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施施然

庄严的忧郁 唯美的静修

——读施施然诗集《隐身飞行》有感

2022-02-22 作者:吴常青 | 来源:清远日报 | 阅读:
施施然糅合诗人与画家身份,善于在纷杂俗世中,“保持心灵的自由与独立”。她诗写自由,走心随意,指涉现实与历史,有她的思想与情感认知,不轻薄,有节制。

 

  施施然诗集《隐身飞行》
 

  诗人施施然给我一种文学意义上的深沉严肃、自由忧郁的蓝调形象:糅合诗人与画家身份,她善于在纷杂俗世中,“保持心灵的自由与独立”,借助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记录,自我修行,自我审视,以诗歌审美“安慰了人类疲惫不堪的灵魂”,这是很崇高的纯诗意义。读施施然最新诗集《隐身飞行》,等于重新认识一个诗人施施然。

  以前我认知里的施施然,因为对她的诗作读得不太多,大多在杂志或者网络上偶遇翻阅,属于零星碎片拼凑的感知印象。自从翻阅这本蓝调封皮的诗集,我就陷入浪漫、感伤、固执、禅脱……诸如此类的诗性语言放出的魅惑与共情。我很开心有缘重新认识,一个很蓝调的诗人施施然。

  她在《宿命》中写道:“我需要圆满,所有我/不停地打碎自己”;她在《戒律》一诗中写道:“相行各自戒律,虎啸退若化境”;她洞察:“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我们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吹到的风/都是同一场风”;她孤傲:“只有空茫的大雪配与我对饮”;她说“我喜欢写诗,让针刺进/日渐崩塌的心灵”;她说“我渐渐丢弃修辞直奔内心”;她说“因为还有爱/忍住了更多的冷”。甚至,单纯看一些诗歌题目,非常明晰、意味深长,在诗集的第一辑“戒律”,诸如《宿命》《死亡是一种教育》《死并不意味着消失》《美始终在试探》《所有的山峰都是父性的》,感情色彩在里面,有执念,有哀怨,有情趣,她在冰雪交融中,“守护内心的黄金”。施施然的诗意构建有传统文化艺术的画面感,有意境,语言精制有瓷器光泽,叙述与抒情交织,内在激荡着丰沛的旋律节奏,难怪诗人西川感叹说施施然是“唯美的信徒”。

  施施然诗写自由,走心随意,指涉现实与历史,有她的思想与情感认知,不轻薄,有节制。我特别喜欢诗集第二辑“想和你在爱琴海看落日”,她写了很多国内外生活旅行的诗歌,表达自我发现,处理题材的技巧娴熟,注重思想与情感糅合,笔锋流畅,收放有力。我读《过达达尼尔海峡》,读到历史的宽度与深度,“而向上奔涌的,是海面下的亡魂/他们沉重的呼啸,鸥鸟可以听懂”;读《印度洋》,读到哲理警句,“一切太激烈的事物/终逃不过戛然而止的命运”;读《走在莫斯科郊外》,读到忧郁的柔情温婉,“现在,她走着,向上用力/裹了裹宝蓝色流苏披肩/身后的小路刚落过雨/泥土松软,草叶聚集着最后的夕光”;读《谒梵高墓》,读到尊重与理解,“我停驻,捧出/心中敬意的向日葵”,还读到人世生死的咏叹,“谁又不是依赖稀薄的暖活着?”

  我还注意到“隐秘飞行”的微妙处,譬如《访雨果故居》,读到诗人细腻的心理与动作,“而我的手指,在倒映出维克多.雨果的/橡木柜上,轻轻划过”;读《4月13日飞过西伯利亚上空》,读到她瞬间的怦然心动,“我想我将接受一次雪的洗礼,让生命中某些/坚硬的东西,重新焕发出冰雪之光……我吸吮着法国空乘送来的菠萝味冰糕/克制不住地打着冷战,内心快乐着”;读《巴黎地铁站弹唱者》,读到她的低处飞行的情感传递,“获得了救赎,你能感觉到从他喉咙迸发的/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光芒的味道”。凡此种种,《隐秘飞行》穿越历史人文、地理版图、生活故事,分行之间隐藏奇思妙想,我惊讶施施然隐秘飞翔的操控能力,很多似曾熟悉的人事典故、地域风景,她写出崭新的抒情,令人感同身受。作为读者,我庆幸翻阅的一刹那又一刹那,悦读满足感非常充实饱满。

  借助诗集《隐秘飞行》,诗人施施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古今中外之间,自如地进行时空审视。我要赞叹,这是庄严的忧郁,这是唯美的静修!施施然坦言写作:“是对外部世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记录,是客观世界反映到内心、又折射出来的一种真实,是我在这个世界活着的证据。”我认为,这本《隐秘飞行》,就是她用心良苦、好看耐品的诗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