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花诗歌:致芳华——电影《芳华》观后
2019-09-19 12:54:46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子非花,奔流文学院副院长,奔流·拾壹月诗社社长,自闭症公益学校童心家园理事长,自由诗人,热爱文学和诗歌,从大学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
致芳华
——电影《芳华》观后
青春掉进哪一只鞋子里
旋转 飞翔 鸣叫
年代的陈旧道路呼啸而至
呼啸而过
青春在哪一只鞋子里
沉默 滴血 流逝
一只蚂蚁或者一只小鸟
在人群巨大的背影里
爬行或者飞翔
早晨和夜晚
摁住幕布的两端
两只白鸽子飞向天空
相互倾听苦难 走向死亡
没有做梦的时间了
没有做梦的时间了
在人群中
你飞翔或者静止
没有谁知道
你燃烧还是沉默
没有谁知道
你活着还是死去
没有谁知道
你善良还是卑鄙
只有我知道
卑微的泥土中开出
绚烂的花朵
啊,死亡多么绚烂
这绚烂只是一瞬即逝
了无痕迹
在墓碑的巨大阴影里
是永恒的寂静
一只蚂蚁依旧在悄无声息的爬行
子非花创作于2017年12月27日早晨。泉州聚龙小镇。
子非花,奔流文学院副院长,奔流·拾壹月诗社社长,自闭症公益学校童心家园理事长,自由诗人,热爱文学和诗歌,从大学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之后辗转红尘二十余年,但一直不忘初心,认为诗歌是"直接抵达人类永恒的宿命感的一种方式","人们孤寂心灵最后的安慰",是"喧嚣尘世里最后一滴纯粹的眼泪"。近期开始爆发式密集创作,先后发表《致海子》,《星空》,《赤裸行走的鱼》,《驿站》等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赤裸行走的鱼》荣获第二届奔流文学奖,多篇作品曾刊登于安阳晚报,大河健康报、奔流等多家报社、杂志社,目前已出版内部交流诗集《赤裸行走的鱼》。
评论:芳华未尽情依旧
作者:吴伟平
芳华未尽,余音犹在!诗歌开头便以急促的笔调在质问、在呼唤:青春究竟掉进哪一只鞋子!于是寻寻觅觅,激激荡荡,然而一切都无从找起,只剩下那些催人泪下的既具体又模糊的画面,还有无法自拔的伤感和对人生的疑惑乃至惶惑不安。诗歌一路急流而下,让人在来不及喘息中忽然感到生之悲苦,命运之难以捉摸,幸好善良让卑微开出绚烂的花朵,即使死亡也能得到“永恒的寂静”。于是有了最后的一种对生命冷静和纯粹的思考:人如蚁,亦要爬行,世界的本质就是悄无声息。诗歌在此戛然而止,所有的悲伤也得到了有力的回音。
可以说,子非花在组合诗歌意象时,并不会去挑一些怪异的名词,大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这些名词经过他的调遣却有了新的生命和想象的空间。他不会造作,他习惯于流淌:当柔软安静的心受到了某种触动,这些貌不惊人的文字忽然有了巨大的力量,如鱼一般游过来,唼喋着,欢喜或悲伤着,在清可见底的水里找到一种被爱包围的浪漫的感觉。于是,情真意切,通透明灵,哀而不哭,痛而不鸣,构成了他的诗歌特色。在这首《致我们逝去的芳华》,我们依然没有读到极悲极痛的折痕,全诗在加速度的或叙述或抒情的语境里完成了一次对“芳华”的感伤表达。没错,看过《芳华》的中年人都会感慨万千,恨不得用酒去祭奠逝去的青春和爱情,同时对善良和卑微有了更深的触动。“善良和卑微是刘峰和何小萍的宿命,也是我们的宿命。”子非花很准确地把握了电影的主旨,并在这首诗中毫无隐讳地表达了一种宿命的伤感。我觉得孤独的极致是宿命,是对人生无常的无解。而人性,子非花至始至终是坚持善良的原则,善良到底又如何!“电影里刘峰和何小萍尽管历经磨难,仍旧选择了善良。善良和平淡是他们的命运,也是他们幸福的源头。”在此,善良和幸福得到了有力的回音。乃至“金钱权力,荣华富贵,从来不意味着真正的幸福。透过表象,所有的生命都是卑微的,无常的。命运对所有人都一样:无常和死亡。”这是子非花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是对形而上生命的思考:善良是真,是内心的真诚;卑微也是真,是人作为人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当善良附在卑微,卑微也能绚烂,哪怕是死亡!
没错,子非花不是苦闷的诗人,他的善良让他坦然、释然。“我不会写绝望的诗歌。因为你看到了那个终点。所以忧伤而不绝望。只有我们看不见终点时,灵魂才会慌乱,才会绝望。”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的:“远方,只有远方,我脚步匆匆。远方的河岸,有人掌灯,把你照亮"。因为“在悲凉世间,总有一盏灯,照亮前路”,所以“我只剩下,这个季节,温暖而忧伤”。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此我们在他的诗歌中看不到矫情、呻吟和痛不欲生的影子,一切都是那样纯净、高贵,就是“忧伤都是带着温度的”。显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诗的尊重。他是这个年代保存诗性很好的一个人,也因此,诗才能从他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吴伟平,字博文,号蓝田玉,知名作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及评论家。1977年出生于惠安,现完成的各类文学作品约两百万字以上,20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城里的月光》一直获得好评。教育论文近十万字,书画理论及评论五十余万字,常刊登在《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各级报刊杂志。
繁华总会落尽
梦总会醒来
就象这个早晨
总会隐入昨天
这个春天
这个早晨
此时此刻
我又陷入对另一个春天的怀念
子非花创作于2018年3月15日早晨
——电影《芳华》观后
青春掉进哪一只鞋子里
旋转 飞翔 鸣叫
年代的陈旧道路呼啸而至
呼啸而过
青春在哪一只鞋子里
沉默 滴血 流逝
一只蚂蚁或者一只小鸟
在人群巨大的背影里
爬行或者飞翔
早晨和夜晚
摁住幕布的两端
两只白鸽子飞向天空
相互倾听苦难 走向死亡
没有做梦的时间了
没有做梦的时间了
在人群中
你飞翔或者静止
没有谁知道
你燃烧还是沉默
没有谁知道
你活着还是死去
没有谁知道
你善良还是卑鄙
只有我知道
卑微的泥土中开出
绚烂的花朵
啊,死亡多么绚烂
这绚烂只是一瞬即逝
了无痕迹
在墓碑的巨大阴影里
是永恒的寂静
一只蚂蚁依旧在悄无声息的爬行
子非花创作于2017年12月27日早晨。泉州聚龙小镇。
子非花,奔流文学院副院长,奔流·拾壹月诗社社长,自闭症公益学校童心家园理事长,自由诗人,热爱文学和诗歌,从大学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之后辗转红尘二十余年,但一直不忘初心,认为诗歌是"直接抵达人类永恒的宿命感的一种方式","人们孤寂心灵最后的安慰",是"喧嚣尘世里最后一滴纯粹的眼泪"。近期开始爆发式密集创作,先后发表《致海子》,《星空》,《赤裸行走的鱼》,《驿站》等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赤裸行走的鱼》荣获第二届奔流文学奖,多篇作品曾刊登于安阳晚报,大河健康报、奔流等多家报社、杂志社,目前已出版内部交流诗集《赤裸行走的鱼》。
评论:芳华未尽情依旧
作者:吴伟平
芳华未尽,余音犹在!诗歌开头便以急促的笔调在质问、在呼唤:青春究竟掉进哪一只鞋子!于是寻寻觅觅,激激荡荡,然而一切都无从找起,只剩下那些催人泪下的既具体又模糊的画面,还有无法自拔的伤感和对人生的疑惑乃至惶惑不安。诗歌一路急流而下,让人在来不及喘息中忽然感到生之悲苦,命运之难以捉摸,幸好善良让卑微开出绚烂的花朵,即使死亡也能得到“永恒的寂静”。于是有了最后的一种对生命冷静和纯粹的思考:人如蚁,亦要爬行,世界的本质就是悄无声息。诗歌在此戛然而止,所有的悲伤也得到了有力的回音。
可以说,子非花在组合诗歌意象时,并不会去挑一些怪异的名词,大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这些名词经过他的调遣却有了新的生命和想象的空间。他不会造作,他习惯于流淌:当柔软安静的心受到了某种触动,这些貌不惊人的文字忽然有了巨大的力量,如鱼一般游过来,唼喋着,欢喜或悲伤着,在清可见底的水里找到一种被爱包围的浪漫的感觉。于是,情真意切,通透明灵,哀而不哭,痛而不鸣,构成了他的诗歌特色。在这首《致我们逝去的芳华》,我们依然没有读到极悲极痛的折痕,全诗在加速度的或叙述或抒情的语境里完成了一次对“芳华”的感伤表达。没错,看过《芳华》的中年人都会感慨万千,恨不得用酒去祭奠逝去的青春和爱情,同时对善良和卑微有了更深的触动。“善良和卑微是刘峰和何小萍的宿命,也是我们的宿命。”子非花很准确地把握了电影的主旨,并在这首诗中毫无隐讳地表达了一种宿命的伤感。我觉得孤独的极致是宿命,是对人生无常的无解。而人性,子非花至始至终是坚持善良的原则,善良到底又如何!“电影里刘峰和何小萍尽管历经磨难,仍旧选择了善良。善良和平淡是他们的命运,也是他们幸福的源头。”在此,善良和幸福得到了有力的回音。乃至“金钱权力,荣华富贵,从来不意味着真正的幸福。透过表象,所有的生命都是卑微的,无常的。命运对所有人都一样:无常和死亡。”这是子非花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是对形而上生命的思考:善良是真,是内心的真诚;卑微也是真,是人作为人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当善良附在卑微,卑微也能绚烂,哪怕是死亡!
没错,子非花不是苦闷的诗人,他的善良让他坦然、释然。“我不会写绝望的诗歌。因为你看到了那个终点。所以忧伤而不绝望。只有我们看不见终点时,灵魂才会慌乱,才会绝望。”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的:“远方,只有远方,我脚步匆匆。远方的河岸,有人掌灯,把你照亮"。因为“在悲凉世间,总有一盏灯,照亮前路”,所以“我只剩下,这个季节,温暖而忧伤”。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此我们在他的诗歌中看不到矫情、呻吟和痛不欲生的影子,一切都是那样纯净、高贵,就是“忧伤都是带着温度的”。显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诗的尊重。他是这个年代保存诗性很好的一个人,也因此,诗才能从他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吴伟平,字博文,号蓝田玉,知名作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及评论家。1977年出生于惠安,现完成的各类文学作品约两百万字以上,20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城里的月光》一直获得好评。教育论文近十万字,书画理论及评论五十余万字,常刊登在《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各级报刊杂志。
繁华总会落尽
梦总会醒来
就象这个早晨
总会隐入昨天
这个春天
这个早晨
此时此刻
我又陷入对另一个春天的怀念
子非花创作于2018年3月15日早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