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山水画更加意味隽永
——读华喦《茅屋抚琴图》
通常,我们欣赏山水画,主要从其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入手。一幅构图新颖,笔墨精湛、意境深邃的山水画往往令人着迷,反复观之、赏之,爱不释手,赞叹不已。倘若一幅山水画,不仅具有上述优点,画中还有故事,有历史文化内涵,岂不更是不可多得,更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近日,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清代画家华喦的山水画《茅屋抚琴图》,目光立即被黏住了。
起初为其炉火纯青的笔墨、新颖别致构图和精准奇特的造型所吸引,细读之下,发现画面之中还暗藏着动人的故事,愈发喜爱。这幅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画中高山流水,茂林修竹,高墙小院,呈现出浓郁的田园乡村气息。茅屋内人物在焚香抚琴,小狗站在大门边,似乎在迎远客。
该画在构图上可谓匠心独运。画家巧妙地运用了远近景的对比。远处峰峦采用淡墨皴染,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以神秘悠远之感。近处的小屋、树木、人物和动物则用浓墨勾勒,细节丰富,画面极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在笔法上,画家运用了繁复细腻的笔触来描绘树木、房屋和山石的纹理,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其是对树叶的描绘,笔触轻盈而富有变化,树木显得生机勃勃。
房屋建筑很有质感,人物造型准确生动。小屋内人物的动作、表情清晰可见,画面中的人物虽然较小,但通过他们的姿态和所处环境,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氛围。门外吠叫的狗则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茅屋抚琴图》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山水田园的思想情感。画家将山水、小屋和人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氛围。不仅在技法上表现得相当出色,在意境的营造方面更能引发观者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一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作品。
画的右上方,画家自题曰:“长公琴诗云:门前剥啄谁扣门,山翁未闲君莫嗔。戊午冬十二月,雪窗呵冻作。新罗山人。”长公,即苏长公,苏轼。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苏轼在家本排行老二,三岁时大哥“景先”夭折。后来,人们忘了此事,遂叫他“大苏”“长公”。
苏轼曾写过一首《听贤师琴》,见《苏轼诗集卷六》,诗云:“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画中题款句 “门前剥啄谁扣门,山翁未闲君莫嗔。”出自苏轼《听贤师琴》,不过画家将“叩门”改作“扣门”,“山僧”改作“山翁”,“勿嗔”改作“莫嗔”。
苏东坡的这两句诗,借用到此画中,有画龙点睛之妙。抑或画家为这两句诗所打动,来了灵感,专作此画。一个宁静的清晨或午后,主人翁正在焚香抚琴,途中有人敲门。但由于抚琴者和倾听者皆专注投入,沉静在琴声里,来客敲了半天,惊动了看家狗,但主人却浑然不觉。或者一曲未完,没功夫去开门,只能让客人稍作等候,实在抱歉,请莫嗔怪!
从“剥啄”的敲门声就能看出,门外的敲门人或许也能理解主人心情,他似乎不愿惊扰好友雅兴,门敲得轻悄,不急不躁。说明客人是一个优雅而善解人意的人,不然,若是一莽夫,必然把门拍得山响,令狗狂吠不已,主人定将吓得止琴开门。画家华喦用高妙的笔墨和画面,艺术地还原了苏轼曾经的这个生活画面,可谓精彩绝伦,为史增色。
画中山间流水与屋中琴声相呼应,暗喻伯牙与子期的惺惺相惜与心灵相通,可谓苦心孤诣,高人一筹。
华喦(1682—1756),一作华岩,原字德嵩,后改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白砂道人、离垢居士,福建上杭人。华喦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后辍学当学徒,仍坚持自习绘画 。因在家族祠堂画壁画未获族长认可,愤而离乡前往杭州 。36岁时北上入都,未得赏识。中晚年往来于杭州、扬州卖画为生,结识众多文人学士与盐商巨子,成为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