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一个从生活现实试图回归理性的人

——评析诗人枫叶的诗

2021-11-10 19:36:50 作者:谷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诗人枫叶在诗歌写作上一直遵循语言的自觉,那种自发的感性与理性之间有效的融合了,重要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醒意识,这是值得推荐阅读的诗。
诗文本的出现就是试图抓住“存在”的证据。存在的证据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直影响到心底的或心灵的那些个体中的元素,在情感的作用下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一种心境。当然,“心境”在此出现的意图,就是来应和整个诗文本是否出现意义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将一个主观努力的目的从最隐秘的地方通过语言过滤到一个更有诗意性的行为方式上来。好的诗歌,即展现了作者从情感到理性认识一体化的梳理过程,更显现出那种有效机制的外部融合状态。其实,这种时候,诗不再是诗本身,而是一种“突围”的面貌连接到读者阅读感受上。那么,诗,其存在的价值性和意义出现的指导性也就自然而然的生发出一次不受控制的发散力上。这种文本的驱动力由一定的语言造诣和作者诗写意义上的融合是分不开的。由此,诗,开启了一个世界,又并入了一个世界。当然这是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促成的一种内在认知。让读者感觉感到好的诗歌一定有它的独特性,不管是在语言本身还是在文本整体立意,或文本外延上都凸显出一种自洽性的自然疏导。这正是由于意义上的出现才让读者从语言中获得更多更好的身心体验;当然,不仅仅是体验。重要的是感觉到读者自身的存在与文本本身有密不可分的互换关系。这种阅读中的互动关系与作者之间有效的产生了微妙的共存性质;并且是那种从未被惯常性捆绑起来的进入模式,相反的是一种共同创造出来的;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语境,和文本景场所营造出来的几近完好的沟通渠道。使读者更接近那些未被言说出来的东西,那么诗存在的价值性就获得了有效性。关键是不一样的话语感或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好的诗歌带来的一种排除常性的诗性效果,那么,意义也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此时,好的诗歌里面所出现的东西也是共同被创造出来的。黑格尔说:诗,是一种创造的艺术。那么,到底是在创造什么样的艺术?当然包括当语言进行异化的可能时,所出现的不一样的“感觉”上的认知过程。当然具有一定鉴赏上的新的被尝试出来的外化文本语境。同时也包括海德格尔的,诗学,真理,语言,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好的诗歌存在一定有艺术鉴赏,一定有一个外在条件与内在生活所构建起来的“文学生活”的片段。可以肯定的说,这种鉴赏的艺术价值一定是隐喻了其他或者相反的不确定性。
青年诗人枫叶的诗,很多是在有效的介入到客观事实和真实性上打造一个属于自身的诗意生活。她的诗语言贴近心灵真实,不造作。很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她的《模糊的背影》、《水边的黄昏》在某种程度上和角度上都显现了在艺术鉴赏上获释感。她的诗来自于生活基础,来自于现实的真实。并从真实的基础上生发出独有的一种朴素性。关键是她能够自然的建立起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到的东西在她的语言上几乎有被陷入的“危险”。当然,这也就构成了一种互补条件。诗人枫叶的诗有一个特性,就是在文本最后得到“爆发”。她试图将一系列的生活常识异化到心灵的同时给予惯常的排除,能让读者读到不一样的存在的东西。很多有暗示的生成。我觉得她的诗与她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认知有一定的关系,也就造成了她诗写意义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诗人枫叶善于打破惯性,善于触摸到一种“真本”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将一个最低处现象的存在提升到一个可鉴赏;艺术化的意识形态上。
 
我伸出的手,正好
被某个倒影裹住
这是我与母亲的距离
中间隔着水声
 
这是她在《水边的黄昏》一诗中的一段。从中可以感到那种情感的冷处理方式,被理性的推演出来。诗语言通过细节到具象真实具体的显现出来,并且是在自然中发生,自然中发挥到一个渗透心灵之外的意图。那就是发散到一个可思考可理解力上面的意义。“这是我与母亲的距离/中间隔着水声”。这是诗人试图将一个个体的存在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给予泛化了。泛化的意义出现在“水声”-------这是具有广义上的内涵的。也就是说文本不只局限到具体个性,还泛指到一个包容的宽泛理解意义上来。这也就是好的诗带来的那种思考性,渗透性和知性。那么,根据这样的诗语言所构成的语境,读者也会问很多诗同样如此,都是从真实基础上获得的一次心理体验。我可以直接回答:这是语境的不同。也就是说,语言的外延上和通达的目的性上有所不同。往往很多写诗的人都被语言限制了,等同于被界定。语言本身成为一种捆绑思维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散发到宽泛性上。好的诗语言是一种打破的僵局。返回来再看诗人枫叶的《模糊的背影》。
 
我想象着
用一种形象将你勾勒
这是我对自己无法确认的最后定义
一次又一次
我用简单,真诚,小心思
为你着色
让眩晕和浑浊沉入寂静
在烈日,水洼,参差不齐的沟壑间
我努力褪却多余之物
向你靠近
在最后来临的日子里
与你相遇
哦,终点的自己
手中的提袋里
是否仍有诸多未完成的事物
 
这首是一次勾勒出的心理现实,是诗人极尽可能接近到的一种心理真实。当然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诗人为了完成一次“回归理性”哲学命题,而与诗达成了和解。兰波说“ 诗歌与我们的真实需要相联,那就是承担起我们的有限性,承认我们内心的无限性… …”。作为《模糊的背影》的主题存在是模糊的,具有不可确定性因素在里面隐藏。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对模糊性的东西进行“勾勒”。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诗人这里是:
 
在烈日,水洼,参差不齐的沟壑间
我努力褪却多余之物
向你靠近
在最后来临的日子里
与你相遇
哦,终点的自己
手中的提袋里
是否仍有诸多未完成的事物
 
其实,这里具有一个先验的理性出现了。她在文本中具体到客观事物的存在,以此为出现的代价去实现主题下的内涵和含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主观介入,但是诗人是那么客观的拿到那些具体存在自然的生发,这就是客观写作的有效性。事实上,文本中诗人已成为一个客体的关系只存在于外在的介入成分了。相反,客观事物的存在在这里已经构成了一个有自我的主观意识构成的主体构架。关键是有效的去通过这些外在元素一步步递进自我,归还自我。就是说,她试图触摸到自我个体在这种主题下的环境中,能否彻底的感觉到“独立”的存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诗人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简单到具体显现。最终是:
 
手中的提袋里
是否仍有诸多未完成的事物
 
这两句就是对应到主题《模糊的背影》,并给予一个不确定性的质疑。显示了文本的张力。诗人枫叶的诗,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质疑可能性。当然不能说她是一位怀疑论者,这是具体到诗歌文本本身来说,诗意的存在理所当然的给予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就是引领的作用。那么,关于文本的意义是衍射到外在的思索范围层面上的,这就带来了一定的外延,意义出现了。好的诗歌一定要出现意义,没有意义的诗歌很难出现好的鉴赏价值。当然,不能说,没有意义的诗歌就不能成为好诗歌。有很多诗歌是通过碎片化处理的方式去解构主题,也并非意义出现,那是因为存在而显示存在,来暗示个体心理的文本现象。关键是在一种“疏导”。
诗人枫叶的诗特点就是她将主我放在了一个客体上,而不是主我强行的介入,也就是说她摈弃了和排出了最自我的重心。她实际是在文本中淡化个体的存在,将一个客观事物存在的元素提出来,拿到一个主要的位置去慢慢演变或推至到一个立意上去。这也就是说,诗人将一个外部世界的关注注入到自我的生命体验上,让这些元素成分(事实条件的存在)成为主导,她成为被“呈现”方式。这就是淡化自我意识的诗写动机。同时有并置的意象之间产生互动, 从而为读者创造情感的想象空间。诚然,在诗人枫叶的诗中还特有表现在具象的指代性上,因为在她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非是一种虚设的成分,而是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像她在《模糊的背影》中的“烈日、水洼、沟壑”和“手提袋”。还有《水边的黄昏》中的“皱纹、小女孩、水声”都鲜明的构建了一个文本意识重心。她的诗很多是在冷处理的基调上达到一种接近和触摸的过程。试图回归自我存在的可能性意图,试图达到和归还人本的意识。诗人枫叶的诗几乎没有艳丽的东西,很少出现被修饰而浮躁的演化方式。她本着真实体验去应和具体的心理活动构建起心理生活。诗意的去归还自我主题,甚至有意识的通过语言的外延性达到一种泛化的可能,就是说打破语言的局限性,这也是她诗歌上的一个层面上的递进。
事实上,现代诗歌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必须摈弃对人物性格和一切相关的附属品的描绘,使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理现实,这就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就像托·斯·艾略特反复强调:“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对感情的躲避;不是私人性的表现,而是对私人性的躲避。当然,只有拥有私人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想要躲避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实质上说:艺术的感情是非私人的。诗人若不完全服从需要完成的作品,就无法达到这种非私人性。并不是说要一定根据主题下进行写作,而是根基于主题存在进行推演到另一个心灵世界。好的诗和好的诗人就是试图将一个主体的存在放在外在意义上去生发。如果一首诗歌只是私人性的就称不上艺术价值的存在了。当然不能排除语言自身的功效。诗人枫叶在诗歌写作上一直遵循语言的自觉,那种自发的感性与理性之间有效的融合了,重要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醒意识,这是值得推荐阅读的诗。
 
2021/11/10写于武汉


附枫叶诗歌原作
 
模糊的背影
 
 我想象着
用一种形象将你勾勒
这是我对自己无法确认的最后定义
一次又一次
我用简单,真诚,小心思
为你着色
让眩晕和浑浊沉入寂静
在烈日,水洼,参差不齐的沟壑间
我努力褪却多余之物
向你靠近
在最后来临的日子里
与你相遇
哦,终点的自己
手中的提袋里
是否仍有诸多未完成的事物
 
水边的黄昏
 
堤坝陡峭
有着参差不齐的美
就像缩小到母亲额上的皱纹
在水边,母亲浣洗的黄昏
是一个弧形
而,小女孩在其中
被照亮,此时
我伸出的手,正好
被某个倒影裹住
这是我与母亲的距离
中间隔着水声

作者简介:

谷风,性别:男。本名:王熙文。1966年出生,山东人,现住上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谷风诗学院院长,《谷风诗刊》主编。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梦》曾录入中国《新朦胧诗选》。作品录入《21世纪诗人大辞典》《诗刊》《诗选刊》《绿风》《汉字文化》《大学生时代》《汉诗》《诗人报》《诗歌报》《青年诗人》《诗库2007卷》《中国短诗精粹》等100余家报刊杂志及诗歌选本,发表500余篇首作品。发表诗歌评论30万字左右,著有诗集《谷风》《谷风论诗》《玫瑰诗人明素盘之玫瑰诗论》。诗集《暗访的语言世界》亟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