创新的重要根基和基础。

  珠海南国凤凰诗社副社长兼诗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锐批评家、诗人林志山先生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吾辈当自强,他认为诗人创作出好的作品需要做到以下六点:一、虛心学习。经典阅读,积累人文素养;二、善于思考;三、勇于体验生活;四、融汇古今,贯通中西;五、拥抱新时代,在传承中创新风格;六、天才逆袭。文学需要天赋,任何行业亦然。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新锐批评家、诗人谭畅重点谈论了中国新诗翻译及翻译传统的问题。她以比较文学的思维与宏观视野,讨论了中西方诗歌翻译中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问题,由此梳理并总结了中国新诗写作的几种范式,观点新锐,内涵丰富。广东省现代作家研究会副秘书长叶紫女士随后发言,她认为当下的“诗歌行动”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最好传承方式之一。叶紫女士回忆起在广州番禺参加第八届华语诗歌春晚广州分会场活动的情景,感叹这样的诗歌朗诵活动本身让生活充满浪漫的诗意,这让她深感自己并不孤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本次诗会总策划之一周野先生,海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散文诗人蔡旭先生,珠海南国凤凰诗社副社长、实力派诗人庞清明先生,珠海南国凤凰诗社兼学术委员会干事安地先生等也上台发了言,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发表了从中国诗歌传统汲取营养与力量的思想观念。

  主题论坛嘉宾发言结束之后,进入与会诗人的诗歌朗诵环节,该环节由谭五昌教授与澳门大学王珊珊博士共同主持。诗人们陆续上台诵读与端午有关的诗篇:它们是林琳的《涛声如泣——怀念屈原》、郑智兴的《端午诗怀》、李进的《端午》、蔡旭的《雨中课》(朗诵:张诗涵)、蔡新华的《永恒》、刘合军的《只谈风月》、吕茹的《夏天的小竹林》、吴光琛的《八大山人的鸟》(朗诵:胡润卿)、老刀的《猴冲记忆》、叶紫的《海的念想》、林志山的《寻屈原》、曾华心的《端午即事》(作者:文天祥)及《观沧海》(作者:曹操)、秀实的《孤单》、庞清明的《小小的城》、谢方生的《约会“终极之诗”》、史鑫的《瓦罐》、马毅钢的《乡愁》(作者:余光中)、高兴的《回归》、月边的《五月初五前夕》、杨军的《远山》、曾继文的《今日听到花开的声音》、席地的《风景一空再空》、张明中的《六月》、吴硕的《荔枝椿之囚》、刘倩的《等待戈多》、吉狄马加的《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一献给屈原》(朗诵:王颖),诗人们饱含激情的朗诵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诗歌朗诵环节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大家共同热烈祝贺此次端午诗会成功举办。

  由珠海南国凤凰诗社举办的首届大湾区端午诗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诗歌评论与创作的成果和水平,也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本次端午诗会有力促进了诗人、评论家及诗歌爱好者之间的诗学交流,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相信,在珠海南国凤凰诗社的不断努力下,未来的大湾区诗歌界将会更加呈现精彩动人的局面! (王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