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的名义为英雄城市画像
——评刘春华诗集《与英雄对话》
如果说文学是城市的另一张面孔,那么,文学里的城市,则是一副留存于语言情境中的特殊画像。这张画像里,一定有城市与作家的乡土共情,一定有作家与城市的文本互动。在刘春华的诗集《与英雄对话》里,诗人就是以这样的共情与互动,完成了英雄城市与红色诗人之间的双向选择。于是,我们从这位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誉为“中国新时代红色诗人”“红色诗意的传承者”的诗人所营造的诗意空间里,看到了锦州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和独特魅力,也领略到了那振奋人心的诗篇所散发的红色诗意。
《与英雄对话》是诗人刘春华继《梅园听雪》《青春的诗简》和《红船颂》出版之后的又一本诗集。诗集共分“英雄城市”“锦绣之州”“故乡咏怀”“红色恋歌”等六个章节,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城市的敬仰、对家乡锦州的爱恋和对辽沈英雄的礼赞,以诗歌的名义为锦州画像,为这座城市精神的培树贡献着文学力量。
一、让英雄以诗的形态重生
英雄,是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人,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创造非凡的人。曾为军嫂的刘春华心里一直藏着一个“英雄情结”,于是“让英雄以诗的形态重生”就成为她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之一,也构成了作为“红色诗人”的创作底色。
把叙事融入到诗意空间,用诗歌讲述英雄故事,是刘春华诗歌创作的成功尝试。她创作的三幕红色情景诗剧《配水池战地的黄花分外香》,讲述了辽沈战役老英雄赵兴元将军重返配水池战斗遗址,与战友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将那场配水池攻坚战的壮烈故事演绎成感人至深的诗行。四幕情景诗剧《我把白老虎连的故事讲给你听》,再现了辽沈战役中白老虎连“死打硬拼战顽敌”的英雄事迹。《妈妈,您千万别着急》的情景诗,讲述了最美女大学生丁慧跪地施救八旬老人的故事,等等。相比于小说和新闻报道,诗歌的叙事更加凝练,诗歌里英雄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力量。
当诗人走进纪念馆、走进战争遗址、走进缅怀英雄的空间时,一种积淀已久的英雄情结,被现实的情境和载体唤醒,升华为饱含政治激情的诗句。诗人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创作了《与英雄对话》。访问黑山阻击战101高地战斗遗址,诞生了《今天,我想把101束菊花先给你》。走进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写就了《11月2日,让我们在忙牛屯点燃一堆篝火》。参观张鸣岐事迹陈列室,用一首《你的背影,我依然深情记得》,表达了对人民好书记的缅怀。在诗人笔下,一个个壮怀激烈的英雄被诗意凝聚成鲜活的形象,一批批不平凡的人物被塑造、被歌颂。在刘春华诗里,没有以往政治抒情诗的那种“胜利者姿态”的高高在上,也没有立足“主流话语”进行文学代言的优越与俯视。诗人以“探索者”的视角,引领读着“走进”拥有英雄精神的现场,去发现和感悟历史和现实中的崇高与壮烈,在丰盈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时,以诗歌的名义与他人分享。这种从“小我”到“大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进展,让刘春华的诗歌拥有了细节的真实和情感的真诚。从表面看,诗人的英雄题材诗歌创作,源于感物抒怀,实质上是诗人心中那浓浓的、不断生长的英雄情怀,找到了现实的突破口,在“心”与“境”的交融互动中,升华了诗意,在缅怀过往呼唤未来中,张扬了诗情。
二、让城市血脉与文脉相融
在《虚构的城市》中,美国作家乔伊斯·欧茨对于“城市文本”有一个著名的提问:如果城市是一个文本,我们该如何阅读它?在锦州,这个问题被当地作家、诗人用创作和作品成功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让城市血脉与文脉相融,用文学的力量为城市画像、铸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人易仁寰艰难而坚定地擎起了政治抒情诗的大旗,在普遍弱化政治色彩、倡导“非英雄化”的当时文坛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大写的人壮行”。在诗人易仁寰的引领下,一批新锐诗人接过了这杆崇尚英雄的创作旗帜,在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弥散的城市里,传承着红色的文学传统,把“红诗”推向了新的高度,刘春华就是其中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锦州这座城市的美学特征,那一定是“壮丽”。英雄城市的“壮烈”和锦绣之州的“秀丽”共同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刘春华的诗歌创作正是抓住了“壮丽”这个精神内核,一方面用诗的语言“与英雄对话”,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缅怀先烈,歌颂先进,让崇尚勇敢、奉献、无私的“大写的人”立于天地之间。另一方面用感恩的情怀去描绘“有一种美好叫锦州”。把对故乡的爱恋作为出发点,以温柔的笔触发现描绘锦州之美、锦州之好,深情诠释着“没有爱就没有诗”的创作主张。
城市,因为有了英雄的依托,就有了品格;文学,因为有了英雄的加持,也就有了风骨。在刘春华的创作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城市与文学的成功互塑。
三、让诗歌之力辐射心灵
刘春华的诗歌创作,并不满足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她追求的是将诗歌所承载的价值体系和精神支撑传递出去,用英雄题材的诗歌去唤醒对英雄的渴望,用对家乡的赞美去点燃奋进的激情,去培育读者生命中向上向善的力量。
可诵性是刘春华诗歌的又一个特点。她的诗,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律和直抒胸臆的表达,这就让她的诗兼具了政治抒情诗和朗诵诗的双重特质。在锦州曾多次召开刘春华红诗作品朗诵会。她的诗,深受各个年龄层次和社会层面读者的喜欢,并以朗诵的形式在电台、网络新媒体传播。诗歌的可诵性为刘春华诗歌的广泛传播打开了一条别样的“通道”。于是,在文字与声音的双重冲击下,读者仿佛能听到英雄的呐喊,看到他们的身影,感受到他们的心跳。这种穿越时空的多层次交流,能够让英雄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得以更加顺畅的延续进而形成源自文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能够引导读者沉浸于诗人所营造的情境中,感知英雄、了解城市,并唤醒源自心灵深处的政治情愫,在抚慰读者心灵的同时,激发昂扬的情绪,净化和提升精神境界,从个体到群体,最终形成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灵魂元素,这也恰恰是刘春华诗歌创作的价值追求。
一座城,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声音,如果没有在文学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正面形象,那么,这座城一定是精神贫弱和缺乏魅力的。锦州,就是因为有了一代代文艺人的关照和融入,才能在一部部、一篇篇文学作品里成为被描写、被礼赞的对象,也正因为有了与文学融入和加持,也才有了如今的独特气质和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