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虹诗歌《秋天》的隐喻性与哲理性
著名诗人冰虹的诗歌《秋天》,从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秋天的景,秋天的人,秋天的意味。
《秋天》的第一部分,抓住清风、清凉的香、银杏叶这些秋天的特产物象入诗,为诗思的宣泄蓄势。秋景的营造特点是动静结合,视觉、嗅觉、味觉混一的,给人以满足、明艳、愉快、爽朗的秋日印象,也为诗人的出场搭好了背景。
《秋天》的第二部分, 诗人赤裸着双足在银杏林中轻舞。赤裸双足是为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诗人沉浸在月光的抚爱中,让诗人感觉到大自然博爱与包容的温暖。秋日以其对众生的悲悯与灵动的物象馈赠让诗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全感。这里的秋日带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宗教光辉,她是包容一切的大地母亲,诗人的残缺与完美、诗人的焦虑与纠结在大地母亲那里土崩瓦解。走向大自然的诗人欢欣愉悦,恰似婴儿那般纯真与满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秋天》第三部分是对主题的升华,“千百枚破碎之果的复苏”呼应第一部分“地上的果实丰满”,隐喻人类由破碎到丰满的转变是因为人类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得到了治愈,极富哲理性,由诗人一个人上升到人类,是对大自然在人类全面发展中作用的强调。
冰虹的诗歌《秋天》,会让人不由自主陷入沉思: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人类进入所谓“文明时代”的时间已然太久。人们在膨胀的物欲与无休止的攀比路上渐行渐远并自以为高明。孰不知人类已经忘记作为一个人最本能的快乐便是自由地徜徉于天地间,与大自然做着最原始而亲密地交流。在广阔的天地中,狭隘的心胸变得开阔;在绚烂的阳光下,阴险恶毒的角落里邪魔散尽;在鲜艳的花海中,丑陋的灵魂得以装饰上五彩的配饰而离美却越来越远。现代生态美学强调减少人类对待大自然的优越感,降低人类在改造大自然中的主体性,以真正平等地保护大自然获得与之高度互惠地长远关系。
明朝政府曾一度禁止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这会导致人的机巧之心,至于《鲁班书》则有外号“缺一门”。无不是在文明发生之初古人就对其存在的人类异化风险表示了担忧,联系文明社会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的先见之明。在城乡二元发展导致的亲人远隔中,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中,在高度内卷的职场中,人类无法独处因而无法清醒,随波逐流地被集体无意识裹挟而存在,人类丧失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与互信互依的人际关系,人们焦虑躁动难以轻松快乐,这都是文明的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在这方面人类的任务任重道远。
冰虹诗歌《秋天》,表面上是在赞美秋天,其实蕴含着诗人冰虹对人类生存现状充满忧虑的思考,冰虹诗歌《秋天》充满隐喻性与哲理性。
(作者简介:麻飘飘,女,中国古代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