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包容冰

中国桃花的两种诗歌意象

2023-07-24 作者:李树强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李树强。文学评论家、诗人。著有诗集及文学评论等若干部,约计五百多万字。诗歌、诗评、散文等,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延河》《火花》《人民日报》等海内外几十家报刊、媒体。

  中国大地上春天盛开的桃花,娇柔又美丽,古今未变形变质,被诗人们恭请进诗词,建立了两种意象。

  一种是俗世桃花意象:女子、爱情、命运。

  一种是佛教桃花意象:证悟、皈依、修持。

  俗世桃花意象,始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爱情成功,其叶,其实,家族繁盛。

  桃花意象,进唐诗大盛。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也在宋词中开着。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陆游《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一直到了当下的人间三四月,桃花依旧年年开,桃花意象依旧在诗歌中千年永立不倒。

  诗歌中的桃花意象,把春天搬运到了人间。桃花意象表明人对美好爱情的风雅精致的追求;爱情实现后的风情万象;情侣别后断肠丢魂的牵挂;爱情覆灭后的可悲苦难;又表现世人被命运操控的无奈、自嘲、自喜……

  崔护的桃花是爱情追求意象的标本诗;陆游的桃花是爱情覆灭意象的标本诗;刘禹锡的桃花是命运弄人意象的标本诗。

  佛教的桃花意象,由唐代谢灵运志勤禅师创立。

  灵云志勤禅诗,嗣法禅宗六祖五世南岳怀让禅师四世黄檗希运禅师。据宋普济著《五灯会元》记载:

  福州灵云志勤禅师福州长溪人也。初在沩山,因见桃花悟道。有偈曰: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逢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沩览偈,诘其所悟,与其符契。沩曰:

  “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

  沩山灵佑禅师是灵云志勤禅师受其教诲的师辈,见到禅宗著名的禅诗桃花诗出世,非常赞赏,认为说透了佛法大意,嘱志勤“永无退失,善自护持”。

  诗中的“剑”,是指能斩断凡情的绝等锋利的禅解。“寻剑客” 是寻找佛法禅

  理的佛禅弟子,即作者自己。桃花花开花落永不消歇,譬喻如如不动的如来真如。佛弟子寻法求法三十年,今日一见桃花开放,立即顿悟大法,心中迷雾全部消散一净了——佛在我心中。

  灵云志勤禅师此后果然秉持师教,对佛法果然“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宣说国家大事,“君王有道三边静,何劳万里筑长城”。以道治国理政。宣说佛法珍贵,“今年桃李贵,一颗值千金”。佛果滋养人心,桃木剑斩妖杀魔。

  包容冰居士住俗世,弘佛法,写佛诗。他的诗中常常开出桃花。既有桃花的俗世意象,又灵变为桃花的佛教意象。桃花的两种诗歌意象并枝开在一首佛诗中。
 

  醒世的桃花

和一朵醒世的桃花在三月相遇
我是寒冬放虎归山的舍利
你的妩媚妖娆点燃了我的万千思绪
浮想联翩。那些年走村串寨
我像背着羊皮鼓,身扎红腰带
跑在十月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师家
谁能以温暖的目光垂怜一次
就足以使我幸福一世——

醒世的桃花,而今我只能用
觉悟的目光给你加冕增幅
照亮你云髻高绾的前程。哪一世
种下的情缘,转为善缘与法缘
今天,恰好给你讲述
三世因果的来龙去脉

历尽桃红柳绿的岁月
而今我已走向衰迈,把尘世的
爱恨情仇像苦酒一杯杯喝干
剩下的时光,唯有精心培植
超凡脱俗,横超三界的资粮

 

  这是一首入世复出世现世复玄妙的禅诗。作者身份一化为二,俗世世人和佛教诗人互斗禅机,充分利用譬喻、象征、联想、暗示、多义、情景置换颠倒等技法,寄托幽深缥缈的佛义,帮助诗中桃花意象发育圆满引导世人揣摩觉悟。

  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现身诗中,那个装扮奇异的少年,在十月寒风中的情态悬想,是桃花的第一次醒世,云鬓高绾的人面走上明亮的前程,桃花留下的情缘转为善缘和法缘。梦想被桃花温暖的目光垂怜一次,以求幸福一世的少年,为俗世的桃花加冕增福后,已经衰迈,但他带着俗世桃花到了佛境,像佛教诗人白居易乐天居士栽到大林寺的桃花,已经转化为灵云志勤禅师追寻三十年的桃花。这是桃花的第二次醒世,彻底的醒世,净土极乐的醒世。如今的桃花已非凡情凡花,都是佛花觉花慧花了。

  佛教诗人包容冰经历也有三十年的渐悟顿悟的追寻,到此时已放下俗世桃花所引发的全部爱恨情仇,全心全意准备和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弘一法师诫言:“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至手忙脚乱呼爹叫娘”;又引天如禅言佛语再次劝勉:“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

  桃花经两次醒世,已开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读懂崔护等古今诗人的桃花诗,尤其要读懂灵云志勤禅师的桃花诗,才能读懂当代佛教诗人包容冰的桃花诗。毕竟,俗世桃花和佛教桃花是相通又不相同的。但是,“寒冬放虎归山的舍利”,“像背着羊皮鼓,身扎红腰带”,在村寨穿行所为何事,在原始巫风未泯的岷县山野确有牵挽桃花情结,却是当代城镇市井费解。陡然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诗句“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我心静了。
 

2022年7月6日,梦罗庄后街西屋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