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诗篱笆》作品点评(二十六)

2024-08-17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名作欣赏》学术顾问。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文学评论2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英美等国。


河流
杜涯

 
二十岁的那年春天
我曾去寻找一条河流
一条宽阔的静静流淌的河流
我相信它是我的前生
 
从童年起我就无数次看见它:
在瞬间的眼前,在梦中
只让我看见它:几秒钟的明亮
然后就渐渐消失了身影
 
那条大地上的孤独流淌的河流
它曾流过了怎样的月夜、白天?
它曾照耀过哪些山冈、树林、村庄?
又是怎样的年月带走了它,一去不返?
 
永远消失的光明的河流:我不曾找到
那年春天,我行走在无数条河流的河岸
无数的……然而它们不是逝去的从前:
它们不知道我今生的孤独、黑暗
 
泛着温暖的微波,静静地流淌
仿佛前生的月光,仿佛故乡
然而却总是瞬间的再现
我无数次的靠近使它始终成为远方
 
多年的时光已过:从二十岁到这个春天
我看到从那时起我就成为了两个:
一个在世间生活,读书、写作、睡眠
一个至今仍行走在远方的某条河流边
 
  杜涯寻找的“河流”,在童年一闪而过,就流向了远方。从此,再也找不到那条温暖而神秘的河流。诗人的河流有两条,一条是现实的河流,一条是理想的河流。没有理想,现实很乏味。没有现实,理想就变成空想。最好的河流就是现实与理想汇合的河流。
 
  杜涯,1968年生于河南许昌乡村。12岁开始写诗,1990年代即在《诗歌报月刊》发表作品。参加2002年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风用它明亮的翅膀》《杜涯诗选》《落日与朝霞》《记忆与追寻》。出版长篇小说《夜芳华》。先后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刘丽安诗歌奖”、《诗探索》年度奖、《扬子江》诗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等奖项。曾在医院工作,后在郑州,北京任图书杂志编辑等职。
 

瞬间
春树

 
我们拉着对方的手
就这么握着
徒然多出许多亲热
周围是些熟人和陌生同行
“你好么?”她问
我像所有刚从外国回来的人一样
忘记了客套
“不好。”
 
  春树的“瞬间”,抛弃了虚假的“客套”和爱面子的思想,回归到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生活。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艰难,提醒我们: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春树,80后作家、诗人。1983年出生,2000年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曾经被“诗江湖”网站称为最年轻的优秀诗人,其作品《北京娃娃》曾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并因其作品的批判性及描写一代年轻人的亚生活成为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出版作品《长达半天的欢乐》《光年之美国梦》《春树的诗》《乳牙》等。2015年移居柏林,曾获“李白诗歌奖”银奖。主编《80后诗选》三辑及诗集《那些写诗的80后》。获2016、2021年度“磨铁十佳诗人”。
 
 
光线
郑小琼

 
多么微弱的光线
微弱的爱情,穿过流浪的命运
改变着我,改变着孤独
也许我并不需要太多
在黄昏中,在晚风的荔枝林中
在隔着我清澈的鸟鸣中
隔着我的是光线和眼神
此刻,如果有风轻轻吹拂我的长发
我会轻声说,热爱生活吧
我会因此,感觉幸福和穿越树林的光线一样
一点,一点,一点地来临

  郑小琼经历了打工者全部的辛酸,对光线的渴求不难理解。即使微弱的光线,也能改变她的生存处境,唤起她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她“感觉幸福和穿越树木的光线一样/一点,一点,一点地来临“。对于身处困境的人而言,往往是欲速而不达,诗人的坚韧和坚持也是一种幸福。 

  郑小琼,中国著名女诗人。四川南充人。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花城》《诗选刊》《星星诗刊》等文学杂志,作品入选数十种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奖、首届汉语诗歌奖、中国先锋诗歌奖、华语传媒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出版有《两个村庄》《夜的深度》《黄麻岭》《暗夜》《人行天桥》《纯种植物》《散落在机台上的诗》《郑小琼诗选》《玫瑰庄园》《女工记》等十余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女工记》在中国诗坛影响深远。现为《作品》杂志社副总编。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笔记本
艾蔻

 
本打算用来写诗
结果只将扉页涂鸦了一半
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五年来它蹲守书柜顶
始终很冷静
这样的笔记本还有很多
胡乱写了几页
或者根本没动过笔
多么真切,充满了信誓旦旦
又往往被遗弃
正如我亲笔所述:站在高处
成为绝壁的一部分
那潦草的身影若隐若现
 
  诗人写的笔记本,既是自己,也是别人。既是客观之物,也是潦草的青春。“充满了信誓旦旦/又往往被遗弃“,抓住了青春期的精神特征。每个人确实都有这样的笔记本,但笔记本成为有意味的诗歌意象还不多见。
 
  艾蔻,原名周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诗集《有的玩具生来就要被歌颂》《亮光歌舞团》。鲁迅文学院第31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获第19届华文青年诗人奖。

 
苹果
路亚

 
有时我装作幸福的样子
挂在枝头。此刻不是,但我不能说
之前我是青色的,苦涩的
此刻是红色的甜,但我不能说
 
这一片午后的光阴,因你的注视
而发出了幸福的光芒
你带来了透明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和令人几乎喜极而泣的静谧……
 
这些发出颤音的句子多么可笑啊
我不能说,我必须避开一些词
必须闭嘴,必须继续挂在朝阳的一面
为自己积攒更多的香气 
 
  路亚写的是树上幸福的苹果。幸福有时是装出的,有时是“因你的注视”而产生的,但自身必须“积攒更多的香气”。写物不拘泥于物,写出了爱情,写出了自我修行,这才是诗人的修为。 

  路亚,原名周英,教师,居上海。诗歌、小说在《星星》《诗刊》《当代青年》《诗歌月刊》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获《西北军事文学》2015年度优秀诗歌奖。出版诗集《幸福的秘诀》《一阵风吹草动》。

 
松针
舒丹丹


在梦里,我走上常走的那条山路
在一棵松树下,痛快地哭
那哭声,好像把紧裹的松塔也打开了
我太专注于自我的悲伤了
以至于我忘了这是梦
以至于我没有发觉,身边的松树
一直在沉默地倾听
将它细密的松针落满了我的周身
我醒来,已记不清松树的模样
但那种歉疚,像松针一样尖锐 
 
  通过一个梦境写悲伤,以至于分辨不清是梦还是现实,但悲伤是真实的。只不过诗人对“太专注于自我的悲伤”表达了像松针一样尖锐的歉疚,言外之意就是要从悲伤中跳出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以反写正,以否定来肯定,不失为一种高明。 

  舒丹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七〇年代生于湖南常德,现居广州。著有诗集《蜻蜓来访》《镜中》、译诗集《别处的意义——欧美当代诗人十二家》《我们所有人——雷蒙德·卡佛诗全集》《高窗——菲利普·拉金诗集》。曾获中国诗歌发现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诗歌金奖、诗探索翻译奖等。

 
那些熟悉或陌生的虫子
 谢小青

 
树林里,灌木丛中,它们随处可见
与我的童年为伍
偶尔也会上床,爬到我梦里
尤其萤火虫,一闪一闪
让黑暗露出破绽
我想成为它们中的一员
学习谋生之道与伪装术
我只能说,它们像我一样
微不足道,又独具匠心
它们与天籁相伴,而我们与声迹混淆
一个诗人的声音,常常不在诗中
当我看见甲壳虫在忙碌
在繁殖精彩的故事,当我在风中
与一些小翅膀相遇
我是那样欣喜,并引以为荣 
 
  诗人从与虫子为伍,到离开虫子,到想“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心路曲折,既有“微不足道”的惺惺相惜,也有学习“谋生之道和伪装术”的生存技巧,更有回归自然的人生理想。“一个诗人的声音常常不在诗中”,这是诗人的无可奈何。“与一些小翅膀相遇/我是那样欣喜,并引以为荣”,这是诗人心灵的满足。诗人精神的波动总是受现实的影响,既有与常人一样的一面,又有与常人不同的另一面。如果与常人完全一样,诗人也就与常人没有区别。如果与常人完全不一样,诗人也就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谢小青是在声迹与天籁、现实与理想之间摇摆的诗人。
 
  谢小青,80后诗人,生于湖南冷水江,湖南省作协会员,2014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法学院,作品被《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头条或重点栏目推出。出版诗集《起风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无心地看着这一切》。曾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2011年《星星》年度诗人奖等奖项。
 
 
凤凰街
瓦楞草

 
鞋子丈量着路,心里的计算器却失灵了
最终,我与一串数字无缘
只好关注飞鸟。我又想到
1986年,西环城路更名“凤凰街”
那时我不在银川,那以后有多少鸟
飞过这条街,又有多少鞋子驱赶它们
是不是有些鸟情侣,一旦被冲散
就彻底散了。而另一些
会凭借一种声音召唤,折回来
在这条街上,重续前缘 
 
  西环城路更名为“凤凰街”自己有它的意义,但大煞风景的是,鞋子却在驱赶鸟情侣。对于鸟情侣而言,有的真被冲散了,留下终生遗憾。有的只是被迫离开,还会折回来重续前缘,“凤凰街”还没有沦落到徒有虚名的地步。通过一条街写生态,角度选得好。用鞋子借代人,隐喻人对自然的践踏,诗人的批评是含蓄的、也是有力的。
 
  瓦楞草,本名于洪琴,70年代生于吉林柳河县,现居宁夏银川市。宁夏作协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诗歌及诗歌理论写作,作品见于《星星》《朔方》《诗刊》《诗歌月刊》等。出版诗集《词语的碎片》。
 

黄花岭上
李引弟

 
在黄花岭上
我没有看到黄花
看到的是那么大片的连翘
花谢了,碧绿的叶子才长出来
春天总是美的,我错过了花香
却赶上了鸟语
那么多人来到黄花岭
测量过天空的高度
也目睹过江山的辽阔
我是幸运的,站在黄花岭上
和身旁的一株连翘比高
仿佛我也是其中一株
人间有疾苦,我有草木之心
向一株植物学习如何开花结果
以苦寒之身,去清心火,解痈毒
在黄花岭,我和一种卑微的植物
找到了存在的理由
 
  在黄花岭上,看到的是连翘,有点阴差阳错。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株连翘,有了柔软的草木之心,以苦寒之身疗治人间疾病,找到了存在的理由。这样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诗人原来是借草木写人生理想,写得从容又坚定。 

  李引弟,山西原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诗探索》《诗选刊》《绿风》等国内刊物,有诗入选《山西百年新诗》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途中》。


白鹭 
景淑贞

 
一些美,是清洗出来的
不信,你拿走白鹭身边的那条河流
 
再拿走干净的沙滩,吹着曲子的芦苇
然后,你取下黄昏和落日
 
它站在你面前,空茫茫的一张白纸上
没有和它匹配的句子
你发现,孤单也是美的
 
它飞起来,没有一朵云彩,天空空着
一团没有任何背景的白
征服着整座天空的蓝
 
  白鹭从河流到沙滩,展现的是由动到静的自然美。从白纸到天空,展现的由静到动的精神美。动静结合,外在与内在的结合,使白鹭的美几乎达到完美。
 
  景淑贞,70后,河南南阳方城四里店镇张湾村村民,出版诗集《请叫我村里最美的女王》。《诗刊》2024年3月号头条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