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以梦为诗,雨润诗行

——读孔鑫雨诗集《揽梦听雨》

2020-12-18 09:56:51 作者:野松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如何让诗意更加丰盈,那就需要通过语言去增生诗歌的意义,而这,就必须增强对语言的掌握、运用与驾驭的能力,让隐含的意义更多地藏存于诗行或诗句之中。

  揽梦听雨,是揽拥梦幻,聆听雨声么?这是一种怎样浪漫的情怀啊!单这一书名,就已经很有诗意,很有吸引力了。

  有梦的人生必是多彩的,有梦的青春必是斑斓的,而有梦的诗人必定是多情的,多情乃因其有一颗对世事世物的敏感之心,因有一颗敏感之心而常产生写作的灵感。我想,年轻的孔鑫雨就是这样一位有梦的多情女诗人,她以梦为诗,以自己的青春之梦织就了一张无边的诗网,在这张无边的诗网中,有她如雨一样的心灵之思润泽的无数诗行,蒸腾出气象万千的诗情、诗境和诗意。这是我在认真阅读了孔鑫雨诗集《揽梦听雨》之后的一个总体印象。

  以梦为诗,因梦成诗,这应是孔鑫雨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契因,或曰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是孔鑫雨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亮点。女孩子是最喜欢幻想的,这种有着美好情感的幻想,其实就是充满诗意的梦幻。能有梦幻的青春,能有梦幻的人生,同样是充满诗意的。年轻诗人孔鑫雨在揽拥梦幻中聆听自己来自现实天空的心雨,而产生了无数奇妙的诗思,并再经过心灵的艺术作用,而成诗行,成诗篇。在这部诗集中,与梦与雨有关的诗作就有许多,我想,即使在诗题上没有“梦”与“雨”的字眼,但其诗中意蕴也应含有“梦”与“雨”,或因“梦”与“雨”而成诗。不是么,我们从其诗集所分四辑之题目“拥岚牧雨”“乘风扬波”“浮世观潮”“雨滴梦痕”,均可看出,她的诗都与梦,与雨(水)有关,有一种水的柔润,而诗人的名子本身就带有“雨”,而且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很有重量的雨。生命之雨与心灵之雨的汇合,便成诗意的汪洋大海。

  第一辑“拥岚牧雨”。拥抱雾岚,放牧雨水。这是一个很有故事想象空间和想象张力的词语组合。从这一辑诗作来看,是对爱情梦幻的渴盼和追求,显得千般柔情万般浪漫,让“少女情怀便是诗”再次得到有效的验证:“在荷塘里织梦,掌心里那一缕/沁香,像千年不变的佳酿”、“当雨声淹没青林,梦底的执念/只要东方的一颗启明星,就能点燃//被蒹葭掳获的流年。用一道光划开/夜的胸膛,你能看到我跳动的心//在泪水里痴情循环的轨迹/只要你挥手,我就跳进爱的汪洋”(《雨》)。“用晓风剪断内心的潮汐/在雷雨清扫尘缘之前/我用一秒钟变卖灵魂//成为你的囚徒,把恐惧/凄凉的肢体托付于你/一起沉入梦的熔岩”(《梦》)雨织梦,梦常雨。梦,是一种情感的执念,一种在人生路上的执著追求,具有火般的炽热,而女孩子的梦,大多与爱情有关,因而,“梦的熔岩”其实就是“爱的熔岩”。然而,人们都说柔弱的女性是水做的,因为女性的一生是离不开水的,对雨水的热爱,似乎是她们的一种天性使然。“只要你挥手,我就跳进爱的汪洋”,可见,诗人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定、坚决、坚贞,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进入爱情状态的女性感性心灵里,“梦的熔岩”与“爱的汪洋”共存,水与火已经可以融合在一起了,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已经不复存在。而这,就是以感性为最显著特征的诗意最好的呈现契机与存在理由了。

  第二辑“乘风扬波”,是对亲情、乡情(包括故乡情、异乡情)的诗性抒写。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怀想,让诗人觉得在异乡以文学创作为职业的奋斗就是一种“乘风扬波”的生存与生命状态,也是诗人将其十分温馨暖人的心扉,通过诗性的文字向世间敞开。在诗人的心中,她一人在南方的工业之都东莞市生活与写作,已经不是古人所说的“独在故乡成异客”了,而是饱含着甚至充满着对这座城市、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恋之情了,故而能将在此生活了五年的东莞称之为第二故乡。这是诗人能积极溶入所在城市的真实体现,也是诗人对现实、对所处生存环境十分热爱的真诚体现,也是受过高等教育、行走世界、视野开阔的孔鑫雨的独特之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年轻的孔鑫雨已经没有前期的一些打工诗人那样对城市始终有一种疏离感,这也较好地表现了一些90后年轻诗人的境界与胸襟,也从另一个侧面诗意地表现了她所处的城市开放包容的发展姿势。在“乘风扬波”中,诗人是这样深情形象地对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进行抒唱:“一条龙脉延伸至黄旗山麓/灯笼如红日/散发浪漫的暖光//夜幕中,家园温馨和谐/花香与鸟语交融的森林小镇/是我们爱的天堂//在猛然加速的时代专列里/我已不再是陌生的过客/遥远的月光翻阅着城市书房//楼宇从候鸟的梦里长出/一座开满鲜花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飞翔”(《第二故乡》)

  第三辑为“浮世观潮”,是诗人悲悯情怀的诗意呈现。在这一辑诗作中,既有诗人个体灵魂的袒露,如在《梦与醉》中让“生命的钟摆拖着内心的河流”,在《路途》中“查看沧夷的行迹”,在《醉与罚》中对世相世俗的揭示,也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自然的命运紧紧相连,每一句的吟唱都真诚动人,如《风雪渐融沐春风》《黎明中的春天》等,虽没有对具体的人与事的描写与赞颂,却对人类在对抗新冠疫情中的努力付出和积极行动,给予了真诚的咏唱,寄寓了诗人对疫情下人类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真诚的吟唱中抒发了诗人对人类战胜疫情的乐观意绪:“浮光跃金,百花推开/城堡,候鸟飞过人群/温暖世间的寒冷//被解禁的众生/揭开口罩的束缚/向春天吐露心声”(《黎明中的春天》)。这些诗作,有一定的思想性,也充满了时代气息。

  第四辑“雨滴梦痕”,是这部诗集中最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性最强的一辑,整体水平最高,诗集中的最后一辑,应是诗人写作最佳状态的体现。我们在这一辑诗作中可以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灵魂的疼痛,读出诗人作为尘世中的生命个体在世俗中的自我挣扎和自我救赎。正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诗人在这一辑诗作中,就常托物言情,借景抒怀,自然地表现她在现实中的百感千思。她那些在暗夜里发出的呐喊,均是泪水湿透衣衫湿透灵魂之后的一种悲鸣,一种震撼人心的叩问,同时也是一种历尽情感迷途之后的觉醒和觉悟,更是飘泊的灵魂走出绝境,抵达彼岸的一种虔诚祈愿。是的,她那颗充满玄幻之思的心灵梦痕累累,唯有让纯净之雨多些滴润,她的生命之光才能更好地在以文字创造出的诗意中闪烁。

  在虚构与述说中呈现诗意,是孔鑫雨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梦幻即是精神上的虚构,落实到诗,乃是通过感性形象的语言,将诗人真实的情感诸如人生体验与感悟等,经过艺术化亦即虚构而成诗。艾略特曾经说过,真正的诗人,可以写出那些还未曾在他身上发生过的体验。而还未曾在诗人身上发生过的体验却可成诗,那就需要虚构需要幻象了。而陈述则是小说家写作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孔鑫雨已经成功创作了好几部玄幻小说,可以说,作为小说家的孔鑫雨在诗歌创作中带有明显的玄幻小说写作痕迹和写作习惯,因而,她善于在虚构与陈述中创造诗意和呈现诗境。如《如果我想你了》,尽管只有24行,12节,但诗中有故事,有细节,有画面,极尽叙述与建构之能事。窃以为,诗人最大的能耐与本事,就是通过自己的心灵——这一无形之手,将客观世界的各种不协调的零星碎片,统摄组合成带有诗人个性气质的心灵镜像,生动成可让读者品之鉴之赏之的诗意。如《四月》一诗,就将诗人在四月所见到的各种物象化为具有诗人生命气息的意象,组构成一幅既古典又现代的浪漫心灵图境。如在《致爱人》一诗中,诗人就将今年疫情发生时的境状作了诗意的陈述与描摹,将医护人员的舍身为国、披挂上阵、背水一战化为她心中最美的诗行,更把他们中的一员诗化成她心中的“爱人”进行咏赞,情感真实感人。诗人诗中的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社会而挺身而出、身披大爱,向着疫情逆向而行的“爱人”,何尝又不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有悲悯之心的读者心中的“爱人”呢?《指尖上的春天》《飞蛾》《风会说话》《北极光》诸诗,均具有这种在虚构与述说中呈现诗意的抒写特点。

  善于将传统文化、传统诗词中的意境化为自己诗中的意境,是孔鑫雨诗歌创作的另一特色。据诗人孔鑫雨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她小时候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她在帮爷爷奶奶做些家务的同时,已将父母那些关于礼仪仁孝的戏文脚本,背得滚瓜烂熟,还学会了一些唱腔表演,在中学期间,她便开始了更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国通史》《孙子兵法》《鬼谷子》等都已经熟读过,而《红楼梦》直到现在还在研读,里面的古诗词和人物刻画,对她影响非常大;唐诗宋词更是让她如痴如醉,她沉醉于古诗词的意韵,以及诗人们赋予每个字词的生命与灵魂。因此,她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诗词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传统文化之雨早已润泽了诗人的心灵。体现于她的诗作,其一是用词用语十分典雅,语言简洁和精炼,意境古典唯美。孔鑫雨对词语的运用,常给人一种惊艳之感。古典唯美的语境所带来的是古典唯美的意境,如:“我随你的心迹蜷缩在宿命里独怜/用深爱填补时间之河的空白//桃花殇落,唯有你被世俗的炭火/烤红的面容,存留在一枚花蕊中”(《梦红楼》);“是谁瞬间白了青丝,在春天/等你如期?我用星夜兼程的/相思,可否饮醉高山流水?”(《钢笔》)“一滴相思泪把枕沁透,孤觉的清唱/煽动着两只湛蓝的翅膀”(《第三梦》)其二是注重韵律之美,有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他的三行一节的诗,喜欢押韵(当然,并不是全诗只用一韵,有时前几节同用一韵,然后后几节用一韵,或一节之内用一韵),她的诗作十分适合朗读和吟唱,如:“鸟儿带去我的话语/美妙的声音为你歌唱/不想你一个人凄惶//花儿替我绽放/露出美丽脸庞/爱在花香里徜徉//树木的绿荫供你乘凉/替你遮挡炙热阳光/不想你孤独时独自彷徨”(《如果你想我了》)”。

  传统为根,现代为杆。尽管孔鑫雨诗歌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诗词的影响,但她诗作中所体现的精神与意识却是现代的,她的一些诗歌表现手法也是很现代的,尤其是她对时空的把握、掌控与运用,十分到家,这也与诗人的感性思维能在理性的艺术写作中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关。由于诗人大学本科专业是法律,法律专业十分讲究逻辑思维,因而,孔鑫雨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一种比较理性的逻辑思维,而这种比较理性的逻辑思维其实也就是感性思维的极致,尤其体现于诗,更突显其情感的主线能有效地将诗人心中所产生的各种梦象(实即意象)串连起来,而不会让读者在阅读后始终摸不着北,难以理解诗中的意蕴。如她在文本创作中就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喜欢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引入语象和物象呈现“梦象”,让文本中的语言“梦境”,在对“庸常”意义、话语的拒斥、瓦解中,重铸现代汉诗语境的内在构成。她还在分行断句、隐喻布置等方面呈现出她的个性形态。她有不少的诗是每节两行的,在这些诗中,就有不少跨行跨节,让意义迅速从一行或一节跑到另一行或另一节,在让意义的不断延伸中有效地避免诗意述说的散文化倾向。

  如何让诗意更加丰盈,那就需要通过语言去增生诗歌的意义,而这,就必须增强对语言的掌握、运用与驾驭的能力,让隐含的意义更多地藏存于诗行或诗句之中。形式的创新是诗歌写作创新的最重要体现,但诗的形式始终为诗的内容服务,不应为形式而形式。同时,也应注意情感的表达,不宜过于直线化或平面化。如何将诗歌创作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对于每一位诗人来说,都极显重要,而对于一位年轻的女诗人来说,这种要求也许比较高,但这种高却应有助于年轻诗人把诗歌写作作为一种心灵事业,能更好地促进诗人甩脱青春期写作的尾巴,“不为痛苦而痛苦”,也不再“为赋新诗强作愁”,而朝艺术地真实地表现丰富的心灵之思迈进。

  诗的最高要义,在于在对社会现实作诗意的表现、对社会真相作诗性的揭示之后,能有效地指向在各种社会生存状态之下的生命之真和心灵之真。作为社会现实中人,我们的诗歌写作,要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意义。如何关注现实,介入生活,去抒写抒发自己真诚真实的情感?如何在梦幻的永恒或短暂中构建诗意?梦幻之永恒,梦幻之短暂,均因尘世之雨,是柔还是爆,是大还是小,是长抑或短。而透过尘世之雨,我们可以看到或发现,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实世界,同样充满诗意。因为美好就一直存在于这个人间,而这些美好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同时,也因为我们作为诗人,孤独的心灵永怀悲悯,只要悲悯在胸,我们就会在痛苦与快乐中获得诗意的灵感。我相信,年轻的诗人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成长,而不再沉溺或耽迷于梦幻,那么,诗人又将如何在梦幻之外去构建诗意的篇章呢?除了从阅读(包括阅读书籍和看电影电视)中去寻找灵感之外,我想,应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灵感,让更多来自现实的“思雨”汇成诗意的洪流,甚至诗意的汪洋大海。

  2020年10月21日于西江南岸

  被评者简介:孔鑫雨,山东菏泽人,现居东莞。阅文集团签约作家,笔名“倾城妃雨”,著有《我的夫君是魔神》《腹黑王爷恶魔妻》《离王的独宠妻》《心城之恋》《王妃乖乖就擒》《神秘总裁的呆萌妻》《霸宠堕落天使》《我把神君当灵兽》等长篇玄幻爱情小说,共计800余万字,出版言情小说《你是我放不下的心动》,诗集《揽梦听雨》列入中国星星诗文库出版。有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各类文学期刊。

  作者:野松,本名杨志明,诗人,诗歌评论家,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自1984年3月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诗作以来,已有大量诗歌作品与评论文章发表于海内外各种刊物、报纸和选本,曾出版诗集《爱的弦音》《歌唱和自白》《大地行吟》《裸袒的灵魂》和诗歌评论集《神州诗意的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