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胜平:《不能用年代划分的诗人》
――读马文秀的诗
2018-07-03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细读这种语句,马文秀作为90后的新生代诗人,她没有用抽像的概念,意象的隐喻,把现实主义的新诗走向,回归于传统的美学中,简明的语言,厚重的民族情感,不是溢于言表,而是时代的对接,心灵憾动的神力相撞。诗的结尾,诗人笔锋一转,摆脱了一种白描的写法,将她对这个民族的情怀升华到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度,这种结尾正是现代诗在现实中一种完美意象中的弥合。
拖长一场相遇
亭台楼阁处,酝酿的言语就像旧镶板
简陋足显单薄,不该预留给英雄
低眉,含笑在古城深处
街头巷陌,深思一场宿命中的相遇
大西北的苍凉,遇见风情的南诏国
帅府遗址前, 血色历史的沉痛,融入
一句“色俩目”的问候中
此时:留下两个回家的文秀进行对话
夜沉,月光瘦
所有的举意高过头顶,
为眠息的英雄,留下大西北同胞的问候
俊英杜文秀,回族血脉里生出的明媚。
——马文秀《《血脉里,生出的明媚》
诗人雪舟手抄
不能用年代划分的诗人
——读马文秀的诗
夏胜平(夏风)
在这个诗歌崛起、繁荣、鼎盛的时代,一批批80后90后的年轻诗人如春笋破土而出,在阳光的光合作用下,生长为一簇簇,一棵棵绿色的方正竹园。
并不认识马文秀,缘于和她的邂逅是她的汉字灵活印刷于一种版面,读着她的诗,似乎很早很早就结识了她。
作为90后的一颗诗坛新星,她用一种雪域风情:冷峻中蕴蓄了燃烧的烈火。
她在诗里《血脉里,生出的明媚》,我被这些清晰,简洁的诗文所感染:
大西北的苍凉,遇见风情的
南诏国
帅府遗址前,血色历史的沉痛,融入
一句:色俩目。的问候中
此时,留下两个回家的文秀进行对话。
细读这种语句,马文秀作为90后的新生代诗人,她没有用抽像的概念,意象的隐喻,把现实主义的新诗走向,回归于传统的美学中,
简明的语言,厚重的民族情感,不是溢于言表,而是时代的对接,心灵憾动的神力相撞。
作为新诗的崇尚者,她的诗
首先是一种汉字的组合:沧桑的历史,荏苒的岁月,花鸟虫鱼只是轻描淡写,风雨雷电也诞生不了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是诗人能够虚拟的一座山,一棵树。
一首好的诗,首先是一个好的诗人。
当然要写一首好诗并非一件易事。现代的人现代的诗,大多挣扎在东方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既对立又相互吸纳的状态中,而诗是无国界的,而魂是有国度的,这就是一个诗人所要解决的困惑。
再看马文秀此诗的结尾:
夜沉,月光瘦
所有的举意高过头顶
为眠息的英雄,留下大西北同胞的问候
俊英杜文秀,回族血脉里生出的明媚
诗人笔锋一转,摆脱了一种白描的写法,将她对这个民族的情怀升华到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度:的确,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有一个黑夜,虽然在一个黑夜里,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这个民族的头颅
绝不会屈服于黑色中,因为诗人的眼睛黑色的瞳仁,两颗闪亮的星星,是一个民族英雄他的血脉,像燃气的油体,闪烁出烈焰的光。
这种结尾正是现代诗在现实中一种完美意象中的弥合。
我读完马文秀的诗,自己一下欣慰中,在当下诗歌平庸化的部分诗作中,我看到了希望,同时,我辩证的否定了自己:诗是不能用年纪划分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