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湄:灵魂的觉醒,诗意的放歌——读阿强的诗
2020-01-09 22:53:08 作者:水之湄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阿强的诗歌,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生活深处的“疼痛”,用细节和真情串起那些诗意的因子,在一首诗中浓缩震撼人心的乡村伦理和我们这个时代大变革后带来的阵痛与隐痛。
2018年和2019年对于阿强来说,是诗歌创作大丰收的两年。《诗歌月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星火》《江南诗》《西部》《上海诗人》等刊,均大篇幅地发表了他的诗作。这不仅是对他创作的认可,更是对他长久以来坚持的本真写作的认可。阿强的诗歌,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生活深处的“疼痛”,用细节和真情串起那些诗意的因子,在一首诗中浓缩震撼人心的乡村伦理和我们这个时代大变革后带来的阵痛与隐痛。他的诗歌是可以触摸的疼痛,他在诗歌中书写的那些细节,不仅仅属于诗人本人的诗歌经验,更是可以触动读者人心,产生共鸣的闪光细节。我读阿强的诗,总能从他诗歌的背后窥见诗人深度的思索后,对善良人性的呼唤,对恶之人性的痛斥。他的诗歌是立体的,是一面光滑的人性之镜。我想,这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与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那深入底层的悲悯与同情,用诗人敏锐的触角去延伸苦痛的隐秘处,且深有同感的记录和描写,让他诗歌中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江南诗》2019年第4期,在“新星空”栏目,以《乡村修辞》为题,发表了阿强的近作八首。诗歌《那一年》更是在《江南诗》2019年第5期“诗人读诗”栏目被诗评家梁小静详细品读。
诗人在《那一年》这首诗里写道:“那一年,村子里的一个小女孩/溺水去世了。/她要淌过那条河,去看她的奶奶/她被捞上来时,肚子圆鼓鼓的/那时,我刚放学回来/心里惦记着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她的母亲,姑妈嚎啕大哭/她的父亲扛来一口锅,将锅底朝天/孩子趴在锅上面,一口一口的吐水/她最终没有活过来/父亲和母亲晚上一直在讨论这件事,严令/我和弟弟不许玩水。尽管后来/我们偷偷的下河洗澡,有两次,差点淹死/那个傍晚,她的母亲一直在哭/后来,她被埋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她的母亲又领养了一个女孩/那一年,我的数学成绩很烂,语文刚刚及格/那一年,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但她的母亲一直记得,/那个傍晚的哭声,我一直记得”,梁小静在解读这首诗时,这样写道:“发生于童年时期的‘死亡’体验,称得上是生命的一种‘震惊’体验。神秘、恐惧、戏剧化、禁忌等情感体验,都因此在生命中第一次被集中激发,难忘却又难以理解,被吸引却又因畏惧退缩。《那一年》这首诗书写了许多人都曾有的生命最初关于‘死亡’的观看和体验。在诗中,面对‘死亡’,两个女性嚎啕大哭,一个高强度的情感世界在‘我’面前呈现。女孩父亲把女孩放在朝天的锅底上,试图排出体内的积水,这是‘我’对人们应对‘死亡’的地方经验的体认。回到家里,父母的告诫,又让人对自然的神秘力量感到畏惧,但好奇心和勇气,似乎又克服了它。‘她被埋在哪里’,‘又领养的一个女孩’,很可能都因为‘死亡’的发生而成为村庄的一个禁忌。诗人的叙述冷静、克制,但却牵动肺腑。”
网络的发达,让我得以在网络上集中阅读阿强这两年发表出来的诗作。和早期的对乡村图景的描摹,以及对乡村人事的生活场景式再现相比,阿强的近作明显开始向乡村的神秘性和乡村文化消亡后的哲学反思过渡。在面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时,他更多地是俯向身体和心灵,去窥视。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文思潮的外移、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怀、乡村老人的养老等等,所凸显出来的问题,被他用一颗诗心去关怀与同情,在诗歌中,他更多的是去感受、体验,并表达出内心的愁绪和悲悯之爱。
当下的年青诗人,更多的是写作一些小情绪、小情感类的分行文字,或者躲在书房,把国外诗人的诗歌语言模仿过来,写一些无关痛痒,但诗句很华丽的所谓诗歌。离当下的生活较远,离生活的疼痛较远,离诗歌的本真和真实较远。而阿强的诗歌显得有些另类,他在保持语词优雅的同时,让诗歌离生活更近,让诗歌离生活的疼痛更近。而他写出的这份疼痛,是切肤之痛。
阿强自己也说,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份切肤之痛,也是长久以来的生活历练,让他开始思索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以及故乡在这个时代变化中所发生的变迁和承载的苦痛。
笔者电脑里存储着一首阿强写于十年前的诗歌《玉米地》:“黄昏,细长的阳光/落满湖水/大地洁白/宛若一支晨笛洗出/紫色的水杉/流水衰老/带走嚣尘/玉米,倒伏的皇后/秋收/双腿竞走的野兔/溜出田野/焦黄的玉米秸/饱满的食粮/一亩田。/一笔淮河/从年轻写到黄叶”,诗评家在评论这首诗时,这样写道,清新自然的诗歌写作是一种高贵的姿态,它的高贵就在于其诗的毫无做作和空感。对《玉米地》这首诗歌的俱道适往,著手成春的手法,也是十分可贵了。本诗在对记忆中的实境的书写的同时,可谓又情性所至,妙不自寻的了。一首诗歌如何保持它的生命,不能单纯的依靠空灵的意境或者语言,而更重要的是诗歌本身呈现的意义和精神上对读者造成的震撼以及诗歌读不同的读者所给予的启发和灵魂的牵动,尽管这十分难,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的。这首《玉米地》,让我心有所动。玉米,是九月的农村最最鲜明的意象,在诗人眼中,这是丰收的季节,那些美好的童年往事也不时会在脑海涌现,而在这些美好的背后,诗人所关心的不是自己自身的存在和所有。他依抒情者的姿态和灵魂的感触来对丰收的大地,满怀激情的抒写到:“大地洁白/宛若一支晨笛洗出/紫色的水杉”,他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可他的情感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了,所以他又写到,“玉米,倒伏的皇后/秋收/双腿竞走的野兔溜出田野/焦黄的玉米秸/饱满的食粮/一亩田。”这对那些童年的美好和记忆又再次出现在了诗人的眼前,而这自然的意象的瞬间组合和捕捉,也说明了诗人写作的成熟和熟练。这种创作过程的客观和冷静以及沉思的书写,都又是难得了。在创作中,诗人的诗歌创作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我们总时时的感觉到有一种神圣的真理正留给我们,感觉一种赢取来的文明,然后受到重视,然后一次次复活。本诗中,农村的古老的丰收,农人们在玉米地间忙碌的身影,其实是历史留下来的对劳动的回报的最好的方式的承接,也是一种历史的文明,如果你拒绝这样的一种文化传统,那么人类自然就会被剥夺很多资源,如此,诗人的诗歌似乎又少了许多可贵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了。诗人最后说,“一笔淮河/从年轻写到黄叶”,这样身体的自身的转化或者置换,又显现了他精神境界的真实高度,那也是对诗歌和人类热爱的高度。此诗,不加修饰的自然写来,让人不禁想起这么多。
在读了阿强2015年之前的诗歌后,再来阅读近几年诗人的诗作,明显能够感觉到阿强的诗歌语言变得凝练、朴实且意蕴悠远。比如《邮寄到冬天的信》(载《星火》2018年第6期):“整个夏天,我都在准备/用玫瑰的汁液涂抹信封,让蜻蜓/为我写下收信人的地址/蝴蝶也不能闲着,它要抄写/信的内容。这封信,从夏天出发/经过一个秋天的慢行/——这山水纵横的邮路/才能抵达故乡,飘至一首诗的结尾/所谓爱情,应该是/她撕开信封,先是收到我的问候/然后,在寒冷的夜晚/看见满天飘着,雪盛开的花”,这是一首唯美的爱情诗,但是诗人巧妙地避开了直抒胸臆和矫情的告白,而是用浪漫主义做基调,让诗歌自己去呈现诗意。尤其是“用玫瑰的汁液涂抹信封,让蜻蜓/为我写下收信人的地址/蝴蝶也不能闲着,它要抄写/信的内容”,写得传神而动人,而把“雪花”一词析为“雪盛开的花”,更像是为爱情的纯洁做了一次诗情的描摹和修饰。
而“一见之地”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绿皮车》则将诗人的悲悯情怀完全融入到诗中:“始发站和终点站,往往是经济对立的/两个地方,穷到富,富到穷/比如阜阳到上海,六盘水到广州/或者颠倒。票价便宜,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一路经过的大多是不起眼的小地方/乘客往往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说着方言/抽劣质烟,头枕着蛇皮口袋装好的被褥/手里抱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的家当/还不如富人的一块手表值钱/他们死死地攥着,像攥着自己的命/到处都是人:过道里、走廊、厕所、开水处/人挤着人,人叠着人,男人贴着女人/女人搂着男人,睡着,躺着,趴着,唯独不好好坐着/人越多,“瓜子花生矿泉水,啤酒泡面八宝粥”——/时不时的响起,让一下,让一下喽/这是缩小了的中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年轻的年老的云集在此。这也是穷人的专列/四川云南贵州,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在此汇聚/固镇到了——,固镇到了——,列车员扯开嗓门大喊/固始的——,固始的——,嗓子喊出莲花/有人在谈论特朗普执政策略香港骚乱/好像他在白宫工作过;有人谈论/经济形式国家未来的走向,有人失恋哭泣;/有人抽烟冲泡面,有人打呼噜/孩子哭闹忙着拍打,有人咒骂有人哀叹/绿皮车不是什么大地上奔跑的风景/它就是绿皮车,便宜的绿皮车,人挤人的绿皮车/绿皮车让一些人回乡,让一些人认命/却让一些人惊醒/当多伦多那些开着跑车打着五星红旗说爱国的/绿皮车里也有人在爱国/因为爱,大爱,深爱,他正怀抱自己,痛哭一场”,诗歌《绿皮车》写出了现实的一种,但是确切的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和灵魂的隐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想到绿皮车,定会与便宜和底层人民联系在一起,而诗人描述的细节的确是底层人民的一些生活场景。但是,写到结尾处,诗人的情感开始荡漾出深深地爱,这种爱,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灵魂颤音。和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林莽在关于好诗的标准中,曾经这么说道:第一是内在的,是发自生命的感受,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二语言是闪光的,能打动人;第三是外延的,有言外之物,有绕梁的余音,耐人寻味;第四有想象力,让人能充分地展开联想;第五有音乐性,要有节奏感,有韵脚,有情调的变化,更重要的,要有旋律感。诗写好后要认真读一下,要有视角的变化。人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要认真去体验。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做诗人,而不是一心当什么诗人。只有真诚的人生,才会有真诚的诗篇。
以此标准来评判,诗人阿强正在向这五个方向默默努力着。
2019年第10期《辽河》杂志,发表了阿强的随笔《写诗的幸福》,诗人在文章中写道:“我的乡村美丽而忧伤,河水虽然平静却暗藏激流。乡村四季分明,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刚烈、善良、温暖而多愁。如此浪漫,如此多情。深藏苦难,却有着隐忍的力量。赶牛、插秧、犁地、耕耘……
20岁之前我熟练地操作着这些农活,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写下血液里流淌的乡情,写下我脑海里闪耀的村庄,写下我一定要表达出的文字,写下故乡、写下河流、写下我一年回去一次的村庄。写下我的泪水、悲悯、记忆和怀念。写下我肉体和灵魂的根。
牧童骑在牛背上轻声朗诵,竹笛别在腰间。远方,割草的少女挺直腰杆,擦一擦汗,草帽下,是一张清秀的脸。农田古老,农事忙碌。风景依旧,苍翠欲滴。
我坐在田埂旁,母亲让我一边歇息,一边计算父亲回来的日子。父亲在不远的小镇做瓦工,两天没回了。青蛙在我旁边滴溜着浑圆的眼睛,咕哇、咕哇。几只小青蛙紧随其后。青蛇游移,温驯而善良。
春夏之交。最渴望的就是一场雨。傍晚,凉风习习。有人搬出竹床,安放于麦场或者家门口。收工的乡亲扛着锄头和铁锨,欢心归来。说说笑笑。淮北的乡村有着四季分明的性格,春天该暖的暖,夏天该热的热,秋天该凉的凉,冬天该冷的冷。就像淮北人的脾性,个性鲜明,敢爱敢恨,说一不二。
其实,我所留恋的乡下是风景荡漾下的人与事。邻居间亲密的家常,族里人探讨家谱时的团结。因为血脉,所以传承。每次一回到家,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到我家,和我聊上半天。我们是忘年的“兄弟”。庄户人家,聊的就是土地,就是收成,就是血液里涌动的乡土气息。没有半点虚假,只有实实在在的人和实实在在的事。我一看到他们就想流泪,就想把他们的命运留在文字里。
我写了这么多关于乡村的文字,最让我难以停下笔的,永远是骨子里的故乡情。”
这是一篇当代的《游子吟》。诗人对故土的感情是真挚的,这份真挚是血乳交融的感慨与怀念。即便他离开了故乡,在城市里打拼、奋斗,依旧没有忘记用诗歌反哺故乡的养育之情。他的诗歌更像是在内心耕耘另一块土地,在土地上种植庄稼。在他的诗歌里,我们能够看 见那个真实的村庄,阳光依旧会穿越篱笆,汗水流淌在农民的脸上,而父亲和母亲做着农家菜,等待远方归来的儿子。
阿强的近作明显能够感觉到诗歌技巧愈发成熟,写作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其情感依旧真挚,在诗歌的本真和纯真上,诗人初心未改。可以看得出来,他一直在用心、用情深情讴歌,诗意的种子深埋在内心,只为了尽情歌唱。也看得出来,诗人在追求诗歌的终极指向和终极表达时,所持的立场就是书写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之音。这一点,诗人的写作很执着。他的内心有一团火,为此纵情燃烧。
诗人在《那一年》这首诗里写道:“那一年,村子里的一个小女孩/溺水去世了。/她要淌过那条河,去看她的奶奶/她被捞上来时,肚子圆鼓鼓的/那时,我刚放学回来/心里惦记着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她的母亲,姑妈嚎啕大哭/她的父亲扛来一口锅,将锅底朝天/孩子趴在锅上面,一口一口的吐水/她最终没有活过来/父亲和母亲晚上一直在讨论这件事,严令/我和弟弟不许玩水。尽管后来/我们偷偷的下河洗澡,有两次,差点淹死/那个傍晚,她的母亲一直在哭/后来,她被埋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她的母亲又领养了一个女孩/那一年,我的数学成绩很烂,语文刚刚及格/那一年,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但她的母亲一直记得,/那个傍晚的哭声,我一直记得”,梁小静在解读这首诗时,这样写道:“发生于童年时期的‘死亡’体验,称得上是生命的一种‘震惊’体验。神秘、恐惧、戏剧化、禁忌等情感体验,都因此在生命中第一次被集中激发,难忘却又难以理解,被吸引却又因畏惧退缩。《那一年》这首诗书写了许多人都曾有的生命最初关于‘死亡’的观看和体验。在诗中,面对‘死亡’,两个女性嚎啕大哭,一个高强度的情感世界在‘我’面前呈现。女孩父亲把女孩放在朝天的锅底上,试图排出体内的积水,这是‘我’对人们应对‘死亡’的地方经验的体认。回到家里,父母的告诫,又让人对自然的神秘力量感到畏惧,但好奇心和勇气,似乎又克服了它。‘她被埋在哪里’,‘又领养的一个女孩’,很可能都因为‘死亡’的发生而成为村庄的一个禁忌。诗人的叙述冷静、克制,但却牵动肺腑。”
网络的发达,让我得以在网络上集中阅读阿强这两年发表出来的诗作。和早期的对乡村图景的描摹,以及对乡村人事的生活场景式再现相比,阿强的近作明显开始向乡村的神秘性和乡村文化消亡后的哲学反思过渡。在面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时,他更多地是俯向身体和心灵,去窥视。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文思潮的外移、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怀、乡村老人的养老等等,所凸显出来的问题,被他用一颗诗心去关怀与同情,在诗歌中,他更多的是去感受、体验,并表达出内心的愁绪和悲悯之爱。
当下的年青诗人,更多的是写作一些小情绪、小情感类的分行文字,或者躲在书房,把国外诗人的诗歌语言模仿过来,写一些无关痛痒,但诗句很华丽的所谓诗歌。离当下的生活较远,离生活的疼痛较远,离诗歌的本真和真实较远。而阿强的诗歌显得有些另类,他在保持语词优雅的同时,让诗歌离生活更近,让诗歌离生活的疼痛更近。而他写出的这份疼痛,是切肤之痛。
阿强自己也说,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份切肤之痛,也是长久以来的生活历练,让他开始思索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以及故乡在这个时代变化中所发生的变迁和承载的苦痛。
笔者电脑里存储着一首阿强写于十年前的诗歌《玉米地》:“黄昏,细长的阳光/落满湖水/大地洁白/宛若一支晨笛洗出/紫色的水杉/流水衰老/带走嚣尘/玉米,倒伏的皇后/秋收/双腿竞走的野兔/溜出田野/焦黄的玉米秸/饱满的食粮/一亩田。/一笔淮河/从年轻写到黄叶”,诗评家在评论这首诗时,这样写道,清新自然的诗歌写作是一种高贵的姿态,它的高贵就在于其诗的毫无做作和空感。对《玉米地》这首诗歌的俱道适往,著手成春的手法,也是十分可贵了。本诗在对记忆中的实境的书写的同时,可谓又情性所至,妙不自寻的了。一首诗歌如何保持它的生命,不能单纯的依靠空灵的意境或者语言,而更重要的是诗歌本身呈现的意义和精神上对读者造成的震撼以及诗歌读不同的读者所给予的启发和灵魂的牵动,尽管这十分难,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的。这首《玉米地》,让我心有所动。玉米,是九月的农村最最鲜明的意象,在诗人眼中,这是丰收的季节,那些美好的童年往事也不时会在脑海涌现,而在这些美好的背后,诗人所关心的不是自己自身的存在和所有。他依抒情者的姿态和灵魂的感触来对丰收的大地,满怀激情的抒写到:“大地洁白/宛若一支晨笛洗出/紫色的水杉”,他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可他的情感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了,所以他又写到,“玉米,倒伏的皇后/秋收/双腿竞走的野兔溜出田野/焦黄的玉米秸/饱满的食粮/一亩田。”这对那些童年的美好和记忆又再次出现在了诗人的眼前,而这自然的意象的瞬间组合和捕捉,也说明了诗人写作的成熟和熟练。这种创作过程的客观和冷静以及沉思的书写,都又是难得了。在创作中,诗人的诗歌创作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我们总时时的感觉到有一种神圣的真理正留给我们,感觉一种赢取来的文明,然后受到重视,然后一次次复活。本诗中,农村的古老的丰收,农人们在玉米地间忙碌的身影,其实是历史留下来的对劳动的回报的最好的方式的承接,也是一种历史的文明,如果你拒绝这样的一种文化传统,那么人类自然就会被剥夺很多资源,如此,诗人的诗歌似乎又少了许多可贵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了。诗人最后说,“一笔淮河/从年轻写到黄叶”,这样身体的自身的转化或者置换,又显现了他精神境界的真实高度,那也是对诗歌和人类热爱的高度。此诗,不加修饰的自然写来,让人不禁想起这么多。
在读了阿强2015年之前的诗歌后,再来阅读近几年诗人的诗作,明显能够感觉到阿强的诗歌语言变得凝练、朴实且意蕴悠远。比如《邮寄到冬天的信》(载《星火》2018年第6期):“整个夏天,我都在准备/用玫瑰的汁液涂抹信封,让蜻蜓/为我写下收信人的地址/蝴蝶也不能闲着,它要抄写/信的内容。这封信,从夏天出发/经过一个秋天的慢行/——这山水纵横的邮路/才能抵达故乡,飘至一首诗的结尾/所谓爱情,应该是/她撕开信封,先是收到我的问候/然后,在寒冷的夜晚/看见满天飘着,雪盛开的花”,这是一首唯美的爱情诗,但是诗人巧妙地避开了直抒胸臆和矫情的告白,而是用浪漫主义做基调,让诗歌自己去呈现诗意。尤其是“用玫瑰的汁液涂抹信封,让蜻蜓/为我写下收信人的地址/蝴蝶也不能闲着,它要抄写/信的内容”,写得传神而动人,而把“雪花”一词析为“雪盛开的花”,更像是为爱情的纯洁做了一次诗情的描摹和修饰。
而“一见之地”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绿皮车》则将诗人的悲悯情怀完全融入到诗中:“始发站和终点站,往往是经济对立的/两个地方,穷到富,富到穷/比如阜阳到上海,六盘水到广州/或者颠倒。票价便宜,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一路经过的大多是不起眼的小地方/乘客往往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说着方言/抽劣质烟,头枕着蛇皮口袋装好的被褥/手里抱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的家当/还不如富人的一块手表值钱/他们死死地攥着,像攥着自己的命/到处都是人:过道里、走廊、厕所、开水处/人挤着人,人叠着人,男人贴着女人/女人搂着男人,睡着,躺着,趴着,唯独不好好坐着/人越多,“瓜子花生矿泉水,啤酒泡面八宝粥”——/时不时的响起,让一下,让一下喽/这是缩小了的中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年轻的年老的云集在此。这也是穷人的专列/四川云南贵州,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在此汇聚/固镇到了——,固镇到了——,列车员扯开嗓门大喊/固始的——,固始的——,嗓子喊出莲花/有人在谈论特朗普执政策略香港骚乱/好像他在白宫工作过;有人谈论/经济形式国家未来的走向,有人失恋哭泣;/有人抽烟冲泡面,有人打呼噜/孩子哭闹忙着拍打,有人咒骂有人哀叹/绿皮车不是什么大地上奔跑的风景/它就是绿皮车,便宜的绿皮车,人挤人的绿皮车/绿皮车让一些人回乡,让一些人认命/却让一些人惊醒/当多伦多那些开着跑车打着五星红旗说爱国的/绿皮车里也有人在爱国/因为爱,大爱,深爱,他正怀抱自己,痛哭一场”,诗歌《绿皮车》写出了现实的一种,但是确切的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和灵魂的隐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想到绿皮车,定会与便宜和底层人民联系在一起,而诗人描述的细节的确是底层人民的一些生活场景。但是,写到结尾处,诗人的情感开始荡漾出深深地爱,这种爱,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灵魂颤音。和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林莽在关于好诗的标准中,曾经这么说道:第一是内在的,是发自生命的感受,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二语言是闪光的,能打动人;第三是外延的,有言外之物,有绕梁的余音,耐人寻味;第四有想象力,让人能充分地展开联想;第五有音乐性,要有节奏感,有韵脚,有情调的变化,更重要的,要有旋律感。诗写好后要认真读一下,要有视角的变化。人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要认真去体验。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做诗人,而不是一心当什么诗人。只有真诚的人生,才会有真诚的诗篇。
以此标准来评判,诗人阿强正在向这五个方向默默努力着。
2019年第10期《辽河》杂志,发表了阿强的随笔《写诗的幸福》,诗人在文章中写道:“我的乡村美丽而忧伤,河水虽然平静却暗藏激流。乡村四季分明,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刚烈、善良、温暖而多愁。如此浪漫,如此多情。深藏苦难,却有着隐忍的力量。赶牛、插秧、犁地、耕耘……
20岁之前我熟练地操作着这些农活,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写下血液里流淌的乡情,写下我脑海里闪耀的村庄,写下我一定要表达出的文字,写下故乡、写下河流、写下我一年回去一次的村庄。写下我的泪水、悲悯、记忆和怀念。写下我肉体和灵魂的根。
牧童骑在牛背上轻声朗诵,竹笛别在腰间。远方,割草的少女挺直腰杆,擦一擦汗,草帽下,是一张清秀的脸。农田古老,农事忙碌。风景依旧,苍翠欲滴。
我坐在田埂旁,母亲让我一边歇息,一边计算父亲回来的日子。父亲在不远的小镇做瓦工,两天没回了。青蛙在我旁边滴溜着浑圆的眼睛,咕哇、咕哇。几只小青蛙紧随其后。青蛇游移,温驯而善良。
春夏之交。最渴望的就是一场雨。傍晚,凉风习习。有人搬出竹床,安放于麦场或者家门口。收工的乡亲扛着锄头和铁锨,欢心归来。说说笑笑。淮北的乡村有着四季分明的性格,春天该暖的暖,夏天该热的热,秋天该凉的凉,冬天该冷的冷。就像淮北人的脾性,个性鲜明,敢爱敢恨,说一不二。
其实,我所留恋的乡下是风景荡漾下的人与事。邻居间亲密的家常,族里人探讨家谱时的团结。因为血脉,所以传承。每次一回到家,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到我家,和我聊上半天。我们是忘年的“兄弟”。庄户人家,聊的就是土地,就是收成,就是血液里涌动的乡土气息。没有半点虚假,只有实实在在的人和实实在在的事。我一看到他们就想流泪,就想把他们的命运留在文字里。
我写了这么多关于乡村的文字,最让我难以停下笔的,永远是骨子里的故乡情。”
这是一篇当代的《游子吟》。诗人对故土的感情是真挚的,这份真挚是血乳交融的感慨与怀念。即便他离开了故乡,在城市里打拼、奋斗,依旧没有忘记用诗歌反哺故乡的养育之情。他的诗歌更像是在内心耕耘另一块土地,在土地上种植庄稼。在他的诗歌里,我们能够看 见那个真实的村庄,阳光依旧会穿越篱笆,汗水流淌在农民的脸上,而父亲和母亲做着农家菜,等待远方归来的儿子。
阿强的近作明显能够感觉到诗歌技巧愈发成熟,写作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其情感依旧真挚,在诗歌的本真和纯真上,诗人初心未改。可以看得出来,他一直在用心、用情深情讴歌,诗意的种子深埋在内心,只为了尽情歌唱。也看得出来,诗人在追求诗歌的终极指向和终极表达时,所持的立场就是书写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之音。这一点,诗人的写作很执着。他的内心有一团火,为此纵情燃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