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大境界的诗意求索

——记著名诗词作家李文朝

2022-03-04 13:26:46 作者:李增瑞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李增瑞,山东东营市人,军旅诗人,散文与纪实文学作家。现任某军队报刊主编,大校军衔,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

  2022年1月25日,2022第八届中国诗歌春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场以冬奥会为背景,以冰雪诗歌为主题的大型“云”诗会,吸引了全球千万诗人和数以亿计的社会民众关注。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界的权威评选,这次晚会公布的各项诗歌表彰名单,尤是吸人眼球。而在这一串闪亮的获奖名单里,最令我倾耳注目和涌动心潮的,是一位名叫李文朝的诗人。当看到他的名字赫然展现在“2021年度中国十佳诗词家”榜首时,我头脑中呈现的第一个反应是,凭他在诗词园地几十年的不懈耕耘和骄人收获,得此殊荣实至名归。

  我之所以如此非常地关注李文朝,是因为他曾经是我军旅生涯的领导,曾经手把手教我采写新闻报道,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儒将,其颇具典范和激励意义的诗词创作经历,一直影响和激励我的成长。可以肯定地说,我对李文朝的敬重与崇慕,是从了解见证他的新闻写作和诗词创作激情与成就开始的。八十年代初期,我入伍来到济南军区时,他在军内外的知名度已经很高。每每从报刊上看到他的作品,我的心中都会涌动一股敬慕之情。后来有幸调到他所领导的军区宣传部工作,与他接触多了,自然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他的影响,以致后来在他的激励和引导下,我也走上了业余诗词创作道路。从这个角度讲,我现在之所以能够写出一些令诗友称道的诗词作品,与老领导李文朝的帮助和指导,是绝然分不开的。

  李文朝无疑是诗意人生的赢家,这也是我作为他曾经下属,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与他相识相处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在军旅事业一路上升的同时,诗词创作也高歌跃进。至今,他年逾七旬依然活跃在传统诗词时代写作的第一线,这棵苍劲大树,集将军、专家、诗人、作家于一身,在中国军界、新闻界、文化界,都有广泛持续的影响。人们坐论他的成功之道时,会津津有味地提起他出生的那个农家小院。

  李文朝1948年初春出生在山东梁山黄河岸边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他呱呱坠地的前不久,开国上将杨勇在率部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途中,曾居住在这个小院里,并在这里召开了几天的军事会议。现在,这个农家小院已被公布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也许是这位开国上将给这个农家小院带来将星福运,几十年后,李文朝成了共和国文武兼备的将军。

  当然,所谓将星福运之说,也只是人们对于李文朝事业顺达之因的美好想像。真正客观地回溯他人生每个结点的辉煌,除了党组织的关心培养这个大前提,最终都会归结到他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上。他能够从一名军分区干事,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缘因不外乎于此;他能够从一名酷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作者,成长为蜚声中外的诗词创作大家,缘因也不外乎于此。

  李文朝当今在中国诗词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与他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诗词创作实力分不开的。仅以他“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届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2015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这些头衔和荣誉,除了其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之外,还有他出版的多部诗词著作、发表在各类书报刊物上的一千几百首诗词作品为佐证,特别是那些时代感强、艺术性高的精品力作,以及广受好评的代表性作品,更是最好的注脚。

  戎雅人生

  熟悉李文朝的专家学者,都说他“将军本色是诗人”。更有浪漫情怀者,把李文朝的“戎马生涯”,改换成“戎雅人生”。在人们看来,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堪称“戎马一生”的将领并不鲜见,而能文能武,既有冷竣气质,又有飘逸情思的“戎雅”将军却为数不多,李文朝就是一位戎雅互融,相得益彰,各有其彩的儒将。

  李文朝因为有写作特长,在梁山县委已研究确定他担任梁山团县委副书记的情况下,由正式地方干部特批入伍。他从军分区新闻干事,逐级调任省军区与大军区新闻干事,又破格从副营职干事提升为军区新闻处副处长,并代理团政委补上了基层带兵这一课。后又一路升迁,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提升为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继而调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委、主任、党委书记,并被授予少将军衔。这其中每个岗位的受命与履职,都足可展示他优秀的组织艺术与领导才干。然而与此相比,人们更感到难能可贵的是,李文朝又是一位公众认可的本色诗人,而且是一个阶段参与执掌全国诗词队伍的领军人。

  一位曾经采写过李文朝事迹的记者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领导艺术助他成为将军,新闻艺术使他成为专家,诗词艺术让他成为作家,诗意心境成就了他的诗意人生。”这位记者的总结可谓恰如其分。但就李文朝而言,他的“戎雅人生”之路并非是主次不分,并驾齐驱的历程,在主业与副业的看待和把握上,他还是把“雅”字放在了“戎”字之后,以带兵和部队中心工作为主业,把自己的文学情结化整为零,以诗词日记的艺术形式记录自己的戎雅人生,成为当时以传统诗词艺术成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少数诗词家之一。这也由此注定了他加入中国作协的会员登记表上出现两项有趣的内容:“何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5年”;“何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这30年的历史时空,恰恰折射出李文朝艺术人生的曲折和坚守。

  1975年,李文朝在山东菏泽军分区宣传科当干事。根据领导安排,二十多岁的他,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反映菏泽地区民兵革命斗争故事的报告文学集《万丈长缨》。他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生动的表达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得到当地老作家们的赏识。他们鼓励李文朝说,你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然而,命运又给李文朝设了几道螺旋式曲线。由于在那个年代军营里的笔杆子很被看重,领导自然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李文朝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被拉到了部队中心工作主航道上,他的大多时间都用在了写新闻报道、典型材料、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上,而且他的行政职务也由连、营、团、师、军逐级提升。只是他的文学创作却没有了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没有消磨李文朝追求文学创作艺术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他把诗词创作放在了茶余饭后散步和乘车旅行途中,如滴滴泉水,渐成小溪。他的业余诗词创作笔记本就自命为《滴水集》。后来,在朋友的鼓励帮助和文学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的诗词作品不断结集出版,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李文朝将军的诗意人生,得益于他的诗词情结和诗意心境。他的人生道路和常人一样,也是风雨兼程。但他热爱生活,珍重人生,豁达大度,乐观向上,走到哪里,就把诗情画意带到哪里。可谓一串脚印,一路诗情。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他所从事的中心工作,他所采访的边关哨卡,他所度过的激情岁月,他所参观的风景名胜,他所品味的恬淡生活,都会化作词句诗篇,增添着生活的璀璨烂漫。军旅几十年,他痴迷诗词,笔耕不辍,每有所思必构思,每有灵感必作诗,如此日积月累,他的诗词作品如积沙成塔,积水成潭,愈积愈多。他把自己的“戎马生涯”真正走成了“戎雅人生”,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诗词创作队伍里的佼佼者,也为自己在中国诗词界大成有位,积淀下了丰厚资本。

  2005年5月1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李文朝将军手稿著作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上,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的金炳华在讲话中热情指出:“李文朝将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高度的热情从事诗词创作,创作并发表出版了大量作品。他的诗词,充分表现出一位中国军人的大气和风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李文朝的诗词直面伟大时代,反映火热生活,诗风豪迈,诗意明快。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了大量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诗词作品……今天,大家在一起研讨李文朝将军的创作成就和诗词艺术,就是要通过对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诗人创作道路的总结,探讨文学创作成功的必由之路,探寻当代诗词创作的艺术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让古老的中华诗词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展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道是戎雅两相融,更是诗魂依军魂。李文朝以军人的品质,诗人的慧眼观照生活、思考人生,铺设出一条大情怀大豪迈为根基的诗意大道,使他的创作基调显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开阔的胸怀眼界,高迈的思维品质,崇高的美学特质,这也因此使他逐步在中国诗词界深扎其根,渐成大树,他作为优秀诗人的先锋模领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众多诗人推崇与追随的时候,中国诗词界高层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

  当他快要达到部队领导岗位最高服役年龄时,时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的孙轶青先生,热情动员他到中华诗词学会担任领导职务。当他达到部队退休年龄时,时任总政治部领导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在部队虽然达到最高服役年龄,但你到地方诗词学会还年富力强。你去担任中华诗词学会领导,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总政交给你的任务,等于是组织上派你去的。你去中华诗词学会,是对国家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做贡献。这项工作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影响力,不亚于你原来的工作。你要把它当成继续发展的事业干,当成早晨起来的事业干,一定要把它干好。”当时的地方领导也热情鼓励他发挥在部队带兵和把握主流媒体宣传方向的优势,当好中华诗词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和法定代表人,主持好学会的日常工作。

  诗歌界前辈的嘱托、军地领导的期望,激发起他为振兴中华诗词事业奉献余生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他果断地收心整装,走上了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岗位,入职后,他全心扑在学会的工作上,特别在担任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的8年时间里,他在会长和学会领导班子同仁的支持下,主持学会日常工作,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使中华诗词学会的内部建设和外部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当他年满70周岁时,又按照中央有关规定,从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岗位急流勇退下来。但他依然作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的副主任,继续在传统诗词的时代写作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上,积极发挥着引领作用。

 

高原地带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李文朝认真学习研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奋笔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诗词学会召开的相关会议上积极发言。其中,有些发言稿件和体会文章相继在《文艺报》和诗词报刊、各类媒体上发表。他为在传统诗词领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倾心尽力,奔走呼号,并身体力行。

  2022第八届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给“2021年度全国十佳诗词家”李文朝的颁奖词曰:“孔孟之乡,文脉绵长。梁山英雄,义胆忠肠。文武圣土,孕育儒将。携笔从戎,带兵有方。将星闪烁,兼熠文光。诗词学会,一线担纲。时代写作,引领方向。正气凛然,文采飞扬。”2015“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评选“公众影响力奖”为获得者李文朝的颁奖词则指出:“李文朝,诗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文朝将军’,他是一位军旅出身的诗人,他的诗作雄浑遒劲,饱含豪情。身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工作繁忙,他为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与传播工作,奔走操劳,费尽心力……”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编的《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20),在讲到中国书籍出版社专力策划出版当代诗词创、研究相关著作,收录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当代诗词精品时,列举了第一批80种122卷中一些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书目。紧排在马凯《心声集(增订本)》、《叶嘉莹诗文选集(己亥增订版)》之后的,便是《李文朝诗词诗论选》。可以看出研究专家对其诗词诗论水平的认可与看重。

  这些年来,李文朝的手稿著作先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他曾经担任我国传统诗词的最高奖“华夏诗词奖”第四、五、六届评委会副主任,“首届沈鹏诗书画奖”评委会执行主任。当代著名诗人、词学家周笃文教授在《李文朝诗词诗论选》序文中指出:“文朝将军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气象恢宏的本色诗家,而且是一位学养深厚、论断精辟的评论家。他在当代诗词的定位与创新之论述上,常有别开生面、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电视宣传中心、同时又是中央电视台原军事节目中心的主任,李文朝参与主创的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好新闻奖和全国电视军事题材优秀作品特等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他兼任高级记者、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的新闻专家。可以客观地说,他凭借自己新闻写作和诗词创作的成果,立身于我国新闻宣传和诗词文学创作的高原地带。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深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对于我国传统诗词创作领域的激励,和改变这一现象的压力与动力。作为一名业余从事诗词文学创作的共产党员,他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以矢志登攀的决心,积精品力作的跬步,向着诗词创作高峰方向不懈地努力着。

  

诗意风采
 

  中国是诗国,中华诗艺无限丰富,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诗艺有所不同。但不管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归结到一点,还是要给人启迪,给人激励,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现代诗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自己的灵魂、学养、哲思、深情熔铸一炉,融之于心,形成崇高的修养、超越的视野和宏阔的境界。

  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而盛。”李文朝的诗词,不仅具有传统美学的内涵,其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光芒。他的意志品质、学识修养、格局视野、人格情怀在作品中得以明显体现。他健康积极的心态,坦荡高昂的气韵,融入自己的诗句之中,呈现出优秀的美学特质。

  五言古风《登泰山》和《沁园春·四季画屏》,是李文朝最早成名的两篇代表作,分别被制作成电视诗词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好评。2006年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李文朝将军诗词选集》出版暨捐赠仪式上,著名诗评家张同吾连声赞叹:“《五古·登泰山》堪称精湛的艺术长卷。这首诗以举世闻名的泰山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中路登山路线为经,以沿途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全景式描绘出泰山风光的雄伟壮丽和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神思天纵,妙笔飞腾,色彩绚丽,用典圆融。”“而他的《沁园春·四季画屏》又可视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宇宙图像,是人类向往的生命之歌。春之众草蓬茸,夏之万物蒸腾,秋之海碧江澄,冬之雪裹冰封,都显现出不同的色调,而又同样鲜活的生命形态,都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真正体现了诗歌超越历史的暂时性而走向哲学的永恒。”

  《中外现代文学名家集萃》系列丛书主编、著名诗人峭岩,在李文朝将军诗词选《戎雅春秋》的“主编语”中也赞口不绝:“读李文朝将军的诗词,倍觉汉语之恢宏博大,又觉汉语内涵之丰富,好似那些磨练几千年的词语专为其所设,有随手拈来之妙。无论咏古颂今,歌事赞物,都能入诗入境,可谓美不胜收。尤以长诗壮写泰山,且五古句式构成,洋洋洒洒一百五十六句,阴阳顿挫,掷地有声,写容状貌,外查内导,把一个泰山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真乃痛快。当我读着‘华夏一巨柱/雄峙东天边/巍峨耸入云/拔地通九天……始皇封禅至/遇雨在中坂/松阴遮风雨/护驾悦龙颜……登上天柱峰/脚踏极顶巅/伸手捧红日/举臂擎蓝天/极目望四海/一览小众山/黄河飘金带/云海托玉盘’的诗句时,阵阵激情席卷心头,诗句一气呵成,我也一口气读完,真为诗人的文采及深厚的古诗功底而骄傲!”

  人们称赞的《登泰山》一诗刊出后,又被多家报刊、电台等媒体竞相发表,《泰安日报》更是在突出位置以突出形式予以展现,山东相关文化旅游单位还组织活动,让名家在泰山极顶进行朗诵,呈一时之盛。后来,该诗又被全文镌刻在泰山脚下一处风景旅游点的红色花岗岩诗墙上。

  李文朝的《沁园春·四季画屏》最早是作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献礼诗,发表在2004年9月29日《光明日报》“文萃副刊”的头条。词作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第六届“韬奋奖”获得者、时任《光明日报》“文萃副刊”主编韩小蕙女士,在众多读者来信来电中,对一个叫王留芳的读者来信印象很深,并特意转给了词作者本人。王留芳读者在来信中称赞李文朝的《沁园春·四季画屏》,“透着一股豪迈壮阔的意蕴,没用政治术语,也无标语口号,跟译文体‘新诗’自有分野;更难能可贵的是完全使用普通话审音规范,又基本不失平仄格律。如此,中国诗辉煌的明天应该是不远了,好好高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李文朝将军手稿著作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上,将军诗人、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黎上将讲话指出:“纵观中国自唐宋以来的千秋词史,以《沁园春》的艺术形式酣畅淋漓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还真是前无古人。所以他的作品是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昂扬奋进、豪情奔放,而且讲格循谱、押韵合辙、审音规范、用语精当。”作家田永清将军则发言讲到:“这篇作品如此铺天画地,波澜壮阔,与古人那些伤春悲秋的零星之作比较起来,不禁令人发出‘不信今时无古贤’的由衷感叹。《沁园春·四季画屏》以天地为纸张,以心灵为巨笔,饱蘸浓情,挥洒自如,把改革开放后的中华大地写得生机盎然,催人奋进。”

  2014年,中央电视台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制作了一部10集电视纪录片《诗行天下》,最后一集需要一首压卷词,编导们选了几首都不满意。最后总编导找到了作为总策划之一的李文朝。李文朝按照命题填词《沁园春·诗魂中华》:“古老文明,千载骚魂,独秀宇中。自诗经集典,楚辞添彩,唐风问鼎,宋韵争雄。元曲新弹,明清别唱,曾遇寒霜依旧红。逢春雨,看群芳吐艳,万木葱茏。天生华贵雍容。四声字,图形音律融。赞抑扬顿挫,寄怀似酒,均齐对称,悦目如虹。妇幼同吟,城乡共咏,锦绣神州颂雅风。扬国粹,把心灵滋润,意远情浓。”压卷词随纪录片播出后,广受好评。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国家民族屹立不败的精神皈依,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以诗歌形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唐有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有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清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此肝胆相照的家国诗篇在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海洋里比比皆是,它是中华诗词的灵魂和血性所在,也是历千年万载不衰的精神文脉。

  身在军旅几十年,并从一名热血青年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李文朝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铁血气质。他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首先汲取的也是这种昂扬奋进的精神营养。他的诗词作品,也不乏充盈着家国情怀的基因。

  2016年5月12日,“李文朝将军抗战史诗《血肉筑长城》手稿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把传统诗词手稿及原始创作资料作为文物级被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军博开馆以来的第一次。

  据当时各媒体报道资料显示:这首长达180多行的长篇古风《血肉筑长城》,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创作的。作者李文朝有着熟悉抗战历史和掌握传统诗词创作艺术的双重优势。他在担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期间,曾经作为总编导或总监制,参与主创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伫马太行)》、《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邓小平军事生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重大军事题材文献片、专题片,熟悉掌握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全面史料。他在部队退休后担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认真钻研传统诗词创作艺术,因而使创作获得成功。这首长诗分序曲、国破家亡、浴血抵抗、砥柱中流、正义伸张和尾声六部分。全诗在《解放军报》、《诗刊》、《中华诗词》等报纸刊物及网站发表后,受到中宣部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誉为全景式反映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英雄史诗。军事博物馆馆长董长军少将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捐赠给我们军博的这件作品《血肉筑长城》,可以说是李文朝将军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情怀。这首长篇古风五言诗,是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作,虽然全文只有1100余字,却全景式回顾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读后令人感到气壮山河,振奋不已。”董长军馆长说:“对于军博来说,收藏诗作者的手稿、创作经过及相关原始构思草图,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之所以进行这次收藏,一是因为这首诗在内容上极具特色,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英雄史诗;二是因为这种的诗词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凝聚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当代著名诗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星汉先生,在媒体读到这一长篇古风后,撰写点评文章指出:“这首五言诗的题目‘血肉筑长城’五个字,源自《义勇军进行曲》,故小序云:‘义勇壮曲,萦绕脑际。奋然命笔,醒人警世’,由此生发出180行的叙事诗。此诗之长处在于有点有面,有总说有分写,既有概括提示,又有具体描绘。例如,其《序曲》相对来说,是全诗的总纲,将抗日事实高度概括。但其中有合有分,先写中华古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再回顾历史,分说七七事变前的重大事件,最后以“血肉筑长城”小结。第一部《国破家亡》,实乃《序曲》中民族危亡的拓展。举出几地实例,列举日寇种种罪恶。形势如此,中华民族不得不‘奋起抗敌顽’,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二部《浴血抵抗》。第二部主要写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是《序曲》中‘血肉筑长城’主要内容。抗日战争重大战役有20余次,作者将其典型会战列出,予以歌颂。第三部《砥柱中流》,主要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抗战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因为‘蒋公’要‘攘外先安内’,必然会‘锤镰红星起,救亡承大义’。第四部《正义伸张》中,所写‘长城号角吹,海南穷寇追。黄河怒涛卷,大江巨浪推’,在神州大地上,处处是抗日的洪流,同时也得到了华侨和国际上的援助。全世界‘高扬正义剑’,迫使‘战犯终伏法’。《尾声》在这里极为重要,时至今日,依然‘东瀛起阴云’,不思悔改,中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富国强兵,方能‘持久保和平’。”“此诗之作,是抗日战争过程的艺术化再现。虎虎生气,读之令人振奋。酣畅淋漓,不觉其直白。这首五言古诗,四句一韵,自成一个段落,亦即一个抗日史上的事件。把一个历史事件浓缩于四句20字之中,没有高度的概括力是不能奏效的。”

  2018年为农历戊戌年,是清朝光绪年间戊戌变法120周年,还是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上,强烈的家国情怀,促使李文朝直抒胸臆,纵情高歌。他及时创作出七律《戊戌咏春》:“变法图强不顾身,岁更戊戌两回轮。山川已换经纶手,关隘终来开锁人。解索神龙当筑梦,值班旺犬正迎春。吉祥红火城乡乐,锦绣乾坤万象新。”由于这首诗气象恢宏,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深受诗友们喜爱。公开发表后,《中华诗词》杂志社同仁率先唱和、全国诗友争相赓吟,一时间作品就达数以千计。中宣部党建网随即转发全国,并加“编者按”指出:“《中华诗词》杂志社的‘韵人雅和’庆新春,已成为他们坚持几年的活动品牌。今年新春伊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李文朝将军一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戊戌咏春》,引起杂志社同仁和全国诗友争相唱和,成为诗咏新春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颂辉煌,礼赞家国,是诗人的神圣使命。现辑录部分韵人雅和作品,以飨读者。”

  为了记录下这次吟坛盛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决定以本次酬唱之作为主,再加上由李文朝将军领唱的其他几次酬和作品结集出版,以热烈祝贺首届中华诗人节活动将在屈原故地——湖北省荆州市隆重举办。作为编辑出版这部诗集的倡导者、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辉先生,专门撰文《笔下乾坤满目春——关于“大我”题材诗词创作的思考》,作为本诗集的代前言。罗辉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大我’题材的诗词,无一不是运用比兴方法的产物。……请看这本酬唱集,一些好的诗作,其‘景语’和‘情语’都体现了比兴手法。例如李文朝将军的首唱诗作就用‘山川已换经纶手’来比方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代巨变;用‘关隘终来开锁人’来比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历史跨越;用‘解索神龙当筑梦,值班旺犬正迎春’来比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取得了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的宏伟篇章,春意盎然的戊戌年,又成为新时代的开局之年。综合首联与尾联,全诗的诗学时空跨越了两个甲子120年,讴歌今日神州,山河锦绣,万象更新,畅吟中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责任担当
 

  写诗对于诗人来说,是精神需求,是情感寄托,是理想追求,诗人面对自我的纯粹写作,无疑是自身与生命对话的良好状态。但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诗人,必须是站立时代潮头,在民族大义国家前程的大境界里,展示时代责任和时代担当的诗人。作为一名具有高的军阶和将领身份的诗人,李文朝面对时代的需求和召唤,往往会放下小我,积极投身于时代激流,做时代精神的弘扬者、时代发展的助力者。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使全党看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希望。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的李文朝,深感在这场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传统诗词界不应缺席,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党的反腐败斗争呐喊助力。于是他认真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相关重要文件,认真查阅了《廉吏传》、《贪官传》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和现实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案例,以满腔的时代激情和自觉的担当精神,创作了长篇七言歌行体《青莲曲》。在《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发表后,被誉为当代传统诗词反腐倡廉的扛鼎力作,引起了中央纪委和中央宣传部的重视与好评,并在重要场合预以展示。著名诗人、词学家周笃文教授评论说:“七言体的《青莲曲》是长达112行的歌行之作。此诗从眼前呈现的一湖荷花入手,自然过渡到李白青莲居士的雅号,周敦颐的《爱莲说》,以及以廉政为主题的“青莲杯”诗词大赛上来。然后笔力一顿而起,历数古往今来廉政清官以及贪官顽丑类,对比写出,惊心动魄,十分感人。此诗见学养,见人品,见才情,不愧为当代反腐倡廉的鸿篇力作。此诗问世,大得好评。”“文朝的诗作,一如其人,充满阳光、朝气、妙思、豪情。读其作品是一种享受和正能量的提升。”

  《中华诗词》杂志2013年第4期“名家荐评”栏目,当代两位著名实力派诗人星汉教授和熊东遨先生,联手荐评了《青莲曲》。星汉教授的荐评语是:“诗是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学养、经历、见识、性情等抽象物的综合体,读过此诗,以上种种便昭然面前,不必赘语。此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请看:由植物之青莲引入,自然过渡到李白的雅号和周敦颐的妙文,‘青莲杯’赛事的宗旨在于‘廉政’,作者仅一语带过,犹如驰马,轻一提缰,便放开驰骋。诗的中心部分即是‘廉’与‘贪’的对比,加大反差,效果极其明显。在列举的廉洁人物中,先古人,后今人。无论古人与今人,大体以生年为序,文思不乱。接下来有一段必不可少的文字,就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一起惩治贪腐的决心和行动。最后一段又写到植物之青莲,首尾绾合,完成全诗。此诗恢宏之气势,暗藏书卷气之中,可见,作者胸中书卷繁富,左抽右旋,无不如意。……”熊东遨先生的荐评语则说:“体裁重大,气势恢宏,情感奔放,精深警策。怀想英贤,直面现实,是反腐宣言,亦是时代赞歌。篇中引经据典,有铺陈,有比拟,有追思,有愤慨。通篇以气行诗,徐徐进入,渐起波澜,愈后力道愈大。气韵如斯,文辞或可不计。”

  2020年岁在庚子,中华民族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无疑将成为新中国发展史上英勇悲壮的雄篇华章。身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文朝,曾专门撰文《传统诗词助力抗疫的时代担当》,并身体力行,在第一时间带头创作了大量抗疫题材的诗词作品。仅2020年1月25日到3月26日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本人就创作了律诗、绝句、古风、词等抗疫诗词19首,在中央学习平台、党建网、光明网、今日头条、中国军网、中国军视网、中国诗歌网和中华诗词界的网络平台等主流媒体和专业网群发表后,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特别是长达152行的七言古风《中华庚子抗疫歌》,推出后第一时间被光明网发表,接着各主流媒体和各诗词网群广泛转发,并被收入多部抗疫诗集。尤其中国军视网,制作成配图像朗诵的音画视频节目隆重推出,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诗友们热情留言点赞:“全方位记录,史诗级阐发”。中华诗词研究院编的《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20)》,在《(三)纪史功能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章明确指出:“第三类作品中,当推举的李文朝《中华庚子抗疫歌》为正大堂皇的压轴之篇。组诗分《疠侵大武汉》《令出中南海》《众志筑长城》《情牵五大洲》四章,采用观览全局的视角与胸罗社稷的气概,为民族抗疫大业精神作宏壮长歌。”

  一位著名诗评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文朝毕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出语豪壮,不见衰飒。我们见到的是一扫古人陈腐之气,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语),诗词只有走向社会,关心社会,注意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才会有旺盛的生命。从《李文朝诗词诗论选》自序可知,文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模仿毛主席诗词写古体诗词’。这个时间段告诉读者,诗词创作也有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语)的过程,那种急功好利的诗词作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忽悠一阵子,终难成器。”此语颇发人深思,也让我们对李文朝立足诗词创作的大境界,不懈追求社会价值诗意的求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