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和建构:创新和继承的契合 传统与现代的相融
——王立世的诗歌《山》赏析
王鹰,1973年生人,2005年获山西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文学只是偶拾,更喜爱历史、周易。兴趣广泛,博而不专。近年对当代诗歌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先后在《山西日报》《名作欣赏》《名家名作》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数篇。
山,是最常见的自然景物之一,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存资源,所以自古以来歌咏和寄情高山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当人们通过攀爬陡峭的山峰,跋涉山间的小径而站到顶峰放眼远望时,可以感到胸襟开阔、心情愉悦,意气风发,例如杜甫的《望岳》。当人情绪消沉时,大山又可以使人远离尘嚣,沉静于自然的安详宁静之中,获得心灵的解脱。所以,在中国传统诗歌意象中,“山”通常被赋予了征服自然、赞美自然、寄情自然的文化内涵。而王立世的现代诗《山》则独辟蹊径,赋予了“山”完全不同的含义:
这座山并不高
更不是高不可及
也没有什么风景
上去的人如天上的云
风一吹就不知去向
我没有什么烦恼和遗憾
因为我从没想上去
也从没上去过
我只是在山下
看了看
就去干别的了”
这首诗一反传统的意象表达,不再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式的令人愉悦的理想象征,而是创新性地赋予了“爬山”以仕途攀爬的意味。在诗人眼里富贵如浮云:“这座山并不高/更不是高不可及/也没有什么风景”,诗人不屑一顾,也志不在此:“我没有什么烦恼和遗憾/因为我从没想上去/也从没上去过/我只是在山下/看了看/就去干别的了”。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和嘲讽,使诗歌呈现了刚性和豁达的品质。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首诗将传统意象消解并重构,将日常经验陌生化,使读者从不同角度感受和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从而获得了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这首诗又是传统的继承。李白诗曰:“蓬莱文章建安骨”,从魏晋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和传统文化追求诗歌内涵和文辞要树立“风骨”。何谓“风骨”?“风骨”是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是一个人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卓然的气质,不流于世俗,不苟全他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澡雪精神。这首诗层次清晰,干脆利落,一气呵成,无一字多余,无一句拖沓,语言凝炼但微言大义,散发着坦率的真性情和不被外部世界的狂热裹挟的勇气。诗行虽短,却具有思想的厚度;虽然是冷抒情,却具有情怀的温度。可以说,王立世的这首《山》是中国传统风骨的新时代体现。
这是一首口语诗。语言浅近自然,平易晓畅。和大多数口语诗一样,《山》着意于对生活场景的叙述和呈现来营造某种有意味的情境。但是意象的创新和立意的高洁使它远远超越了那些平庸的口语诗作,实现了创新和继承的契合、传统和现代的相融、艺术和思想的辉映。
原载《政府法制》文摘(下旬)刊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