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词学的耀眼光芒
词在南宋灭亡后,衰微之势愈显。元、明二代,除吴激、元好问、段克己、张埜、卢挚、虞集、李齐贤、张翥、倪瓒、高启、夏言等少数词人和不多的词作存世外,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无法与诗和曲相提并论。
至明代末年,词坛在历经近400年的衰微之后,又突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以陈子龙、宋征舆、李雯、夏完淳为代表的“云间词派”的出现,扭转了词在元、明二代的衰微局面,对衰微的词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振兴作用,为后来的清词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词学家、20世纪三大词学家之一的龙榆生先生说:“词学衰于明代,至(陈)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
清末著名词人、词评家谭献更是对陈子龙倍加推崇,认为他是明清两代第一词人:“有明以来,词家断推湘真(陈子龙)第一。”这个评价虽有过誉之嫌,却也可看出陈子龙及其词作在中国词坛史上的重要地位。
陈子龙是明代的杰出婉约词名家。一首《浣溪沙·五更》:“半枕清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栊。陡然旧恨上心头。”写五更梦醒后的情怀、愁绪,其缠绵婉丽虽如唐五代的花间词,但内容却迥然不同,是无法用婉约、豪放、清雅等常规的词的分类来界定这首词的风格的。词人通过女主人公抒发自己郁结而悲壮的政治情怀,成为该词的重要艺术特征,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陈子龙主张作词应“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幽兰草·题词》)。《浣溪沙·五更》正是这种主张下的一个成功的创作实例。
陈子龙的《山花子·春恨》:“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说这首词“凄丽近南唐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白雨斋词话》卷三)。词的题曰“春恨”,实为亡国之恨。词以已逝之春、已残之景喻大明故国,哀伤之极,亦恨之极,寓意深远,哀感无穷,纯情自然,格调高浑,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也。
宋征舆是云间词派的最先填词者,对促进云间词派形成有重大影响,虽然此后陈子龙的填词成就超过他而成为盟主,但是宋征舆的开创之功却不容忽视,其词也有不少精品。
《踏莎行》即是其词作精品的代表之一:“锦幄销香,翠屏生雾,妆成漫倚纱窗住。 一双青雀到空庭,梅花自落无人处。 回首天涯,归期又误。//罗衣不耐东风舞。 垂杨枝上月华明,可怜独上银床去!”
李雯的前期词作大多描写秋天。后期因被迫作了清朝的官,因此其词作大多表现其凄苦心境,笔下时常流露其愧疚之情。
如:“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杜宇数声,觉余惊梦,碧阑三尺,空倚愁肠”(《风流子·送春》);“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一春幽梦绿萍间。暗处消魂罗袖薄,与泪轻弹”(《浪淘沙·杨花》)。
夏完淳是陈子龙的弟子,明亡后追随老师陈子龙和父亲夏允彝抵抗清军暴行,事败殉难于南京,年仅17岁。
夏完淳的早期词作多模拟之作,也不外“晓风重楼人未归”“东风轻薄误多情”之类,明亡后,词风变化,随即勃发出沉郁凄清、慷慨淋漓之气。
《一剪梅·咏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可谓是上乘之作。
《别云间》、《精卫》、《细林夜哭》等,也都是词作极品。
作者简介
朱乐尧,江西南康人,1952年7月生。1970年冬应征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服役,1978年高考后带军职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到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任教,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3年5月退出现役。先后发表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经济学通论》、《回归农业》、《环城农业》、《走向明天的国有企业》、《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关贸总协定概要》等专著13种。近年转向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完成《故乡记忆——并不只是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一书创作。自2021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